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对伞形科植物中抗增殖成分的研究中,发现圆叶柴胡(Bupleurum rotundifolium)果实的甲醇提取物抑制人胃腺癌(MK-1)细胞生长,因此对其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得到30个皂苷,包括10个新的熊果烷型三萜苷(rotundifoliosides A~J)、16个新的齐墩果烷型三萜苷(rotundiosides J~Y)和4个已知化合物合欢酸3-O-硫酸酯、rotundiosides A、  相似文献   

2.
药用北柴胡是常用传统中药之一,历代本草和现行药典均有收载。北柴胡化学成分复杂(包括根部和地上部分),其中挥发油、三萜皂苷、黄酮三类成分是北柴胡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解热、抗炎、中枢抑制、抗病毒、保肝利胆及抗肿瘤等作用。通过文献整理,对北柴胡化学成分及其活性部位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北柴胡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白头翁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对白头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主要含有三萜皂苷、三萜酸、木脂素、白头翁灵、白头翁英、白头翁素、原白头翁素、胡萝卜苷以及糖蛋白等成分。其中对三萜皂苷成分已有深入研究 ,分离鉴定十九种 ,分属于羽扇豆烷型和齐墩果烷型。白头翁药理活性显著 ,值得深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4.
忍冬属植物三萜皂苷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雨  王奇志  冯煦 《中草药》2013,44(12):1679-1686
忍冬属药用植物中三萜皂苷不仅含量高,而且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忍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三萜皂苷主要为齐墩果烷型、羽扇豆烷型和乌苏烷型,苷元分别有常春藤三萜皂苷元、齐墩果酸、白桦脂酸和坡模酸等.按忍冬属植物中三萜皂苷的皂苷元化学结构进行归类,介绍了该属植物中三萜皂苷类成分的结构信息、来源及部分皂苷成分的药理作用,以利于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5.
186升麻族植物中的三萜皂苷及其药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升麻族植物三萜皂苷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综述了该族植物中69个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及其解毒、抗炎、抑制核苷转运、抗病毒及抗骨质疏松等方面的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6.
升麻族植物中的三萜皂苷及其药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升麻族植物三萜皂苷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综述了该族植物中69个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及其解毒、抗炎、抑制核苷转运、抗病毒及抗骨质疏松等方面的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7.
对关于竹节参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分析方法的文献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竹节参主要化学成分为三萜皂苷,其中齐墩果烷型皂苷含量最高;药理活性包括对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等方面的作用;分析方法研究主要为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相似文献   

8.
白头翁是一味用于治疗热毒血痢、温疟寒热、鼻衄、血痔的中药,其主要成分为五环三萜皂苷类,分属于齐墩果烷型和羽扇豆烷型。研究表明,白头翁三萜皂苷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抗病毒、抗血吸虫、增强免疫等药理作用。该文综述白头翁三萜皂苷类成分的药理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人参皂苷系人参根和根茎的活性成分,参与调节多种生理活性。在我们前文总结的基础上,本文概述人参根和根茎、茎叶、果实、种子和红参中三萜类化学成分的研究,为源于人参的现代中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迄今,已从人参分离鉴定了201个三萜类化合物,其中189个归属为达玛烷型三萜及其衍生物,10个归属为齐墩果酸型三萜,2个归属为羽扇豆烷型三萜;不但在含量上,而且在化学结构多样性上,达玛烷型三萜及其衍生物占绝对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0.
徐依  唐思琪  黄浩  刘向前  李小军 《中草药》2022,53(4):1210-1219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也是世界4大木本油料作物之一.大量现代植物化学研究发现油茶中主要含有三萜类、黄酮类及鞣质类等成分,其中三萜皂苷是油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该种植物的皂苷母核多为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且具有丰富的药理活性,如抗肿瘤、心血管系统保护、降血糖、调血脂、杀菌、神经细...  相似文献   

11.
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界,数目多且具有多种药理活性。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33篇,对2000年以后报道来源于植物界的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皂苷的自然分布、结构特征、药理活性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共从23科30属52种植物中分离得到皂苷元母核分别为D~(12)-齐墩果烯型、13,28-环氧-齐墩果烷型、D~(9(11),12)-齐墩果二烯型、D~(11,13(18))-齐墩果二烯型和D~(12,15)-齐墩果二烯型的218个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皂苷类化合物,为深入开发、利用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皂苷类化合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积雪草为伞形科植物积雪草的干燥全草,应用历史悠久、药理作用广泛。本文通过查询相关文献对积雪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综述分析,并结合中药Q-Marker概念,从传统药性、传统药效、化学成分可测性、不同复方配伍中表达组分等角度对积雪草Q-Marker进行预测,发现积雪草具有促进创伤愈合及抑制瘢痕增生、抗阿尔茨海默病、改善肾肺损伤及关节炎等活性,主要含有三萜皂苷类、黄酮类、挥发油类及多炔烯烃类等成分,主要活性物质为三萜皂苷类成分,建议将积雪草苷、积雪草酸、羟基积雪草苷、羟基积雪草酸和积雪草苷B等三萜皂苷类,芦丁、槲皮素、山柰酚、黄芩素、木犀草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及挥发油类成分作为积雪草Q-Marker的主要选择,有利于完善积雪草质量评价标准并建立科学全面的专属质量控制体系,为积雪草临床用药及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不同采收期的江苏春柴胡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的江苏春柴胡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江苏春柴胡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不同采收期春柴胡挥发油含量差别较大,江苏春柴胡药材以4月中旬采收为宜。结论从不同采收期的春柴胡挥发油中均鉴定出n-十六酸,其可以作为春柴胡质量控制中挥发油成分的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14.
豫西柴胡属3种柴胡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豫西产3种柴胡中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以从中找出鉴别特征。 方法: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3种柴胡中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仪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且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含量。 结果: 共分离 97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 63个组分。结论:为柴胡药材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五加科五加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倪娜  刘向前 《中草药》2006,37(12):1895-1900
五加科五加属植物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五加属植物资源分布、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萜类、木脂素等,其中三萜包括羽扇豆烷(Lupane)型、3,4-seco-羽扇豆烷型、齐墩果烷(Oleanane)型的3β-Hydroxy齐墩果烷型和3α-Hydroxy齐墩果烷型;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应激、抗心律失常、抗血小板聚集、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对物质代谢的影响等,以期为今后对该属植物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北五味子种子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北五味子种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与其果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作比较。方法用五味子种子的水蒸汽蒸馏所得的油状物,运用C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30min内分离出44个峰,鉴定了其中27个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5.13%。结论五味子种子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姑把烯,a-金合欢烯、a-荜澄茄油烯,与以前报道的果实挥发油成分有所不同。B-芹子烯、吉马烯B和吉马烯D等在以前的报道中未曾提及。  相似文献   

17.
三叶木通藤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晔  鲁静  林瑞超 《中草药》2004,35(5):495-498
木通科木通属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三萜皂苷,并具有显著的利尿活性。国内外学者已从该属植物的根、茎、果实和果皮中分离得到30多种皂苷类成分,但对三叶木通藤茎的化学成分尚未见报道。本实验以三叶木通的藤茎为研究对象。对其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利用各种色谱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铁甲草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通过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检出15个峰,并鉴定出其中14个。所鉴定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8.97%,其主要成分为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43.86%),其次是植醇(36.54%)。结论通过对铁甲草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鉴定,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三七是我国常用的大宗中药材,其中化学成分类型丰富,包括三萜皂苷、黄酮、氨基酸、多糖、挥发油等类成分,传统认为三萜皂苷类成分为其主要药效成分。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几个方面对三七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根据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理论,探究人参属药用植物亲缘关系,结合三七生源途径、传统功效、传统药性等研究对三七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预测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2、人参皂苷Rd、三七素可作为Q-Marker的选择,以期为三七的质量控制和新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白苏挥发油的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苏叶、苏梗和苏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别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紫苏醛、紫苏醇、反式-丁香烯、十六烷酸等65个化合物,并测定了各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