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目的:研究妇洗方的质量控制标准,完善制剂制备工艺,确保制剂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妇洗方的制备过程,对制剂用中药材的产地、采集时间、工艺流程、处方成分等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造成该制剂颜色不同的原因,考察制剂稳定性及抑菌效果;观察制剂的的临床效果.结果:制剂的工艺流程和中药材的投料等对制剂的质量有影响;不同颜色的制剂稳定性均良好.棕黑色制剂抑菌效果最好,其余依次为棕红色、砖红色、黑褐色、其他颜色;临床疗效以棕黑色为最佳.结论:该制剂的稳定性良好,与颜色无关.制剂的疗效与制剂的颜色和工艺等有关.建立妇洗方的质量控制标准有助于确保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2.
现代制剂技术在中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制剂新技术在中药中的应用.方法:查阅了近年来的文献,综述近年来制剂新技术.结果: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中得到广泛应用.结论:制剂新技术必将促进中药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3.
凌俐  王东 《齐鲁药事》2012,31(1):29-30
药品作为特殊的商品,具有显著的高风险性.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风险是药品管理的重要目标.医疗机构制剂是医院临床用药的有益补充,但是医疗机构制剂普遍存在较多风险因素,如医疗机构制剂质量标准陈旧、不统一;制剂设备较落后;爯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爲执行和落实不好;工作人员的管理不到位;制剂的包装、标签、说明书、有效期不规范;制剂的使用管理不严格等.通过分析医院制剂的风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如提高和统一制剂质量标准,优胜劣汰筛选制剂;提高制剂准入标准,依法依规进行制剂;规范制剂生产活动,完善制剂质量管理体系;科学规定有效期,开展医院制剂不良反应监测,这些措施可从根源上控制风险,可以提高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和总结我院医院制剂使用情况,探讨医院制剂的定位及发展方向.方法:采用趋势性分析方法,对2006 – 2011 年我院医院制剂的品种、用量、用药金额和原材料成本等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我院医院制剂的发展趋势.结果:近6 年,我院医院制剂品种减少57.1%,结构有较大变化,制剂用量、用药金额基本稳定,原料成本上涨51.5%.不具疗效优势、价格优势的品种被市售同类制剂替代,特色制剂成为医院制剂收入主要部分.结论:医院制剂在药品保障中不可缺少,但生产职能会越来越弱化,由生产转型为与临床相结合的药学服务是医院制剂发展的趋势.配制个性化给药处方、研发市场无供应品种,特别是中药特色制剂,将会成为医院制剂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医院制剂室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医院制剂室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论述医院制剂发展的方向.结果:医院制剂有存在的必要性,目前应控制规模,保证质量,建立医院制剂网络,开展特色中药制剂,创新专科制剂.结论:实现从供应保障型向技术服务型的功能转变.  相似文献   

6.
邹静  龙恩武 《安徽医药》2018,22(6):1207-1210
目的 建立医院自制制剂检验放行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医院自制制剂检验结果和放行数据的信息化管理.方法 在Windows平台下利用Access数据库技术,建立医院自制制剂检验放行数据管理系统.结果 创建的医院自制制剂检验放行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录入便捷、查询方便.结论 医院自制制剂检验放行数据管理系统可高效率地进行制剂质量信息管理与数据分析,有利于医院自制制剂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干扰素新制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健平 《中国药业》2004,13(1):39-41
目的:对近年来干扰素新制剂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方法:检索文献资料,对干扰素的长效制剂、靶向制剂、控释和缓释制剂等新制剂的特点和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的新制剂可改变干扰素的生物利用度,延长其生物半衰期,实现体内靶向给药,提高病灶局部药物浓度,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结论:新制剂的研制为干扰素的临床应用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领域.  相似文献   

8.
王珍  王利  黄少玉  陈菡 《安徽医药》2013,(12):2179-2181
目的 为安徽省医疗机构制剂质量标准提高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整理制剂标准信息,分析评价标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结果 制剂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与当前药品标准的总体要求有较大差距.结论 建议加强医疗机构人员培训,提高质量责任意识;通过技术审评提出具体要求,指导医疗机构关注制剂安全性,不断提高制剂质量水平,促进特色制剂研发,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中对眼用制剂、耳用制剂和鼻用制剂等三类制剂仅收载了常用的滴眼剂、眼膏剂、滴耳剂和滴鼻剂,不能真实反映出目前我国这三类制剂的发展状况.<中国药典>2005年版按照用药途径分类,参照欧洲药典,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眼用制剂、耳用制剂和鼻用制剂等三类制剂进行了大量的剂型合并和增订,共增加了近20个亚剂型,弥补了我国眼用、耳用和鼻用制剂剂型的空缺.同时,增加了大量的检查方法,将对新药研发、生产检验等方面起到指导作用,促进我国眼用制剂、耳用制剂和鼻用制剂等三类制剂品种和质量水平的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2119例次儿童消化性疾病应用微生态制剂的处方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儿童消化性疾病应用微生态制剂的情况.方法:抽查2007年1~12月的住院消化性疾病口服处方共2 119张,分析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情况,及与其它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涉及微生态制剂处方1 238张,占被调查处方总数的58.42%.以布拉氏酵母菌散使用频率最高,占微生态制剂处方总数的52.83%.微生态制剂与抗生素合用率0.24%.应用两种微生态制剂的处方13张,占微生态制剂处方总数的1.05%,无三种及以上微生态制剂合用处方.结论:我院儿童消化性疾病应用微生态制剂的处方基本合理、规范.  相似文献   

11.
王彪  刘建茹  梅丹  张翠莲 《中国药房》2012,(37):3551-3552
目的:探索我院改进形似医院制剂包装的实践措施,以减少制剂混淆引发的发药差错,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分析我院2006-2010年5年内门/急诊药房的处方中由包装形似引发的发药差错,通过将外用与内服液体医院制剂的包装瓶瓶盖与各自标签的颜色统一,实施包装改进。结果与结论:5年内由于包装形似引发的发药差错占发药差错总数的比例约为37.68%,其中医院制剂包装形似引发的占发药差错总数的比例约为6.02%;改进包装至今,我院尚未发生因医院制剂包装形似引起的发药差错。表明用改进包装设计来减少发药差错的措施是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将为其他医疗机构制剂室提供借鉴,同时也可促进药品生产企业对形似药品的包装改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基层医院门诊药房管理水平。方法:结合门诊药房复核岗位的特点,分别从人员配备、工作流程、软件支持和窗口形象等方面总结切合基层医院实际的发药复核岗位的管理要点。结果与结论:本套要点在对本院初次走上发药复核岗位的几批药学人员的实践培训中颇见成效,是加强发药窗口管理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3.
围绕药师名片开展药学服务,提升两个效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戚岳俊  王公勤 《中国药房》2005,16(21):1671-1673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药学服务的发展道路。方法:介绍药师名片制度的建立,并就围绕药师名片开展药学服务的成果进行 总结。结果:围绕药师名片开展药学服务,丰富了临床药学工作的内涵,提高了药师在患者心目中和在临床的地位,充实了医院调剂 和制剂的内容,提升了经济效益。结论:药师名片是一种主动出击、被动服务的模式;药师必须结合临床,不断完善自我,才能进一步 做好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14.
[摘要]儿科制剂缺乏是全球性问题。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中药饮片的补充形式在儿科临床运用了十几年,虽然存在缺陷,但也极具应用价值。本文立足于儿童这一特殊的群体,回顾了这些年中药配方颗粒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讨论其在儿科中存在的重要性以及尚存的问题,以期为中药配方颗粒在儿科中的发展提供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朱淑芳  杨章群  陈向红 《中国药房》2007,18(34):2710-2711
目的:探索柜台式发药对提高医院药房工作质量和社会效益方面的促进作用。方法:介绍我院门诊药房应用柜台式发药模式并与传统小窗口式调剂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柜台式发药可提高医院门诊药房的工作效率,强化药师的药学服务意识。结论:柜台式发药模式适合在大、中型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单人调剂处方的风险,以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方法:根据我院单人调剂处方引起纠纷的实例,分析其产生调剂风险的原因并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药师服务观念、处方调剂错误、药学知识缺乏、不良工作习惯等均可引发调剂风险。药师转变服务观念、采用"双容器"取药法调剂药品、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培养良好调剂与卫生习惯及配备适当的硬件、加强"医、护"审核等可有效防范或降低单人调剂处方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药物制剂研究概况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促进药物制剂理论的不断提高与完善,方法:探讨药物制剂的研究方法,前景及方向性。结果:药物传递系统制剂有许多优点,且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结论: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许多新的制剂不断出现,现代药物制剂的发展必定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规范新生儿肠外营养临床应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依据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会编制的《规范肠外营养液配制》,对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制剂选择、配制、输注装置、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运用药事管理干预措施进行持续改进.结果:选用适宜的新生儿肠外营养制剂、静脉输液配置中心集中调配肠外营养、临床药师审核肠外营养处方和选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材质作为肠外营养输液袋等多项措施,规范新生儿肠外营养的应用,结论:通过药事管理有效规范新生儿肠外营养制剂的应用,并通过持续改进取得良好成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药品调剂自动化对医院药房管理、处方调剂工作的影响。方法:结合我院门诊药房调剂自动化工作,将现有自动化模式与传统手工模式从处方处理能力、存储能力、取药时间、人员安排、实时药品管理项目、物流差错率六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药品调剂自动化有利于减少调剂差错,其中数量差错减少61.9%,品项差错减少86.3%,患者差错减少100%。结论:药品调剂自动化有利于减少调剂差错,提升药房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调剂自动化、药品管理信息化是现代医院药房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国外部分国家(地区)药事服务补偿机制及调剂费收费方式,为我国设立药事服务费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通过Pro-Quest、EBSCO、SPRINGER等数据库进行搜索、整理,研究国外部分国家(地区)药事服务补偿机制及调剂费收费方式。结果与结论:国外药事服务补偿机制分为药品进销差价补偿、单独设立收费项目补偿和2种方式相结合补偿3种;其调剂费的收费方式包括按处方收费、按处方条目收费、按人头收费、按药品种类收费、按药品金额收费、按住院天数收费、与医疗服务打包收费等,每种收费方式均存在利弊。应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药事服务费收费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