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氮卓斯汀喷鼻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过敏性鼻炎的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采用氮卓斯汀喷鼻剂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27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过敏性鼻炎症状积分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与对照组的8.0%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氮卓斯汀喷鼻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疗效较好,能显著改善患儿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2.
李艳  赵兰兰  马善春 《吉林医学》2012,(34):7495-7496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案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5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吸入舒利迭。观察组患者除了吸入舒利迭外,同时给予辅舒良。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症状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哮喘控制测试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过敏性鼻炎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舒利迭联合辅舒良鼻喷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既能显著控制哮喘,还能改善过敏性鼻炎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超短波加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取过敏性鼻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给予所有患者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每天早晚各1次,每侧鼻腔喷1次,连续治疗1个月。在此基础上采用USW-A超短波电疗机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短波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显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鼻腔冲洗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治疗,观察组在盐酸西替利嗪滴剂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口服并联合鼻腔冲洗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57%)优于对照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鼻腔冲洗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佳。  相似文献   

5.
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60例急性发作期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Ⅰ组给予依巴斯汀口服,Ⅱ组给予氯雷他啶(开瑞坦)口服,疗程2周。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下降明显,与治疗前比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巴斯汀在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中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喷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氯雷他定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13%,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8%,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腔喷雾器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20例小儿过敏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患儿给予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生理性盐水滴鼻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68.30%(41/60),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57/6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腔喷雾器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采用氯雷他定与孟鲁司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13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每组65例,给予对照组单一氯雷他定片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的鼻部症状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鼻部症状VAS评分改善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6.92%,低于观察组的93.8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过敏性鼻炎患者孟鲁司特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通窍鼻炎胶囊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通窍鼻炎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窍鼻炎胶囊在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使用针刺疗法联合三伏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及复发率。方法:选取我院8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2016年8月-2017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分别行单独针刺治疗和针刺疗法联合三伏贴治疗,对比其两组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50%,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观察组过敏性鼻炎患者复发率2.50%,低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使用针刺疗法联合三伏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显著,且复发率较低,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3种方法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1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每晚口服依巴斯汀10mg,观察1组患者每晚口服地氯雷他定5mg及依巴斯汀10mg,观察2组患者每晚口服依巴斯汀10mg、多赛平25 mg,另口服桂利嗪25mg,每日3次;疗程4周。治疗结束后对各组的症状积分进行记录并评价疗效。停药4周后对各组患者的复发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1组和观察2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1组和观察2组患者的显效率(84.21%和89.47%)显著高于对照组(6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药4周后观察1组和观察2组患者的复发率(23.68%和21.05%)显著低于对照组(5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1组和观察2组患者的显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巴斯汀联合地氯雷他定、依巴斯汀联合桂利嗪及多赛平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临床效果较单用依巴斯汀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且停药后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分析咪唑斯汀治疗过敏性鼻炎并发急慢性荨麻疹的的临床治疗效果,为相关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过敏性鼻炎并发急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对患者给予西替利嗪药物治疗,观察组对患者进行咪唑斯汀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为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咪唑斯汀治疗过敏性鼻炎并发急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显著,并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阳光普照"区选穴应用温和灸治疗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按"阳光普照"法选穴应用温和灸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E,Ig E)水平、鼻结膜炎相关生存质量问卷(related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评分、症状体征评分的变化,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g 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RQLQ评分、症状体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显效率(72. 73%)明显高于对照组(52. 38%)(P 0. 05)。结论:温和灸"阳光普照"区穴位治疗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清Ig E水平,减轻相关症状,改善生存质量,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咪唑斯汀治疗荨麻疹并发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咪唑斯汀治疗的有效性. 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慢性荨麻疹并发过敏性鼻炎患者200例,在患者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将其平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人,观察组患者采用咪唑斯汀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替利嗪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患者的满意程度. 结果:经过相同时间的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愈30 例,有效50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80%,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为20%;观察组患者治愈60例,有效3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3%,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为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小于对照组患者,且患者的满意程度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咪唑斯汀治疗荨麻疹并发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具有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小的特点,极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医院整体的医疗水平,使得患者的满意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杨岚 《吉林医学》2013,(33):6942-6942
目的:探讨玉屏风胶囊联合西替利嗪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过敏性鼻炎患者80例,接受玉屏风胶囊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另选择同期仅接受西替利嗪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各项体征评分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玉屏风胶囊联合西替利嗪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优于对照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曲安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佳,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香菊胶囊治疗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方法: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者2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香菊胶囊口服,2周为1疗程,连续3个疗程,随访半年,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显效率71.67%,总有效率82.37%;治疗组显效率85.83%,总有效率95.0%,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香菊胶囊辅助治疗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疗效明确,可作为治疗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的理想药物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杜峰 《基层医学论坛》2016,(13):1814-1816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确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66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82例与观察组84例,对照组行单独依巴斯汀治疗,观察组行中医辨证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观察2组患者近期疗效,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远期疗效.结果 近期疗效比较:对照组有效率为54.8%,观察组有效率为82.1%;观察组患者远期疗效也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联合依巴斯汀对慢性荨麻疹有较为肯定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使用依巴斯汀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比较两组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h1/Th2、IgE水平及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氯雷他定相比,孟鲁司特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更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症状,改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且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醒脑静联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4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与醒脑静联合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醒脑静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4d,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72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28%,对照组72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3.61%,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与醒脑静联合方案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疗效较好,治疗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明显降低,且未发现有明显的不良反应,较为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