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张明磊  王雷 《医学动物防制》2010,(5):462-462,464
目的分析2003-2009年赣榆县狂犬病发病情况,了解其流行规律,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3-2009年赣榆县疫情资料、狂犬病个案和暴露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狂犬病发病多集中在夏秋季,农村地区发病高于城镇,养犬数量增加,犬只免疫率低,暴露后未到犬伤处置门诊就诊是导致狂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结论应采取以加强犬只管理、做好暴露者的规范处理为主导,集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06-2015年保山市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流行模式和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6-2015年保山市狂犬病疫情资料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结果 2006-2015年保山市共报告14例狂犬病病例,病死率为100.0%。病例主要分布在7~8月;病例以农民为主,男多于女,疫情波及4个县(市、区)的13个乡镇14个自然村,施甸县疫情最重,占全市病例总数的42.9%。传染源主要是犬,感染方式以咬伤为主。14例病例伤口处理均不规范,均未接种狂犬病疫苗或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其中2例接种过狂犬疫苗。平均潜伏期60 d,致伤部位越接近头面部潜伏期越短。结论犬只管理不规范,犬伤后处理不及时不规范是狂犬病病例反弹的主要原因。提示加强以农村地区为重点,全面落实犬只管理,提高犬免疫率是狂犬病防治的基础;普及群众狂犬病防治知识、暴露后正确处理伤口和防止境外疫情输入是防制狂犬病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1997-2005年广州市狂犬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目的对广州市近几年狂犬病发病态势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切实有效的预防控制狂犬病的措施。方法对广州市1997-2005年发生的狂犬病病例发病情况、分布、潜伏期等因素进行分析,找出疫情上升的原因。结果1997-2005年共发生狂犬病18例,1997-2000年,疫情局限在花都区,2002-2004年疫情集中在增城市,但2005年疫情迅速上升,共发生9例,并波及多个地区。结论犬只密度升高,犬伤人数增多,疫点处理不彻底及群众防病意识不高是疫情上升的原因,加强宣传教育、犬只管理,提高犬只免疫率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博罗县狂犬痛流行特点和发病因素,进一步做好狂犬病防治工作.方法 收集2001~2006年6年来狂犬病疫情监测资料,采用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分析病例的分布、被伤情况及防治情况等.结果 2001~2006年,全县共报告病例41例.病例主要分布在博罗县西部一带,男性发病占75.6%,12岁以下儿童占31.7%,发病者主要为农民和农村儿童,季节性分布不明显,发病者以Ⅲ度咬伤占了较大部分,绝大部分发病者受伤后对伤口未作规范有效的消毒处理,其中37人未进行狂犬疫苗注射,所有人均未进行抗狂犬病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注射.结论 养犬数增加,犬的免疫接种率低,狂犬病防治知识在农村地区宣传不深入,伤后处理不及时、不规范,疫苗质量及管理把关不严等是博罗县狂犬病发病率回升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大以上各方面的管理是防制狂犬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近3年人间狂犬病疫情回升的原因,探索更为适宜的预防措施,为今后制定科学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市近3年人间狂犬病疫情资料,病案调查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城乡犬饲养量增多,管理措施不落实;犬的免疫率低,病毒携带率高;暴露后人群没有及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是近几年来造成我市狂犬病疫情快速回升的主要原因。结论做好犬的免疫和管理是控制狂犬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平远县1997~2001年狂犬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平远县近年狂犬病流行的原因,为平远县防治狂犬病提供建议,以采取措施尽快控制狂犬病的蔓延。方法:根据平远县疫情年报表、狂犬病个案调查表和疫点调查报告,对该县1997-2001年狂犬病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997-2001年平远县每年都有狂犬病例发生,共计病例11例,年平均发病率0.89/10万,病例全部死亡。发病率远高于国家要求控制的0.1/10万的标准。结论:平远县狂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犬只密度大、犬类免疫率不高、人群暴露后免疫率低、疫点处理不彻底及群众对该病认知差是该病流行的主要原因。全县范围灭犬以降低犬只密度、加强犬类免疫、持久深入开展宣传工作提高群众对该病的认识、提高暴露后预防接种率是控制狂犬病疫情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灵山县人间狂犬病流行及其流行因素,为政府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3-2007年该县法定报告的狂犬病疫情流行病学个案资料及监测资料,用Excel软件分析其流行的关系。结果 2003-2007年5年共报告狂犬病85例,发病以农村为主,呈常年散发,夏、秋季较多,占71.76%(61/85);农民和学生占80.00%(68/85),为主要发病人群;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4.3∶1;6~15岁和32~60岁两个年龄组发病较多,占病例总数的68.24%(58/85)。报告病例的平均潜伏期为51 d,头面部咬伤的潜伏期较短(23 d),下肢咬伤的潜伏期较长(83 d);致伤动物主要是犬(占76.47%),咬人犬只免疫接种率为7.06%(6/85);农村犬只密度94.5只/100户;暴露治疗人群中,有74.12%(63/85)进行了伤口处理,27.06%(23/85)接种了疫苗,其中10.53%(4/38)已完成全程接种;5.88%(5/85)注射了抗病毒血清。结论犬只数量增加和防制工作力度不足,伤口处理不规范和疫苗全程接种率偏低是狂犬病发病流行的主要因素。规范犬只动物管理,提高其免疫率,提高暴露后人群伤口处理和免疫接种率,是狂犬病预防控制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描述并分析广东省1990~2005年狂犬病流行特征,为狂犬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广东省1990~2005年狂犬病监测资料和犬用狂犬病疫苗销售资料,对2003-2004年资料完整的244例病例的个案资料进行分析,用EXCEL12.0软件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狂犬病发病率波动于0.02/10万~0.38/10万;1990~1996年共报告狂犬病病例364例,以清远市(54例)和佛山市(48例)最多,2001~2004年共报告661例,以茂名市(117例)和梅州市(84例)最多:8月份发病人数最多。个案调查结果表明:87.71%病例暴露后伤口未经及时正确处理,97.55%病例未及时规范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97.13%病例未及时局部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结论]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省狂犬病发病率曾逐年下降,但1996年以后,狂犬病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犬只免疫率低;暴露后伤口处理不规范及未及时全程免疫接种是造成狂犬病疫情反弹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狂犬病的疫情形势,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病例数据调查犬只密度变化及犬伤人等因素,分析疫情变化特征和流行因素。结果2004-2007年,全市共报告狂犬病病例227例,病例数由2例增加至191例,发病率和死亡率由0.0065/10万上升至0.6161/10万,逐年显著上升2~5.8倍,病死率为100.0%;1~85岁之间均有病例发生,以25~64岁居多(48.9%),其次是学龄儿童(17.2%)和65岁以上人群(15.9%);病例职业以农民为主(57.7%),其次是学生(21.1%);发病区县由1个增加至30个,疫情由东向西蔓延,由农村进入城区。调查了6个县8470户2004-2006年的犬密度,由1.0只/户显著上升至2.3只/户,免疫犬仅占20.0%;犬伤人率由0.97%显著上升至4.44%。结论重庆市狂犬病病例不断增多,疫情地区不断扩大,疫情形势严峻。周边省份疫情、犬密度增大、犬伤人率增加等是狂犬病流行的重要因素,应加强犬的"灭、管、免"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宁海县犬密度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掌握宁海县养犬数量、犬免疫率、狂犬疫苗接种现状等情况,提出控制狂犬病的防制措施.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进行逐户调查.结果 犬平均密度为25.30只/100户;犬免疫率(56.87%)、拴养率(23.48%)均偏低;犬伤率为783.35/10万;伤口规范处理率为67.19%(43/64),不处理或不规范处理率为32.81%(21/64);疫苗接种率仅为75.00%(48/64),全程接种率为89.58%(43/48).结论 全县养犬密度高、拴养率低,均增加了犬伤人事件的发生机会,提示控制养犬数量和提高犬免疫率、犬拴养率是目前控制狂犬病的发病和降低犬伤人数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要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湖南省郴州市狂犬病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揭示狂犬病疫情回升原因,为控制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监测资料和疫情资料分析。结果 1990-2009年郴州市共报告狂犬病494例,发病率在0.02/10万~1.22/10万之间,1990年以来狂犬病发病数总体呈上升趋势,2001年达到高峰,2002-2007年发病数维持在较高水平,2008年后有下降趋势。病例主要分布在桂阳、宜章、嘉禾、临武、安仁、永兴等6县,以儿童和农民为主,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全年均有病例发生,无明显季节性。结论养犬数增加而免疫接种率低,犬管理不当,暴露后规范处置率低和群众防病知识缺乏、防病意识不强是导致郴州市人间狂犬病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遏制疫情回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梅州市1997~2001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 分析梅州市1997—2001年狂犬病流行特征,提出控制对策。方法 收集梅州卫生防疫站1997—20Dl年狂犬病病例资料,抽查犬密度和犬免疫情况。结果 犬密度最高39.86/100人,犬是主要传染源(98.41%)。1997—200l年共发生63例狂犬病病例,病程3—5d占82.53%,男女比例为3.2:1,农民最多(49.21%),0—9岁组发病率最高(25.39%),多数病例没有进行伤口处理及免疫(63.49%),发病季节变化不明显。结论 犬密度高,犬免疫率低,疫点处理不彻底,暴露后处理不完善是造成狂犬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增城市2002~2007年狂犬病的流行特征,提出有效防制措施,控制狂犬病发生,达到消除狂犬病。方法收集增城市2002~2007年狂犬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及防制措施效果评价。结果2002~2006年增城市狂犬病发病呈逐年上升,由2002年的1例上升到2006年的10例,狂犬病疫情较为严峻;2007年采用健康教育促进防制狂犬病措施,狂犬病病例明显下降,2007年发病7例,狂犬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我市狂犬病疫情比较严重,推广应用《增城市健康教育促进防制狂犬病效果研究》项目后,提高了整体人群预防狂犬病的知晓率和自我保护意识,短时间内有效控制了狂犬病疫情。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分析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为防制及有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河北省各市、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报告数据与资料,进行汇总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2006年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215起(不含未分级),发病病例6802例、死亡54例。传染病疫情占64.6%,食物中毒事件50起(占23.2%);职业中毒和其他中毒9起。农村发生129起(60%),城市包括县级市86(40%)。学校和托幼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为大多数,共占61.86%。结论2006年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总数明显高于2005年,全省各市均有发生,5~6月份、9月份和12月份发生事件较多。尤其发生在乡镇、县级小学和市级小学的传染病事件发生较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河池市人间狂犬病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狂犬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河池市2000~2011年狂犬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0~2011年河池市共报告狂犬病318例,年均发病(死亡)率为0.70/10万,2003年后疫情出现回升。各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最少13例,最多48例。农村男性农民和学生是狂犬病高危人群,男女性别比为2.28:1;8月、11月和12月发病较多;伤人动物以犬为主,占92.97%,犬只疫苗接种率较低(25.03%),健康犬脑组织标本狂犬病毒抗原平均阳性率为4.79%;Ⅲ度伤口占52.86%,被动物伤后未接种疫苗的患者占90.75%。结论目前河池市狂犬病疫情形势仍严峻,应加强农村狂犬病的综合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16.
兴宁市1998~2003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为探讨兴宁市狂犬病发病趋势与流行规律,以制定更加有效的防制对策。方法:用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兴市1998~2003年狂犬病发病疫情资料和个案凋查进行分析。结果:6年来共发病30例,发病率波动在0.09/10万~0.79/10万之间。1998年发病率0.54/10万,1999年发病率为0.79/10万,上升了46.3%;2000年发病率为0.54/10万,下降了31.6%;2001年发病率为0,2002年发病率为0.62/10万,2003年发病率为0.09/10万,下降了85.5%。1998、1999、2000、2002年发病率均超出省颁指标。结论:狂犬病的发生、流行与犬等动物传染源有关,通过免疫犬只,彻底净化疫区和被犬伤后及时处理伤口,使用狂犬疫苗、血清等综合措施,疫情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十堰市居民对狂犬病知识的知晓程度及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监测情况,为预防和控制十堰市狂犬病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09年狂犬病疫情、监测、防控采用追溯、问卷等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92.8%被调查者听说过狂犬病,91.5%知道狂犬病的传播方式,知晓"健康"犬可传播狂犬病的占32.8%,知晓狂犬病不能治愈的占32.0%,知道正确伤口处理方法的仅7.2%。抓咬伤愿去医疗机构处理占50.4%。不同职业和不同学历人群狂犬病知识知晓率不同。农民较其他职业人群知晓率低,低学历人群较高学历人群知晓率低。十堰市狂犬病发病主要集中在边远地区青壮年农民。结论:十堰市居民防治狂犬病知识欠缺,暴露后未到医疗机构进行规范的预防处置,是十堰市狂犬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郑州市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04-2010年狂犬病疫情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郑州市2004-2010年共报告41例狂犬病病例,夏秋季发病较多;男女之比为2.15∶1;41例中农民占75.61%;咬伤部位与潜伏期相关;41例病人中进行过伤口处理和接种疫苗的占21.95%。结论郑州市狂犬病疫情与犬只数量大、免疫率低以及农村地区群众受动物伤害后处置不及时、不规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张巧红  尧怀志  谢云玲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0):1877-1877,1880
目的了解许昌市狂犬病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病例进行问卷调查,病人死亡或病人为儿童时,由了解情况的病人家属代答。结果2006年全市共报告狂犬病病例14例,发病率为0.31/10万,所有狂犬病例均为犬伤引起,农民和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暴露后规范处理伤口、正确使用狂犬病疫苗和抗血清的比例低是感染狂犬病的主要原因。结论应加强犬只管理和对犬只的免疫;促进暴露后伤口的规范化处理、疫苗的接种以及抗血清的使用;加强对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科学防治狂犬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