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上海医学史界人士纪念中华医史学会60周年华诞7月3日,上海市医学会医史学会、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联合举行了会议,纪念中华医史学会成立60周年,研讨中华医史学会创始人之一王吉民的学术思想。上海医学会常务副会长谈彬庸,上海科技史学会理事长袁运开、副理...  相似文献   

2.
中华医学会医史学会60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华医学会医史学会是中华医学会中成立最早的专科学会。1935年成立后的60年间,它的发展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1935~1952年是奠基阶段,主要从学术交流、出版专著和《医史杂志》、创办博物馆和图书馆等方面进行扎扎实实的工作,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2~1966年是继续发展阶段,会部由上海迁到北京,京、沪分会学术活动十分活跃,而全国性活动很少;1966~1979年是停止阶段;1979~1995年是复兴发展阶段,先后举行了8次全国性会议,1次国际会议,成立了16个个地方分会,发展会员500余人。现为一个领导班子(中华医学会医史学会)、三块牌子(中华医学会医史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团体会员、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药史分会)的学术团体。  相似文献   

3.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大家欢聚一堂,共庆我们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创建70周年,我是十分欣慰的.医学作为一门科学,发展进步是一个必然.医史学会的诞生,是医史学在医学的综合发展中确立独立学科地位的标志.产生医史学会,在国外也不过百余年的历史;在我国,相当于医史学会的学术组织于20世纪初即开始设立,这就是我国老一辈医史学家陈邦贤先生于1914年呼吁创建的“医史研究会”.可惜当时曲高和寡,虽然促成了第1部《中国医学史》的诞生,但终未能得到延续.  相似文献   

4.
医学专科史是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若干特殊医学中许多学科的专科医学史,是医史学研究工作者的重要领域之一。我国医学专科史的现代研究肇始于辛亥革命前后。从20世纪30年代迄今60年来,大体经历了兴起、繁荣、深入发展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发表专科史论文400余篇,第二阶段发表专科史论文440篇以上,第三阶段有专科史论文1300篇以上。据统计,发表医学专科史论文资料的杂志和少数报刊约有百数十家。  相似文献   

5.
宋大仁年谱     
宋大仁先生系澳门归侨。从青年时代热爱祖国,回归大陆,从事医学。学贯中西医药,博古通今,精究绘画诗词书法历史考古。擅长消化胃肠药学临床理论研究,倡导中西医药结合。是中华医史学会发起者之一,多次担任医史学会委员。一生撰著医史论文380多篇,编辑医药图书90余种,出版医史专著10余种,医史科技绘画、人物像200多帧。著作超身,建树颇多。他不辞辛劳,为医药史、科技史普及推广发扬,多次举办各种展览会、演讲会,博得社会舆论好评。与海外著名学者如英国李约瑟、日本矢数道明等,频频探讨,交流学术。是在海内外医史、科技史、文博界中有较深影…  相似文献   

6.
中华医药文化研讨会纪要张文,辛智科由中华医学会医史学会、中华医史杂志、中华医院管理杂志、健康报、中国卫生信息报、中国咸阳保健品厂联合发起,由陕西医学哲学研究会、中华医学会陕西分会医史学会、中华医学会海南分会具体承办的中华医药文化研讨会,于1993年1...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医学史专业委员会与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于 2 0 0 2年 11月 15日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举办了“诊断技术的变革及其社会后果”的学术讨论会。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史中心的甄橙博士做了主题报告 ,华夏出版社副社长王一方先生对报告做了评论。讨论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医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张大庆教授主持。甄橙博士首先着重回顾了西医诊断学发展的历史 ,然后深入剖析了诊断发展的思想历史 ,科学基础和医学基础 ,并对诊断技术的高度发展做出辨证分析 ,既指出了对医学的积极影响又从崭新的角度提出新技术引发的诸多医学问题…  相似文献   

8.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纪要洪武娌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缅怀毛泽东同志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所立下的丰功伟绩。中华医学会医史学会,卫生部咨询委员会、卫生部《中国医学通史》编辑部、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中华医史杂志》...  相似文献   

9.
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医史学术会议,于1986年9月6日至9日,在我省黄山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史专家,学者110余人参加了会议。 由于这次会议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有关医史学理论的学术讨论会,所以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大会共收到论文213篇。这些论文就医史研究和教学的目的、意义、方法;医史研究的革新和医史学科发展的战略问题;中国医学史的分期及其与诸多社会因素的关系;以及西方医学史、东西方医学比较史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现根据提交大会的论文,扼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第11届全国医史学术会议及“两会”会议纪要朱建平中华医学会医史学会第11届全国医史学术会议于1994年10月11-13日在重庆举行。会议有四项内容:成立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药史分会、学术交流、中华医学会医史学会换届选举和《中华医史杂志》编委会扩大会议。...  相似文献   

11.
The Journal of Medical History, the antecedent of the now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History, was inaugurated in March 1947. This paper divides the whole course of publication and compilation of this Journal into 3 stages, namely, Stage of Initiation and Growth (1947-1948), Stage of Tortuous Progressing (1951-1959), Stage of Flourishing and developing (1980-). Altogether 25 volumes, 95 issue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953 millon Chinese characters and 1684 original articles. Being a highly effective major journal of medical history, this Journal satisfies nearly 40% of the information in this subject and has been indexed by major medical cataloging tool books, 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erience and prospects are also mentioned here.  相似文献   

12.
《中华医史杂志》是我国医学史学科的专业学术期刊,截止到2006年已经出版60年,发行36卷、140期。杂志上的相关文章反映出我国的西方医学史研究从翻译为主到翻译研究并举的发展特点,医学人物、专科史、疾病史、医学技术史、医学史教学、中西比较医学史成为西方医学史研究的主要内容。除专业的医学史研究人员外,非专业研究人员也开始关注到中国的西方医学史研究。  相似文献   

13.
近五年来中国医学史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五年来中国医学史研究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进展。在以少数民族医学史、近现代医学史、中外医学交流史和比较史研究为主题的全国医史会议召开之后,这些领域的研究有显著的进步,有关论文和专著明显增加。卫生部组织编撰的巨著《中国医学通史》,有力地推动医学通史研究的深入。此外,专科史、疾病史、医家医著、医史理论、世界医学史研究也有新的进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日益频繁。但也存在人才外流,医学史课程尚未列入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疾病史、世界史、医史理论研究薄弱等问题,有待解决和加强。港澳台医学史研究新领域将得到开拓。  相似文献   

14.
医古文、中国医学史、中医文献学和中医各家学说是构成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四门主干课程,其内容具有浓重的人文色彩,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实践教学非常必要。实践教学方法主要有4种:社会调查法、专题讨论法、实际操作法、情景融入法。  相似文献   

15.
医古文、中国医学史、中医文献学和中医各家学说是构成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四门主干课程,其内容具有浓重的人文色彩,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实践教学非常必要。实践教学方法主要有4种:社会调查法、专题讨论法、实际操作法、情景融入法。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学史对比教学是医学史教学未来的发展趋势,这种比较式教学法使医学史教学内容更丰富、条理更清晰,空间更广泛,思维更开阔。医学发展不是孤立的,医学史上任何一次变化和发展都与当时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地理环境、科学技术、医学教育密切相关,因此,在比较医学史教学过程中应该特别关注这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程之范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医史学家,自1950年毕业留校至2002年退休,除“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工作外,从未离开过北京医科大学医学史教研室。程之范教授倾心教学,努力探索在中国进行医学史教学的主旨和方法,积极编写医学史教材,拓展医学史研究生教育,大力培养医学史师资力量,在国内外交流中不忘介绍和推动我国的医学史研究。程之范教授在北京医科大学工作半个多世纪,为北京医科大学医史教研室的壮大倾注了毕生的心血。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医学伦理学》创刊以来,共刊发对传统历史文化、中国传统医学科学与医学伦理学关系研究文章150余篇。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传统医学科学和医学伦理学、传统文化和医学伦理学、近现代医学伦理学和中西医学伦理学的比较等几个方面。统计研究表明,传统医学伦理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实现医学伦理学本土化、构建中国医学伦理学体系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19.
略论中医医史文献学的作用和研究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医史文献学已经确立为中医学科的二级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学研究不仅要描述相关知识的演进脉络,更应以提高中医界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对中医理论发展方向把握的能力为己任。为中医理论研究建立起视点高远的平台,给研究者一个观察的制高点,让丰厚的医史文献知识浸润研究者的思维,让历史智慧激发研究者的灵感,随时与中医发展的脉络相参契,使某些模糊的印象明朗化,形成清晰的逻辑。医史研究要重视内外结合,外即古代医学的发展、进步、成就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特别是历代政治制度、经济政策、各种哲学及其思想、教育和考试制度等等与医药科技发展间的互相影响,互相促成或互相制约的情况,特别是前者对后者。内即探讨、考证、论述古代医学本身的源起情况及其演进、发展的历程,从中引出经验、教训,以为今鉴。文献研究要加强对医话、散论的研究。注重把握医话、散论与专著之间的互涵互动关系。医史文献学研究要以研究手段的更新带动研究领域的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