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肿瘤医院1995年-2002年间诊治的结直肠癌730例临床资料,选择性别、年龄、血型、首发症状、肿瘤大小、组织类型、临床病理分期(Dukes分期)、肠壁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癌胚抗原(CEA)、肿瘤相关因子群(TSGF)等临床因素,用Logistic回归(spssll.5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对有意义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肝转移与肿瘤部位、大小、Dukes分期、肠壁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CEA等因素有关,而多因素分析显示仅Dukes分期及CEA与肝转移有关。相关分析显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与Dukes分期(Spearmaffs法r=0.349、P=0.000)及CEA水平(Spearmaffs法r=0.306、P=0.000)呈正相关。结论Dukes分期及CEA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Dukes分期越晚,肝转移的危险性亦越大。癌胚抗原(CEA)值离正常值越大,肝转移的危险性越大。性别、年龄、血型、首发症状、肿瘤大体类型、组织类型、肿瘤相关因子群(TSGF)等与肝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iRNA-29b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共73例为对象,分别取患者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距离肿瘤边缘>5cm)为病理标本和正常标本,经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后,进行miRNA-29b的阳性表达判断,比较正常组织和病理组织的miRNA-29b阳性表达率。同时分析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组织分化程度、是否有淋巴结转移以及Dukes分期对结直肠癌患者miRNA-29b表达的影响。【结果】73例患者肿瘤组织miRNA-29b阳性表达率为35.62%(26/73),显著低于正常组织的95.89%(70/73)(P<0.05)。有淋巴结转移及C、D分期结直肠癌患者的MiRNA-29b阳性表达率较之无淋巴结转移和A、B分期患者更低,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组织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参数对miRNA-29b的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影响(P>0.05)。【结论】miRNA-29b在结直肠癌组织存在异常表达,而且可以作为反映肿瘤组织进展或治疗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青年人结直肠癌临床特点与病理学特征。【方法】对在本院手术的98例青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结果】98例青年结直肠癌患者中,男72例,女26例,病变部位以直肠(35例)和乙状结肠(22例)多见,占总数58.16%(57/98)。降结肠最少4例(4.08%)。直肠癌距肛缘平均距离4.5cm.右半结肠15例,占总数15.3%。以大便习惯改变和间歇性粘液血便为主要症状。术前合并肠梗阻、肠穿孔、严重贫血等33例(33.7%)。63例(64.3%)行根治术,26例(26.5%)行姑息术。根治术、姑息术5年存活率分别为45.58%和0。病理类型以管状腺癌、黏液腺癌多见,占73.5%;Dukes分期其中C+D期为主,56例,占57.14%。【结论】青年结直肠病人,发病部位以直肠多见。病理以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较多,易发生转移与种植,预后差。术式以保留神经的扩大根治术为首选,可达到较高的根治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后经门静脉灌注化疗药物预防大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严格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设计.对50例DukesA、B和C期行大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予以门静脉插管5氟尿嘧啶化疗。并以同期50例Dukes A、B和C期行单纯大肠癌根治术患者作时照。观察两组术后转移及生存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肝转移率34.0%(17/50)。1、3、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5.61%、82.21%、73.89%和25.16%;对照组术后肝转移率72.0%(36/50),1、3、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2.28%、79.91%、52.16%和13.11%,两组5年和10年生存率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两组Dukes A和B期,术后生存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大肠癌患者行根治性切除的同时予以门静脉化疗可有效降低肝转移发生率,延长患者5年和10年生存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影响结肠癌手术预后的Cox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天云  谭卫泽  郑核  杨兵  彭昕 《医学临床研究》2004,21(11):1274-1277
【目的】通过对 2 6 3例结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Cox回归分析 ,探讨影响结肠癌术后生存的独立性因素。【方法】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方法对 1992~ 1999年手术治疗的 2 6 3例结肠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 6 3例结肠癌中 ,平均生存时间为 ( 5 3.30± 1.6 3)个月 ,病理根治术术后 3、5年生存率分别为 75 .2 5 %、5 2 .4 8%。DukesA期术后 3、5年生存率分别为 10 0 %、84 .2 1%。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手术方式、根治度、病理类型、Dukes分期、肝转移和肺转移与病人预后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提示肿瘤的根治度和Dukes分期是独立的预后指标。【结论】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性指标为肿瘤的根治度和Dukes分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治疗的指征、相关病理因素及手术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经手术治疗的7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同时性肝转移62例,异时性肝转移13例,均在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基础上,行肝叶规则或不规则切除70例,结节切除活检5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0例。术后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4.67%,58.67%,28.00%。生存分析显示:肝切除术后的生存率与原发灶的分化程度、术前CEA、Duke’s分期、肝转移数目、组织分型及淋巴结受侵有关。结论临床病理分期早,肿瘤分化程度高,转移灶数目≤2.术前CEA水平低的患者预后好:手术治疗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患者CEA、CA199、CA242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及糖类抗原242(CA242)在结直肠癌术前术后的变化与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免疫发光法和放射免疫7计数仪检测78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CA199、CA242水平,分析患者术前和术后血清CEA、CA199、CA242阳性率及CEA、CA199、CA242变化与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术前单项检查CEA、CA199、CA242阳性率分别为57.8%、62.2%、69.1%,而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9.1%;结直肠癌患者肿瘤复发转移时血清CEA、CA199、CA242水平明显升高,同时与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相关;术前肿瘤标志物阴性、术前阳性者及术后仍为阳性者5年病死率分别为12.5%、60.3%和100%。【结论】CEA、CA199、CA242联合检测有助于结直肠癌诊断,监测其变化对于评价治疗效果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影响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2005年9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97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分析肝转移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比较未发生肝转移与发生肝转移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发现年龄、血型、肝功能指标、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大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浸润深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转移患者浸润深度较深,显示出该因素易引发术后肝转移。对出现肝转移患者的临床指征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可见除淋巴结转移外(P<0.05),Dukes分期、血管神经侵犯等均非影响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浸润深度是影响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主要因素,出现淋巴结转移、肿瘤侵袭深度增加,则术后肝转移发生率上升。  相似文献   

9.
结直肠癌肝转移24例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方法】对1993年1月至2001年1月的24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外科治疗。其中8例同期切除,12例分期切除,2例肝动脉结扎加无水乙醇注射,2例通过肝动脉结扎加化学药物治疗(化疗)泵灌注化疗而获得二期手术切除机会。手术方式:行肝不规则楔形切除18例,右半肝切除2例,左半肝切除4例,肝尾叶切除1例。【结果】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58%、21%。8例同期肝切除者平均生存期21个月,12例分期肝切除者的平均生存期为34个月。【结论】掌握手术时机和适应证,积极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提高手术切除成功率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6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探讨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腹膜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16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13例。组织类型、肿瘤分级、肌层浸润、宫颈受累和脉管浸润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而年龄、绝经状态、有无附件受累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非子宫内膜样癌、肿瘤低分化、肌层浸润深、宫颈受累和脉管浸润对判断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影响肺癌预后各种因素,为肺癌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湖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2003年1月至2004年1月期间具有明确病理学类型和临床分期的226例肺癌手术病例,经查阅病历并随访,回顾性分析、比较影响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因素。【结果】共随访226患者,失访18人,有效病例208例;随访率92%。采用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对12个协变量进行统计学处理表明:肿瘤家族史、临床分期、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辅助化或(和)放疗影响肺癌手术患者预后。【结论】肿瘤家族史、临床分期、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辅助化或(和)放疗是独立的影响肺癌手术患者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RAF在良恶性结直肠肿瘤黏膜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使用免疫组化DAB显色的方法检测BRAF在42例结直肠癌样品、10例增生性息肉样品和18例结直肠腺瘤的表达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x2检验来比较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与BRAF表达的阳性率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曾建洪  彭志明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0):1877-1879
[目的]探讨129例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相关病理因素.[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行结肠癌根治术患者129例,对影响其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29例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率为19.38%.患者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Dukes′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与结肠癌复发转移显著相关(P〈0.05),而性别、年龄、术前并发肠梗阻、病理组织类型、浸润深度、术后化疗与结肠癌复发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术前血清CEA水平、Dukes′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肝转移的相关性.[方法]120例胃癌患者按照是否存在肝转移分为肝转移组(n=52)和非肝转移组(n=68),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中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与胃癌肝转移有关的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根据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将胃癌肝转移患者分为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曲线关系.[结果]两组患者在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原发灶浸润深度、脉管浸润、肿瘤大小、Borrmann分型及Hp感染等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原发灶浸润深度、Hp感染是胃癌肝转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胃癌肝转移患者中Hp阴性组平均生存时间显著长于Hp阳性组(P<0.05).[结论]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和Hp感染是胃癌肝转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Hp感染能够影响胃癌肝转移无进展生存期时间.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S100A4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68例结直肠癌组织和2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S100A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S100A4蛋白在2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无阳性表达(0%),在68例结直肠癌组织中有42例(61.8%)呈阳性表达,两者统计学差异显著(P=0.003);S100A4蛋白的表达在结直肠癌不同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生存期中差异明显(P<0.05),且分期越晚、发生淋巴结转移、生存期短者表达越高。结论 S100A4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S100A4蛋白可作为判定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检测48例人大肠癌组织的VEGF表达,分析VEGF与大肠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并观察VEGF在大肠癌组织不同区域的表达。结果 VEGF表达率随大肠癌Dukes分期的进展而增加,且Dukes C期的VEGF表达率显著高于Dukes A期(P<0.01)。VEGF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而它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VEGF仅在癌细胞内表达,在癌旁及正常组织内无表达。结论:VEGF表达对大肠癌的进展有促进作用,VEGF可作为反映大肠癌生物学行为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直肠癌及其癌旁组织中膜联蛋白A1(ANXA1)和A2(ANXA2)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50例直肠癌和20例癌旁组织手术切除标本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ANXA1和ANXA2染色方法为EnVisionTM二步免疫组化法.[结果]直肠腺癌ANXA1和ANXA2表达阳性率明显地高于癌旁组织(P<0.01和P<0.05),ANXA1和(或)ANXA2表达阳性的癌旁组织均呈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高分化腺癌、癌细胞未侵犯浆膜层、淋巴结未转移及Dukes分期A+B期病例ANXA1和ANXA2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中+低分化腺癌,癌细胞侵犯浆膜层,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C+D期病例(P<0.05);直肠癌中ANXA1和ANXA2表达呈高度一致性(χ^2=9.43,P<0.01).[结论]ANXA1和(或)ANXA2表达水平可能是反映直肠癌发生、进展、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18.
卢秋成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6):998-1000
【目的】探讨COX-2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60例结肠癌组织和25例正常结肠组织中COX-2和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COX-2和MMP-2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1);MMP-2和COX-2表达在结肠癌不同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中差异明显(P〈0.05),分化越低、分期越晚、发生淋巴结转移者表达越高;2种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COX-2与MMP-2的表达,与结肠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cox-2和MMP-2表达可能有助于判定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央区清扫对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及中央区清扫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情况与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本科室39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中央区清扫术中避免甲状旁腺误切与保护甲状旁腺血供的方法及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情况.[结果]本组390例病人中有360例术后发生低钙血症,有临床症状者占16.1%(58/360).单侧中央区清扫术后发生低钙血症23例,占9.6%(23/239),双侧中央区清扫术后发生低钙血症35例,占23.2%(35/151).[结论]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致低钙血症是甲状腺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双侧中央区清扫比单侧中央区清扫术后发生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比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