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儿童髌骨袖套状骨折3例诊治体会河南省偃师市人民医院(471900)张猛张有臣在儿童中,髌骨骨折的发病率极低。自1994~1996年,我们在临床中遇到儿童髌骨袖套状骨折3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例患者均系男性,年龄在分别为10、13、15岁。左侧1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锚钉结合改良Krackow缝合法重建儿童髌骨下极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2例髌骨下极袖套样撕脱骨折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1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插管全身麻醉,取膝前正中切口,骨折复位后钢丝垂直捆绑张力带固定髌骨下极骨块。治疗组在钢丝垂直捆绑张力带固定的基础上采用双锚钉结合改良Krackow缝合法重建儿童髌骨下极伸膝装置。术后随访并指导康复锻炼,术后6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Lysholm评分等评价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结果 2组患儿均手术成功,未发生感染及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32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2个月,平均11.4个月。治疗组髌骨骨折愈合时间(3.2±0.5)个月,对照组髌骨骨折愈合时间(3.3±0.4)个月,2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膝关节HSS评分及优良率,Lysholm评分、膝关节平均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采取双锚钉结合改良Krackow缝合方法重建儿童髌骨下极撕脱骨折,具有固定牢固、伸膝装置重建可靠及不需附加外固定等优点,有利于术后早期膝关节康复锻炼及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患者张某 ,男 ,16岁 ,于 1997年 10月 12日因高处坠伤致右股骨干骨折收住入院。经牵引及闭合整复后效果欠佳 ,于1997年 10月 2 1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 7周拍X线片示骨折有大量骨痂形成 ,骨折线模糊而解除外固定进行功能锻炼。第 15周时因患膝锻炼后突发肿痛、伸膝无力而就诊。门诊查右膝肿胀 ,压痛明显 ,并可及髌骨分离 ,膝关节功能明显受限。经X线拍片示右髌骨上极呈袖套状撕脱骨折分离约 2cm。诊断为 :①右髌骨骨折 ;②右股骨骨折术后。  治疗 入院后在硬膜外麻醉下先作股四头肌及周围软组织粘连松解 ,再行髌…  相似文献   

4.
髌骨下极撕脱骨折在临床上不多见,治疗上比较困难.自2001~2004年,我们应用由孙永强[1]研制的髌骨抱聚器治疗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28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1病历介绍 患者,男,18岁,跌倒时左膝跪地,致左膝疼痛肿胀、活动受限2d入院。查体左膝关节明显肿胀,髌骨前方压痛,活动受限,浮髌试验阳性,前抽屉试验可疑阳性,后抽屉试验阴性。X线片示:左膝关节胫骨髁间嵴处见游离鞍状骨折片。入院诊断:左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左髌骨骨折?进一步CT检查见:左膝关节腔内见碎骨片,髌骨关节面中下部可见骨缺损。而修正诊断为髌骨关节面骨折,  相似文献   

6.
1病历介绍 患者,男,18岁,跌倒时左膝跪地,致左膝疼痛肿胀、活动受限2d入院。查体左膝关节明显肿胀,髌骨前方压痛,活动受限,浮髌试验阳性,前抽屉试验可疑阳性,后抽屉试验阴性。X线片示:左膝关节胫骨髁间嵴处见游离鞍状骨折片。入院诊断:左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左髌骨骨折?进一步CT检查见:左膝关节腔内见碎骨片,髌骨关节面中下部可见骨缺损。而修正诊断为髌骨关节面骨折,  相似文献   

7.
髌骨胫骨结节桥架术治疗髌骨下极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髌骨下极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但因骨折远部较小 ,且多为粉碎性骨折不易固定 ,治疗多以下极切除为主。作者自1996~ 2 0 0 1年 12月 ,采用髌骨胫骨结节桥架术治疗髌骨下极骨折 2 3例 ,疗效可靠。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3例 ,男 9例 ,女 14例。年龄 17~ 4 6岁 ,平均 36岁。伤后至手术时间 2~ 14天 ,平均 4 .6天。直接暴力致伤 8例 (伸膝位 2例 ,屈膝位 6例 ) ,急剧屈膝暴力至撕脱骨折 14例 ,伸膝位坠落股四头肌收缩力至撕脱骨折 1例。髌骨下极骨折为 1块 7例 ,2块以上 16例。2 治疗方法2 .1 手术方法 所有病人均在连续硬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带线锚钉krackow-Bunnell缝合法结合钢丝减张法治疗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10月至2013年11月,采用带线锚钉krackow-Bunnell缝合法结合钢丝减张法治疗闭合性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患者31例,男16例,女15例。年龄18~48岁,中位数32岁。左膝20例,右膝1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5 d,中位数4 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患肢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8个月。骨折均愈合。伸膝均无受限,1例屈膝受限15°。按照陆裕朴等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价疗效,优28例、良2例、可1例。Insall-Salvati比值0.9~1.1。均无高位髌骨、低位髌骨及锚钉松动、拔出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带线锚钉krackow-Bunnell缝合法结合钢丝减张法治疗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可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12岁.在准备起跳时,突然觉得右膝关节下滑,无力,伴剧烈疼痛于2000年12月20日入院.查体:右膝关节明显肿胀,髌骨下缘压痛明显,有空虚感.右髌骨较左髌骨上移,伸膝无力.同时股四头肌收缩上提时髌骨上移,浮髌征( ).X线片示右髌骨较左髌骨上移3cm,髌骨远端向前翘起,髌股关节间隙增宽,无骨折,远端髌韧带软组织影呈杯口状.MRI示髌骨上移明显,无骨折,从远端的髌韧带中脱套,脱套处呈杯口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缝合锚钉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缝合锚钉内固定手术治疗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患者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21~56岁,中位数41岁;左侧19例,右侧15例;闭合性骨折32例,开放性骨折2例;合并髌韧带损伤14例。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患膝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3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中位数14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10周,中位数6周。末次随访时,采用Bstman髌骨骨折疗效临床评分标准评价疗效,本组(27.8±2.4)分,优26例、良8例。均无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缝合锚钉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骨折愈合好,有利于患膝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闫凯  陈伟 《中医正骨》2008,20(8):43-44
髌骨骨折多发于成年人,是膝部常见的损伤,其中横断骨折占髌骨骨折的2/3。除小块撕脱骨折外,大多涉及关节面,治疗不当会影响膝关节功能,解剖复位及早期功能锻炼是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措施,因此要求准确对位,可靠固定,并尽可能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练习。由此我们结合临床实际,研制出一种用于髌骨横断骨折的髌骨平衡固定器,自2001—2005年应用于髌骨横断骨折82例,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自行设计出一种具有夹挤、顶压、提拉三种功能的夹挤顶压式髌骨外固定器(髌骨夹)。临床应用36例,治疗优良率达97.2%。观察认为,髌骨夹具有双平面立体固定效果,不仅能有效地纠正和预防骨折向前成角,而且对下极旋转(翻转)移位、下极粉碎骨折、下极撕脱骨折等均具有可靠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技术治疗急性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疗效和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急性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患者30例,均采用带线锚钉技术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6-24个月,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时间12~24个月,术后3个月Bostman评分为(24.5±3.5)分,12个月Bostman评分为(27.5±2.2)分,24个月Bostman评分评分明显高于3个月Bostman评分,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示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26例,良4例,优良率100%.结论:带线锚钉技术是治疗急性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患者的有效方法,其特点是无需二次手术,而且创伤小,对骨折部位固定可靠、术后早期能够进行功能锻炼,缩短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4.
髌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 ,治疗方法很多。自1991~ 1998年 ,我们采用双钢丝交叉连环扎固定的方法治疗该损伤 2 8例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8例 ,男 2 1例 ,女 7例 ;年龄 17~ 6 5岁 ,平均 43岁 ;伤后至来诊时间最短 15分钟 ,最长 12天 ;闭合性骨折 2 5例 ,开放性骨折 3例 ;横断骨折 18例 ,粉碎性骨折 6例 ,上极撕脱性骨折 1例 ,下极撕脱性骨折 3例。1.2 手术方法 采用硬膜外麻醉 ,取髌前横弧形切口 ,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 ,并向远近两侧游离 ,显露骨折面、髌骨上极缘及髌骨下极缘 ,将骨折解…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张力带固定结合Krackow-Bunnell缝合治疗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收治23例闭合性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患者。男19例,女4例;年龄28~72岁,中位数50岁;左膝12例,右膝11例;跌落伤18例,车祸伤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7 d,中位数4 d。采用膝前正中纵形切口,分别从髌腱两侧远端边缘向近端行Krackow缝合,3次锁边后(不超过骨折线)将缝线自骨折近端骨膜下穿出,借助切开的内侧或外侧髌骨支持带间隙将骨折复位,临时固定后将Krackow缝合后留在骨折近端的缝线打结。在髌骨横径的三等分点上自髌骨上极向远端穿入2枚克氏针并分别以钢丝环扎固定,最后在髌腱中间部分采用Bunnell法加强缝合。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膝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中位数4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2~6个月,中位数3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伸膝均不受限;1例患者由于不配合功能康复,膝关节仅能屈曲80°左右;其余22例患者的屈曲活动度为143.5°±6.1°。未发生克氏针松动、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按照陆裕朴等制定的标准评定,优20例、良2例、差1例。结论:改良张力带固定结合Krackow-Bunnell缝合治疗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固定牢固、骨折愈合率高、膝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1995年6月~2003年6月,我院骨科应用丝线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6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68例,男43例,女25例;年龄19~84岁;左侧37例,右侧31例;横断骨折28例,粉碎性骨折35例,髌骨下极撕脱骨折3例,纵行骨折2例;闭合性骨折59例,开放性骨折9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8例。从  相似文献   

17.
末节指骨基底背侧为指伸肌腱扩张的止点,手指伸直时,指端如受暴力弯曲易引起撕脱性骨折。骨折后末节手指屈曲,不能自动伸直,是典型的锤状畸形,又称锤状指。其包括伸指肌腱的断裂和末节指骨撕脱性骨折。1992年12月-2003年10月,我院采用9号注射针头固定加夹板外固定方法治疗锤状指畸形患者4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技术治疗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的疗效和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患者26例,均采用美国Linvatec公司生产的5mm带线锚钉固定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3~24个月,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3~24个月,术后3个月Bostman评分为(24.5±3.5)分,12个月Bostman评分为(27.5±2.2)分,24个月Bostman评分明显高于3个月Bostman评分,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22例,良4例,优良率达100%。结论:带线锚钉技术是治疗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患者的有效方法,其特点是无需二次手术,而且创伤小,对骨折部位固定可靠,术后早期能够进行功能锻炼,缩短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9.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运动损伤,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内固定物或手术方式选择不恰当,易对儿童骨骺造成医源性损伤,严重者可导致骨骺阻滞。本文从损伤机制、分型、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方案、内固定物及内固定方法等几个方面对手术治疗儿童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锤状指即手指末节伸肌腱止点断裂,指深屈肌腱牵拉末节指骨屈曲呈锤状。多为戳伤致远侧指间关节突然屈曲而撕脱伸肌腱附着点,亦可因局部暴力或刀刃切割伤所致,部分患者伴有远节指骨背侧撕脱骨折,如大骨块撕脱和关节囊、韧带损伤可致指间关节脱位。由于损伤类型及程度不同,因此,治疗方式也有所不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才能取得满意的功能恢复。现将近年来我院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