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低剂量低分子肝素钙防治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初次接受单侧THA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低剂量低分子肝素钙组)和对照组(正常剂量低分子肝素钙组),每组40例。试验组从术前1天开始口服加味桃红四物汤(150mL/次,Bid),联合低剂量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1/2正常剂量,qd),对照组从术前1天开始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正常剂量,qd),均持续至术后第35天。术后第14天检测患者外周血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常规行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发生DVT 2例,对照组发生DVT 3例,两组患者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患肢大腿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较对照组轻。两组患者术后14天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血浆D-二聚体(D-D)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加味桃红四物汤联合低剂量低分子肝素钙能减少THA术后低分子肝素钙用量,降低TH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
髋关节置换术后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国内外学者均主张采取措施预防[1~4].笔者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R)的患者,分别采用加味桃红四物汤和低分子肝素钙预防DVT,对比观察其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髋关节置换术后用桃红四物汤预防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那曲肝素钙,观察组予以桃红四物汤。结果:观察组无DVT发生率,对照组DVT发生率8.89%。术后观察组PT、APTT高于对照组(P0.05),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予以桃红四物汤干预可降低术后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术后检测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门)、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及术口引流量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能明显延长PT、APTT,减少术后出血、升高血小板计数;对照组有2例发生DVT,治疗组均未发生DVT。结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李俊豪  招健明  张帅  孙小东 《新中医》2015,47(7):167-169
目的:观察中药桃红四物汤联合注射用盐酸川芎嗪与西药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形成的效果。方法:20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治疗组采用桃红四物汤治疗联合注射用盐酸川芎嗪治疗,对照组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连续应用7天后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结果:2组血浆凝血酶原的时间(PT)、血小板计数(BPC)、D-二聚体(D-dimer)在术后第7 d与术前第1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T、BPC、D-dimer在术后7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出血量和伤口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盐酸川芎嗪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DVT的形成相对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来说,其安全性相近,但具有更好的延长凝血时间和抑制血小板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5,(6):691-692
目的:桃红四物汤对下肢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296例下肢骨折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48例应用桃红四物汤,对照组148例单纯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测定用药前、术后7d用药后凝血系列、血液流变学指标、记录术后伤口引流量、术后第8d下肢DVT发生情况。结果:两组PT均较用药前下降;两组APTT、FIB及D-二聚体比较无显著改变;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治疗组在术后用药7d后较治疗前差异显著,且治疗组在术后用药7d后各指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两组血栓发生率、术后引流量比较无差异性。结论:桃红四物汤预防下肢骨折围手术期DVT可获得与低分子肝素钙近似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防治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53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服用桃红四物汤,对照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比较用药前后2组患者DVT发生率、血红蛋白、血小板及患肢肿胀度等指标的数值差异.结果:2组治疗前后DVT发生率、血红蛋白、肿胀度及血小板数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肿胀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防治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DVT的疗效与低分子肝素相当,且具有一定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元活血汤合桃红四物汤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凝血功能及DVT发生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9月-2016年11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联合组52例,其中前者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后者同时给予复元活血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术后1d、术后8d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d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8d均明显降低,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d两组患者凝血四项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8d两组均明显改善,且联合组PT、FIB和TT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术后DVT发生率为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3%(P0.05)。结论:复元活血汤合桃红四物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凝血功能改善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其可有效预防术后DVT的发生,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配合丹参注射液防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有效性.方法:将96例符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指征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8例,两组术后均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低分子肝素,治疗组采用丹参注射液+桃红四物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PT、FIB、APTT及D-dimer,进行动态监测以评价有效性、安全性.结果:两组术后均无均无DVT形成,术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所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配合丹参注射液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杜景文 《光明中医》2015,30(2):290-291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在预防腰椎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行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26例及对照组26例,治疗组予桃红四物汤口服结合低分子肝素钙4000iu qd皮下注射预防DVT形成,对照组则单独使用低分子肝素钙4000iuqd皮下注射,观察两组术后DVT发生率及引流量。结果治疗组术后切口引流量小于对照组,术后治疗组DVT形成1例,对照组发生DVT 3例,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桃红四物汤结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DVT的形成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配合中药治疗高龄髋部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后配合中药桃红四物汤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疗效。方法:46例老年髋部骨折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对照组各23例;中药治疗组采用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术前2d到术后2周配合中药桃红四物汤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对照组仅采用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术前术后均不用桃红四物汤,治疗至术后2周,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配合中药桃红四物汤组无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未用桃红四物治疗有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深静脉血栓。结论: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后配合中药桃红四物汤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肿胀的疗效。方珐运用桃红四物汤辨证加减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肿胀91例,疗程1个月。结果显效31例,有效4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7.9%。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肿胀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桃红四物汤又称“加味四物汤”,其配方是在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配伍成四物汤的基础上,加入桃仁、红花两味药而成.从功效主治和药理作用方面来看,四物汤和桃红四物汤的临床应用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但随着研究的进步,桃红四物汤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都有了新的跨越.因此本文在总结桃红四物汤已经证实的药理作用的基础上,运用拆方分析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防风对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治疗肝纤维化的增效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A)组8只,造模组42只。CCl4大豆油溶液诱导肝纤维化模型。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秋水仙碱组、防风桃红四物汤组,桃红四物汤组及防风组。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蛋白(PCⅢ)、Ⅳ型胶原蛋白(Ⅳ-C)的变化。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与秋水仙碱组比较,防风桃红四物汤组大鼠血清中的ALT、AST、HA、PCⅢ、Ⅳ-C及肝组织中TGF-β1及α-SMA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下调(P<0.05)。结论:防风具有增效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及α-SMA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张兵 《辽宁中医杂志》2014,(11):2280-2283
目的:研究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PS)诱导刺激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灌胃给予桃红四物汤提取液(生药1.75 g·m L-1),每天2次,按10 m L·kg-1连续给药3d后,制备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MTT法检测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终浓度为5%、10%和15%)预处理对LPS诱导细胞生存率减少的作用;real-time RT-PCR检测TNF-α、MCP-1和IL-1β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CP-1和NFκB蛋白表达;检测活性氧(ROS)含量,研究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对HUVEC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空白血清对照组比较,经LPS(1μg·m L-1)刺激后细胞ROS含量明显增高而生存率显著降低,同时细胞炎性因子TNF-α、MCP-1和IL-1βmRNA表达增高;含药血清组可显著提高HUVECs活力、降低ROS含量和TNF-α、MCP-1和IL-1βmRNA表达。结论: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对LPS诱导的HUVECs损伤有显著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桃红四物汤化裁治疗肿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抗凝抗纤溶治疗,治疗组同时辨证给予中药桃红四物汤加减化裁。两组均治疗14 d,观察临床疗效及症状变化情况,并检测PLT、Fbg、APTT、PT、FDP、D-二聚体。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变化及其改善时间较对照组快(P<0.05);治疗组PLT、Fbg、APTT、PT、FDP、D-二聚体等实验室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桃红四物汤化裁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恶性肿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桃红四物汤联合辛伐他汀对大鼠上肢随意皮瓣存活的影响和机制。方法:24只大鼠,体重180220 g,被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桃红四物汤组、辛伐他汀组和联用组(桃红四物汤+辛伐他汀),采用1%异戊巴比妥钠腹腔内注射(7 mg/m L)麻醉,硫化钠脱毛,温水洗净后,与大鼠背部脊柱两侧设计8cm×2cm随意皮瓣,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治疗,桃红四物汤组和辛伐他汀组分别采用桃红四物汤和辛伐他汀单独治疗,联用组采用桃红四物汤+辛伐他汀治疗,给予药物治疗10 d后,观察各组随意皮瓣外观、MVD、存活率,检测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间黏附分子-1(ICAM-1)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表达水平。结果:联用组坏死面积最少,原味掀起皮瓣出血最多,可见血管数最多;联用组皮瓣存活率最高,与辛伐他汀组、桃红四物汤组比均有统计学差异(72.24±9.25 vs 57.88±10.76,P<0.05;72.24±9.25 vs 57.88±10.76,P<0.05);各组在皮瓣近段MVD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皮瓣中段MVD模型组和辛伐他汀组、桃红四物汤组MVD显著低于联用组(8.23±1.23vs17.24±1.25,P<0.01;13.55±1.16vs17.24±1.25,P<0.01;14.88±1.76vs17.24±1.25,P<0.05);在MDA指标中,联用组相对于辛伐他汀组、模型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4.47±0.59 vs5.43±0.76,P<0.05;4.47±0.59 vs 6.21±0.81,P<0.01);在SOD指标中,联用组相对于模型对照组、辛伐他汀组、桃红四物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312.62±23.99 vs 174.61±23.91,P<0.01;312.62±23.99 vs 222.24±27.12,P<0.01;312.62±23.99 vs 275.22±24.78,P<0.05);NOS指标中,联用组相较于模型对照组、桃红四物汤组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9.32±0.24 vs 7.24±0.68,P<0.01;9.32±0.24 vs 7.52±0.52,P<0.01);ICAM-1指标中,联用组相较于桃红四物汤组、模型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2.97±0.49 vs 3.78±0.62,P<0.05;2.97±0.49 vs4.15±0.41,P<0.01)。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辛伐他汀可通过增加组织对缺血的耐受能力、减轻炎症反应增加皮瓣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肾穿刺后血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经B超确诊的肾穿刺后血肿患者23例,给予口服加味桃红四物汤结合辨证治疗,1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后血肿消失所需疗程数、出凝血指标以及肝肾功能等生化项目的变化情况。结果血肿消失需要1~8个疗程,平均3.4周;对出凝血指标中的TT、APTT、PT有轻微影响,但治疗后数据仍在参考范围的上限之内;肝肾功能、血脂、血常规治疗后无明显改变,尿常规中红细胞数有减少趋势。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对于消除肾穿刺后血肿有确切疗效,且安全无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偏头痛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口服中药桃红四物汤加减。[结果]经3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偏头痛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尹登科  杨晔  尹娟娟  韩岚  许钒  彭代银 《中成药》2012,34(9):1631-1635
目的考察桃红四物汤对蛋白酶激活受体(PARs)激动剂诱导人血小板聚集、释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抑素(endostatin)以及释放液对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人富血小板血浆和不同质量浓度的桃红四物汤(0.5~2.5 mg/mL)孵育5 min后,加入PAR1选择性激动剂(SFLLRN-NH2,10μmol/L)或PAR4选择性激动剂(AYPGKF-NH2,200μmol/L)或凝血酶(1 U/mL),血小板聚集仪测定血小板聚集,ELISA测定血小板离心后上清中VEGF和endostatin,MTT测定释放液对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桃红四物汤在质量浓度0.5~2.5 mg/mL剂量依赖性的抑制凝血酶和PAR1-A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但是对PAR4-A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5 mg/mL桃红四物汤可抑制PAR1-AP诱导血小板释放VEGF以及PAR4-AP诱导endostatin释放;对PAR1-AP诱导释放液引起内皮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而对PAR4-AP诱导的释放液引起内皮细胞增殖减少具有促进作用。结论桃红四物汤抑制PAR1-A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调节血小板释放VEGF和endostatin以及内皮细胞增殖可能是其发挥活血化瘀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