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早期进食对产后胃肠功能恢复、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2012例剖宫产术后产妇按剖宫产的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06例。对照组术后6 h开始进食流质、半流质,肛门排气后进食普食;干预组术后2h开始进食,由稀到稠,由少到多,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比较两组产妇胃肠功能恢复、乳汁分泌情况。结果干预组产妇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48 h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为7.55%(76/10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9%(185/1006)(P<0.05)。干预组饥饿感发生率为1.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7.79%( 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术后早期进食能满足产妇的营养需求,产妇康复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静脉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88例剖宫产术产妇按其是否要求镇痛的意愿及术前谈话签字分为两组.观察组94例术后使用布托啡诺复合曲马多自控镇痛,对照组则不使用药物镇痛;观察两组产妇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用布托啡诺复合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有利于产妇术后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促进剖宫产产妇肠蠕动功能的恢复。方法:采用按摩双侧足三里穴的方法,对20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在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结果:术后即给予足三里按摩的患者,按摩后肠鸣音次数明显增加;术后第1次排气、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01),两组患者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分别为28.4±8.2h与62.5±18.4h,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剖宫产术后按摩足三里穴,可以明显促进患者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饮食干预对产妇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及泌乳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9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65例剖宫产手术产妇,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82例)和观察组(83例)。对照组患者于术后6 h补充温水或者流质类食物,观察组患者于术后3 h补充温水或者流质类食物。比较两组产妇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泌乳情况以及腹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剖宫产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2天,两组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低于术前,观察组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剖宫产术后首次泌乳时间短于对照组,母乳充足率高于对照组,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饮食有利于剖宫产产妇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对乳汁的分泌起到积极作用,还可有效减少术后腹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114例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PCEA组60例,术毕硬膜外导管连接设置好的PCEA芬太尼混合液装置;对照组54例,不用PCEA,疼痛剧烈者于术后当日晚肌注盐酸哌替啶50mg.观察镇痛效果、产妇恢复、母乳喂养及新生儿体重变化情况.结果:PCEA组的术后12h镇痛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PCEA组的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产后开始泌乳时间及24h哺乳次数、新生儿体重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剖宫产术后PCEA芬太尼镇痛效果确切,对母婴健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疤痕子宫产妇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和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择期行剖宫产术的105例疤痕子宫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通过区组随机化的方法将上述产妇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均在腰麻下行剖宫产术,新生儿剖出后,研究组泵注DEX 0.5μg/kg,对照组泵注等量生理盐水,均10 min泵注完毕,术后两组均给予双侧TAPB(双侧0.375%罗哌各20 ml),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记录两组术后4、8、12、24以及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BCS舒适度评分、PCIA按压次数,记录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4 h以及术后48 h的VAS评分、BCS舒适度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8、12、24 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BCS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8、12、24、48 h的镇痛泵累积按压次数小于对照组(P<0.05),肠鸣音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术后护理工作改进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4年12月我外出进修学习期间接受该院的具备剖宫产指征的50例初产妇作为试验的观察组,对术后护理工作进行了改进,把术后24h进流食改为6h;把术后36-48h拔管时间更改为6-12h。并选取同期同期到院行剖宫产的220例产妇作为试验的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护理。结果:研究组产妇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自行排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泌乳时间及泌乳量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前;并且观察组产妇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机率为6%(3/50)显著性小于对照组的28.64%(63/220),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后护理工作的改进能够有效改善预后效果,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护理中的应用及对产妇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02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母乳喂养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后母乳喂养掌握情况、纯母乳喂养情况、新生儿体重、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后24 h内开始泌乳人数多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母乳喂养技巧掌握及护理满意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6个月纯母乳喂养与新生儿体重增加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及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及技巧的掌握,改善纯母乳喂养情况,提高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减少产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贾哲 《中外医疗》2009,28(22):94-94
目的观察四磨汤口服液对剖宫产术后初产妇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160例剖宫产术后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80例,术后6h给予四磨汤口服液20mL口服,12h后服第2次,以后每8小时1次,至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对照组80例,术后常规饮食、治疗和护理。砚察2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同及腹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提前,与对照组此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腹胀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初产妇口服四磨汤口服液能促进术后产妇胃肠功能恢复,产妇可早进食补充营养,有利于乳汁分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行气通便贴与乳果糖联合用于剖宫产术后产妇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手术后护理,术后6h予行气通便贴贴于产妇脐部;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产妇乳果糖术后6h口服。比较2组产妇腹胀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术后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期间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行气通便贴与乳果糖联合运用有利于剖宫产术后产妇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提高产妇住院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厚朴粉足三里敷贴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行择期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100例,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2组术后均给予常规处置,治疗组在剖宫产术后常规处置的基础上给予厚补粉敷贴双侧足三里治疗,6h更换1次,用药至第1次排便后停止.观察2组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2、3、4d胃肠功能恢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厚朴粉足三里敷贴可有效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胃肠功能恢复,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2.
四磨汤促进剖宫产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甄学慧  王义  刘丽萍 《吉林医学》2007,28(3):373-374
目的:观察四磨汤对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术后患者在胃肠功能恢复前均进全流食,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手术后6~12h开始口服四磨汤口服液,每8h口服20m l,至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观察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腹胀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腹胀人数明显减少(P<0.01),治疗效果明显(P<0.05)。结论:四磨汤有行气、消积、止痛。增加肠蠕动或减轻腹胀促进肛门排气的作用,可有效促进剖宫产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莱菔子、吴茱萸热敷联合营养支持对剖宫产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92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莱菔子、吴茱萸热敷联合营养支持,比较两组产妇术后疼痛情况、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切口恢复情况、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产妇术后6h的疼痛程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4h,观察组产妇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更短,产后第5天切口愈合情况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72h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莱菔子、吴茱萸热敷联合营养支持能够有效促进剖宫产产妇产后胃肠功能恢复,使产后疼痛程度有所降低,同时还能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促进切口愈合,进而使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4.
徐学庆  胡小霞  裴钰 《基层医学论坛》2023,(14):104-106+122
目的 探讨产后康复治疗仪联合穴位按摩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21年11月于鄱阳县人民医院分娩的100例剖宫产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产后康复治疗仪,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按摩,2组均观察至产妇出院。对比分析2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初次泌乳时间、术后48 h泌乳量、术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浆胃肠激素[促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胆囊收缩素(CCK)]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首次排便、住院时间及初次泌乳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48 h泌乳量评分、术后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48 h的MTL、SS、CCK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产后康复治疗仪联合穴位按摩能够上调剖宫产产妇术后MTL、SS、CCK水平,加快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且术后疼痛轻,可缩短初次泌乳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产妇尽早出院,临床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5.
杜树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1):1474-147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饮食、活动的护理措施。方法将10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术后禁食6 h后进食流质,对照组术后禁食24 h后进食流质,2组均为肛门排气后进食半流质,然后过渡为普食。结果研究组比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早、下床活动时间早。结论剖宫产术后6 h进食流食、尽早下床活动,能使产妇尽早肛门排气,从而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采用腹腔外与腹腔内子宫切口缝合方式效果比较。方法:选取860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0例。研究组产妇采用腹腔外缝合子宫切口,对照组产妇采用腹腔内缝合子宫切口。观察对比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的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在手术时间、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以及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差异显著(P<0.05)。结论:剖宫产术采用腹腔外缝合子宫切口方式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并且减少术后24 h产妇阴道出血量,建议作为常规的手术方式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行剖宫产产妇中的影响价值。方法:资料随机选自行剖宫产的产妇96例,随机分为两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48例研究组予以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剖宫产术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术后焦虑评分与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SAS评分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感染、出血、尿潴留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92%,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剖宫产应用人性化护理能有效促进产妇的术后恢复,并在改善产妇疼痛状况与焦虑情绪的同时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措施。方法将行剖宫产术的240例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指导,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案,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于术后2 h 采用吴茱萸加小茴香热熨脐部神阙穴,2次/ d,30 min /次,共热熨3 d。观察2组产妇术后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结果治疗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吴茱萸小茴香热熨神阙穴可以有效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二甲基硅油片联合四磨汤口服对促进剖宫产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将200例剖宫产术后的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在术后6 h给予二甲基硅油片口服,50 m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磨汤口服液,20 mL/次,3次/d,对比2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开始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子宫复旧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剖宫产手术患者二甲基硅油片联合四磨汤口服能有效加快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腹部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后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84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女性作为研究组,采用经阴道分娩方式娩出胎儿;另选择60例再次分娩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经阴道分娩的成功率,婴儿APORG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经阴道分娩成功率46.4%,对照组为96.4%,对照组高于研究组,对照组婴儿APORG评分11.6,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8.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4%,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婴儿APORG评分11.2,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3%,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4%,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后经阴道分娩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成功率较低,术前应严格掌握指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