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盛莹 《江西中医药》2023,(1):48-49+52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联合红外线理疗对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1月收治于我院的88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红外线理疗联合中药熏洗。对比2组创面愈合、肛门疼痛、水肿及护理效果情况。结果:干预7 d后,观察组创面表皮生长率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门疼痛、水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79.55%),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红外线理疗联合中药熏洗能够促进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患者创面愈合,有效减轻肛门疼痛及水肿,增强护理效果,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超声雾化熏洗用于环状混合痔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和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中医医院治疗的100例环状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中药熏洗疗法,治疗组采用超声雾化熏洗治疗仪配合中药熏洗治疗,2组均治疗7 d。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主要并发症(肛门疼痛、肛缘水肿、便血)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4%(47/50),对照组治愈率为92%(46/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8.3±1.8)d,对照组为(22.7±2.7)d,治疗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第2天、第3天肛门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第3天、第7天肛缘水肿及便血程度均明显轻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环状混合痔术后采用中药超声雾化熏洗治疗可明显促进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术后肛门疼痛、肛缘水肿、便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痔疮坐浴方熏洗坐浴对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94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2例术后第1天开始使用痔疮坐浴方熏洗坐浴(痔疮坐浴方组);32例术后第1天开始使用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高锰酸钾组),两组熏洗坐浴均每日2次,共7 d。统计两组术后第1、3、7天肛缘水肿、肛门疼痛和坠胀感评分,对比2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结果:痔疮坐浴方组术后第3、7天肛缘水肿评分均显著低于高锰酸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痔疮坐浴方组术后第3、7天肛门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高锰酸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痔疮坐浴方组术后第3、7天肛门坠胀感评分均显著低于高锰酸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痔疮坐浴方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高锰酸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痔疮坐浴方熏洗坐浴能够有效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明显减轻患者肛缘水肿、肛门疼痛和坠胀感等不适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混合痔术后复方荆芥熏洗剂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术后给予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研究组28例,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荆芥熏洗剂熏洗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术后第1天、4天、7天肛门疼痛、肛缘水肿、创面肉芽生长情况。结果 2组术后第1天肛门疼痛、肛缘水肿、创面肉芽生长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术后第4、7天肛门疼痛、肛缘水肿、创面肉芽生长情况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混合痔术后复方荆芥熏洗剂的应用具有减轻疼痛、减少水肿、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疗法在改善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出现的疼痛、水肿等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混合痔剥内扎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高锰酸钾熏洗,观察组采用中药煎剂(大黄、芒硝、黄柏、苦参等)熏洗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肛门疼痛评分和水肿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消失时间(6.58±1.42)d、肛缘水肿消失时间(7.86±2.14)d、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2.49±2.36)d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疗法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出现的疼痛、水肿等并发症,而且可以促进创面的愈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桂平  陈星羽  吴健放  阮永队 《新中医》2014,46(7):101-103
目的:观察痔舒适洗液辅助治疗混合痔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于术后第1天,治疗组采用痔舒适洗液行创面熏洗,对照组采用1∶5 000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均每天熏洗2次,至创面愈合。观察2组患者术后水肿积分、术后疼痛积分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3%,对照组为78.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3、7天治疗组创面水肿、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痔舒适洗液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术后疼痛及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痔瘘外洗方超声雾化熏洗对混合痔术后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混合痔术后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痔瘘外洗方,予智能肛门熏洗仪超声雾化熏洗创面,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溶液熏洗。选定肛门疼痛、渗血、水肿、创面愈合时间、创面面积缩小率作为主要观察指标,结合病人自评和询问观察的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量化评分,治疗前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肛缘水肿、肛门疼痛、出血、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超声雾化熏洗能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的修复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甘草汤内服、荆黄熏洗方坐浴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0例术后采用加味芍药甘草汤内服、荆黄熏洗方坐浴治疗;对照组90例术后采用痔康片口服、荆黄熏洗方坐浴治疗,观察2组术后第1,3,5,7天肛门疼痛、肛缘水肿评分变化,记录2组术后肛门疼痛、水肿消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同时观察与用药相关的局部皮肤过敏反应和全身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肛门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同期(P0.05);治疗组术后肛门疼痛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术后肛缘水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芍药甘草汤内服、荆黄熏洗方坐浴在减轻混合痔术后并发症及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方面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徐洋 《江苏中医药》2017,49(8):38-40
目的:观察紫草油纱条换药对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10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均行混合痔内扎外剥术,术后均用硝矾洗剂熏洗坐浴。治疗组术后予紫草油纱条换药,对照组术后予凡士林纱条换药,每日早晚各1次,均换药至创面愈合。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换药第3、7、14日疼痛积分、分泌物积分和肉芽组织水肿积分;比较2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换药28d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换药第3、7、14天,治疗组患者创面疼痛、分泌物及肉芽组织水肿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换药28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结论:紫草油纱条换药能够有效地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对混合痔术后患者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观察组给予康复新液,疗程7 d。然后,检测术后3、7、14 d症状(大便出血、肛周疼痛、肛门水肿)评分、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炎症因子(TNF⁃α、IL⁃6)变化。结果术后14 d,观察组症状评分、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率升高(P<0.05),创面愈合时间缩短(P<0.05)。结论康复新液熏洗可缓解混合痔术后患者症状,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促进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及抗炎机制。方法:将120例诊断为肛周脓肿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方法换药,观察组患者术后使用复方黄柏液涂剂进行换药处置并行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变化,比较两组术后第7、14天创面巨噬细胞比例、新生毛细血管计数及成纤维细胞数变化,比较术后第3、7、14天患者中医症状体征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6、IL-8、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6、IL-8、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14天观察组患者创面巨噬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毛细血管与成纤维细胞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患者各项中医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14天观察组各项中医症状体征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可减轻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水肿,能够明显抑制炎性反应,加快肉芽组织新生血管生成,有效促进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RPH结合复方芩柏颗粒剂熏洗及九华膏换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8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各60例,分别给予RPH加复方芩柏颗粒剂熏洗及九华膏肛塞、单纯RPH术、传统外剥内扎术加复方芩柏颗粒剂熏洗及九华膏换药治疗,比较3组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肛门疼痛、水肿、尿潴留、肛门坠胀、便血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均优于对照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RPH结合复方芩柏颗粒剂熏洗及九华膏肛塞能加速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减轻术后并发症,易被患者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术后采用复方黄柏液熏洗创面,观察复方黄柏液对肛瘘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肛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复方黄柏液熏洗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新液熏洗治疗。观察两组创面愈合过程中的疼痛、创面分泌物、水肿、瘙痒、肉芽生长情况及伤口愈合时间等指标,并对以上指标进行量化评分。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减轻创面疼痛、减少创面分泌物、减轻水肿、瘙痒等方面较对照组效果明显,数据统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能有效促进肛瘘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并显著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4.
张丽华  徐燕燕  刘江  马红丽 《新中医》2020,52(16):173-176
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熏洗方联合仪器熏洗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后效果。方法:将142例痔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对照组71例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71例患者术后采用复方黄柏液熏洗方联合仪器熏洗护理。对比2组术后不同时间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对比2组术后并发症、并发症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的VAS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坠胀、便血、瘙痒、水肿、渗液、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坠胀、便血、瘙痒、水肿、渗液、疼痛的消失时间以及创面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熏洗方联合仪器熏洗用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后的效果较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使症状消失的时间缩短,加快创面的愈合,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银丁消肿坐浴方熏洗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单纯低位肛瘘切除术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高锰酸钾溶液外洗坐浴治疗,治疗组30例予银丁消肿坐浴方熏洗治疗,2组均2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第3、7、14天创面水肿、疼痛、渗液评分,治疗第7天创面肉芽组织毛细血管数,并比较2组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第7、14天,治疗组创面水肿、渗液及疼痛评分均较本组术后第3天降低(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第14天,对照组创面水肿、渗液及疼痛评分均较本组治疗第3天降低(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7天每个视野中创面肉芽组织毛细血管数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23/3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丁消肿坐浴方熏洗能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痔疮自动套扎术(RPH)配合中药熏洗治疗混合痔的效果。方法: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两组均用RPH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熏洗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2h、24h、72h肛门疼痛评分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PH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混合痔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混合痔术后应用金玄痔科熏洗散的效果。方法:95例分为两组,两组术后均常规抗感染治疗,对照组45例术后加用高猛酸钾液熏洗,观察组50例术后加用金玄痔科熏洗散。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水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IL-6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7.78%)(P<0.05)。结论:金玄痔科熏洗散可更好缓解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降低炎性反应,促进创面愈合及术后恢复,且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连蒲消肿熏洗液对Ⅱ、Ⅲ度混合痔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选用连蒲消肿熏洗液熏洗治疗,阳性对照组选用高锰酸钾溶液熏洗治疗,阴性对照组选用70℃热水熏洗治疗。所有患者于术后第1天开始,2次/d,先熏后洗,共治疗7 d。比较各组术后疼痛、创面水肿情况、临床总有效率以及创面完全愈合天数。结果治疗组术后疼痛积分、创面水肿积分、临床总有效率与阳性对照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创面完全愈合天数比较,治疗组完全愈合天数(12.54±1.38)d,阳性对照组完全愈合天数(14.32±2.15)d,阴性对照组完全愈合天数(15.16±1.76)d,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外用连蒲消肿熏洗液对Ⅱ、Ⅲ度混合痔术后患者具有明显的止痛、消肿、促愈合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穴位埋针联合中药桃红化瘀洗剂熏洗对气滞血瘀型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20例行外剥内扎术气滞血瘀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埋针组、熏洗组和联合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埋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双侧承山及次髎穴埋针;熏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桃红化瘀洗剂熏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穴位埋针与桃红化瘀洗剂熏洗。结果:联合组及埋针组在术后第2日缓解疼痛方面起效速度快于熏洗组及对照组(P0.05),在术后第5日、第7日改善疼痛程度方面联合组优于埋针组、熏洗组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针联合桃红化瘀洗剂熏洗能更有效缓解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痔疮手术后应用止痛如神汤对患者创面愈合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术后应用止痛如神汤进行熏洗,对照组采用复方黄柏液进行熏洗治疗,对比2组术后疼痛、创面愈合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给药后的1 d、3 d、5 d、7 d,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的术后肉芽组织与创面相平时间、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肛缘水肿积分、出血积分、肛门坠胀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3周,研究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痔疮手术后应用止痛如神汤能显著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