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胎儿脐静脉壁组织结构增龄性变化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胎儿脐带静脉随胎龄变化的形态学改变 ,为临床挑选适当的血管代用品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3 3例新鲜脐带 ,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组织结构 ,Weigert,AnilineBlue及桔黄G分染弹性纤维 ,胶原纤维和平滑肌 ,光镜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 :随胎龄随长 ,脐静脉管径、中膜厚度、中膜弹性纤维含量逐渐增多 ;平滑肌含量及细胞核的数密度和面密度在 3 7~ 40周最大 (P <0 .0 5 ) ,胶原纤维则最小 ,因而此时段顺应性最好。结论 :脐静脉管壁中各成分的含量随胎龄变化呈不等比增长 ,3 7~ 40周时血管顺应性最好。建议选用此时段胎龄的脐静脉作为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2.
胎儿脐带静脉的生物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胎儿脐带静脉随胎龄变化的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为临床挑选适当的血管代用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33例新鲜脐带静脉,用生物软组织力学试验机测定血管的压力、容积、外径等力学参数,计算出弹性模量、顺应性。结果:37-40周时脐静脉的P-V曲线比较高,弹性模量与血压的关系曲线较低,此时段顺应性最好。结论:建议选用胎龄在37-40 周之间的脐静脉作为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3.
人脐静脉组织构筑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为脐带静脉作为小口径移植材料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胎龄在 2 4~ 4 2周脐带静脉 5 0例 ,常规石蜡包埋、切片。用HE法、Weigert法、苯胺蓝法及桔黄G法分别染组织结构、弹性纤维 胶原纤维和平滑肌。光镜观察后 ,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其中膜显微结构成分的相对含量。随胎龄增加 ,脐带静脉中膜弹性纤维含量逐渐增多 ,胶原纤维含量及C/E值逐渐减少 (P <0 0 1)。近段胶原纤维含量比远段少 (P <0 0 1) ,由近段到远段C/E值逐渐增大。脐带静脉具有与普通中等动脉相似的结构 ,作为小口径动脉移植的替代材料是可行的 ,建议选用胎龄在 37~ 4 0周之间的脐带静脉作为临床应用的移植材料。同时应注意选择不同段脐带静脉 ,使移植材料与宿主血管间的组织构筑尽可能相近 ,以提高移植血管的远期通畅率。  相似文献   

4.
不同段脐带静脉组织结构的定量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对不同段脐带静脉的几何形态和显微结构成分的比较,为脐带静脉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自然分娩正常胎儿脐带静脉20例,常规石蜡包埋、切片。用HE法、weigert法、苯胺蓝法及桔黄G法分别染组织结构、弹性纤维胶原纤维和平滑肌。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脐带静脉的几何形态及显微结构成分的含量。结果:从近段到远段,脐带静脉中膜厚度及外径值逐渐减小。胶原纤维的相对含量近段比远段少,由近段到远段C/E值逐渐增大。结论:脐带静脉可作为小口径动脉移植的替代材料。但移植时,应注意选择不同段脐带静脉,使之与宿主血管匹配。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脐带静脉的临床应用从生物力学性质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胎龄以24-42周流产及自然分娩正常胎儿脐带静脉50例,测定其压力-容积关系。结果:脐带静脉的p-V曲线可用抛物线拟合。脐带静脉顺应性随胎龄增加而增大,但39周以后又降低。结论:人脐带静脉是动脉移植物的良好替代材料,在移植时除了考虑脐带静脉与宿主动脉相匹配外,还应注意其顺应性与胎龄的关系,建议选用胎龄在37-40周之间的脐带静脉作为临床应用的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6.
不同胎龄人脐血管的生物力学特性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人脐血管的临床应用从生物力学性质上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胎龄在24-42周流产及自然分娩正常胎儿脐动脉和脐静脉50例,测定其压力-容积关系,并求出其顺应性。发现脐动脉和脐静脉的P-V曲线可用抛物线来拟合。获得了脐动脉和脐静脉顺应性随胎龄增加而增大,但39周以后又降低的变化规律。脐静脉顺应性是脐动脉的2-3倍。人脐动脉和脐静脉是动脉移植物的良好替代材料,在移植时除了考虑脐血管与宿主动脉顺应性相匹配外,还应注意其顺应性与胎龄的关系,建议选用胎龄在37-40周之间的脐动脉和脐静脉作为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7.
妊高症患者脐静脉壁中膜平滑肌的形态学改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妊高症患者脐静脉壁中膜平滑肌的形态学改变。方法  37例新鲜脐带 ,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和伊红染色法染组织结构 ,桔黄G染平滑肌 ,光镜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 妊高症患者中膜厚度、细胞核的数密度和面密度均增大 (P <0 0 5 ) ,平滑肌的含量增多。结论 妊高症患者脐静脉管壁中膜平滑肌含量的增多是血管对压力增高的一种适应性代偿反应  相似文献   

8.
余汇洋  章玲  陈尔瑜  糜建红 《解剖学杂志》2004,27(4):411-413,424
目的:研究动脉张力吻合后2周内结构成份及顺应性变化规律。方法:在体测定狗股动脉张力吻合后不同时相点吻合口段的压力与直径相应的数据,计算出动脉的顺应性进行拟合后,建立顺应性与平均血压的关系。观测后的动脉常规切片,分别对弹性纤维、胶原纤维和平滑肌行特殊染色,测量各结构成份相对含量。结果:随术后时间延长,张力吻合动脉吻合口段的顺应性较吻合前逐渐降低,术后14d降低最显著。术后1d和5d弹性纤维变化无显著性差异。术后1~14d胶原纤维呈增加趋势,胶原纤维与弹性纤维含量的比值术后逐日增高。结论:动脉张力吻合后近期吻合口段的可扩张能力较正常动脉有明显减弱,其变化与结构成份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胎儿不同段脐静脉中膜及其平滑肌形态的改变情况,探讨妊高征和脐静脉中膜平滑肌的关系。方法收集胎儿脐带36条,其中正常孕妇17例,妊高征患者19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9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6例,子痫患者4例),取不同段(胎盘端,中间段,胎儿端)的脐带组织进行常规脱水、包埋、切片及染色。采用数码显微镜进行显微摄像,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测试不同段脐静脉的中膜厚度、平滑肌面积、平滑肌细胞核的数密度和面密度,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从胎盘端到胎儿端,脐静脉中膜厚度逐渐减小(P0.05),而平滑肌面积、平滑肌细胞核面密度和数密度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孕妇相比,妊高征患者胎儿的脐静脉中膜厚度、平滑肌细胞核面密度和数密度明显增大,并随病情严重程度逐步加剧(P0.05);而中膜平滑肌面积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高征患者胎儿脐静脉平滑肌增殖导致中膜明显增厚,其原因可能是对高血压的一种适应性代偿反应。  相似文献   

10.
不同段脐带静脉的生物力学特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为脐带静脉作为小口径移植材料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胎龄在 3 7~ 40周自然分娩正常胎儿脐带静脉 2 0例 ,在生物软组织力学试验机上测定不同段脐带静脉的压力 -直径关系 ,计算出弹性模量。横断取材 ,冰冻切片 ,HE法染色 ,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其几何形态学指标。结果 :近、中、远段脐带静脉的Einc、Ep和Ev均随压力的上升而增大 ,近段 3种弹性模量均低于远段 (P <0 .0 1) ,由近段到远段呈增大趋势。中膜厚度及外径值从近段到远段逐渐减小。结论 :脐带静脉作为小口径动脉移植的替代材料是可行的 ,在血管移植时 ,应注意选择不同段脐带静脉 ,使作为移植材料的脐带静脉与宿主血管材料间的生物力学特性尽量相近 ,以提高移植血管的远期通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人与猪肝门静脉壁结构成分的异同,为猪一人异种肝移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正常成人与不同月龄猪肝门静脉,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分染弹性纤维、胶原纤维和平滑肌,光镜观察,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各结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随月龄的增长猪肝门静脉胶原纤维的含量逐渐升高,弹性纤维的含量相对稳定,平滑肌的含量在3月龄时最高,C厄值逐渐升高。与人相比,猪肝门静脉壁中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含量较低,而平滑肌的含量则较高,5、6月龄时的C/E值与人相近。结论:人与猪肝门静脉壁各结构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但从C僵值看,5、6月龄猪肝门静脉的力学特性与人相匹配,较适合用于移植。  相似文献   

12.
不同年龄大鼠大脑中动脉弹性纤维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大鼠大脑中动脉弹性纤维的变化。方法:运用光镜,电镜和图像分析仪对不同年龄的大鼠大脑中动脉弹性纤维作了系统研究。结果:随着年龄增加,内弹性膜折叠的幅度和数量均减小,弹性纤维含量显著减少(P<0.01),胶原纤维与弹性纤维的比值显著增加(P<0.01),24月龄以上组内弹性膜变薄,不均质,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向内弹性膜穿过,内弹性膜内出现脂质,并有分层,断裂现象,结论:弹性纤维的变化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向内弹性膜穿过,内弹性膜内出现脂质,并有分层,断裂现象。结论:弹性纤维的变化可能与年后易发生脑血管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猪肝门静脉壁结构成分的增龄性变化 ,为猪 -人异种肝移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正常不同月龄猪肝门静脉 ,HE染色 ,Weigert、Anilineblue及桔黄G分染弹性纤维、胶原纤维和平滑肌 ,光镜观察 ,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各结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猪肝门静脉随月龄的增长胶原纤维的含量逐渐升高 ,弹性纤维的含量相对稳定 ,平滑肌的含量在 3月龄时最高 ,胶原纤维与弹性纤维含量的比值 (C/E)逐渐升高。结论 猪肝门静脉壁各结构成分的相对含量随增龄发生变化 ,在实施猪 -人异种肝移植时应选择与人肝门静脉壁结构成分含量相近的月龄猪作为供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猪肺血管形态结构重建的特点。方法:采用健康2月龄湖北白猪14头,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用四氯化碳建立门静脉高压症模型。取肺动脉和肺静脉,横断切片。用Pilloridine和Cy3-IgG分别染胶原纤维和平滑肌,弹性纤维自发荧光。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各结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门静脉高压猪肺血管壁中胶原纤维、平滑肌的相对含量及胶原纤维与弹性纤维的比值(C/E)均增大,弹性纤维则减少。结论:门静脉高压时,猪肺血管的形态结构可发生重建,表现为胶原纤维增加,弹性纤维减少,导致C/E值的改变。肝肺联合移植时,移植材料间的结构成分的差异也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5.
入颅动脉弹性成分变化的形态学观察和顺应性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用组织学方法和图像分析系统研究了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和推动脉、基底动脉两个系统中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含量的变化,从颅外至颅内两个系统中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含量均有下降。根据压力-容积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大脑中动脉的顺应性明显低于颈内动脉。本研究结果支持了高血压性脑出血与脑动脉壁薄弱有关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用98例新鲜胚胎(6-40周)标本的左冠脉前降枝,石蜡切片,HE及van-Gieson-Orcein染色法和透电镜技术对冠状动脉组织发生作光镜及电镜水平观察。结果显示:胎龄6周时血管尚呈血窦状;2-3月的管壁有一层内皮细胞和2-4层平滑肌;4月的管壁结构典型,细胞已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7月的管壁较厚,细胞具有良好生理功能。内弹性膜随胎龄增厚、增长、弯曲,有一系列形态变化。自胎龄4月起内膜有局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Van Gieson-orcein染色法对35例(第5周至第10个月)人胚胎冠状动脉的组织发生作了光镜观察.结果显示第5周心外膜内的间充质细胞形成了血管壁.第6周冠状动脉初步形成,内皮直接贴附于内弹性膜,中膜为1~2层平滑肌细胞,外弹性膜为2层弹性纤维组成,外膜厚于中膜.内皮下层第6个月可辨认出来.内弹性膜、中膜、外膜的厚度及管径均随胎龄而增加.内弹性膜厚度随胎龄呈直线上升,中膜和外膜厚度随胎龄呈指数曲线上升.内径和外径的比值在各期胎龄保持相对衡定.  相似文献   

18.
巨噬细胞在血管重塑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体内巨噬细胞对平滑肌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兔后肢股动脉—静脉短路诱导侧枝血管生长模型。一周后将动物处死,应用Ki67(细胞增殖标记物)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和弹性纤维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在连续切片上检测髂外动脉在重塑过程中巨噬细胞数目和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弹性纤维的降解。结果:在重塑血管外膜发现大量巨噬细胞,中膜也有大量巨噬细胞的存在,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有大量的平滑肌细胞增殖。在正常血管横断面上中膜有大量环形排列的弹性纤维存在,重塑的血管巨噬细胞聚集和平滑肌细胞增殖的部位弹性纤维发生明显降解。结论:血管重塑过程中,侵入血管壁的巨噬细胞可能通过分泌生长因子和细胞基质降解酶促进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刺激平滑肌细胞增殖与移动,参与血管重塑的调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猪肝门静脉高压症模型,探讨肝门静脉高压症时肝门静脉的结构重建.方法:猪以四氯化碳、苯巴比妥、乙醇配合高脂、低蛋白、低胆碱饮食进行混合饲养.通过脾静脉插管测压,取门静脉常规石蜡包埋、切片,用H-E 染色法、Weigert法、Aniline blue法、Organge G法分别染组织结构、弹性纤维、胶原纤维和平滑肌,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肝门静脉的几何形态及显微成分.结果:实验组肝门静脉压为(4.17±1.03)kPa,而正常组为(1.51±0.79)kPa,实验组门静脉的内膜与中膜增厚,管壁增厚,管径增粗,平滑肌、胶原纤维的百分含量增加,平滑肌细胞核的数密度和面密度也在增加,C/E值增加.结论:肝门静脉高压症时,与血液动力学改变相适应,肝门静脉的几何形态与显微结构成分均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20.
正常与硬化大脑中动脉及豆纹支弹性成分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16例和硬化16例新鲜成人尸体的大脑中动脉及豆纹支,石蜡切片,分别用Weigert’s、Anilineblue和Neubert’s染色,用MPV-Ⅲ和P530-MAS-Ⅰ图象分析系统对管壁弹力纤维、胶原纤维、平滑肌纤维相对含量及各成分在管壁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正常大脑中动脉及豆纹支弹性成分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平滑肌、胶原和弹力纤维。弹力纤维主要分布在内膜,中膜由平滑肌和胶原纤维组成;硬化后内膜三种成分的含量增加;中膜平滑肌、弹力纤维含量减少,胶原纤维增加。讨论了硬化后大脑中动脉及豆纹支弹性成分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