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主要病原体为小球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vum).隐孢子虫主要寄生于宿主胃肠道内,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经粪-口途径传播.近年来,国外有很多关于因饮水导致大规模腹泻病爆发流行的报道,以1993年美国密尔沃基市40万人因饮用被隐孢子虫卵囊污染的自来水而导致腹泻的事件最著名[1],同时也引起了卫生学界对隐孢子虫病的高度重视.我国自1987年后也陆续有隐孢子虫病散发病例的报道[2~5].由于绝大多数医院缺乏诊断隐孢子虫病的方法和手段,很多病例被漏诊.本文对我国四城市夏秋季腹泻病人中隐孢子虫卵囊的感染率进行了调查,以便了解我国隐孢子虫病的发病情况,为防制该病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隐孢子虫为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虫,广泛寄生于牛、羊、马、猪等哺乳动物,以及鸟类和爬行类动物.寄生于人体的虫种主要是微小隐孢子虫,可引起临床表现为腹泻和腹痛为主的隐孢子虫病[1].目前隐孢子虫病已被列为引起人类最常见的6种腹泻疾病之一,并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列入新发传染病[2-3].为了解北京市昌平区农村地区儿童隐孢子虫感染情况、主要临床表现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笔者对该地4所小学和4所幼儿园儿童进行了隐孢子虫感染的现况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是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虫,属于机会性致病原虫,首次由Tyzzer于1907年发现并命名,有24个虫种,广泛寄生于牛、羊、马、猪等哺乳动物,以及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亦可寄生于人体消化道引起隐孢子虫病。感染人的主要是小隐孢子虫等3种[1],小隐孢子虫又分为人和牛两个基因型。人隐孢子虫病于1976年由Nime和Meisel首先报道后,我国于1987年首次报道。目前,隐孢子虫病  相似文献   

4.
田树林  张克宇 《中国公共卫生》1991,7(4):169-171,176
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是由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1907年Tyzzer首次在无症状的实验小鼠胃组织切片中发现隐孢子虫。牛、羊、犬、鼠、兔、鸡、鸽、鱼等多种动物都发现了隐孢子虫的自然感染。人体隐孢子虫病则至1976年由Nime和Meisel等在美国首先报道2例。嗣后,各大洲均有病例报告。近十多年来,国外对隐孢子虫病的病原学、致病性、流行病学、实验诊断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较大进展。1986年以来我国也发现犊牛、雏鸡、种鸽等动物隐孢  相似文献   

5.
水中隐孢子虫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尚  刘超  尹静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10):1912-1914
隐孢子虫病是一种全球性流行的人畜共患病。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已经把隐孢子虫病作为一种新的传染性疾病加以防治。近年来因隐孢子虫污染水源而引发的隐孢子虫病曾多次爆发流行,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水中隐孢子虫卵囊的检测问题倍受关注。评估隐孢子虫病介水传播风险,不仅要检测隐孢子虫卵囊是否存在,而且要鉴定卵囊的活力。现将最新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隐孢子虫病是由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隐孢子虫是Tyzzer于本世纪初在实验小鼠胃肠道内首先发现的一种能广泛感染脊椎动物的寄生原虫。其后,在哺乳类、鸟类、鱼类和爬行类等动物中也有发现。1976年Nime和Meisel分别首次报告人体隐孢子病例以来,逐步  相似文献   

7.
隐孢子虫肠内外感染及组织病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隐孢子虫病是由隐孢子虫引起的一种以腹泻为特征的人畜共患原虫病。隐孢子虫具有广泛的宿主类型,可以寄生于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及两栖类等。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本病列为人的艾滋病(AIDS)怀疑指标之一。近年来,随着免役缺陷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昆明小鼠在免疫抑制和非免疫抑制条件下,感染相同剂量3株人源隐孢子虫分离株的排卵规律。方法饮水中加地塞米松(DEX)抑制小鼠免疫功能,人工灌胃隐孢子虫卵囊(CSO)感染小鼠,观察小鼠粪便中CSO排出规律和小鼠临床表现。结果1号和2号分离株感染小白鼠后的排隐孢子虫卵囊规律几乎一致,二者与3号分离株感染小白鼠后的排隐孢子虫卵囊规律差别较大。结论可见能够感染人的隐孢子虫的虫种具有广泛性,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隐孢子虫的人畜互传途径和隐孢子虫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并为人源隐孢子虫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十堰市部分中小学生隐孢子虫感染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CPS)为体积微小的球虫类寄生虫,广泛存在于多种脊椎动物体内。寄生于人和大多数哺乳动物的主要为微小隐孢子虫(C.parvum),由微小隐孢子虫引起的疾病称隐孢子虫病(Crytosporidiosis),是一种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人畜共患性原虫病。为了解十堰市中小学生CPS感染情况、流行特征及主要临床表现,以便为防治隐孢子虫病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十堰市3所小学一年级学生和2所中学高中一年级学生共941名进行了隐孢子虫病现况调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隐孢子虫与隐孢子虫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孢子虫与隐孢子虫病唐非隐孢子虫是一种肠道原虫,属隐孢子虫科(Cryptoapvriidae),隐孢子虫属(Cryptospro-idium)。广泛寄生于包括人在内的哺乳类、鱼类、鸟类和两栖类动物体中,目前已报告的种名已近20种,其中有5种是得到确证...  相似文献   

11.
隐孢子虫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隐孢子虫是一类寄生于人和动物体内的肠道原虫,从粪便以卵囊形式排出体外。隐孢子虫存在于各种水体中,如地表水、地下水、过滤水、污染湖水、游泳池水等。隐孢子虫有多种,引起人类感染的主要是伯温隐孢子虫。介水性隐孢子虫病是由饮用含隐孢子虫卵囊的水所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消化道传染病。目前,隐孢子虫病已被视为全球腹泻病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且因其为艾滋病的常见并发症而引起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均将该病列为新发传染病。现对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隐孢子虫病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孢子虫病是一种全球性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功能缺陷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此文就隐孢子虫病的实验室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认识的不断提高和实验室诊断技术的改进,一种肠道原虫——隐孢子虫已被认为是人类胃肠炎新的病原体。目前,隐孢子虫是全世界腹泻病中6种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本文仅就隐孢子虫胃肠炎的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征和实验室诊断等方面的研究近况综述如下。一、临床特征本世纪初隐孢子虫是首先在脊椎动物体内发现的一种微小的(2~6μm)肠道寄生性原虫,直到60和70年代,兽医界才强调该虫在动物腹泻病中的重要地位。1976年,在美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学生隐孢子虫感染情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安徽省学生隐孢子虫感染情况、流行特点及主要临床表现,为防制隐孢子虫病在学生中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安徽省各地市不同教育层次学生粪便标本共4048份,采用金胺-酚染色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查隐孢子虫卵囊。结果 隐孢子虫检出率为1.33%(54/4048)。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隐孢子虫的检出率分别为3.15%(28/889),0.82%(9/1098),0.82%(9/1092),0.83%(8/969),幼儿与其他学生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男生与女生隐孢子虫的检出率分别为1.49%(28/1880)和1.20%(26/2168),差异无显著性(P>0.05);城、乡学生隐孢子虫检出率分别为0.05%(13/1740)和1.78%(41/2308),差异有显著性(P<0.01)。隐孢子虫感染以亚临床感染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间断性轻度腹痛、轻度腹泻、稀便。结论 安徽省学生隐孢子虫感染以幼儿多见,农村较城市多见;隐孢子虫病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亚临床感染是其主要表现形式,易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5.
鼠隐孢子虫感染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孢子虫是一种新近被人们重视引起腹泻的病原。1970年Tyzzer在无症状的实验小鼠胃组织切片时发现了大量的隐孢子虫体。1981年最早从动物体内查出抗体。多数隐孢子虫病患儿的临床症状类似一般的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表现为间歇性难治性腹泻,重者可导致死亡。为建立隐孢子虫的动物模型,以探讨该病发病机理,观察其病理变化与排卵囊规律,提供药物治疗的依据。本研究利用氢化可的松、环磷酰胺抑制大白鼠免疫功能后分别接种高、低浓度隐孢子虫卵囊,  相似文献   

16.
隐孢子虫感染的病例对照研究湖南省安仁县人民医院(423600)卢良安,凡遵志,吴启青,李倡成隐孢子虫是人与某些家畜家禽的一种重要的腹泻病原虫。在进行人群隐孢子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时,作者发现接触动物、营养不良与隐孢子虫感染有显著的统计学联系。为了验证,我...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卢湾区不同人群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中心城区不同人群隐孢子虫感染情况,为预防隐孢子虫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改良抗酸染色法筛选,间接免疫荧光法(IFA)确定隐孢子虫感染情况。[结果]共收集不同人群粪样500份,隐孢子虫感染率为4.80%,其中腹泻病人隐孢子虫感染率为5.30%,养狗家庭居民隐孢子虫感染率为13.33%,社区居民无隐孢子虫感染。病例对照调查显示,食不洁食物、食品生熟交叉污染及家庭养狗是隐孢子虫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中心城区腹泻病人和养狗居民存在隐孢子虫感染,应该加强宣传。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饲养宠物家庭注意宠物卫生,不玩宠物并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是预防隐孢子虫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咸宁市咸安区儿童隐孢子虫感染情况,为科学防控隐孢子虫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统一儿童问卷调查表,调查儿童生活习惯、健康状况,并采集咸安区部分幼儿园/小学儿童粪便样本1 035份,采用金胺—酚抗酸改良染色法镜检隐孢子虫卵。结果 1 035名儿童隐孢子虫卵囊镜检阳性58名,阳性率为5.60%;男性、女性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5.98%、5.18%,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3,P>0.05);幼儿园、小学儿童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6.07%、5.2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7,P>0.05)。结论咸宁市咸安区儿童存在隐孢子虫的感染,应加强预防隐孢子虫病的知识宣传,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预防隐孢子虫感染。  相似文献   

19.
隐孢子虫病     
李滨  姚月梅 《工企医刊》1999,12(4):113-114
隐孢子虫病(Crgptosporidosis CPS)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病原体为隐孢子虫。于1907年Tgzzer在实验小鼠的胃粘膜腺体中首先发现,1955年slain报道隐孢子虫可使火鸡发生严重腹泻,1976年美国的Nime首先发现人体感染的病例。在此之后世界各国相继发现隐孢子虫病患者,并有大批病例报道。为  相似文献   

20.
隐孢子虫是能感染人和多种脊椎动物的原虫属孢子虫纲球虫目。1907年Tyzzer首次在实验鼠胃腺细胞内发现,以后相继在兔、鸡、猴、鱼、鸟和其它哺乳动物体内发现,至1976年Meisel和Nime等首次在人体发现,迄今为止,已发现隐孢子虫20种,Upton报道说仅有两种可以感染哺乳动物,那就是鼠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inilris Tyzzer,1907)和小型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rum Tyzzer,1912)。隐孢子虫主要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