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预防妇科肿瘤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LEDVT)的临床效果和用药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如皋市人民医院和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4例妇科肿瘤患者,根据入院日期单双数分成两组,各42例,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治疗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钠。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凝血功能和纤溶系统指标的变化,术后LEDVT的发生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用药1周后两组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等凝血指标,以及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等纤溶系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周内观察组的LEDVT发生率(4. 76%)明显低于对照组(14.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妇科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钠,能改善患者的凝血和纤溶系统指标,降低术后LEDVT发生率,促进疾病恢复,用药安全性较高,可作为妇科肿瘤围手术期防治LEDVT的预防性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选取我院手术治疗老年下肢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住院时间平均(9.48±1.61)d,对照组患者发生率为22.5%,住院时间为(7.66±4.71)d,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有效的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可以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减少患者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3.
鲍启忠  王晓桐 《现代保健》2012,(26):132-133
目的:观察参苍白术散加减配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高龄粗隆间骨折术后DVT发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高龄粗隆问骨折需要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参苍白术散加减配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性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性治疗,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症状、凝血系列检查、肿胀指数及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检查等指标结果,以观察两组药物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胀指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彩色多普勒检查,DVT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参苍白术散加减配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应用,在预防高龄粗隆间骨折术后DVT的发生上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杨昭昕  袁鹏 《临床医学工程》2017,(11):1565-1566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防治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5月期间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常规采用药物预防性抗凝治疗,观察组采用围术期综合性预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和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7.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39%(P<0.05)。观察组术后第1 d、3 d、5 d、7 d、14 d的血浆D-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采取深静脉血栓综合性预防治疗,可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腰椎手术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6例胸腰椎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术中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凝血功能指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术后1d的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较术前1d及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腰椎手术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可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有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低分子肝素注射治疗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于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取34例给予低分子肝素5 000 U皮下注射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另34例在此基础上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治疗后主要症状的缓解情况,治疗前后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91.2%(31/34),显著高于对照组67.6%(21/34)(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下肢疼痛、酸胀、肿胀、压痛等主要症状明显缓解,观察组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明显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低分子肝素注射治疗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妇科具有血栓中、高危因素患者盆腔术后药物与机械方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效果及应用抗血栓梯度弹力袜(GCS)、间歇充气加压泵装置(IPC)、低分子肝素(LMWH)预防LEDVT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具有血栓中、高危因素并拟行妇科盆腔手术的患者90例,按照不同预防血栓的方法随机分为A组(GCS组)、B组(GCS+LMWH组)、C组(GCS+IPC组),每组30例,术前、术后留取血标本,进行双下肢静脉、髂静脉彩超检查,分析3组预防措施对血栓发生率和实验室检查的影响,评价各方法的效果。结果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A组为13.33%,B组为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为6.67%低于A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D-二聚体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LEDVT患者D-二聚体升高显著。B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常规、凝血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术后应用两种方法联合预防优于单独应用弹力袜,其中弹力袜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LEDVT的效果更明显。D-二聚体在诊断术后LEDVT时具有高敏感性和低特异性的特点,可联合下肢静脉超声用于术后LEDVT的筛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到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妇科盆腔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纳入干预组与常规组(n=45).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方式,干预组采用预防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干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22%,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15.56%,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7.78%,相对高于常规组患者满意率82.22%,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预防护理干预方式,有助于降低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建议在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杨钧 《临床医学工程》2017,(11):1541-1542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钙联合D-二聚体检测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至2016年收治的9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D-二聚体检测治疗,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水平及血常规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浆D-二聚体、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以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可明显降低产妇的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手术患者术中给予预防性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术中是否给予预防性护理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围手术期常规护理)与实验组(44例:术中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2h D-二聚体、尿纤维蛋白降解物以及凝血酶原时间等相关凝血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2h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相关血小板参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O5。实验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F)发生率(4.5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中给予预防性护理与常规护理相比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LEDVTF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12.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网络开放利用,为资源的开放共享创造了良好条件,它使医学科技信息得到了高效传播和最大利用。网络开放利用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利用的主体和核心是其信息内容。信息内容是网络用户从中提取知识和所需资料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信息破坏者发动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因而,信息内容的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信息内容的规范性、完整性与真实性、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合理性等。要做好这些工作,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8.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20.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