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型甲状腺手术体位垫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2010 年1-12 月240例进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128例,对照组112例,观察组应用块凝胶肩垫、头圈和圆柱状棉质密纺布卷组成的新型体位垫,对照组使用果冻肩垫、U 型垫、头圈和辅助软垫,比较两组患者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术野暴露程度、患者舒适度和体位牢固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术野暴露程度、患者舒适度和体位垫牢固度均较对照组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甲状腺手术体位垫在手术体位摆放过程中使用简单方便,体位摆放固定且手术野暴露充分,节约了摆放体位的时间,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型婴幼儿腭裂体位垫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0月~2015年7月我院行腭裂手术的0~3岁患儿100例作为对照组,2015年8月~2016年5月行腭裂手术的0~3岁患儿100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使用新型婴幼儿腭裂体位垫。对照组使用背垫、颈垫、头垫加中单与布球。比较两组体位摆放时间、术野暴露程度和体位牢固情况。结果观察组体位摆放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术野暴露程度、体位固定牢固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型婴幼儿腭裂手术体位垫在手术体位摆放过程中使用简单方便,节约摆放体位时间,体位固定牢固且术野暴露充分,方便术者操作,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体位垫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实施效果,旨在降低甲状腺体位综合征的发生。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的甲状腺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改良的充气式梯形垫和U形垫安置手术体位;对照组用传统海绵垫安置手术体位。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状况和术后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安置体位时间、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患者舒适度、术野暴露良好和体位稳定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头晕、头疼、恶心呕吐以及颈、腰背部肌肉酸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患者采用充气式梯形垫和U形垫安置手术体位能够大大缩短体位摆放时间,提高手术的舒适度,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注射亚甲蓝500mL袋装盐水在甲状腺手术体位中的应用。[方法]将240例甲状腺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2例采用传统沙袋在甲状腺手术体位中应用于固定头部,观察组128例采用注射亚甲蓝注射液500mL的袋装盐水。比较两组病人舒适度、体位垫固定牢固情况、术野暴露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体位摆放时的病人舒适度和体位垫牢固度、术野暴露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亚甲蓝注射液的500mL袋装盐水在手术体位摆放过程中使用简单方便、体位摆放固定且提高了病人舒适度,效果优于传统沙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患者体位摆放的改良方法。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在嵊州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实施甲状腺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手术体位摆放时应用体位垫,而观察组患者不采用体位垫,而是通过调整手术床进行体位摆放。比较两组患者体位摆放时间、效果、麻醉安全及患者术后48h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体位摆放时间为(0.98±0.18)min,短于对照组的(2.03±0.2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1,P0.01)。两组手术体位摆放后手术部位均暴露良好,两组手术医生对手术部位暴露均满意。对照组出现呼吸道导管滑脱2例、动脉导管脱开1例、心电极线与电片脱离3例,而观察组未出现上述现象。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疼痛平均评分为(0.28±0.78)分,低于对照组的(1.40±2.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0,P0.05)。结论改良甲状腺手术患者体位的摆放方法明显优于传统甲状腺手术体位摆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痔瘘患者侧卧手术体位支撑器对手术体位固定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6月-2019年1月痔瘘手术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摆放侧卧位。试验组采用侧卧手术体位支撑器摆放体位。比较两组体位摆放时间、术野暴露程度和体位固定效果,以及患者舒适度、手术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野暴露程度、体位固定效果优于对照组,手术医护人员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侧卧位手术体位支撑器用于体位摆放,操作便捷、患者肢体摆放舒适、安全,体位固定正确、牢固,节约手术体位摆放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改良侧卧位在贲门癌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2月治疗的95例贲门癌患者临床资料,均予以贲门癌切除术治疗,对照组47例予传统体位管理干预,改良组48例予改良侧卧位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野暴露满意度与淋巴结清扫难易度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改良组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术野暴露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难易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在贲门癌手术中,改良侧卧位管理干预可缩短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充分暴露术野,便于淋巴结清扫,还可降低术后体位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设计一种新型一体化甲状腺手术体位垫,并评价其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收治于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甲乳外科的进行择期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n=77)和观察组(n=77).对照组采用传统凝胶肩垫、凝胶头圈和辅助软垫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组合式颈椎体位垫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符合入选条件的单节段颈椎前路手术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摆放手术体位时,观察组应用我院设计的组合式颈椎体位垫(由凝胶制颈椎托、肩垫、头圈组合成),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沙袋、头圈及辅助海绵垫.比较两组的体位摆放时间、手术医生满意度、颈部固定稳定率、头颈部皮肤完好率.结果 两组的体位摆放时间、手术医生满意度、颈部固定稳定率、头颈部皮肤完好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体位摆放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医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颈部固定稳定率和皮肤完好率优于对照组.结论 组合式凝胶体位垫在颈前路手术体位摆放过程中使用方便、颈部固定牢固、对皮肤压迫轻,可提高术者的舒适度并有利于术者的操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制一体式选择性充气体位垫在颈过伸手术体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全身麻醉甲状腺手术病人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颈过伸手术体位,观察组采用自制一体式选择性充气体位垫摆放体位,取个性化颈过伸手术体位,比较两组病人体位摆放前、摆放后半小时、恢复平卧位后即刻的血压、心率变化,比较手术时颈过伸时间及术后24h病人颈过伸体位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率、医生对手术体位的操作满意度。[结果]两组比较,摆放体位后血压、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过伸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24h病人颈过伸体位导致的并发症(除眼部疼痛)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医生对两种手术体位的操作均满意。[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应用自制一体式选择性充气体位垫,能缩短手术颈过伸时间,降低术后体位并发症发生率,同时简化护士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前体位训练对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的影响。方法:将29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1例)和对照组(147例)。观察组行术前体位训练,直至患者能坚持体位到手术所需要的时间;对照组术前不进行体位训练。观察患者术中体位舒适度和耐受力情况及术后48h患者头痛、恶心、呕吐情况。结果:术前体位训练组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术前体位训练可有效预防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中采用改良体位对患者眼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74例甲状腺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甲状腺手术体位,观察组采用改良体位,观察术后患者眼压变化情况,眼部不适发生情况,视野变化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眼压较术前均呈明显的上升,但观察组术后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眼部干涩、畏光、异物感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于视野的影响,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改良体位可以明显减少甲状腺术后眼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成人腹壁疝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4月于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9例成人腹壁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疝修补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疝修补术。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炎性因子水平及复发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减少[(21.60±5.80)vs(61.60±10.30)ml]、术后疼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30.60±6.30)vs(45.20±7.40)h,(14.70±2.50)vs(20.80±4.60)h,(5.30±0.90)vs(8.70±1.30)d],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手术时间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50±11.60)vs(79.70±16.40)min,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4.9%vs 33.9%,P0.05)。术后24和48 h,观察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等炎性因子水平较对照组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2年,两组患者腹壁疝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vs 6.5%,P0.05)。结论腹腔镜和开腹疝修补术均是成人腹壁疝的有效手术方式,但腹腔镜疝修补术创伤小,在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手术带来的炎症损伤方面具有更明显的优势,临床上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适时进行体位干预并使用改进后的体位垫,对减轻或避免病人术后头痛、腰背痛、呕吐的作用。[方法]将42 0例甲状腺手术病人分成两组,A组2 2 0例,采用普通体位垫及常规手术体位;B组2 0 0例,术中进行体位干预并使用改进后的体位垫,观察两组病人术后头痛、腰背痛、呕吐发生率。[结果]B组头痛、腰背痛、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P <0 .0 1)。[结论]甲状腺手术中进行体位干预并使用改进后的体位垫,可避免或减轻病人术后的头痛、腰背痛、呕吐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手术前头低肩高体位练习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前头低肩高体位的最佳练习时间和次数。方法将入住我院普外科的需手术的甲状腺疾病22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B组均进行头低肩高体位练习。A组病例每次练习30-60min,每天4次;B组病人从5min开始逐渐增加练习时间,直至达到手术所需的时间,每天数次。C组病人入院后未进行体位练习。术后采用四点口述分级评分法观察病人头痛发生的情况。结果A组、B组术后头痛发生率及程度均低于C组,A、C组相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5):A、B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前采取每次30-60min,每天4次的头低肩高体位练习,有利于病人接受体位练习;便于临床操作,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维迪欧视频喉镜在甲状腺肿瘤手术全麻神经监护气管插管定位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20例择期行甲状腺肿瘤手术且需要神经监测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维迪欧视频喉镜组,B组:GlideScope喉镜组和C组:Macintosh喉镜组。分别记录各组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声门暴露时间、神经监护气管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数、一次导管定位成功数,插管并发症等。结果:行神经监护气管插管时, A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较B组有显著升高(P<0.05),声门显露时间A组(9.5±3.2s)显著短于C 组(12.8±3.6s),与B组(9.1±3.5s)无差异,插管时间A组(49.5±17.8s)及C组(51.8±13.1s)均显著长于B组(38.8±10.9s)。A组和B组插管1次成功例数高于C组,且一次导管定位成功例数显著高于C组。结论:神经监护气管插管时,维迪欧视频喉镜优于Macintosh喉镜,但血流动力学变化比GlideScope喉镜明显,时间比GlideScope喉镜稍长,但一次插管成功率无差异。因此,维迪欧视频喉镜在甲状腺肿瘤患者神经监护气管插管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纳米碳示踪剂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院120例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纳米碳组与常规组,每组60例.常规组按传统方式直接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纳米碳组术前注射纳米碳混悬注射液,充分显影后行同样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与效果.[结果] 纳米碳组淋巴结清扫数、术后甲状旁腺素、血钙分别为(8.19±1.77)个、(23.43±7.52)ng/L、(2.25±0.33)mmol/L,显著高于常规组的(5.38±1.92)个、(16.56±6.38)ng/L、(1.92±0.24)mmol/L,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纳米碳组甲状旁腺误切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16.7%,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1.7%、36.7%(P<0.05).[结论] 纳米碳示踪剂具有起效快、安全性高、滞留时间长等优点,可以提高淋巴结清扫效果,对甲状旁腺具有良好辨别效果与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模型结合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教学模式在甲状腺疾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2015级和2016级临床医学系进入内分泌代谢科临床见习的60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维教学组(n = 30 人)和传统教学组(n = 30人)。三维教学组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为学生模拟甲状腺的解剖生理、甲状腺体格检查、穿刺等,针对典型病例的临床特点,按内分泌、超声、核医学科、甲状腺外科进行分组MDT讨论,实景观摩超声定位下甲状腺穿刺操作,床边教学,最后归纳总结。传统教学组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理论授课、教学查房以及观摩甲状腺细针穿刺操作视频。学习结束后进行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考核,调查问卷了解对教学方法的评价,采用t 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三维教学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为(38.5±3.35)分,传统教学组的(38.4±3.9)分,两组比较差异未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维教学组学生的临床技能考核成绩为(44.3±3.2)分,优于传统教学组的(39.6±4.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4.636,P <0.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三维教学组有助于理解甲状腺解剖和操作、促进知识的全面系统化掌握和应用、提高学习效率及自学能力、培养临床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 三维可视化技术结合MDT的临床实习带教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腋窝入路无充气腔镜下手术对早期甲状腺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及美容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98例早期甲状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49)给予经腋窝入路无充气腔镜手术,对照组(n=49)给予开放性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淋巴结清除效果、免疫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美容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2.27±4.53) mL,术后引流量为(78.25±19.36) 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3.71±6.86)和(136.24±45.28) m L (均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10.16±11.57) min,明显长于对照组的(61.34±6.27) min (P <0.05)。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02±1.03)枚,与对照组的(1.98±1.05)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周,观察组CD3+为(56.84±5.06)%,CD4+为(33.72±4.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腹壁皮下悬吊式腹腔镜与气腹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6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分别采用1.5孔法腹壁皮下悬吊式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观察组)和气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2.04±18.69)min,切除肌瘤(5.83±1.29)个;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04.36±20.14)min,切除肌瘤(2.45±1.38)个。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腹腔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咳嗽3例(5.66%),尿潴留2例(3.77%),总发生率为9.43%;对照组出现咳嗽8例(15.09%),伤口感染1例(1.89%),尿潴留3例(5.66%),皮下气肿5例(9.43%),总发生率为32.07%。结论悬吊式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气腹腹腔镜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