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分别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 ml,血塞通注射液20 ml每日静点,共治疗2天。结果两组均能改善微循环,降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2.2%,对照组为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降低血液流变学作用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微循环,疗效明显,对脑水肿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工程》2018,(2):193-194
目的分析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基底节区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12月收治的64例急性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治疗急性基底节区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纳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ACI)住院患者9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纳注射液80 mg +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香丹注射液20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并比较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观察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94%和72.9%,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扎格雷纳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脑梗塞患者应用疏血通与丹红注射液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4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7.87%)明显高于对照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为2.13%,对照组为4.26%,两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疗效确切,用药安全可靠,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与疏血通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另加用舒血通注射液静点,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14d后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76%,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质量,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疏血通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住院的1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n=86)与对照组(n=86),观察组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5%,对照组为65.1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接收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脑蛋白水解物与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1%,对照组为6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各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压积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基础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疗效显著,可显著提高患者神经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照组应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2组病人均加用脑细胞活化剂。实验室评估采用血液流变学。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3%,对照组63.9%,结果治疗后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杏达莫注射液应用中无明显副作用。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可显著降低血液黏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治疗脑梗死效果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疏血通在改善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0.1 g,1次/d,0.4 g胞二磷胆碱加250 ml生理盐水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4 ml疏血通注射液加250 ml生理盐水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及全血粘度、血细胞比容、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水平[(8.68±1.19)、(1.68±0.26)m Pa·s、(4.09±0.22)g/L]均低于对照组[(9.55±1.19)、(1.82±0.31)m Pa·s、(5.18±0.20)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疏血通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工程》2018,(1):53-54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丹红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观察组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加快神经功能恢复,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微囊藻毒素毒理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益严重及藻类水华的频繁暴发已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而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s)是在蓝藻水华污染中出现频率最高、造成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环七肽肝毒素.目前,蓝藻水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MCs对水产动物及哺乳动物造成的伤害.大量研究表明,作为肝毒素的MCs具有稳定性,不但能够在生物链中积累...  相似文献   

13.
医院总值班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适应新的工时制和解决好“五一”、“十一”、“春节”休假时间较长的问题 ,我院对总值班工作进行了一些改革。医院总值班是医院在节假日和夜间的临时最高行政指挥 ,负责处理医院 8小时正常上班以外临时发生的一切事情 ,履行院领导职责 ,临时主持协调医院工作 ,保证医院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8小时以外期间 ,医院各科室只留有少数值班人员 ,而医院负有重大的保护人民健康的责任。因此 ,在这段医院管理比较薄弱的时间里 ,总值班的责任是不言而喻的 ,特别是实行 5天工作制和新的节假日时间以来 ,做好医院总值班工作显得更为重要。1 总值…  相似文献   

14.
由于红包现象成因的复杂性,决定了治理红包的措施必然是综合的、多方面的,而目前治理红包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重堵轻疏”,偏重对红色现象的处罚,最近国家卫生部又规定:“收受红包一次,停止执业6个月,两次吊销执业资格,索要红包一次,吊销执业资格”。但笔者认为: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必须标本兼治,重点是加强人力资本管理,采取合理的办法,减少租值消散,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调配卫生资源,打破卫生行业的垄断地位,提高医疗服务信息的透明度,在些基础上完善各种监督、处罚机制,才能最级从根本上解决红包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多频探测音对某些单一低频耳导抗测试所不敏感病变的鉴别(如:传导链中断,耳硬化症等)。方法:在原有单一低频SY—IA声阻抗中耳功能分析仪的基础上,重点对多频探测音产生电路、恒压声控系统、微处理器控制系统及多频声导抗及相位角检测电路进行了研究与设计。结果:运用多频耳声导抗测试系统可以分别在不同频率探测音下对正常耳、鼓膜松弛耳和听骨链中断耳进行声导抗检测和相位角检测。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基于ARM系统的多频耳声导抗测试系统可以为某些单一低频耳声导抗测试所不敏感病变的鉴别提供进一步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疗行为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后,医生对《条例》的认知和评价,以及由此对医疗行为产生的影响。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随机抽样100位医生进行调查。结果:57.9%的医生认为《条例》的鉴定程序较《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合理;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条例》公布后,工作压力加大,相应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行为增加;调查结果与医院等、职称、年龄、学历等因素有一定的关联。结论:医务人员应加强对《条例》的学习和正确理解,认真执行《条例》,积极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
20.
过度医疗已成为社会热点,涉及医疗领域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过度医疗构成要件及其存在原因的基础上,从完善监管的角度入手,着眼于探讨过度医疗的遏制之道。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改善监管以治理过度医疗:一是健全医疗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二是改革政府监管机制,主要包括实施正当的监管程序、监管影响评价程序等;三是强化行业自我监督机制;四是实施替代性监管策略,主要是改革医疗付费方式;五是保障公众和舆论对于监管的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