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省嘉鱼县 洲湾地区三面环绕长江,是血吸虫病重疫区。1998年8月1日洪水期间江堤溃口,6万余名干部群众接触血吸虫疫水,引起急性血吸虫病爆发流行。本文通过对1998年急性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急血)病人调查,同时与1997、1999、2000年急血发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探索大水之年防止急血爆发流行的对策。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所有统计资料均由嘉鱼县血吸虫病防治办公室提供.嘉鱼县血防所、住院急血病人病历及个案调查卡来源于 洲湾血防站。1.2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2000年卫生部编《血防手册…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03-2005年湖北省急性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急血”)疫情的分布、特点和处理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Excel软件将全省范围内发生的急血疫情数据建立数据库、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间,共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疫情14起,2003年4起,2004年4起,2005年6起。急血病例共计125例,其中传播阻断地区1例,传播控制地区18例,未控制地区106例;急血病例中男性79例,女性46例,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5岁,平均年龄29.8岁。农民与学生为主要发病人群。感染方式主要以游泳戏水和农业生产接触疫水为主。发病时间分布在5-9月份,7月为发病高峰时间。结论传播控制、传播阻断地区疫情有所回升;急血的高危人群主要为中小学生和农民;急血的突发与健康教育不到位有关;流动人群发生急血的风险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3.
2008年湖北省荆州市根据<湖北省卫生厅关于开展血防疫情控制达标考核评估的通知>精神,在全市9个血吸虫病疫区县(市、区),以村为单位开展了血吸虫病疫情调查和资料整理工作,并认真核对全年疫情及防治工作资料.由荆州市血防办组织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所、市血吸虫病防治专科医院、市畜牧局和市动物血吸虫病防治站共同负责审核全市疫情资料,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现将2008年全市血吸虫病疫情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根据血吸虫病防治现状,对血吸虫病疫区采取分层防治的防治策略,开展血吸虫病疫情现场调查,不同疫情层次村采用不同的查病方案。《2007年湖北省人群血吸虫病查病方案》针对疫区群众不愿接受粪检的实际,提出两种筛检查病方案:一至三类村采取先血检筛检后粪检的查病方案,四至五类村采取先询检筛检后血检再粪检的查病方案。  相似文献   

5.
快速评估在血吸虫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北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世界银行贷款中国血吸虫病控制项目中健康教育是主要干预措施之一,已取得明显效果.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使目标人群的知识、态度、行为(KAP)各项指标明显提高,有力地遏制了疫情蔓延的趋势,增强了疫区人群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健康水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湖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初中学生血吸虫病检查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初中生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湖北省血吸虫疫区分为传播控制区和疫情控制区,随机整群抽取3 204 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血吸虫病检查率为62.5%;年龄、疫区类型、血防知识水平、血吸虫病害怕程度以及接受学校、血防工作人员健康教育频次不同的中学生血吸虫病检查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疫区类型、血防知识水平和接受学校、血防工作人员健康教育是中学生参与血吸虫病检查的影响因素。结论 湖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初中学生血吸虫病检查率较低,在传播控制区开展健康教育,特别是血防工作人员健康教育可能是提高中学生血吸虫病检查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掌握2009年湖北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进展和疫情变化情况,为下一步防治工作提供方向.方法 汇总2009年全省防治工作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包建库分析.结果 2009年全省重度流行村大幅转向轻度流行村;急感和突发疫情、人群感染率、耕牛感染率下降;阳性钉螺密度和钉螺感染率下降.结论 2009年通过落实传染源控制措施,全省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也反映出湖北省流行态势依然严峻,需要继续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才能达到控制血吸虫病疫情目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湖北省2010年国家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疫情变化,了解湖北省血吸虫病流行现状,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对16个监测点开展监测工作,并统计分析各项指标.结果 湖北省16个监测点居民感染率为0.89%,耕牛感染率为1.41%,活螺平均密度为0.324.0只/0...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是血吸虫病流行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病牛数占全国流行省之首。前几年,由于受洪涝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局部地区疫情有所回升。疫区大批耕牛感染血吸虫,不仅给畜牧生产造成重大损失,而且病牛是血吸虫病流行最重要的传染源。为了掌握湖北省50年来耕牛疫情变化,寻找科学的防治措施,现对1956—2006年耕牛疫情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武汉市白沙洲段长江外滩因有钉螺孳生而成为血吸虫病流行区,有很多非疫区的外来打工人员在此暂时居住。特别是暑假期间,因缺乏对血吸虫病的认知,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以游泳、嬉水、捕鱼等方式接触疫水感染急性血吸虫病(简称急血)。2007年湖北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收治了5例身患急性血吸虫病的学龄儿童,他们随父母从贵州来汉,因暑期在外滩摸龙虾而感染。现将有关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