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疗同期联合同步GP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资料完整的16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单纯放疗83例,同步放化疗85例。放疗采用直线加速器6MV、15MV X线,剂量60~66gy/33次/7周。化疗采用吉西他滨(益非)+顺铂,在放疗第一周和第四周进行。结果随访3年。单纯放疗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62.7%和30.1%,放化疗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80%和40.7%。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可以提高局部控制率、提高生存率。两组毒副作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孟晓红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168-1169
目的:比较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入同步放化疗组与单纯放疗组,给予60例单纯放疗组患者常规放疗,66例同步放化疗组患者在常规放疗基础上,同时给予顺铂及紫杉醇同步化疗。结果:同步放化疗组与单纯放疗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6.4%和56.7%,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步放化疗组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75.8%vs58.3%,P<0.01);同步放化疗组复发率和远行转移率分别为9.1%和7.6%,显著低于单纯放疗组(16.7%vs18.3%,P<0.05);同步放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患者均能耐受。结论:与单纯放疗相比,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可显著提高患者3年生存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汪质良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3):349-350,354
目的:比较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将我院住院治疗的150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7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分割三维适形放疗,8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放疗基础上给予顺铂及多西他赛联合化疗1周期。比较两组1年、2年生存率,有效率(CR+PR)及急性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63.8%和43.7%,显著优于对照组52.9%和32.8%,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CR+PR)分别为62.5%和51.4%,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Ⅲ度以上急性毒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31.3%和28.6%,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放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同步放化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及生存率,虽急性毒副作用增加,但患者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4.
金和坤  罗荣喜 《中外医疗》2008,27(16):44-45
目的 比较诱导化疗加同步放化疗与单纯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165例接受同步化疗加三维适形放疗的局部晚期不能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93例在同步化疗前接受了谤导化疗.结果 接受了诱导化疗组的病人在总生存率(中位:1.9和1.3年,5年生存率24%和11%.P<0.001)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5年率42%和23%,P=0.021)方面要好于无诱导化疗组;诱导化疗对腺癌或大细胞肺癌的总生存率有显著影响(5年生存率24%vs8%,P=0.003),但是对鳞癌没有差异.结论 诱导化疗加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不能手术治疗的肺腺癌和大细胞肺癌在生存率方面能有显著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联合放化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东宁  宁四海 《广西医学》2005,27(4):512-513
目的 观察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联合放化疗耐受性及疗效。方法 54例经病理或组织细胞学证实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a或Ⅲb期)分为2 组,联合治疗组26 例进入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 CRT)配合诺维苯+顺铂同步放化方案组,全部患者放疗方法均行3D-CRT。单纯放疗组28 例作对照单行3D-CRT治疗。结果 近期疗效完全缓解率同步放化疗组为73.08%,单纯放疗组为42.86%,P<0.05;1,2,3 年生存率同步放化疗组分别为65.4%,38.5%,30.8%,较单纯放疗组的39.3%,17.9%,10.7%有明显提高,但各组P值均>0 05;同步放化疗组毒副反应主要是白细胞下降(2,4级)和放射性食道炎、放射性肺炎。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配合诺维苯+顺铂同步放化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优于单纯3D CRT,并能完成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测定不可手术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三维适形放疗(3D-CRT)前后血清TNF-α、IL-1及IL-6的表达水平及变化,探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血清TNF-α、IL-1及IL-6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48例老年NSCLC患者,采用ELIAS法测定放疗前血清TNF-α、IL-1及IL-6水平,放疗结束后3周再次测定血清TNF-α、IL-1及IL-6的表达水平,并行胸部CT检查,根据CT结果分为放疗有效组(CR十PR)和无效组(SD+PD)。结果有效组血清TNF-α、IL-1及IL-6在的表达水平治疗后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而无效组表达水平不但未下降,反而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TNF-α、IL-1及IL-6水平,对其病情了解、疗效观察、判断预后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因此联合检测血清TNF-α、IL-1及IL-6对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邓研农 《广西医学》2012,34(11):1541-1542
目的探讨紫杉醇和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76例Ⅲ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同步组和对照组各38例,同步组采用紫杉醇和顺铂同步放化疗,对照组仅进行放疗。两组放疗均采用6MV-X线常规分割放疗,放疗剂量DT 61.2~68.4 Gy,每次1.8 Gy,每周5次。同步组化疗方案:紫杉醇100 mg·m-2·d-1,第1天、第8天用;顺铂20 mg·m-2·d-1,第2~5天用,每4周为一疗程;先化疗1周期,结束后即开始放疗,当剂量达41.4 Gy时放疗不停止,并进行第2周期化疗,直至放疗结束,然后再化疗2~4个周期。放射治疗后2个月观察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同步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率为86.8%,高于对照组的73.7%,同步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步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8.4%、50.0%和2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6%、15.8%和5.3%(P<0.05);同步组血液毒性明显较对照组严重(P<0.05),两组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于不能手术NSCLC患者,紫杉醇加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可提高近期疗效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同步多西他赛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毒副反应及耐受性.方法 26例70岁以上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处方剂量46~60Gy,放疗同时每周给予多西他赛35mg/m2共4~6周.结果 总有效率76.9%(20/26),1、2年生存率分别为53.7%和20.2%,中位生存时间为13.2个月.不良反应较轻.结论 3DCRT同步多西他赛是老年NSCLC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周爱民  邓歆波  陈建 《中外医疗》2013,32(19):32-32,34
目的探讨研究放化疗同步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2年6月来该院接受晚期鼻咽癌治疗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每组75例。同步放放化疗组的化疗方案采用泰素帝20mg/m2或顺铂25 mg/m2共治疗5~7周。两组患者的放疗方案相同,均采用常规或IMRT,原发肿瘤及阳性淋巴结总剂量为70~75 Gy。结果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同步放化疗组的淋巴结CR率高于单放组。2年总的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无局部复发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近期患者中,同步放化疗组2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为96.5%,明显高于单放组78.8%(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组患者晚期鼻咽癌远处转移率显著低于单纯放疗组,且患者的无瘤生存率显著提高,近期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同步放化疗与放疗化疗序贯疗法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96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8例)给予同步放化疗治疗,对照组(48例)给予放疗化疗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5.42%)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2年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hyperfractionated radiation therapy and concomitant chemotherapy for inoperable stage III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METHODS: Seventy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equally into two group. The therapy group received radiotherapy with hyperfractionated radiation therapy combined with concomitant chemotherapy,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hemotherapy only. RESULT: 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 including the rate of both complete (CR) and partial responses (PR), in the therapy group was 60.0% with a CR rate of 8.6%. 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40.0% with a CR rate of 5.7%. The difference in overall response rat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1- and 2-years survival rate were 12.8 months, 48.6%, and 25.7%, respectively, in the hyper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 group, and 9.4 months, 34.3%, and 17.1%, respectively, in the chemotherapeutic group (P 0.031). The major toxic effects of the chemotherapy were myelosuppression and radiation esophagitis. CONCLUSION: Hyperfractionated radiation therapy plus concomitant chemotherapy with paclitaxel for inoperable stage III NSCLC improves the short-term response of the patients, but fail to raise the survival rate.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超分割放射治疗结合化疗治疗不能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将70例不能手术的Ⅲ期NSCLC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超分割放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评价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0.0%和40.0%(P=0.031,有显著性差异),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6%和5.7。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期和1、2年生存率分别为12.8个月vs 9.4个月、48.6%vs 34.3%、25.7%vs 17.1%,无显著性差异。主要的毒副作用是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结论 超分割放射治疗结合同期化疗提高了不能手术的Ⅲ期NSCLC的近期有效率,但未能改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血清VEGF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综合评价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sVEGF),探讨sVEGF 与NSCLC患者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9例NSCLC患者和20例健康正常人的sVEGF水平。结果 NSCLC患者的sVEGF水平(156.3±17.2)pg/mL 显著高于健康正常人(46.6±19.3)pg/mL(P=0.0000)。sVEGF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初复治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患者sVEGF 表达明显高于腺癌(P=0.0297),有远处转移NSCLC患者的sVEGF含量显著高于无远处转移的(P=0.000?0)。sVEGF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和血小板数密切相关(r=0.524,0.634及0.728)。放疗前、结束时和放疗后SD+PD组sVEGF水平分别高于CR+PR组。结论 检测NSCLC患者的sVEGF水平,对评估肿瘤负荷、复发转移、疗效均为一项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卡铂周方案同步化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94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同步A、B组及序贯组,分别为33、29、32例。均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2?Gy/次,总剂量70?Gy。同步A组采用紫杉醇50?mg/m2+卡铂AUC1.5,给药时点1、8、15、29、36、43?d。同步B组方法同A组,但紫杉醇为40?mg/m2。序贯组采用紫杉醇150?mg/m2卡铂AUC5,21?d为1周期,放疗前使用2个周期。结果同步A、B组、序贯组的有效率〔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分别为81.8%、79.3%、56.2%。序贯组与同步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8.8、17.6、15.6个月;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4.0%、41.0%;72.0%、39.0%;69.0%、35.0%,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的Ⅱ、Ⅲ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Ⅱ、Ⅲ级急性放射性肺炎和Ⅱ、Ⅲ级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60.6%、24.2%、42.4%; 58.6%、24.1%、44.8%; 40.6%、21.9%、18.8%。结论紫杉醇加卡铂周方案联合同步放疗,与序贯放化疗相比,可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生存期也有提高的趋势,但毒副反应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IL 12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cutelymphocyticleukemia ,ALL)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 47例初治ALL及 2 0例完全缓解患儿血清中IL 12的水平。结果 :①MIC分型 47例ALL患儿中B ALL 3 9例 ,T ALL 8例。②ALL患儿血清中IL 12浓度较对照组和完全缓解组显著降低 (P <0 0 5 )。B ALL和T ALL ,正常对照和完全缓解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ALL患儿体内可能存在TH1/TH 2样细胞因子产生的失平衡状态 ,这可能是ALL发病中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同步放化疗是局部晚期食管癌不能手术的首选治疗,紫杉类化疗药物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目的为观察白蛋白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7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放射治疗科收治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共计45例,均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其中22例行白蛋白紫杉醇+顺铂(试验组)同步化疗及23例行顺铂(对照组)同步放化疗,同步放化疗治疗结束后3个月行胸部CT、钡餐等检查评价临床疗效,并电话随访患者1年无疾病生存率。   结果  白蛋白紫杉醇+顺铂同步放化疗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为77.3%,顺铂同步放化疗组客观缓解率为47.8%,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白蛋白紫杉醇+顺铂同步放化疗组随访1年的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rate, OS, 90.2%)高于顺铂同步放化疗组(78.0%),虽然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白细胞减少及周围神经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大多为1~2级反应,患者可耐受。   结论  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给予白蛋白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临床疗效较好,1年生存率较高,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测血清载脂蛋白 A-1(ApoA-1)和α1-抗胰蛋白酶(α1-AT)水平在预测 III 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步放化疗敏感性中的意义。方法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初次治疗的 III 期 NSCLC 患者60例,均行同步放化疗方案,分别于放疗前、放疗4周、放疗后检测 ApoA-1和α1-AT 的水平。结果NSCLC 患者 ApoA-1和α1-AT 水平女性均明显高于男性( P <0.05);不同 TNM 分期和不同病理类型 NSCLC 患者之间血清α1-AT 水平也有显著差异( P <0.05),IIIB 期较 IIIA 期α1-AT 水平有所降低( P <0.05),腺癌及非鳞腺癌患者的血清α1-AT 水平低于鳞癌患者( P ﹤0.05)。敏感组和抵抗组的血清 ApoA-1、α1-AT 水平在放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抵抗组和敏感组放疗4周后 ApoA-1水平明显降低( P <0.05),放疗结束后敏感组明显升高( P <0.05),而2组α1-AT 水平放疗4周和放疗后均低于放疗前( P 均<0.05)。 ROC 曲线提示α1-AT 在325.2 ng/ml 时,对放化疗敏感性的预测敏感性为90.21%、特异性为89.02%,优于 ApoA-1(分别为76.31%和87.25%)的预测意义。结论血清ApoA-1和α1-AT 水平在预测 III 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于同步放化疗的敏感性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晓华  刘黎  周强  王海荣  罗中银  刘睿 《西部医学》2012,24(9):1714-1715,1718
目的研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紫杉醇/顺铂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86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三维适形放疗同步联合紫杉醇/顺铂治疗组以及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组。两组放疗方法相同,放疗剂量DT60~70GY,每次2GY,每周5次,化疗方案为紫杉醇175mg/m2,静滴,第1天,顺铂30mg/m2,静滴,第1~3天,21天为1周期,于放疗的第1天即开始化疗。结果同步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68.0%和38.1%(P〈0.05)。放射性食管炎以及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同步组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顺铂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较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疗效好,不良反应虽有增加,但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运用18F-FDGPET/CT的方法监测同步和交替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型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对同步和交替放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过程中,采用18F-FDGPET/CT的检测手段对患者用药方案进行调整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结束后,同步放化疗组和交替放化疗组的SUVmax值、SUVmean值、MTV值均下降,但同步放化疗组的下降百分率比交替放化疗组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0.021);同步放化疗组MTV值的下降百分率亦比交替放化疗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同步放化疗组的CR率、PR率、中位生存期、胃肠道反应率、骨髓抑制率均比交替放化疗组高,而局部复发率、远地转移率均较交替放化疗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18F-FDGPET/CT的检测方法监测同步放化疗治疗NSCLC的效果优于交替放化疗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多西紫杉醇/顺铂化疗同步放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76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多西紫杉醇/顺铂化疗同步放疗组(同步组), 多西紫杉醇/顺铂化疗序贯放疗组(序贯组);两组放疗方法相同,放疗剂量DT 60~70Gy,每次2Gy,每周5次,化疗方案为多西紫杉醇40mg/m2,第1、8天用药,顺铂20mg/d,第1、5天用药。21天为一周期。同步组化疗第1天即开始放疗,序贯组在化疗2周期后放疗。结果同步组和序贯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5.7%和41.5%(P<0.05),两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17.1%和7.3%(P>0.05) ,放射性肺炎及食管炎发生率同步组高于序贯组(P<0.05)。结论放疗同步多西紫杉醇/顺铂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优于序贯化放疗方法,副反应虽增加,但可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