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诱导肺癌PC-9细胞对吉非替尼耐药的作用,并探讨榄香烯逆转此耐药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吉非替尼和榄香烯单独或联合作用于HGF诱导的PC-9细胞株。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并计算吉非替尼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榄香烯对HGF诱导的吉非替尼耐药PC-9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PC-9细胞中c-Met、AKT及其磷酸化蛋白的水平。结果:榄香烯可以显著抑制肺癌PC-9细胞的活力(P0.05),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榄香烯对PC-9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显著上升,在给药24 h后,其IC50为169.31 mg/L。肺癌PC-9细胞对吉非替尼敏感,随着吉非替尼浓度的增加,其对PC-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断增强,IC50为0.30μmol/L;外源性HGF(50μg/L)对肺癌PC-9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诱导吉非替尼耐药。同时,使用cMet抑制剂SU11274联合吉非替尼作用于HGF诱导的PC-9细胞时,其存活率比吉非替尼单独作用于HGF诱导的PC-9细胞明显降低(P0.05)。Transwell小室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GF能显著提高肺癌PC-9细胞的侵袭能力;与HGF联合吉非替尼组相比,榄香烯、HGF联合吉非替尼作用能明显抑制肺癌PC-9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GF可显著上调p-Met和p-AKT的蛋白水平;与HGF联合吉非替尼组相比,榄香烯、HGF联合吉非替尼作用能明显下调p-Met和p-AKT的蛋白水平(P0.01)。结论:榄香烯可逆转HGF诱导的肺癌PC-9细胞对吉非替尼耐药,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GF活化的c-Met及其下游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姜黄素逆转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诱导的肺癌细胞吉非替尼耐药性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MTT实验、划痕修复实验和Western blot观察HGF、吉非替尼和姜黄素对PC9细胞药物敏感性、迁移能力、上皮间质转化和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HGF可显著降低PC9细胞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而姜黄素可显著逆转HGF诱导的PC9细胞对吉非替尼的耐药性。HGF还可诱导PC9细胞发生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激活c-Met/AKT/mTOR通路,单独吉非替尼不能逆转HGF诱导的迁移、上皮间质转化及c-Met/AKT/mTOR通路活化,而吉非替尼联合姜黄素可抑制HGF诱导的c-Met/AKT/mTOR通路活化并逆转PC9细胞的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结论:姜黄素抑制HGF诱导的PC9细胞吉非替尼耐药性可能是通过逆转上皮间质转化和抑制c-Met/AKT/mTOR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作用后人非小细胞肺癌耐药株细胞内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κB,NF)-κB p65表达量的变化,探讨LPS作用下NF-κB表达量的增高与吉非替尼获得性耐药产生的相关性.方法 成功诱导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HCC827对吉非替尼产生稳定的获得性耐药后,按设置的分组用LPS及吉非替尼处理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处理后吉非替尼对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并与各自对照组相比较.细胞增殖曲线显示LPS作用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显示LPS作用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LPS及吉非替尼处理后耐药株HCC827/GR-8-1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等蛋白的表达量,并检测NF-κB蛋白的表达量,探讨LPS作用后激活的NF-κB对细胞吉非替尼敏感性的调节.结果 LPS处理后,可以显著降低耐药细胞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及增殖曲线显示LPS并无明显促进细胞的增殖作用,但可以降低细胞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LPS可抑制Caspase-3等相关促凋亡蛋白的表达,而相应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上升.LPS处理48 h后NF-κB的表达量显著上调.LPS通过调节NF-κB表达量上升而参与细胞耐药机制的产生.结论 经LPS作用后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对吉非替尼敏感性降低,LPS处理后细胞的NF-κB表达量显著增高,增高的NF-κB表达量与细胞对吉非替尼的药物敏感性下降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达沙替尼(dasatinb)增强吉非替尼(gefitinib)对HCC827肺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单独(0、100、500、1000)nmol/L gefitinib及联合使用dasatinb(1000 nmol/L)处理HCC827细胞及gefitinib耐药株HCC827GR细胞,采用MTT法检测HCC827细胞、HCC827GR细胞增殖活力,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 3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Sr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HCC827GR细胞中Src磷酸化水平显著增高,dasatinb显著抑制Src磷酸化水平,抑制细胞增殖并促进caspase 3表达,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杀伤效果显著高于单纯gefitinib处理组。结论 Dasatinb与gefitinib联合应用可增强对Src家族表达的抑制,增强gefitinib对HCC827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紫草素(shikonin)对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诱导的人非小细胞肺癌PC9细胞迁移、侵袭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用HGF诱导PC9细胞建立EMT模型,采用不同剂量的shikonin干预24 h后,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Shikonin可显著抑制PC9细胞的活力(P0.01),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shikonin对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显著上升,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IC_(50)为9.364μmol/L。HGF可诱导PC9细胞发生迁移和侵袭;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显示,shikonin能明显抑制由HGF诱导的肺癌PC9细胞迁移和侵袭(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HGF可诱导PC9细胞的EMT标志物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上调,使其发生EMT;shikonin则可逆转由HGF诱导的PC9细胞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及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上调(P0.01)。结论:Shikonin能逆转由HGF诱导的肺癌PC9细胞EMT,同时抑制其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上皮-间充质转化(EMT)途径探讨除痰解毒方逆转肺癌分子靶向耐药的机制。方法:建立人肺腺癌耐药细胞株H1975裸鼠模型(n=60),随机分为:模型组,吉非替尼(0. 04 g/kg)组,除痰解毒方低、中、高剂量(13. 52 g/kg、27. 04 g/kg和54. 08 g/kg)组,除痰解毒方中剂量(27. 04 g/kg)联合吉非替尼(0. 04 g/kg)组,每组10只。治疗2周,检测瘤体积和瘤质量,计算抑瘤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法和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E-cadherin、Snail和vimentin蛋白及m RNA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及吉非替尼组比较,除痰解毒方中、高剂量组及联合用药组瘤体积和瘤质量显著降低(P 0. 05)。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法及realtime PCR法结果均显示除痰解毒方中剂量组和联合用药组E-cadherin蛋白及m 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Snail和vimentin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与吉非替尼组显著下调(P 0. 05)。结论:除痰解毒方可抑制H1975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逆转肺癌对吉非替尼的耐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EMT相关标志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小RNA-221(miR-221)在人肺癌细胞对吉非替尼耐药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RT-qPCR检测人肺腺癌吉非替尼敏感细胞PC9和吉非替尼耐药细胞PC9/GR中miR-221的表达;通过脂质体试剂Lipofectamine 2000把miR-221 inhibitor转染入肺癌PC9/GR细胞内,CCK-8法检测细胞对吉非替尼敏感度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的蛋白表达。构建含PTEN 3’-UTR的萤光素酶报告载体,验证miR-221对PTEN的靶向调控作用。结果:PC9/GR细胞的miR-22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PC9细胞(P0.05)。PC9/GR细胞中PTEN表达水平低于PC9细胞(P0.05)。转染miR-221 inhibitor后,吉非替尼对PC9/GR细胞的IC_(50)明显降低,PTEN的蛋白表达增加(P0.05)。萤光素酶活性检测实验显示抑制miR-221表达能增强PTEN的萤光素酶活性(P0.05)。结论:miR-221可能通过抑制PTEN的表达,增强肺癌细胞对吉非替尼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PC9 CD133~+细胞亚群对吉非替尼的耐药性并探讨欧前胡素提高吉非替尼抗肺癌活性的机制。方法:MTT法检测PC9细胞在吉非替尼和欧前胡素处理下的细胞活力。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吉非替尼和欧前胡素对PC9细胞c-met表达水平、caspases活化水平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PI3K、AKT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欧前胡素和吉非替尼对PC9细胞系的CD133~+细胞亚群种群比例的影响及PC9细胞在二者处理下的凋亡率。结果:PC9 CD133~+细胞亚群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显著低于PC9 CD133~-细胞亚群。吉非替尼能显著抑制PC9 CD133~-细胞亚群EGFR/PI3K/AKT的活化,但对PC9 CD133~+细胞亚群该通路的影响不大。吉非替尼单独处理能提高PC9细胞系中CD133~+细胞亚群的比例,然而联用欧前胡素后PC9 CD133~+细胞亚群的种群比例显著下降。Western blot实验表明欧前胡素能显著降低PC9 CD133~+细胞亚群的c-met蛋白表达水平表明c-met是欧前胡素的治疗靶点。MTT、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实验结果表明在PC9 CD133~+细胞亚群中,欧前胡素通过抑制c-met的表达提高吉非替尼对PI3K/AKT的抑制作用,从而诱导PC9 CD133~+细胞亚群发生caspases活化和凋亡。结论:欧前胡素通过下调c-met的表达提高肺癌CD133~+细胞亚群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两者存在协同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肺癌A549细胞中木犀草素(luteolin)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诱导的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及细胞侵袭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5、10、20、40、80和160μmol/L)的luteolin作用于肺癌A549细胞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力;TGF-β1诱导肺癌A549细胞建立EMT模型,加入不同浓度luteolin处理;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 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EMT标志蛋白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Luteolin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生长,并呈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关系(P0.05),luteolin作用24 h的IC_(50)为68.79μmol/L,48 h的IC_(50)为47.86μmol/L。TGF-β1诱导的肺癌A549细胞发生EMT。Luteolin显著抑制TGF-β1诱导肺癌A549细胞的侵袭能力(P0.01)。Luteolin能逆转TGF-β1诱导的肺癌A549细胞EMT形态的改变,同时,Western blot法检测也显示luteolin可逆转TGF-β1诱导的肺癌A549细胞EMT标志蛋白E-cadherin表达的下调和vimentin表达的上调(P0.01)。结论:Luteolin逆转TGF-β1诱导肺癌A549细胞的EMT,同时对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皮生长因子(EGF)及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是否以旁路激活的方式诱导EML4-ALK融合基因阳性肺癌细胞株H3122对alectinib的耐药,并进一步探讨旁路信号激活在alectinib耐药中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lectinib、克唑替尼(crizotinib)、17-DMAG或(和)HGF(50μg/L)、EGF(100μg/L)、TGF-α(100μg/L)处理EML4-ALK阳性肺癌细胞株H3122,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中ALK、c-Met、EGFR及相应磷酸化蛋白的表达,观察其下游通路关键蛋白AKT、ERK、p-AKT和p-ERK水平。结果:Alectinib作用72 h后,H3122细胞株的活力随着alectinib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呈剂量依赖性。HGF、EGF和TGF-α诱导后,alectinib抑制H3122细胞的生长曲线往右移,HGF、EGF和TGF-α处理能够降低alectinib对肺癌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0.05μmol/L alectinib作用H3122细胞株48 h后的凋亡率为(20.12±1.36)%,而alectinib联合HGF、EGF和TGF-α后的凋亡率分别为(7.85±1.03)%、(5.60±0.79)%和(4.58±1.00)%,显著低于alectinib单药处理(P0.05)。Alectinib单药成功抑制p-ALK及其下游信号通路,HGF明显增加细胞中p-Met及其下游p-AKT、p-ERK的蛋白水平,EGF和TGF-α明显增加细胞中p-EGFR及其下游p-AKT、p-ERK的表达,alectinib抑制p-ALK,但不能抑制HGF、EGF和TGF-α诱导的pAKT和p-ERK的蛋白表达。此外,联合应用crizotinib和17-DMAG可以抑制因HGF和EGFR配体而导致的H3122耐药细胞的活力。结论:HGF、EGF和TGF-α可通过旁路激活的方式诱导EML4-ALK阳性肺癌细胞H3122对alectinib耐药,其机制可能与HGF激活c-Met磷酸化、EGF和TGF-α激活EGFR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槲皮苷是否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方法:选取SGC7901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检测槲皮苷对SGC7901细胞的毒性作用并测定IC50值。实验分为对照组(不加药处理)、槲皮苷组(采用200μmol/L槲皮苷处理)、PI3K/AKT通路激动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组(采用100μg/L IGF-1处理)和槲皮苷+IGF-1组(采用200μmol/L槲皮苷+100μg/L IGF-1共处理)。处理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cleaved caspase-3、p-AKT(Ser473)、AKT、p-PI3K(Tyr508)和PI3K的蛋白水平。结果:从100μmol/L开始,随着槲皮苷处理浓度的逐渐升高,SGC7901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 0. 05),槲皮苷作用48 h的IC50值为275. 40μmol/L。200μmol/L槲皮苷作用SGC7901细胞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凋亡率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上升(P 0. 05),p-AKT和p-PI3K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 0. 05),然而IGF-1与槲皮苷共同作用时,IGF-1可逆转槲皮苷对SGC7901细胞的作用效果。结论:槲皮苷能够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本研究旨在检测金属络合物四硫代钼酸铵(ATTM)的硫化氢(H2S)释放能力并进一步观察其减轻氧化应激诱导的皮肤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反应瓶法检测ATTM在细胞培养基中释放的H2S,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或罗丹明123染色结合荧光显微镜照相术分别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的含量和线粒体膜电位(ΔΨm),用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和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结果:与H2S供体GYY4137类似,ATTM在细胞培养基中可剂量依赖性地释放H2S。在25~400 μmol/L 的浓度范围内,ATTM处理对人皮肤细胞(HaCaT细胞)的存活率无明显影响(P>0.05)。紫外线照射或外源性给予ROS供体(过氧化氢,H2O2)处理均可增加HaCaT细胞内ROS的含量。400 μmol/L H2O2处理可明显降低HaCaT细胞的存活率(P<0.01),而在H2O2处理前给予ATTM预处理,细胞存活率明显提高,其中在100和200 μmol/L浓度时ATTM具有最好的细胞保护作用(P<0.01)。400 μmol/L H2O2处理还可损害细胞的ΔΨm和细胞膜并使LDH释放增加(P<0.01)。而在细胞遭受损伤前给予200 μmol/L ATTM预处理可明显改善ΔΨm的水平(P<0.05)并抑制LDH从细胞内释放(P<0.01)。结论:ATTM具有释放H2S的能力并可保护人皮肤细胞对抗氧化应激诱导的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HL-60细胞和HL-60A细胞的活力、凋亡及自噬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0、20、40、60、80和100μmol/L)塞来昔布作用于HL-60细胞和HL-60A细胞,24h、48h和72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塞来昔布作用HL-60细胞和HL-60A细胞24 h后的凋亡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自噬相关蛋白LC3、P62,以及mTOR信号途径相关蛋白。结果:塞来昔布作用于HL-60细胞24h、48h和72h的IC_(50)分别为49.4μmol/L、32.0μmol/L和25.1μmol/L,对于HL-60A细胞,相应的IC_(50)分别是69.1μmol/L、42.5μmol/L和29.6μmol/L。塞来昔布作用24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HL-60细胞中Annexin-V~+PI~-、Annexin-V~+PI~+及Annexin-V~-PI~+细胞的比例增多;HL-60A细胞中Annexin-V~+PI~-及Annexin-V~+PI~+细胞的比例增多。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塞来昔布作用后,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PARP的蛋白水平增高,提示该凋亡作用是通过caspase途径的。自噬相关蛋白LC3Ⅱ及P62的表达均增加,mTOR、p-mTOR以及下游的4-EBP、p-4-EBP的蛋白水平没有变化,说明塞来昔布能够抑制AML细胞自噬,该作用与mTOR途径无关。结论:塞来昔布对HL-60细胞和HL-60A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以及时间依赖性,该作用与塞来昔布诱导细胞凋亡及坏死有关。塞来昔布能够通过非mTOR依赖途径抑制AML细胞自噬,有望联合应用于AML的治疗,有助于增强某些引起保护性自噬的化疗药物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格列本脲对胶质母细胞瘤活性及细胞内酸碱变化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格列本脲(Glib)处理人胶质瘤细胞株U251和U87,通过CCK-8法筛选有效剂量;随后将实验分成对照组和药物处理组,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细胞p H指示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p H变化,Western blot测定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4.1(Kir4.1)和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的表达情况。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Glib作用于U251细胞和U87细胞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400.20μmol/L和553.70μmol/L,且在100~1 600μmol/L的浓度区间范围内,Glib抑制U251细胞活力,在50~1 600μmol/L的浓度区间范围内,Glib抑制U87细胞活力,两者均呈浓度依赖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Glib不仅能够抑制细胞迁移(P0.05),抑制作用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P0.05),而且使实验组细胞内荧光强度减弱(P0.05),提示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细胞内p H值逐渐下降(P0.05);实验组细胞的Kir4.1和MCT1蛋白含量明显降低,均有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Glib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通过下调Kir4.1和MCT1表达诱导细胞内环境酸化,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氧化应激是否可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自噬,探索在氧化应激微环境中自噬对MS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以期提高移植MSCs治疗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DMED)的效果。方法: 以过氧化氢(H2O2)模拟氧化应激微环境。台盼兰染色细胞计数法及MTT分析检测不同浓度(0 、50、100、200、400 μmol/L)H2O2对MSCs增殖的影响。联合MTT、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及透射电镜等方法研究H2O2对MSCs凋亡及自噬的影响。结果: H2O2呈浓度依耐性抑制MSCs增殖,IC50=(384.5751±16.8895)μmol/L;Western blot分析及透射电镜提示H2O2在诱导MSCs凋亡的同时,诱导MSCs产生自噬;MTT分析及流式细胞术提示H2O2组细胞增殖受抑、凋亡率上升,阻断自噬后细胞增殖进一步减弱,凋亡率进一步上升;Western blot结果提示H2O2诱导cleaved caspase-3增多及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裂解增强;阻断凋亡后,cleaved caspase-3降低及PARP1裂解减弱;阻断自噬后,cleaved caspase-3进一步增多及PARP1裂解进一步增强。结论: 氧化应激对MSCs存活具有双重作用,在诱导MSCs凋亡的同时还诱导保护性自噬,阻断MSCs自噬可以增加MSCs的凋亡,因此进一步增强细胞保护性自噬将有望提高移植MSCs在糖尿病高氧化应激微环境中的存活率,从而改善移植MSCs对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氧预处理对老年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MSCs)的保护作用,为提高老年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提供实验支持。方法:老年hBM-MSCs于低氧培养箱中培养24 h进行低氧预处理,实验分为年轻hBM-MSCs组(young组),老年hBM-MSCs组(old组)及低氧预处理老年hBM-MSCs组(old+hypoxia组)。300 μmol/L H2O2作用30 min建立细胞氧化应激模型,50 μmol/L LY294002作用2 h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BrdU掺入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 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表达水平和AKT磷酸化水平。结果:BrdU掺入实验显示低氧预处理的老年hBM-MSCs细胞阳性率为39.85%±3.45%,与old组相比增殖能力显著提高(P<0.05)。300 μmol/L H2O2作用30 min诱导细胞氧化应激后,old+hypoxia组与old组比较,细胞活力显著提高(P<0.05),凋亡相关蛋白Bax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抑制凋亡的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且AKT磷酸化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应用LY294002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后,细胞活力下降(P<0.05)。结论:低氧预处理可以通过激活AKT信号通路提高老年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力及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