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3 毫秒
1.
目的以重庆市主城区大溪沟(嘉陵江)和寸滩(长江)两个点为代表,研究2004~2005年度重庆市水源水中有机污染物对H4IIE细胞细胞色素P4501A1(CYP1A1)表达的诱导。方法固相萃取法萃取水中有机污染物,将萃取的有机污染物溶于二甲基亚砜(DMSO)中,对H4IIE细胞进行染毒,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CYP1A1mRNA,比较不同水样诱导H4IIE细胞CYP1A1mRNA表达的差异,用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检测CYP1A1启动子的激活情况。结果CYP1A1引物则可以将4个水样12h和24h处理组细胞的cDNA扩增出条带,48h处理组只有2005年1月寸滩样和2005年1月大溪沟样处理的细胞能扩增出CYP1A1基因的条带,所有样品的72h处理组细胞都没有CYP1A1基因的扩增;4个水样处理H4IIE细胞24h后,均可在细胞核内形成可与标记的XRE探针结合的芳烃受体-芳烃受体核转移蛋白(AHR-ARNT)二聚体,从而在AHR-ARNT二聚体蛋白处呈现发光条带。结论各水样均可激活CYP1A1基因的启动子XRE,也均可诱导H4IIE细胞CYP1A1mRNA的表达,CYP1A1mRNA的表达量随处理时间的差异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重庆市主城区大溪沟(嘉陵江)和寸滩(长江)两个点为代表,研究2004~2005年度重庆市水源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组成和对斑马鱼胚胎仔鱼的毒性。方法固相萃取法萃取水中有机污染物,GC/MS检测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将萃取的有机污染物溶于DMSO中,并用斑马鱼胚胎仔鱼实验研究水中有机污染物对斑马鱼胚胎孵化率和仔鱼畸形率的影响。结果四个水样中均可检出有机污染物,污染物的种类以酞酸酯类和多环芳烃类为主;污染物可导致斑马鱼胚胎孵化率降低及仔鱼畸形率增加,其毒性呈现出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同一采样点中,枯水期水样毒性大于丰水期水样。结论重庆市主城区嘉陵江和长江水中有机污染物对斑马鱼具有降低胚胎孵化率及增加仔鱼畸形率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具有迟发性神经毒性的有机磷酸酯 (organophosphates,OPs)对人成神经细胞瘤细胞SH SY5Y的毒性作用。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比色法测定SH SY5Y细胞活力 ;用培养的SH SY5Y细胞与45CaCl2 和磷酸三邻甲苯酯 (tri o cresylphosphate ,TOCP)或甲胺磷共育后 ,洗脱 ,裂解 ,经液闪仪计数测定细胞对钙的摄取情况。结果 甲胺磷在较低浓度 (7× 10 -7~ 7× 10 -6mol/L)时可刺激SH SY5Y细胞的生长 ,在 7× 10 -7mol/L浓度时细胞的增长比对照增加了 2 8% ,而在高浓度 (7× 10 -4~ 7× 10 -3mol/L)时抑制细胞生长 ,在 7× 10 -3 mol/L时的抑制率为 6 2 % ;但TOCP只在高浓度 (7× 10 -3 mol/L)时才对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抑制率为 34% )。TOCP在几乎所有的测试浓度下都对SH SY5Y细胞的钙摄取量有影响 :在低浓度 (1× 10 -9~ 1× 10 -7mol/L)时刺激细胞的钙摄取 ,细胞的钙摄取量最高增加 2 4 1% ,但在高浓度 (1× 10 -6~ 1× 10 -4mol/L)时抑制细胞的钙摄取 ,最高的抑制率达 5 5 %。结论 OPs的神经毒性可能涉及阻遏神经细胞生长和干扰细胞钙平衡。  相似文献   

4.
有机提取物对睾丸间质细胞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氯化饮用水有机污染物对大鼠Leydig细胞的毒性效应。方法:应用固相萃取技术富集水中有机污染物,用以染毒Leydig细胞,测定培养液中睾酮含量,结果:有机提取物剂量为0.1,0.2,0.5L/孔时,Leydig细胞的睾酮分泌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机提取物剂量为1.5,2.0,3.0L/孔时,睾酮分泌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有机提取物还对由LH,dbcAMP,胆固醇,孕酮,孕烯醇酮和雄烯二酮刺激的Leydig 细胞睾酮分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氯化饮用水有机污染物可影响大鼠Leydig细胞的睾酮分泌。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初步评估珠三角某市生活饮用水中化学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风险。方法 于2015年1~12月,对该市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中5种基因毒物质(砷、六价铬、镉、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及12种躯体毒物质(铅、汞、硒、氰化物、氟化物、硝酸盐、铁、氨氮、锰、铜、锌和挥发酚)进行检测,采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上述17种化学污染物通过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做出初步评价。结果 水源水中化学污染物所引起的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和总健康风险分别为3.75×10-5/a、206.27×10-11/a和3.75×10-5/a,出厂水中化学污染物所引起的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和总健康风险分别为3.32×10-5/a、142.68×10-11/a和3.32×10-5/a,末梢水中化学污染物所引起的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和总健康风险分别为3.37×10-5/a、150.34×10-11/a和3.37×10-5/a。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和总健康风险由高到低均分别为水源水>末梢水>出厂水。结论 珠三角某市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中17种化学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健康风险水平均在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规定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a)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昆山市水源水藻类及藻类毒素污染水平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昆山地区水源水中藻类及其毒素的污染水平和变化规律。方法 对 6家水厂的 2、5、 8、 11月源水藻类进行计数、分类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 -LR ,MCLR)。结果  6家水厂源水全年藻类平均密度为 2 2 5× 10 6个 /L ,8月平均密度最高 ,达 5 81× 10 6个 /L。MCLR年平均值 199 71pg/ml;8月份均值最高 ,为 6 2 5 5 0 pg/ml;2 4份水样中 ,最高值达 2 2 80 pg/ml。 结论 昆山地区地面水已呈富营养状态 ,藻类及其毒素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养殖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遗传毒性.方法 雄性健康昆明种小鼠按体重随机分组,每组6只;分别于春、秋季采集天津市某污水养鱼池的养殖污水,以其有机提取物原液(25.00 L/kg)、1/2原液剂量(12.50L/kg)、1/4原液剂量(6.25L/kg)经腹腔注射染毒小鼠,连续3 d;以DMSO为阴性对照,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通过非荧光染色彗星试验检测养殖污水有机提取物所致小鼠睾丸细胞DNA损伤作用.结果 春、秋季养殖污水有机提取物各染毒剂量组小鼠睾丸细胞拖尾率和平均尾长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且拖尾率、平均尾长与染毒剂量之间均呈剂量-反应关系(r=0.829~0.942,P均<0.01).结论 养殖污水中含有可引起小鼠睾丸细胞DNA损伤的有机污染物,这些污染物有可能通过食物链对人群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溴氰菊酯 (DM)对原代培养大鼠神经星形胶质细胞存活率及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Ca2 + ]i)的影响。方法 以锥虫蓝染料排斥试验检测细胞染DM后存活率的变化 ;以Fura 2 /AM为荧光指示剂 ,RF 5 30 1PC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内 [Ca2 + ]i的变化。结果  1× 10 -5mol/L组染毒DM 72h后细胞存活率下降为 91.9% ,与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1× 10 -4mol/L组DM染毒4、12、4 8、72h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 89.0 %、84 .8%、81.2 %和 79.2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1× 10 -7、1× 10 -6、1× 10 -5mol/L组DM染毒 5min后胞内 [Ca2 + ]i分别上升至 (45 1.4± 4 2 .3)、(5 36 .9± 4 7.5 )、(870 .9± 10 0 .5 )nmol/L ,与染毒前及对照组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以后各染毒组胞内 [Ca2 + ]i逐渐下降 ,15min时 1× 10 -8、1× 10 -7、1× 10 -6、1× 10 -5mol/L染毒组胞内 [Ca2 + ]i分别降至 (12 4 .3± 6 .0 )、(131.3± 19.1)、(118.9± 1.4 )、(136 .6± 3.8)nmol/L ,与染毒前及对照组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DM在体外可降低神经胶质细胞的存活率并短时升高胞内 [Ca2 + ]i。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氯化十四烷基二甲基苄铵的新方法。方法:在pH11.5—12.5碱性介质中,利用4,4′-二(2-氯-4-硝基重氮氨基)联苯(CNDADP)与氯化十四烷基二甲基苄铵(Zeph)的显色反应,在最大吸收波长580nm处,用光度法测定水样中微量的Zeph。结果:Zeph的浓度在0~3.0&#215;10%^-5mol/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39&#215;10^4/mol&#183;cm。结论:方法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较好,可用于水中微量氯化十四烷基二甲基苄铵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温石棉对体外培养细胞中外源性化合物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UICC温石棉(UC)和国产茫崖温石棉(MC)分别作用于A549细胞,测A549细胞中细胞色素P4501A1(CYPA1)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并用苯并(a)芘对酶活性进行诱导,再测定温石棉对2种酶诱导活性的影响。结果:UC与A549细胞作用24h,乙氧基异酚恶唑-O-去乙基酶(EROD)活性随剂量增加呈缓慢递趋势,200mg/L UC可使EROD活性升高40%,但200mg/L UC作用48h则使其活性下降32%,提示UC对A549细胞EROD活性的影响呈现低剂量短时间诱导,而高剂量长时间抑制的趋势,MC对EROD活性的影响呈现多向性,无论作用24h还是48h,25mg/L UC作用48h则使其活性下降32%,提示UC对A549细胞EROD活性的影响呈现低剂量短时间诱导,而高剂量长时间抑制的趋势,MC对EROD活性的影响呈现多向性,无论作用24h还是48h,25mg/L的MC诱导作用最强(分别为对照组的1.86和1.28倍),但随MC剂量增大和作用时间延长,EROD活性也随之下降,最低仅为对照组的35%,UC作用对GST的影响不明显,最高仅使GST活性升高20%,MC在25mg/L时驿GST的诱导最强,为对照组的1.4倍,但随着剂量的增加,对GST活性的上诱导转为抑制,200mg/L时GST活性下降了18.7%,先用温石棉与A549细胞作用24h,再加入苯并(a)芘对酶活性进行诱导,发现无论是UC还是MC,均未对苯并(a)芘诱导的EROD活性产生明显影响。但200mg/L的UC和100mg/L的MC均可增加GST的诱导活性。结论:不同剂量温石析对EROD和GST活性表现出不同的效应,其原因可能与2种温石棉的物理化学特性及表面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完全非动物源性培养系统,为人胚胎干细胞定向诱导为各系统细胞应用于临床、消除动物源性污染打下基础。方法:分别采用人包皮成纤维细胞、胎儿肌肉细胞及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为饲养层细胞,以血清替代品取代动物血清,支持人胚胎干细胞生长,观察其增殖和分化情况。结果:人包皮成纤维细胞、胎儿肌肉细胞均能很好支持人胚胎干细胞生长增殖,并保持90%左右未分化表型:AKP染色强阳性,SSEA-4、TRA-1-81表达强阳性,可见OCT-4 mRNA表达,核型正常。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不能支持hESC的生长。结论:完全可以使用非动物源性培养系统支持人胚胎干细胞增殖,从而为胚胎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应用于临床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张晓智  陈葳  李旭  徐海伟 《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1):1333-1334
目的 探讨以Buffalo大鼠肝细胞培养上清(BRL-CM)替代含LIF培养液体外培养小鼠胚胎干细胞(ESC)的可行性;无血清体外诱导ESC为神经前体细胞(NPC)。方法 以BRL-CM维持ESC生长并抑制其分化,用含LIF的培养液作为对照,硝基四氮唑蓝/5-溴-4氯-3-吲哚基磷酸(NBT/BCIP)显色检测碱性磷酸酶。采用N2选择性无血清培养法获取NPC,免疫组化法检测巢蛋白(Nestin)鉴定。结果 BRL-CM与含LIP的培养液一样能维持ESC未分化状态,无血清培养基诱导。ESC后获得细胞的86%为NPC。结论 BRL-CM可替代LIF用于ESC培养,且经济、简便。采用N2选择性培养基可获得较高纯度的NPC。  相似文献   

13.
研究米非司酮终止早孕时小鼠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FSH细胞、LH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方法,对FSH细胞与LH细胞的阳性细胞密度,细胞质内激素颗粒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FSH细胞的阳性细胞密度,细胞质内FSH颗粒无显著性差异;LH细胞的阳性细胞密度,细胞质内LH颗粒均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对早孕小鼠的FSH细胞的功能无明显影响;对LH细胞的功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自体DC、CIK、NK、αβT、γδT细胞治疗组织细胞肉瘤疗效。方法抽取患者自体外周血60~100 m L,采用血细胞分离机收集其单核细胞,经细胞因子诱导并扩增C I K、N K、αβT、γδT细胞及DC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型后,静脉回输CIK、NK、αβT、γδT细胞,皮下注射DC细胞,观察组织细胞肉瘤变化。结果患者左乳肿块缩小>50%,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细胞免疫治疗是一种化疗后组织细胞肉瘤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洛伐他汀对人粒系白血病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洛伐他汀(Lovastatin)对体外培养的人粒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检测、流式细胞仪分析等技术。结果洛伐他汀可显著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一效应关系。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洛伐他汀不仅能影响该细胞周期进程而且可诱导该细胞凋亡。结论洛伐他汀可能通过影响细胞的生长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来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6.
郑丽维  郑国华  葛莉 《中国公共卫生》2009,25(12):1466-1467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人胃癌MGC-803细胞株细胞周期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法和集落形成试验检测白藜芦醇对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细胞凋亡抑制基因-2(bcl-2)、增殖基因c-myc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白藜芦醇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和集落形成能力,低、高剂量组的抑制率分别为6.9%,17.6%和27.98%,63.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藜芦醇能使胃癌细胞周期阻滞于G_0/G_1期,明显下调胃癌细胞bcl-2、c-myc基因mRNA表达水平(P<0.05);用药24 h后,白藜芦醇高剂量组bcl-2和c-myc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4±0.04),(0.58±0.05),与空白对照组(0.91±0.05),(0.85±0.0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藜芦醇可抑制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并使其细胞周期阻滞于G_0/G_1期,可能与下调bcl-2、c-myc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对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迁移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设对照组、低、中、高剂量柴胡皂苷组(5、10、20μmol/L柴胡皂苷D);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24、48和72 h细胞增殖情况;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检测各组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实时定量荧光PCR技术(real time PCR)检测各组细胞中norrin及livin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norrin、livin、p57和cyclin E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柴胡皂苷组SGC-7901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呈剂量效应关系(P<0.05);Transwell结果显示,与对照组[(190±7)个/视野]比较,低、中、高剂量柴胡皂苷组细胞迁移数量[分别为(114±9)、(87±6)、(38±4)个/视野]均减少(均P<0.05);与对照组(4.94±1.14)比较,低、中、高剂量柴胡皂苷组SGC-7901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8.46±1.18)、(11.76±2.85)、(34.34±7.74)]均增加(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柴胡皂苷组SGC-7901细胞中norrin、livin mRNA及蛋白表达均减少(均P<0.05),各剂量组SGC-7901细胞中cyclinE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57表达明显增加,且呈剂量效应关系(均P<0.05)。结论柴胡皂苷D对胃癌细胞生长、迁移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柴胡皂苷D减少norrin、livin表达,延长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李小燕  陈贤均 《卫生研究》2004,33(4):494-496
目的 探讨机械剪切对小鼠脾、肝、肾 3种细胞DNA的损伤程度是否存在差异以及机械剪切法是否适于 3种器官单细胞的分离。方法 以未经任何处理的小鼠为实验组 ,以 1 5 0mg kg环磷酰胺处理的小鼠为对照组 ,用机械剪切法分离 3种器官的单个细胞并制备单细胞悬液 ,然后用苔盼蓝排斥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细胞DNA损伤程度。结果 机械剪切法能快速分离出彗星实验所需的足量的脾、肝、肾 3种器官的单个细胞 ;试验组脾、肝、肾细胞的拖尾率分别为 3 2 0 %、6 2 1 %和 9 2 2 % ,DNA迁移距离分别为 2 7 30 μm、2 8 4 5 μm和 4 7 1 0 μm ,且不同类细胞之间的拖尾细胞率以及脾细胞与肾细胞、肝细胞与肾细胞之间的DNA迁移距离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试验组脾、肝、肾细胞的拖尾率和DNA迁移距离与阳性对照组的同类细胞比较都显著要低 (P <0 0 1 ,P <0 0 0 1 )。结论 机械剪切对小鼠脾、肝、肾 3种细胞DNA的损伤依次加重。机械剪切法对脾、肝细胞的分离尤为适合  相似文献   

19.
亚砷酸钠对HaCaT细胞增殖周期及ROS生成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亚砷酸钠(NaAsO2)对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增殖、细胞周期及活性氧(ROS)生成影响。方法以0、25、50μmol/L NaAsO2作用于HaCaT细胞6 h后,以Alamar Blue还原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ROS水平。结果 25、50μmol/L NaAsO2组细胞增殖水平分别为(93.5±1.18)%、(82.9±2.64)%,明显低于对照组(100±0.51)%(P<0.05);G2/M期细胞数分别为(19.15±0.29)%、(18.12±1.35)%,明显高于对照组(15.24±0.04)%(P<0.05);ROS水平分别为(128.61±6.23)%、(152.92±7.25)%,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0±3.45)%(P<0.05)。结论 NaAsO2作用可引起HaCaT细胞ROS含量增高,同时G2/M期细胞数增多,但G2/M期细胞比例增高并不是由细胞增殖作用所引起。  相似文献   

20.
杨敏  王全凯  王雅文  李瑛  许建宁 《卫生研究》2007,36(4):404-406,413
目的探讨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经1~16μg/ml剂量的GMA染毒不同次数后,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的改变,同时测定细胞分裂指数(MI)。结果经1次染毒处理后,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G0/G1期细胞显著减少(P<0.01),S期和G2/M期细胞显著增加,凋亡细胞数增多,细胞分裂指数下降;随着染毒次数的增加,各剂量组细胞周期均明显阻滞于G0/G1期,但高剂量组细胞仍表现出S期和G2/M期增多现象;经3次染毒后,高剂量组细胞出现凋亡率下降、分裂指数升高现象。结论经GMA染毒处理后,16HBE细胞周期由G0/G1期向S期和G2/M期移动而呈现增殖性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