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指标包括透明质酸(HA),Ⅲ型前肢原(PCⅢ),层连蛋白(LN)及Ⅳ型胶原(Ⅳ-C)等与慢性肝病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免法检潮103例慢性乙型肝炎,42例肝细胞癌和64例肝炎肝硬变患者及40例正常人的HA、PCⅢ、LN和Ⅳ-C的值。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病人此4项血清学指标依次升高;慢性肝炎(重度)、肝硬变、肝细胞癌患者4项指标均有明显升高。结论:慢性乙型肝炎(重度)、肝炎肝硬变和肝细胞癌患者与肝纤维化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HA、PCⅢ、LN和Ⅳ-C 4项指标,有助于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782786 Ⅳ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血浆HDL_2-C含量的研究刘德文山西医药杂志15(1):13~15,1986 对10名正常人及5名Ⅳ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进行血凝高密度脂蛋白亚组分中胆固醇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Ⅳ型患者血浆高密度脂蛋白分子内胆固醇含量(HDL-C)远低于正常组(P<0.001),特别是HDL_2亚组分中胆固醇含量(HDL_2-C)降低更为显著,而HDL_3亚组分内胆固醇含量(HDL_3-C)与正常组无差异,提示Ⅳ型高脂蛋白血症诱发冠心病的原因与血浆HDL_2-C含量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病人脂代谢紊乱是导致伴发冠心病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研究发现,冠心病病人及NIDDM病人血清中HDL-C,HDL_2-C、HDL_3-C均降低,其中以HDL_2-C下降明显;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ApoB则增高。由于脂蛋白胆固醇受糖尿病类型、性别、年龄、月经周期的影响表现出很大差异,本文选择了一组女性绝经后NIDDM病人与相应正常人比较,以了解该组病人胆固醇代谢紊乱与冠心病的关系,并探讨了测定血清脂蛋白胆固醇以及ApoB对评估该组NIDDM病人冠心病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通过对日本慢性肝病(CLD)抗-C100-3和 HBV 标志(HBVM)的检查,结合与肝细胞癌(HCC)关系的研究探讨了HBv和Hcv在Hcc发生中的意义。病人和方法经影像学证实为HCc患者148例,男126例,女22例,平均年龄60士9  相似文献   

5.
良性慢性肝病与肝细胞癌病人血清AFP含量都升高,且有大范围的重叠,因此单纯的血清AFP含量检测诊断价值不大。 用对不同寡糖链特异的凝集素亲和层析及亲和电泳的方法研究AFP的微观不均一性发现,肝细胞癌病人血清AFP与小扁豆凝集素(LCA)及植物血球凝集素(PHA)的结合率高于良性慢性肝病患者。 据此,作者在1980至1990年间研究了361例肝硬化患者,其中76例血清AFP≥30ng/ml,其余285例<30ng/ml;前组有33例(43%)患有肝细胞癌(A组),而后组仅23例(8%)发展为肝细胞癌(B组);另在76例血清AFP≥30ng/ml的患者中取32例未发展为肝细胞癌的病例作为对照。应用凝集素亲和电泳及免疫杂交的方法测定以上三组血清AFP异质体占血  相似文献   

6.
我们采用酶法检测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亚组分(HDL_2-C、HDL_3-C),结果提示对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1 资料与方法正常组:48例,为本院体检人员,经生化检查排除肝胆及心血管等疾病,年龄24~58岁,男26例,女22例。采空腹血检测HDL-C、HDL_2-C和HDL_3-C,正常值为HDL-C 1.38±0.32mmol/L,  相似文献   

7.
测定91例老年男性血中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其亚组分(HDL_2-C、HDH_3-C)。发现冠心病无心肌梗塞组及心肌梗塞组HDL-C、HDL_2-c浓度分别较正常值下降1/4和1/2(P<0.001),而HDL_3-C各组间相对恒定(P>0.05)。表明HDL_2-C是HDL-C中的可变部分,极可能是HDL-C中的主要活性成分;高脂血症组是介于健康组和冠心病组之间的移行组。提高HDL-C,尤其是HDL_2-C浓度有利于防治冠心病。讨论了冠心病各项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认为HDL_2-C最优。  相似文献   

8.
作者测定各种肝病患者血清及尿的新蝶呤浓度,并研究其与肝病的病因、临床经过、严重程度以及肝功能试验的关系。病人和方法健康成人对照组120人。各种肝病患者146例,其中无症状 HBsAg 携带者(ASC)16例,急性肝炎(AH)12例,慢性非活动性肝炎(CIH)13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35例,肝硬化(LC)46例,肝细胞肝癌(HCC)18例,  相似文献   

9.
对他汀类药物的肝脏安全性及其在慢性肝病中的应用进行评述,包括肝脏病专家对他汀类药物治疗血脂紊乱的肝脏安全性评估意见,以及肝脏转氨酶持续异常、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慢性丙型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及肝移植患者使用他汀的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了解慢性肝病患者脂蛋白代谢情况以及血清脂蛋白与其相互关系。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检测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 ,同时检测患者血清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 (TG)、胆红素和白蛋白。结果表明 ,慢性肝病中各组apoA1、apo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 ,chol及TG水平也明显降低 ,各组经统计学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apoA1与胆红素上升呈负相关 ,与白蛋白下降呈正相关。慢性肝病患者肝细胞损伤时 ,血清中脂蛋白脂质合成障碍 ,apoA1、apoB、chol和TG水平明显下…  相似文献   

11.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是慢性肝病的并发症之一。最近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肠-肝轴的改变在慢性肝病(包括HCC)的发病中起关键作用。肠道微生物群的改变越来越被认为是促进慢性肝病进展为HCC的关键因素。总结了与HCC相关的肠道微生物菌群变化的最新发现,并讨论了肠道微生物群对HCC发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病人高密度脂蛋白亚类胆固醇含量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比较了冠心病人和正常人血清NDL-C、HDL_2-C、HDL_3-C含量,表明冠心病人血清HDL-C、HDL_2-C、HDL_3-C都有显著差异(P<0.001)。经电子计算机逐步判别分析,进一步肯定HDL-C、HDL_2-C的下降,才是冠心病人的主要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3.
甲胎蛋白检测对肝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铁军 《传染病信息》2006,19(4):211-212
目的监测肝病患者甲胎蛋白(AFP)变化,判断预后及早期发现癌变。方法随机选择144例慢性肝病患者,按诊断标准分型,观察各型肝病患者的AFP水平、AFP与谷丙转氨酶活力的关系和与肝癌的关系。结果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AFP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高,随着病情好转逐渐下降;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含量持续成高滴度,有77%的患者AFP>500μg/L。结论慢性肝病患者发生肝细胞癌的比例(6.9%)明显高于其他正常人群,肝细胞再生、更新、增生被认为是癌变的动因。AFP高滴度患者,肝细胞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FP低滴度患者。  相似文献   

14.
肝炎病毒是急慢性肝炎、暴发性肝病、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发病和死亡的常见致病因素。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一般只引起急性肝损伤,而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则可以发展成慢性肝病的不同阶段,甚至最终导致肝硬化、肝细胞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对3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硝苯地平(硝苯毗啶)(最大剂量30mg/日)前后葡萄糖耐量和血脂变化进行了一个月临床观察。结果表明,硝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葡萄糖耐量无不利影响,能显著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DL_2-C)及HDL-C/TC。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炎症及炎症因子与肿瘤的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关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风险因素不仅包括HBV和HCV感染,还有慢性酒精性肝病、血色病和脂肪肝等慢性肝病,多种炎症因子及细胞因子参与其中,其中白细胞介素6(IL-6)与肝癌的关系已经流行病学及实验研究证实[1-2].近年本实验室观察到部分肝癌细胞株也表达IL-6,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肝癌细胞HepG2表达IL-6情况及其对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73例各型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及Ⅳ型胶原(Ⅳ-C)水平。结果显示急性20例,慢性38例,肝硬化15例等各类肝病患者HA、LN、及Ⅳ-C水平均高于正常值,随着肝病的慢性化,各项指标均逐渐升高,高峰值均在肝硬化期。实验结果与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18.
张占卿  陆伟  张丽军 《肝脏》2012,17(3):201-205
基于病因特点的肝纤维化程度和肝硬化的无创诊断是目前慢性肝病疾病状态评估研究的热点之一.慢性乙型肝炎(CHB)及其所致的肝硬化、肝细胞癌和肝脏失代偿是目前我国肝病临床实践的主要病种,其发展过程和病理特点与慢性丙型肝炎及其他慢性肝病如代谢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性肝病等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评估庚型肝炎病毒(HGV)在慢性肝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者研究了各种慢性肝病(包括典型的酒精性肝病和肝细胞癌)病人中的HGV流行率和有关特征。病人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554例慢性肝病病人和200例首次献血的献血员。根据临床、血清学及组织病理学特点,将病人分为以下6类:①慢性丙型肝炎179例,慢性丙型肝炎诊断根据血清ALT持续升高,组织学证明有肝慢性炎症,抗-HCV和HCV RNA阳性。②慢性乙型肝炎111例,有持续HBsAg血症,ALT升高,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法对11例经部分肝切除术后早期患者的100份血标本进行AFP测定,包括4例切除75%肝脏的AFP阴性的良性或恶性肿瘤患者(肝细胞癌2例,原发性良性肝肿瘤和肝囊肿各1例),术后每天抽血检查,连续14天;7例因各种原因作部分肝切除后几周内的患者,共采取44份血清标本。另对各种急、慢性肝病患者(包括大块肝坏死、病毒性肝炎、慢活肝、肝硬化、急性中毒性肝炎、血色病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的血清作AFP测定。结果:11例部分切除者术后的所有血清标本,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