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谢志翔  梁天山 《当代医学》2008,14(22):156-156
目的 探讨氢溴酸高乌甲素穴位注射的疗效,并与传统止痛药相对比.方法 治疗组以氢溴酸高鸟甲素作穴位注射.对照组度冷丁肌肉注射,半小时内观察结果.结果 两组在多个对比指标中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氢溴酸高乌甲素穴位注射的疗效优于度冷丁,且应用氢溴酸高乌甲素较度冷丁安全,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
林密迦  林财珠  杨锡馨  陈辉 《上海医学》2012,35(12):1031-1034,982
目的探讨氢溴酸高乌甲素注射液对手术致痛大鼠脊髓Fos蛋白表达及疼痛反应的影响。方法按Brennan法手术建立Sprague-Dawley大鼠手术切口疼痛模型。48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各8只:对照组术前16min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术前低剂量高乌甲素组、术前中剂量高乌甲素组和术前高剂量高乌甲素组均于术前16min分别腹腔注射氢溴酸高乌甲素注射液1、2和4mg/kg;术后高乌甲素组于术后16min腹腔注射氢溴酸高乌甲素注射液4mg/kg;去甲肾上腺素(NE)生成减少组于术前2h腹腔注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200mg/kg+术前16min腹腔注射4mg/kg氢溴酸高乌甲素注射液。采用术后大鼠1h累积疼痛评分进行疼痛行为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脊髓背角Fos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FLIN)计数。结果术前低剂量高乌甲素组、术前中剂量高乌甲素、术前高剂量高乌甲素组和术后高乌甲素组脊髓背角FLIN计数和疼痛累积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术前中剂量高乌甲素组显著低于术前低剂量高乌甲素组(P值均<0.05),术前高剂量高乌甲素组显著低于术前中剂量高乌甲素组、术前低剂量高乌甲素组、术后高剂量高乌甲素组和NE生成减少组(P值分别<0.05、0.01)。结论氢溴酸高乌甲素注射液腹腔注射可抑制手术致痛大鼠的脊髓背角Fos蛋白的表达以及疼痛反应,并呈量效关系,预先给药较术后给药的镇痛效果好。氢溴酸高乌甲素注射液可能通过促进中枢NE的释放,加强脑干下行调制系统,抑制外周伤害性刺激在脊髓水平的传入而达到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氢溴酸高乌甲素用于丙泊酚无痛人流术中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160例20~55岁早孕女性随机分成静脉推注氢溴酸高乌甲素+丙泊酚组(A组)和单纯静脉推注丙泊酚组(B组),观察两组麻醉中生命体征、术中及术后镇痛、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等。结果两组术中及术后镇痛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氢溴酸高乌甲素在丙泊酚无痛人流术中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加用氢溴酸高乌甲素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I~Ⅱ级的剖宫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芬太尼组(A组)和芬太尼复合氢溴酸高乌甲素组(B组),每组50例,除外严重妊娠期合并症及胎儿疾患者。结果芬太尼复合氢溴酸高乌甲素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芬太尼组,两组术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氢溴酸高乌甲素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效果明显,既减少了芬太尼的用量,又明显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足三里穴穴位注射对胃癌终末期镇痛作用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评价足三里穴穴位注射对胃癌终末期镇痛作用的效果.方法:将胃癌终末期疼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足三里穴穴位注射度冷丁;B组单纯针刺足三里;C组度冷丁臀部肌肉注射,观察三组止痛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A组93.0%,B组71.8%,C组60.5%.A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度冷丁穴位注射对胃癌终末期疼痛镇痛效果较好,镇痛效果优于其它两组(P<0.01).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环状混合痔手术患者进行氢溴酸高乌甲素腰俞穴注射联合静脉滴注以及空白对照的术后肛缘水肿比较,观察高乌甲素在预防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选取需手术的环状混合痔患者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试验组于腰俞穴注射(1%利多卡因20mL+3~4滴盐酸肾上腺素+高乌甲素2mL),手术后氢溴酸高乌甲素8mg加入5%GNS 500mL静滴日1次,连用3天;空白对照组不使用高乌甲素,其余同试验组。对两组患者术后肛缘水肿情况、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无治疗禁忌的情况下使用高乌甲素者较不使用者环状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发生率低;使用高乌甲素者患者术后创面疼痛情况较不用者轻;未观察到使用高乌甲素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未观察到使用高乌甲素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表现。结论:①高乌甲素对环状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有确切的防治作用;②高乌甲素在痔手术中的使用是安全的;③高乌甲素对环状混合痔术后创面疼痛有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7.
代蓉  杨鼎君 《基层医学论坛》2014,(28):3760-3762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穴位注射治疗肾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76例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8例,均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对照组采用肌肉注射,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双侧三阴交和肾腧穴),对比2组疗效(包括总有效率、止痛起效时间、疼痛完全缓解时间)。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酮咯酸氨丁三醇用药途径由肌肉注射改为穴位注射后,可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高乌甲素与曲马多术后静脉镇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氢溴酸高乌甲素与曲马多术后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曲马多、高乌甲素作为术后静脉镇痛配方,观察其镇痛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曲马多组的镇痛效果好于高乌甲素组,但恶心呕吐发生率略高于高乌甲素组。结论 高乌甲素的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弱于曲马多。  相似文献   

9.
氢溴酸高乌甲素超前镇痛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氢溴酸高乌甲素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9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LC病人,随机分成三组:A组,术前肌肉注射氢溴酸高乌甲素4mg;B组,术中氢溴酸高乌甲素4mg静脉滴注和C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并记录各组麻醉清醒拔管时、术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4小时、6小时、8小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有无恶心、呕吐、头晕、口干、嗜睡等不良反应。并于术后24小时要求病人对镇痛作总体质量评价结果:LC病人术前肌肉注射或术中静脉滴注氢溴酸高乌甲素4mg,均可使VAS降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LC时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氢溴酸高乌甲素均有较好的镇痛效果。术前肌肉注射4mg安全、有效、方便,具有超前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氢溴酸高乌甲素注射液配合膈下逐瘀汤治疗晚期肝癌疼痛的疗效.方法:患者27例,均为原发性肝癌Ⅲ、Ⅳ期(UICCTNM分期),并发严重疼痛症状.给予氢溴酸高乌甲素注射液8 mg/d静滴,并配合膈下逐瘀汤,1剂/d,按主诉疼痛程度分组法(VRS)与患者的活动状况(PS计分)评估其疗效.结果:27例患者服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结论:氢溴酸高乌甲素注射液配合膈下逐瘀汤治疗肝癌疼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氢溴酸高乌甲素注射液在4种液体中的稳定性。方法:在25℃。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将氢溴酸高乌甲素注射液加入4种液体中,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24h内不同时间混合液的吸收度(A),并扫描。同时检查配伍液的pH及外观变化。结果:氢溴酸高乌甲素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GS)、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GNS)2种液体配伍,在25℃放置24h,其外观、pH值、氢溴酸高乌甲素含量及图谱基本不变;与10%GS、0.9%氯化钠注射液(NS)2种液体配伍。在25℃放置8h,其外观、pH值、氢溴酸高乌甲素含量及图谱基本不变。与10%GS液体配伍,在25℃放置24h,其外观、pH值基本不变,氢溴酸高乌甲素含量、图谱略有变化;与0.9%NS液体配伍,在25℃放置24h,其外观、pH值、氢溴酸高乌甲素含量基本不变。图谱略有变化。结论:氢溴酸高乌甲素注射液与5%GS,GNS2种液体配伍,在24h内基本稳定;与10%GS,0.9%NS2种液体配伍,在8h内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2.
将慢性迁延性肝炎及HBsAg携带者70例,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50例用胸腺素穴位注射;对照组20例用灭澳灵口服,疗程均为三个月。治疗前后均观察HBV标志物。结果:显效率治疗组6%,对照组5%;好转率治疗组36%,对照组20%;总有效率治疗组42%,对照组25%。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对HBV标志物阴转的疗效,胸腺素穴位注射明显优于灭澳灵口服。用胸腺素穴位注射不仅用药量小,疗效大,而且可将胸腺素作用与针刺肝胆胃穴位的作用叠加,从而改善免疫功能,调节神经体液系统,加速病毒消除,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高乌甲素与多虑平联用治疗肝癌疼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乌甲素伍用多虑平治疗肝癌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 4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高乌甲素与多虑平联用组 (治疗组 )、度冷丁组 (对照组 ) ,治疗 3W ,治疗组有效率 76.9% ,对照组有效率1 8.2 % ,两组相比 ,有极显著差异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高乌甲素伍用多虑平治疗肝癌疼痛 ,疗效稳定、可靠 ,不易产生耐药性 ,不成瘾 ,亦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自体静脉血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60例符合慢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成穴位注射组30例,单纯西药单纯西药对照组30例,2组均以一周为一疗程,8疗效后对比疗效. 结果 穴位注射组总有效率90.0%,单纯西药单纯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2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 .01).结论 自体静脉血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胃炎优于单纯药物单纯西药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术后镇痛技术作为手术后的一项特殊服务正在各级医院逐渐展开,使手术后的病人不仅脱离了术后疼痛的折磨,而且缩短了病程,促进术后康复,受到了病人及家属的欢迎。近年研究表明氢溴酸高乌甲素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有镇痛作用,是非成隐性药物。我们对本院开展氢溴酸高乌甲素对肛肠手术后镇痛的效果及方法进行了对比观察。  相似文献   

16.
氢溴酸高乌甲素复合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氢溴酸高乌甲素复合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ASAⅠ~Ⅱ级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芬太尼1.0mg加格拉斯琼3mg;B组:芬太尼0.7mg加氢溴酸高乌甲素16mg和格拉斯琼3mg。两组均以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按2.0ml/h速度使用一次性微量连续输液器静脉持续镇痛48h。比较两组镇痛效果,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嗜睡、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48h镇痛效果均满意,视觉模拟评分(VAS)差别无显著意义,但B组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嗜睡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1)。结论:氢溴酸高乌甲素复合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安全有效,可减少芬太尼用量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大鼠“足三里”穴位注射度冷丁镇痛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剂量“足三里”穴位注射度冷丁的镇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其起效速度与作用强度均经同剂量肌肉注射好,生理盐水穴位注射无镇痛作用,提示穴位药给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心通联合氢溴酸高乌甲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8例DN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脑心通联合氢溴酸高乌甲素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传导.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及感觉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心通联合氢溴酸高乌甲素治疗DPN临床效果好,能够明显改善周围神经病变,并可缓解患者急性疼痛.  相似文献   

19.
小剂量“足三里”穴位注射度冷丁的镇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其起效速度与作用强度均比同剂量肌肉注射好,生理盐水穴位注射无镇痛作用.提示穴位给药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用小针刀松解术加复方骨肽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症的效果。[方法]将220例肩胛上神经卡压症患者随机分为小针刀加穴位注射组(120例)、小针刀组(50例)和穴位注射组(50例),对比观察各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结果]小针刀加穴位注射组总有效率为98.3%,单纯小针刀组为88.0%,穴位注射组为74.0%,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疗效与其他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随访两年,小针刀加穴位注射组复发1例,小针刀组复发9例,穴位注射组复发39例。说明小针刀加穴位注射组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均优于小针刀组和穴位注射组。[结论]该疗法可以迅速解除肩胛上神经受压所产生的症状,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