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与冠心病(CHD) 之间的关系以及SF、SI与CHD有关危险因素的相关关系。方法:测定43 例心肌梗塞(MI),44 例心绞痛(AP) 患者的SF、SI、血脂、血糖(BG)、血压、腰臀比(WHR) 、体重指数(BWI)水平,与40 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AP组、MI组男、女、总体SF水平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0.001),但女性升高不如男性明显;SF水平与WHR、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呈正相关(r= 0.46,0.34,0.44),与高密度脂蛋白(HDL)呈负相关(r= - 0.33)。结论:体内SF增加是AP、MI的主要易发因素之一;SF水平受营养因素特别是某些脂代谢及腹部脂肪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脑脊液髓磷脂碱性蛋白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对66例急性脑血管病(CVD)患者血清和脑脊液(CSF)的髓磷脂碱性蛋白(MBP)进行了连续动态检测。结果:急性CVD患者血清和CSF的MBP平均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急性CVD中的脑出血、脑梗塞和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的血清和CSFMBP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分析表明,急性CVD患者血清和CSFMBP含量之间呈正直线相关(r=0.76P<0.01)。血清和CSFMBP含量与急性CVD的意识障碍、肢体瘫痪、CT扫描显示的脑损害程度和部位呈一致性。提示:测定血清和CSF内脑损害后释放的MBP含量对急性CVD的诊断,预后判断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esentialhypertension,EH)病人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SR)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关系。方法:EH病人59例,正常对照46例。测定血浆PAI1、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空腹血糖(GLU)、胰岛素(INS)、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尿酸(UA)、体重指数(BMI)、腹围/臀围比(WHR)等指标。结果:EH病人ISI(用空腹血糖与胰岛素乘积的倒数表示)较正常对照组下降(-5.4±0.5vs-39±0.8,P<0.01)。血浆PAI1较对照组升高[(29±8)mg·L-1vs(24±5)mg·L-1,P<0.01]。在高血压组中单相关分析表明PAI1与WHR(r=0.369,P<0.01)、GLU(r=0.563,P<0.001)正相关,与ISI(r=-0.301,P<0.05),HDLC(r=-0.417,P<0.01)、tPA(r=-0.499,P<0.001)负相关。以BMI、WHR、ISI、HDLC、LDL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及其结合蛋白(IGFBPs)水平在儿童肾病综合征(NS)中的变化。方法:用免疫放射法和放射免疫法对20名NS患儿,即NS活动期组(NSA组,n=11)和NS缓解期组(RE组,n=9)进行了血清IGFⅠ和IGFBPs水平测定;并以同年龄组正常儿童(NC组,n=10)作对照。结果:与NC组比较,NSA组血清IGFⅠ、IGFBP3明显下降(P<001),IGFBP1和IGFBP2均明显升高(P<001);RE组的血清IGFⅠ及IGFBP1、IGFBP2和IGFBP3均可恢复正常;NSA组血清IGFBP3与白蛋白存在明显相关关系(r=076,P<001)。结论:NS活动期存在着IGFⅠ和IGFBPs的异常改变,但缓解期可完全恢复正常;IGFⅠ和IGFBPs的异常改变可能与NS患儿生长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5.
探讨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对N-心钠素(N-AN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分泌的 影响。方法:研究了24例二尖瓣狭窄(MS)患者PBMV前后血浆N-ANP和CGRP浓度的变化,两者的相关性,并研 究了N-ANP与平均二尖瓣跨瓣压差(MMPG)、二尖瓣口面积(MVA)、左房内径(LAD)及血流动力学参数作相关分 析。结果:患者术前血浆N-ANP浓度高于对照组(P<0.001),术后显著下降(与术前比较,P<0.001),但仍高于 对照组(P<0.001);而CGRP水平则呈相反变化,N-ANP与CGRP的血浆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725,P< 0.05)。血浆N-ANP改变量(△N-ANP)与MMPG改变量(△MMPG,r=0.6770,P<0.005)、LAD的改变量(△LAD,r= 0.4704,P<0.025)及平均左房压改变量(△MLAP,r<=0.7272,P<0.005)均呈正相关,与MVA的改变量(△MVA)呈 负相关(r=-0.6451,P<0.005)。结论:N-ANP和CGRP在MS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中起重要作用,测定N-ANP 和CGRP变化有可能作为判定NS狭窄程度及P?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与脑损伤相关关系。方法测定2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脑脊液(CSF)中(GIU)、γ(GABA)含量及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合CT扫描进行分析。结果HIE患儿CSF中GLU及中重度组GAB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SF中GLU/GABA比值病例组高于对照组,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患儿CSF中GLU含量增高还与LDH、CPK活性增高密切相关,(γ分别为0.599、0.610,P<0.01),同时还有与血压降低及脑水肿严重程度有关。结论CSF中GLU含量升高与脑损伤呈平行关系,GIU与GABA平衡失调可能在兴奋毒性激发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山莨菪碱和肠道吸附剂对兔急性油酸肺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脂质过氧化和中分子物质在兔实验性急性油酸肺损伤中的作用以及山莨菪碱和肠道吸附剂对油酸肺损伤的防治效应。方法:18 只兔由耳缘静脉注入油酸0.1 m l/kg 体重形成急性肺损伤模型,其中10 只以山莨菪碱10 m g/kg 体重和肠道吸附剂1 g/kg 体重分别处理(各5 只)作为处理组,另8只作为实验组。结果:油酸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显著减低(P< 0.05 和P< 0.01);血浆和BALF中的丙二醛(MDA)和丙二醛与脂质系数(MDA/Lipid)均明显增加(P< 0.05~0.01);BALF中的ALP、ALB和肺系数都显著增加(P< 0.01);血浆和BALF中的MMS也显著增加(P< 0.01)。山莨菪碱组和肠道吸附剂组分别与油酸组相比,SOD与GSH-Px 活力均增加(P<0.05~0.01);除了血浆MDA外,其它相应指标均有减低(P< 0.05 或P< 0.01)。结论:脂质过氧化和中分子物质参与油酸肺损伤的发病,山莨菪碱和肠道吸附剂对兔油酸肺损伤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
检测3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病人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丙二醛(MDA)含量,红细胞C3b受体及免疫复合物(IC)受体花环率。结果表明,肝硬化组红细胞SOD、GSHPx活力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明显降低(P<001),IC受体花环率明显升高(P<001);肝硬化病人红细胞SOD、GSHPx活力与IC受体花环率呈负相关(r1=-0.64,P<0.01;r2=-0.87,P2<0.01),红细胞MDA含量与IC受体花环率呈正相关(r=0.64,P<0.01)。本结果提示,肝硬化病人红细胞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降低对肝硬化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检测实验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及血浆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代谢产物的浓度,以探讨氧自由基(OFR)及TXA2-PGI2在小鼠实验性肝损伤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肝损伤小鼠肝组织MDA明显升高,且与血浆TXB2变化呈正相关(r=0.9083,P<0.01)。SOD明显降低;血浆TXA2明显升高,PGI2明显下降。以上结果提示OFR与TXA2/PGI2平衡失调相互作用,共同引起实验性肝损伤。而乙肝Ⅰ号方可逆转MDA、SOD、TXA2及PGI2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检测28例心绞痛、28例急性心梗、16例急性心梗恢复期患者及38例健康人血清脂质过氧化水溶性荧光物质(WSFS)、血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结果表明,冠心病各组WSF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冠心病各组间WSFS无明显差异。冠心病患者WSFS与MDA呈明显正相关(r=0.602,P<0.01),与SOD呈明显负相关(r=-0.421,P<0.01)。血清WSFS可反映体内脂质过氧化水平,可作为临床诊断冠心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PNS)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碱性髓鞘蛋白(MBP)含量的影响,为PNS用于临床颅脑损伤的治疗提供更充分的依据.方法:按标准选取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PNS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分别测患者血清NSE和MBP的浓度,并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月后行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然后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清NSE 和MBP 含量低于对照组,GCS和GOS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NS能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和MBP的含量,并表现出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了更好地认识急性弥漫性颅脑损伤与局灶性颅脑损伤在脑组织破坏以及其他脏器反应上的差别。方法 收集非炎器性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人进行CSF髓鞘碱蛋白(MBP)检测、肝、肾功能检查,血糖、电解质测定,血气分析,并进行临床GCS评分和伤后6个月GOS评定。结果 弥漫性颅脑损伤组CSF MBP,血糖明显高于局灶组,而GOS评分、血氧分压明显低于局灶组。结论 不同预后患者入院时CSF MBP水平显著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2):23-26
目的 探讨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后凝血功能及颅内压变化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62例,未发生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组作为对照组,发生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组,每组81例。比较两组PT(凝血酶原时间)、TT(凝血酶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FIB(纤维蛋白原)、PLT(血小板)、D-二聚体(DD)以及两组颅内压、GCS评分、GOS评分。结果 研究组PT、TT、APTT、D-二聚体高于对照组(P0.05),FIB、PLT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颅内压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GCS评分、GO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凝血功能出现障碍,颅内压明显增高,这为以后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急性弥漫性颅脑损伤与局灶性颅脑损伤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急性弥漫性颅脑损伤与局灶性颅脑损伤在脑组织破坏以及其它脏器反应上的差别。方法对非火器性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人进行CSF中髓鞘碱蛋白(MBP)检测,肝、肾功能检查,血糖、电解质测定,血气分析,并行临床GCS评分和伤后6个月GOS评定。结果弥漫性颅脑损伤组CSFMBP、血糖明显高于局灶性组,而GOS评分、血氧分压明显低于局灶性组。不同预后患者入院时CSFMBP水平显著不同,预后越差,CSFMBP水平越高。CSFMBP与血糖、血氧分压均有相关性。结论综合分析CSFMBP、血糖、血氧分压及GCS评分能正确评价弥漫性颅脑损伤的伤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早期综合治疗的最佳时间窗。方法将363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按病程〈1个月、1~2^+个月、2~3^+个月及〉3个月分成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分别进行综合治疗。并在入院时和出院时分别进行Glasgow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ing,GOS)和Glasgow结果评级(Glasgow outcome scoring,GCS)。结果Ⅰ组和Ⅱ组GOS评分和GCS分级显著优于Ⅲ组和Ⅳ组(P〈0.05,或P〈0.01);Ⅰ组与Ⅱ组,Ⅲ组与Ⅳ组GOS评分和GCS分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后1~2个月早期综合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压氧疗法(HBO)早期综合治疗对颅脑外伤病人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118例颅脑外伤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在颅脑外伤31~60 d开始HBO,观察组在颅脑外伤8~30 d开始HBO。比较2组病人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炎性因子水平、免疫指标、格拉斯哥预后(GOS)分级以及并发症情况等指标。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的GCS、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周,观察组IL-2、6、8和TNF-α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IgA、IgG、IgM和血总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格拉斯哥预后分级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HBO早期综合疗法治疗颅脑外伤疗效显著,能够显著降低促炎因子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好,改善病人免疫功能状态,临床上值得继续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早期应用硫酸镁对急性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科自 2 0 0 2年 1月~ 2 0 0 3年 1月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病人 10 5例为研究对象 ,均无合并伤及并发症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通过不同时期GCS、死亡率及伤后半年GOS为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第 5天及 1月时的GCS分别为 10 .1± 2 .2、13 .5± 2 .4,与对照组7.6± 2 .4、10 .8± 1.0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 5天、1月、半年死亡率 ,治疗组分别为 2 / 5 5 ( 3 .64 % )、3 / 5 5 ( 5 .45 % )、4/ 5 5 ( 7.2 7% ) ,与对照组 8/ 5 0 ( 16% )、9/ 5 0 ( 18% )、12 / 5 0 ( 2 4% )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随访半年GOS预后评分 ,治疗组Ⅰ级 3 5例、Ⅱ级 11例、Ⅲ级 4例、Ⅳ级 1例、死亡 4例 ,对照组分别为 15例、10例、10例、3例、12例 ,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早期应用硫酸镁能明显降低颅脑损伤的死亡率 ,减轻神经功能障碍及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盐酸纳洛酮对急性中重型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 4 0例急性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盐酸纳洛酮治疗组 (治疗组 )和胞二磷胆碱治疗组 (对照组 ) ,每组 2 0例。所有患者药物治疗均在脑外伤后 1 2h内 ,在脱水、抗炎、神经营养等常规治疗基础上 ,治疗组加用盐酸纳洛酮 4 .0mg/d ,连续 1 4d为 1疗程。对照组则加用胞二磷胆碱静脉滴注 0 .75g/d。依据意识觉醒时间、GCS评分、GOS评分及TCD等 ,比较两组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结果 急性中、重型脑外伤治疗中 ,治疗组在意识觉醒时间上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在不同时期GCS评分上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亦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GOS评分治疗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 ,具有非常明显统计学意义 (P <0 .0 1 )。TCD结果显示治疗组缓解脑血管痉挛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急性脑外伤早期应用盐酸纳洛酮可明显降低颅脑损伤的病残程度 ,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重型颅脑损伤早期瞳孔变化与预后关系的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瞳孔变化评分与预后的关系。方法观察10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6h内的瞳孔变化并对其量化评分,依据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结果分级(GOS)标准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分析瞳孔变化评分与GCS评分和GOS评分的关系。结果预后良好组患者的瞳孔变化评分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1),瞳孔变化评分与GCS评分负相关(r=-0.772,P<0.01)、与GOS评分负相关(r=-0.820,P<0.01)。结论伤后早期的瞳孔变化评分可反映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评分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亚低温在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病人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48例重度颅脑损伤病人(24例作常温治疗,24例作亚低温治疗)作回顾性分析,比较其治疗前后GCS评分及治疗6个月时的GOS评分,评价其疗效及预后。结果:常温及亚低温治疗4~10天后两组病人的GCS评分对比及治疗6个月时的GOS评分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亚低温治疗组的疗效及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能明显改善重度颅脑损伤病人预后,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