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一起豚鼠亚硝酸盐中毒事故刘继明王仁辉薄文学刘秀霞(卫生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长春130062)1996年5月,我所的豚鼠繁殖群在改喂卷心菜1周后,种鼠出现流产并死亡,育成鼠和仔鼠也相继死亡,死亡数量逐日上升,呈暴发之势。仅1个月,种鼠死亡500余只(...  相似文献   

2.
东方田鼠的驯育与繁殖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108只野生东方田鼠进行了驯育,并观察其习性和繁殖情况。经过2年,东方田鼠已适应实验鼠类常规饲养环境,生产发育良好,繁殖产仔日趋正常;75-80日龄性成熟,初配日龄为85-90日龄,孕期为21d,平均每胎产仔3.7只,仔鼠成活率68.75%.  相似文献   

3.
豚鼠畸形1例     
豚鼠畸形1例李家雄(成都制药三厂)实验动物畸形的报道较少,现报道豚鼠畸形1例。我厂动物室豚鼠繁殖群中1只种母鼠,在1989年1月21日夜间产仔3只(第2胎),其中2只存活,1只于次日死亡。死亡鼠为畸形豚鼠(1个头2个躯体联体)。外观:该豚鼠发育完全,...  相似文献   

4.
DHP白化豚鼠杂交后的生长与繁殖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中心引进的DHP白化豚鼠与原饲养的白化豚鼠杂交后,经近亲频密繁殖11代,育成新种群。该种群豚鼠的初配怀孕期为66.88±2.34d;每窝产仔3.14±0.97只(1~10胎),以第3、4胎产仔最多;每窝产仔数愈多,其怀孕期念短,离乳存活仔数愈少;其初生体重为94.09±31.68g,70日龄前日增重5.30±1.72g。育成体重为300~350g的实验用豚鼠,从配种起,需要94.7~108.7d。  相似文献   

5.
鼠摄入锌加优质蛋白质的饲料,可提高鼠怀孕率、平均每窝产仔鼠数和仔鼠体重。在严冬气温剧降时又能使母鼠生存率提高,仔鼠死亡率降低。表明锌加优质蛋白质有促进小白鼠生殖和增强御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小鼠剖宫取胎的适宜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小鼠剖宫取胎的适应条件,促使大、小鼠剖宫产净化的顺利进行.方法: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大、小鼠剖宫取胎净化过程中的大量数据.结果:(1)按规律准确判断妊娠天数,可使娩出的仔鼠成活率达到72.5%;(2)按规律选择代乳母所养育的仔鼠断乳成活率是按随机选择代乳母所养育的仔鼠断乳成活率的1.51倍.结论:适宜的剖宫取胎条件是提高剖出仔鼠和离乳仔鼠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昆明(KM)种稀毛鼠与正常鼠的生长繁殖是否有差异.方法 对KM种稀毛鼠与正常鼠1~8胎进行平均胎间隔、受胎率、产仔数、初生体重、仔鼠离乳成活率等繁殖力指标及1~12周龄平均体重增长等生长指标作对比实验,将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从第5胎起稀毛鼠的受胎率、平均胎间隔、仔鼠离乳成活率三项繁殖指标均低于正常鼠.但两者的产仔数、仔鼠初生体重及育成鼠周平均增重却无明显差异.结论 平均胎间隔、平均受胎率、仔鼠离乳成活率是影响稀毛鼠正常生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挥发麻醉药在不同胎次小鼠的麻醉效价。方法选择24只SPF级封闭群ICR/CD-1小鼠,雌雄各半,按1:1比例交配。生产第1胎和第2胎,形成祖代相同的两个胎次子代小鼠。观察并记录小鼠的繁殖和生长情况,包括每胎产仔数、产仔性别比例、仔鼠死亡率以及小鼠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体质量。待仔鼠成长至65~75日龄时,以翻正反射消失为判断麻醉的终点指标,应用续贯法测定异氟醚在两个胎次小鼠中的吸入麻醉半数有效浓度。结果两个胎次分别获得104和109只小鼠,并进行了异氟醚半数有效浓度的测定。小鼠繁殖情况在两胎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胎小鼠的体质量,在相同发育阶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雄性小鼠体质量在离乳和半数有效浓度测定时明显大于雌性(P<0.05)。异氟醚吸入麻醉半数有效浓度在两胎间和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次对挥发麻醉药在小鼠麻醉时的效价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 达乌尔黄鼠不仅是农田的重要害鼠,还是黄鼠鼠疫的保菌宿主,该鼠出蛰交尾后,一般于5月下旬或6月上、中旬产仔,一年只繁殖一次,每窝平均仔鼠6~8只,幼鼠于7月份分居,并常常会引起鼠疫流行。为了摸清该鼠产仔期体外寄生蚤的组成及数量,为早期灭蚤提供参考数据,作者于1990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对黄鼠产仔期体外寄生蚤  相似文献   

10.
牛磺酸对仔鼠脑发育及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牛磺酸对仔鼠脑发育及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 大鼠分为对照组和牛磺酸组,自受孕开始喂实验饲料,母鼠生育后继续食用该组饲料。仔鼠随其母鼠分为对照组和牛磺酸组,测量仔鼠在生后 14d、28d脑及海马的重量,透射电镜观察仔鼠海马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生后 14d、28d牛磺酸组仔鼠脑和海马的重量比对照组仔鼠重;电子显微镜下牛磺酸组仔鼠海马神经元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核糖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线粒体嵴清晰可见。结论 牛磺酸影响仔鼠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缺乏可妨碍脑的发育。  相似文献   

11.
铅对胎鼠甲状腺功能及仔鼠行为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醋酸铅作为受试物,将受孕大鼠随机分为20mg/kg、40mg/kg、60mg/kg3个剂量组和对照组;将受孕小鼠随机分为试验组(60mg/kg)、阴性对照组和甲基硫氧嘧啶组(25mg/只/次)。从大鼠受孕第13天,小鼠受孕第10天腹腔注射染毒,隔两天1次,共3次。甲基硫氧嘧啶组灌胃,共3次。实验结果表明,试验组胎鼠血清和羊水T_3、T_4水平及仔鼠平均体重明显下降,试验组和甲基硫氧嘧啶组仔鼠多种神经行为发育明显延迟于对照组仔鼠。说明,铅对胎鼠甲状腺功能、仔鼠体重增长以及多种神经行为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铅对胎鼠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可能是仔鼠神经行为和智力发育迟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院自1995年2月从美国引进雪貂9只,用于研究幽门螺杆菌.作者采用蛋白质含量30%、脂肪6.8%,粗纤维含量低的饲料饲喂雪貂已有3年,其中仅有的两只雌貂在1996年4月和1997年8月均各产1胎,共产仔20只,育成5只。饲喂雪貂应注意防病,必须给幼貂进行预防接种,也不能用盆、罐喂水,以免幼貂入盆戏水,污染饮水而得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净化升级金黄地鼠。方法对普通级地鼠实施子宫摘取术净化,并统计分析。结果按地鼠生殖特性准确判断妊娠天数,可使剖得的仔鼠存活率达到85.O%;选择适宜的代乳,母鼠、仔鼠的存活率为69.3%。结论适宜的剖腹取胎条件是提高剖出仔鼠和离乳仔鼠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半屏障系统下清洁级C56BL/6小鼠进行剖腹取胎,用触诊法确定妊娠鼠的临产期,剖腹产仔鼠成活率为8952%,部腹产和正常产仔鼠出生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用ICR母鼠代乳与正常产的仔鼠1~4周龄同期体重比较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4周龄头长、体长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原环境对移居大鼠子代主要脏器发育及形态的影响,观察高原移居大鼠子代心、脑和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将生活在平原地区的8周龄Wistar大鼠移居到高原地区,适应1周后,56只大鼠按3:1雌雄比例合笼受孕,所有孕鼠均自然分娩。子代大鼠按月龄分为1、3和6月龄共3组,每组随机取仔鼠雌雄各5只采集心、脑、肺、肝和肾等主要脏器测定质量;每组随机抽取45只仔鼠通过水迷宫实验、旷场实验和拒俘反应实验进行大鼠的行为学检测;每组随机抽取雌雄各5只仔鼠行脑、心和肺组织石蜡包埋,HE染色检测大鼠上述组织器官的病理学变化。结果:平原移居高原的孕鼠饮食正常,无早产和死亡。孕鼠平均每窝产仔8~10只,共计产仔345只。仔鼠体质量增长为1.0~1.5 g·d-1。有部分仔鼠出现采食量低和觅食困难现象,15只仔鼠在出生后3~5 d后陆续死亡,死亡率为4.3%。6月龄仔鼠体质量和肝脏质量/体质量比与1月龄仔鼠比较明显升高(P<0.05)。45只仔鼠在各时间点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过程中未出现溺水和死亡,其中3月龄组有7只仔鼠找到水中平台的时间低于其他仔鼠(P<0.05),其他时间点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旷场实验,1月龄组有6只仔鼠表现为中央区停留时间高于其他仔鼠(P<0.05),其他时间点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拒俘反应实验中各时间点所有大鼠表现基本一致。心肌HE染色后可见1~3月龄仔鼠心肌炎性细胞浸润,小静脉淤血,胞核消失,细胞轮廓可见;6月龄仔鼠心肌血管淤血,心肌间隙扩大。脑HE染色后可见1月龄仔鼠脑内玻璃小体形成、胞核不能辨认或消失;3~6月龄仔鼠可见神经元胞体变形、血管扩张充血、空泡样变。肺HE染色后可见1~3月龄仔鼠肺泡壁增生变厚,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肺毛细血管扩张充血;6月龄仔鼠肺泡壁增生变厚,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肺泡毛细胞血管扩张充血,肺间质有水肿液,血管内部红细胞液化。结论:西藏高原环境对移居孕鼠仔鼠心、脑、肺发育及形态有影响,其原因可能与高原低压和低氧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两种饲料配方对离乳豚鼠的增重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设计两种配方的饲料喂离乳豚鼠,并观察两组豚鼠的增重情况,以了解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对豚鼠增重的影响。材料和方法 1.豚鼠来自同一饲养间、同日离乳的同龄豚鼠,雌性体重为200~210g、雄性体重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生产SPF豚鼠,从1975年11月起给豚鼠进行子宫切除。首先在隔离器内取出胎仔,使其SPF化,而后再移入封闭饲养室内进行试验繁育。然而在1977年3月成熟的豚鼠第一代开始死亡,此后发现妊娠豚鼠,哺乳仔鼠,以及成熟后的豚鼠相继死亡。在普  相似文献   

18.
雷藤氯内酯醇对围产期小鼠内脏器官及其胎鼠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给围产期昆明鼠喂服0.6及0,3mg·kg~(-1)/d的雷藤氯内酯醇(T4),可导致部分母鼠产后泌乳减少,仔鼠缺奶死亡;引起母鼠肝脏线粒体损伤,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分布改变,糖原合成减少,肝细胞空泡变性;肾脏小管细胞空泡变性;但不引起心脏、脾脏的病理改变。另于雌鼠怀孕第5天喂服T_4,于孕第17天取材,用药组吸收胎及死胎未见高于对照组,亦未发现明显的宫内发育畸形。本实验说明T_4确是一种对胚胎毒性小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碘过量对大鼠生殖力及仔鼠记忆力的影响。方法将雌性大鼠随机分3组即高碘组、适碘组、缺碘组,每组20只,用缺碘饲料和不同浓度的碘水,复制动物模型。将雄性大鼠与造模成功的雌性大鼠按1∶2的比例合笼交配,观察生育状况及4周龄仔鼠学习记忆力。结果3组大鼠受孕率分别为适碘组85%大于高碘组65%大于缺碘组55%,每孕鼠产仔数量分别为适碘组(10.2±2.5)大于高碘组(7.4±1.5)(p<0.01),适碘组大于缺碘组(6.5±1.5)(p<0.01)。跳台实验中高碘组、缺碘组仔鼠错误次数明显多于适碘组,跳台潜伏期缺碘组和高碘组仔鼠明显低于适碘组仔鼠。结论碘过量会降低雌鼠的生殖力及仔鼠学习记忆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动物的生长繁殖性能是其生理学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实验动物的开发和应用具有指导意义。方法 选择离乳的长爪沙鼠 80只 (雌雄各半 ) ,一雌一雄长期同居。结果 每胎产仔 3~ 7只的居多 ,占总胎数的 77% ;平均每胎产仔 (5 .0 2± 2 .1 1 )只 ;每年产仔胎数 5~ 9胎的较多 ,占总胎数的 91 .7% ,平均 (7.4 9± 2 .0 1 )胎 /年 ;最早的初产周龄为 1 3周龄 ,最长的 5 2周龄 ,在 1 3~ 2 0和 2 5~ 2 8周龄的居多 ,占总对数的 80 %。长爪沙鼠的平均出生重为 3.5g ,成年鼠平均体重雌性 5 5 .6g ,雄性 6 7.2g。结论 普通级长爪沙鼠封闭群配种日龄最早在 6 5日龄 ,初产日龄超过 2 0 0日龄的长爪沙鼠应淘汰 ;性别对长爪沙鼠体重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