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电镜技术观察了日本血吸虫单克隆anti-anti-idNP30的模拟抗原在成虫、虫卵的分布和定位。单克隆anti-idNP41作为第一抗体。实验结果表明,NP30的模拟抗原定位于成虫的体膜、消化管上皮、子宫内膜上皮及虫卵的卵膜。提示NP30的模拟抗原具有其共同抗原的特性,NP30具有作为抗病疫苗候选分子的潜能  相似文献   

2.
用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NP30检测血吸虫病短程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为证实用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NP30制备的抗体检测试剂盒考核治疗效果的价值,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用NP30替代抗原,检测血吸虫病抗体。结果:该试剂盒对急性感染者的检出率为100%,慢性轻度感染者的检出率为61%,特异性为100%。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的Youden指数(r)分别为1.0和0.61,慢性感染者与经典抗体检测法SEA/ELISA(0.60)的r无差别。用此试剂盒检测血吸虫病治疗后1a的血清,阴转率达100%,明显优于经典抗体检测法(43.6%)。结论:NP30检测的抗血吸虫抗体属短程抗体,该试剂盒具有与循环抗原检测相同的考核疗效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两株抗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CA-7、CA-8,(均为IgM型)。用单抗DOT-ELISA方法可检测出血吸虫感染兔血清中的靶抗原。CA-7的靶抗原存在于虫卵、尾蚴中;CA-8的靶抗原存在于虫卵、尾蚴和成虫中。用亲和层析的方法分离纯化了这两株单抗的靶抗原。实验结果表明CA-7和CA-8的靶抗原是中性糖含量分别为23.3%和14.7%,Mr为220×103和200×103的糖蛋白。这两种抗原经高碘酸氧化后,都丧失与单抗结合的能力;但经蛋白酶消化后,仍保留抗原活性,表明与单抗CA-7、CA-8结合的位点均在糖蛋白的糖链上。CA-7靶抗原经碱水解去除O-糖链后,丧失与CA-7单抗结合的能力;CA-8靶抗原经碱水解后仍保留抗原活性,说明CA-7靶抗原决定簇位于O-糖链上,CA-8靶抗原决定簇位于N-糖链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NP30引起小鼠足垫反应的实验条件。方法3对个因素2个小平(尾蚴感染数10条/鼠和50条/鼠,NP30注射剂量1μg/鼠和10μg/鼠,感染后4周和7周)应用正交设计进行小鼠足垫试验,于NP30注射后不同时间观察足垫肿胀情况。结果正交设计结果的方差分析表明,NP30在注射后12h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果NP30引起的足垫肿胀为迟发型变态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肾组织中病毒感染及抗原的来源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分别对西安、沈阳、上海、江西和广州地区收集的30例HFRS尸检肾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28例进行病毒抗原检测,有26例阳性(26/28/30);28例进行病毒RNA检测,26例阳性(26/28/30)。西安及沈阳病例,病毒抗原和RNA阳性部位主要是肾小管上皮细胞。上海及江西病例,病毒抗原定位于肾间质血管内皮,血管壁和肾小管上皮;而病毒RNA主要定位于肾间质血管和血管内皮,少数病例伴肾小管上皮细胞阳性;1例上海病例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核病毒RNA阳性。广州病例,病毒抗原主要定位于肾血管平滑肌细胞;在3例西安病例和6例上海病例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中检测到NP和HA抗原阳性的胞浆内病毒包涵体(CIB)。在病变严重的肾小管和间质血管部位可同时检测到IgG,IgM和C3阳性;少数病例肾小球也有不连续阳性,但较前两者弱。结论:HFRS病毒可感染肾脏中肾小管上皮和血管内皮,并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包涵体,不同地区病例肾脏中病毒感染的部位不同,可能与不同地区病例所感染的病毒毒株或血清型不同有关。病毒感染所诱发的Ⅱ  相似文献   

6.
应用免疫组化对胆囊不同病变内S-100树突状细胞浸润与肿瘤相关分子的表达相互关系进行对比研究。包括胆囊癌症病人切除标本30例,结石20例,慢性炎症20例。用单克隆抗P53蛋白、抗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抗癌胚抗原(CEA)及多克隆抗S-100蛋白抗体,LSAB法检查上述病变标本,结果发现癌症病人的P53蛋白生为46.7%(14/30),PCNA为86.7%(26/30),CEA为30.0%(9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直接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类型,以鉴别胎儿有核红细胞,开展从母血分离胎儿细胞进行遗传病无创性产前诊断研究。方法:用荧光素标记的anti-HbA,anti-α-globin,anti-HbE,anti-β-globin和anti-γ-globin抗体特异性检测正常成人外周血、Hb-Bart′s水肿死胎儿心脏血、血红蛋白E杂合子患者和β^。地中海贫血纯合子患者外周血的细胞涂片,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卵巢癌中HLA-DR抗原表达和树突细胞浸泣的情况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48例)、良性上皮性肿瘤(30例)及正常卵巢(30例)的HLA-DR抗原表达及树突细胞浸润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正常卵巢组织中HLA-DR阴性,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HLA-DR表达阳性率为52.08%(P〈0.01);HLA-DR表达率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1),且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9.
将PCR扩增的HTV76-118RNA小片段的cDNA克隆插入到载体pDS56/RBSⅡ-(O)-6His中,通过IPTG诱导表达以及镍螯合层析纯化重组NP,经过SDS-PAGE、免疫转印和ELISA方法分析其蛋白特性,证实该重组NP与毒粒NP相同,均为49.6ku,能与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清产生特异性反应。以此重组NP作为抗原制备抗NP单克隆抗体,获得两株持续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用抗NPMcAb建立检测IgM抗体的ELISA捕获法。证实纯化重组NP作为抗原,避免了组织培养病毒的感染性和非特异性以及难以标准化的缺点。所建立的ELISA捕获法检测HFRS患者血清中IgM抗体的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作为HFRS的早期诊断试剂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两株抗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体-CA-7、CA-8,(均为IgM型)。用单抗DOT-ELISA方法可检测出血吸虫感染兔血清中的靶抗原。CA-7的靶抗原存在于虫卵、尾蚴中;CA-8的靶抗原存在于虫卵、尾蚴和成虫中。用亲和导析的方法分离纯化了这两株单抗的靶抗原,实验结果表明CA-7和CA-8的靶抗原是中性糖含量分别为23.3%和14.7%,Mr为220×10^3和200×10^3的糖蛋白,这两种抗原  相似文献   

11.
用低浓度PEG(MW6000)提取的日本血吸虫感染兔血清中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直接免疫家兔,制备CIC兔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印迹技术(EITB)分析鉴定日本血吸虫CIC中抗原成份。结果表明,CIC中成虫及其排泄分泌物源性抗原成份有17种,虫卵源性抗原成份有5种。且IFAT方法分析CIC中抗原成份定位于成虫表膜及肠腔上皮。  相似文献   

12.
用低浓度PEG(MW6000)提取的日本血吸虫感染兔血清中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直接免疫家兔,制备抗CIC兔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印迹技术(EITB)分析鉴定日本血吸虫CIC中抗原成份。结果表明,CIC中成虫及其排泄分泌物源性抗原成份有17种,虫卵源性抗原成份有5种。用IFAT方法分析CIC中抗原成份定位于成虫表膜及肠腔上皮。  相似文献   

13.
以乳猪ANP作为免疫原,通过杂交瘤技术建立了3株稳定分泌特异ANP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对其所分泌单抗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鉴定,单抗滴度为(1~6)×10-7,两种为IgG1型,一种为IgG2a型,所分泌的单抗能识别不同的抗原表位。  相似文献   

14.
重组汉坦病毒核壳蛋白的制备及其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PCR扩增的HTV76-118RNA小片段的cDNA克隆插入到pDS 56/RBSⅡ-(O)-6His中,通过IPTG诱导表达以及镍螯合层析纯化重组NP,经过SDS-PAGE,免疫转印和ELISA方法分析其蛋白特征,证实该重组NP与毒粒NP相同,均为49.6ku,能与肾综合征血热(HFRS)患者血清产生特异性反应,以此重组NP作为抗原制备抗NP单克隆抗体,获得两株持续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  相似文献   

15.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15例乳腺派杰氏病,用单克隆抗角蛋白及上皮膜抗原抗体进行检测,结果示所有病例派杰氏细胞均表达角蛋白,上皮膜抗原。其表型与乳内的管内癌或浸润性导管癌一致。观察结果表明,派杰氏细胞来源于其下的乳癌,但不能排除某些病例可能原发于表皮。  相似文献   

16.
应用免疫组化SP法现在HLA-DR抗原在54例大肠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正常大肠粘膜上皮、增生性息肉及息肉状腺瘤上皮均无HLA-DR抗原表达,而腺癌中出现HLA-DR的异常表达(阳性率为50%),且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1).结果说明HLA-DR抗原的异常表达可作为反映大肠粘膜上皮恶变的一项指标,对评估大肠癌的预后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风心病房颤患者手术前后静脉、动脉、左心房和右心房血浆心钠素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采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风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及30例风心病无房颤患者的血浆心钠素,并同时应用Swan-Ganz导管及左心房测压管测定心功能及各部位压力。结论心房颤动是刺激PANP分泌的重要因素,pANP测定是判断心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华支睾吸虫颗粒蛋白(CsGRN)在虫体和宿主中的表达。方法使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华支睾吸虫成虫、囊蚴和虫卵及猫的肝脏、胆管组织和全血CsGRN基因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CsGRN在成虫及宿主猫、人和实验感染的Balb/c小鼠肝脏中的定位。结果 CsGRN基因mRNA在虫体的各阶段都有表达,在感染的猫肝和胆管组织中高表达;CsGRN主要定位在成虫的睾丸、外膜和虫卵,在宿主人、猫和小鼠中主要分布在胆管上皮和肝细胞。结论 CsGRN可能参与虫体的生长发育,它作为分泌排泄抗原之一可能损害肝胆管组织,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离体实验中,观察了用机械和抗原抗体反应的方法去除卵蛋白致敏豚鼠气管上皮细胞标本,对收缩物质、抗原攻击和电场刺激的反应性。结果:去上皮标本对多种收缩物质的敏感性较未去上皮组明显升高,EC50减少6~30倍,去上皮标本对电场刺激和抗原攻击所引起的收缩反应幅度较对照组增大1.5~2.0倍。提示,气管上皮细胞对气管平滑肌功能,尤其是对其过敏性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具有重要调解作用。  相似文献   

20.
扬子鳄胃生长抑素免疫反应纤维和细胞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扬子鳄胃壁内生长抑素免疫反应(SS-IR)纤维和细胞进行了定性和定位分析,结果显示:SS-IR纤维大体呈两种类型:即少量的细长神经纤维和较多的膨体状神经纤维,主要分布在固有层,肌层及小血管周围,在腺上皮和肌层中可见单个散在分布的SS-IR阳性细胞,胞体大小不等,形态不一,提示:作为低等脊椎动物两栖爬行类-扬子鳄,其内脏中也存在有与高等脊椎动物内脏相同的特异性抗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