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4 毫秒
1.
清代医家叶天士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并相应提出了“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治疗原则,对后世临床影响较大。拙文在此试就叶氏卫气营血治则中有关“清气”之治则,略陈以下管见。一、叶氏“清气”的含义及临床意义叶氏所论温病,就其病程阶段或证候类型而言,有卫、气、营、血之分。温病气分  相似文献   

2.
传统卫气营血辨证将温病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四个阶段,强调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治疗.本文通过阐述卫气同治理论,指出卫分证与气分证病机均属郁热在里,且温热之邪传变迅速,二者并无明确界限,因此温病初起常表现为卫气同病.治疗则不必拘泥于传统卫气营血序贯疗法而应用卫气同治理论,即在温病初起即采用辛散疏卫与清解气分...  相似文献   

3.
范薇 《四川中医》2000,18(7):2-3
叶天士所著《温热论》中关于“卫气营血”的理论,使温病学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辨证施治体系。叶氏在阐述温病的治法中说:“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这已成为后世温病学者从事临床与理论研究共同遵循的原则。后人对叶氏理论注解颇多,认识又不尽相同,因此造成学习温病学的一些难解之处。本文就“入营犹可透热转气”谈谈自己的认识。1 “入营”与“透热转气”的含义“入营”是指热邪深入阴分,消耗血中津液,导致营阴不足,心神受扰而产生的证候。营分证多由卫、气分证传来,也有起病即为营…  相似文献   

4.
刘健 《山西中医》2008,24(12):44-45
目的:研究白虎汤加减灌肠对温病气分热证向营血分传变的影响。方法:采用内毒素静脉注射的方法制作温病气分热证动物模型,比较白虎汤加减灌肠与不同给药组对温病气分热证向营血分传变家兔的血小板数和红细胞参数。结果:白虎汤加减灌肠可能减少家兔血小板(未达显著性差异)和红细胞数量(与非那根组比较,P<0.01)。结论:白虎汤加减灌肠可能阻止温病气分热证向营血分的传变。  相似文献   

5.
认为营分证有热邪,又有阴份,无疑养阴清热为第一要旨。热入血分,致瘀几成必然,则凉血散血肯定是主要治法,但此并不禁忌加气药以透热。营分证、血分证、血分证均有气机不畅的表现,故保持气机在温病治疗中意义重大,而调气药的应用很讲技巧;营分证中,热易外散,在清热养阴基础上应果断加以轻清、香窜之品透达郁热。指出营分证对不可一味清热养阴,须时时注意保持气机通畅。热入血分,致瘀几成必然,则凉血散血是主要治法但应以凉血款血散血为主,调气药的应用应掌握好用量,忌用辛燥香窜,并非只用凉血散血,不能“透热”。  相似文献   

6.
“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直须凉血散血”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营分证有热邪,又有阴份,无疑养阴清热为第一要旨。热入血分,致瘀几成必然,则凉血散血肯定是主要治法,但此并不禁忌加气药以透热。营分证、血分证、血分证均有气机不畅的表现,故保持气机在温病治疗中意义重大,而调气药的应用很讲技巧;营分证中,热易外散,在清热养阴基础上应果断加以轻清、香窜之品透达郁热。指出营分证对不可一味清热养阴,须时时注意保持气机通畅。热入血分,致瘀几成必然,则凉血散血是主要治法但应以凉血散血散血为主,调气药的应用应掌握好用量,忌用辛燥香窜,并非只用凉血散血,不能“透热”。  相似文献   

7.
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根据温病发展的全过程,创造性地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纲领。并且根据各个阶段的不同表现,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原则。习惯上常以阳明经、腑证作为邪在气分的代表,因而白虎汤清泄气分和承气汤的通下,就成了代表性治法。然而邪在气分,是一个很广泛的含义。在卫气营血四个层次中,气分范围最广,表现最为复杂。简而言之,卫分之里,营血以外的一切表现均属于气分。经腑二证,虽然是气分中重要证候,但远不能概括气分证之全部。  相似文献   

8.
从卫气营血4个方面探讨"宣透郁热"法在温病辨证治疗中的运用:"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仍需宣畅气机。温病的本质是郁热,卫气营血的各个病理阶段皆然,需疏散郁结以达到气机的调畅,用药上重视风药的应用。郁热需治以宣达,风药不独解表,更因其辛温行散之力宣阳疏透、调畅气机,给邪以出路,能发郁热。清热养阴是温病的治疗大法,但针对温病"阳热怫郁"的特点,宣透郁热、透邪外出的应用亦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9.
14.如何理解叶香岩所说的“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并举例加以说明。答:这是叶氏根据温病发病过程中“卫气营血”证候的不同病理机转而确定的治法。换句话说,温病“卫、气、营、血”证候的治疗方法,原则上,卫分证,治宜辛凉解表,以透邪外出。因卫分证,病位浅,病情轻,属表证之故也;气分证,治宜清气泄热。因气分证为邪已入里,病势较重,里热蒸腾也;营分证,治应清营透热,以使邪热透出气分而解。因营分证,为邪已深入,病势更重,热灼营阴,心神被扰;血分证,治疗方法则须凉血散血。因血分证是较营分证更深一层,病势最为严重,此时热盛动血耗血也,故须凉血散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用内毒素复制家兔气分证及营血分证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耳缘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的方法复制气分证及营血分证模型,观察不同证型家兔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发热净增值的平均值。并处死后取脏器,光镜下观察心、肝、脾、肺、胸腺、脑等脏器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气分组和营血分组兔最终发热净增值均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毒素造模后家兔的症状、体征及脏器组织的病理改变均与温病气分证及营血分证表现相似。结论:内毒素致家兔气分证及营血分证模型的造模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益气养阴清热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桂  苗桂珍  朱学敏 《河北中医》2009,31(8):1133-1135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清热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清热活血中药治疗。2组疗程均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C反应蛋白(CRP)、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脂(TG)的变化和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更能明显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2组治疗后FPG、HbA1c、CRP、UAER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优于治疗前;2组治疗后UAER、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减少UAER,降低CRP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均可改善糖尿病肾病临床症状;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养阴清热活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温病透法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健勇  方凡夫 《河南中医》2009,29(11):1048-1050
温病透法立足于祛邪,适用于温病卫气营血各阶段。它是一种因势利导、引邪外出之法。透邪的目的是使邪热向上向外透达而不至于内陷,透邪是防其内陷的手段,在透的同时要注意顾护人体的正气,养护阴液;祛邪外出,不但要给邪以出路,而且时机与方法也要正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何新慧教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经验。提出分期而治的治疗原则,经期以化瘀止血为主,非经期以消瘤扶正为主;用药强调气血同调,消补兼施,寒温同用。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PCS)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方法:通过总结归纳、搜集整理文献、梳理等方法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PCS证型主要包括肝郁气滞、肝胆湿热、气滞血瘀。治宜抓住PCS病机,治疗肝胆脾胃失调为关键,辨证论治,从整体出发,提高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从气血失和角度入手,结合脏腑病机及对脉道的影响,探析原发性高血压的病机。气血升降失和,影响机体气血运行。血随气升,心主血脉、脾主运化、肝主疏泄功能失调均可导致气血升失和;气随血降,肺主气,胃主降浊,肾主纳气收藏功能异常易引起气血降失和。气血虚实失和,血虚则气之生化不足,气虚则无力行血以荣周身,导致气血两虚、气虚血瘀。气血失和,导致脉道通利不畅及脉管弹性减弱,血液在脉中受阻,血压升高。  相似文献   

16.
从虚热瘀论治药流后恶露不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药流后恶露不绝的病机离不开虚、热、瘀三个方面 ,在立法上活血祛瘀是关键 ,养血益气是基础 ,清热是防止本病传变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顾宁 《天津中医药》2002,19(6):47-49
基于对中医学气血关系学说和中风病"气虚血瘀"理论的认识与探讨,通过初期临床观察,认为元气亏虚、脑络瘀阻是急性脑梗死的病机重点,血瘀又可加重气虚,导致气滞,气虚、血瘀、气滞相互为患.提出对本病的治疗除应活血化瘀、清除脑络瘀血外,更需强调气血兼顾,补气行滞与活血祛瘀相辅相成,使气旺而血运,气行而瘀除,瘀去而新生.补气活血、行气通滞是急性脑梗死的重要治则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辨治复发性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52例RSA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以120例正常早孕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进行辨证论治。观察两组患者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Ab)、抗子宫内膜抗体(Endometrial antibody,EMAb)、抗精子抗体(Anti sperm antibody,As Ab)、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睾酮(testosterone,T)、孕酮(progesterone,P)、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Plasma homocysteine level,HHcy)水平及绒毛染色体异常情况。结果:观察组绒毛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子宫异常发生率、支原体培养(PPLO)阳性率、CT阳性率、As Ab阳性率、EMAb阳性率、ACAb阳性率和Hc GAb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IL-2、HHcy和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85.0%患者成功正常妊娠,15%的患者仍然流产。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王世钦 《山东中医杂志》2005,24(12):710-711
对病毒性心肌炎辨治规律进行了探讨,指出其病机多因热毒恋结,消灼气阴,致气阴两虚,阴虚血灼,血脉瘀阻,气血运行失调,治疗当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安神活血等综合运用,标本兼治,方可收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肾病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另加用当归补血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有效率为74.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降低血脂、24 h尿蛋白、改善肾功能和血脂水平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益气活血法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及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发挥肾功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