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丙泊酚、咪唑安定、右美托咪定预防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行会阴、腹股沟区手术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丙泊酚组(P组)、咪唑安定组(M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盐水组(N组).4组患儿均用七氟烷吸入诱导及维持,用0.3%罗哌卡因0.75 ml/kg骶管阻滞有效.术毕前10 min P组泵注丙泊酚1 mg/kg;M组泵注咪唑安定0.05 mg/kg;D组泵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h);N组泵注盐水5ml.术毕时停七氟烷.术后均送入PACU.观察苏醒期躁动的例数、躁动评分、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反复躁动例数.结果 P组和D组躁动例数、躁动评分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组较N组躁动评分虽轻(P<0.01),但躁动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苏醒时间与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于P组和M组(P<0.01).M组的苏醒时间长于N组(P<0.01).P组的苏醒时间短于M组(P<0.01),但长于N组(P<0.01).苏醒过程中,D组苏醒过程平顺.而P组和M组均出现反复躁动的情况;P组与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和D组PACU停留时间短于M组(P<0.01).结论 右美托咪定预防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效果确切,又不延长苏醒及PACU停留时间,能更好地预防苏醒期反复躁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全身麻醉鼻内镜鼻窭手术麻醉苏醒期的临床效应。方法选择20-6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I或Ⅱ级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右关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生理盐水组(S组)。手术结束前30minD组静脉泵入0.5μg/kg右美托咪定.15rain榆注完;S组静脉泵入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入室时(T0)、给药结束后5min(T1)、术毕(T2)气管拔管即刻(L)、气管拔管后5min(T4)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吸痰拔管时的镇静-躁动(SAS)评分及T4时的Ramsay镇静评分。结果T1、T3时D组SBP明显低于S组.HR慢于S组,T3时D组DBP明显低于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时D组SAS评分明显低于S组.而Ramsav评分明显高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减少鼻内镜鼻窦手术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并不延长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3.
刘印华  刘彦涛  李刚 《河北医药》2016,(23):3592-3594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全身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小儿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1组( D1组)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右美托咪定2组( D2组)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μg/kg;对照组( C组)静脉注射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采用静脉快速诱导全身麻醉,术中以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记录用药前T0,手术结束时T1,拔出气管导管即刻T2,拔管后5 min T3平均动脉压( MAP)值和心率( HR),并观察记录苏醒期不良反应(喉痉挛、恶心呕吐、躁动、苏醒延迟等)的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年龄、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3组患儿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D2组苏醒时间比C组和D1组明显延长( P <0.05);在T1、T2、T3时间点,D1及D2组MAP和HR值均比C组降低( P <0.05);D1及D2组喉痉挛、恶心呕吐、躁动的发生率比C组明显降低( P <0.05);D2组术后苏醒延迟发生率比C组和D1组明显增高( P <0.05)。结论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0.5μg/kg的右美托咪定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使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复合麻醉斜视矫正术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拟行斜视矫正术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生理盐水对照组(Ⅰ组,n=20)和右美托咪定组(Ⅱ组,n=20)。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异丙酚3 mg/kg完成诱导插入喉罩,术中吸入2%~3.5%七氟醚维持麻醉。插入喉罩即刻Ⅱ组输注右美托咪定0.2μg/(kg·h),Ⅰ组输注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手术结束时停止输注右美托咪定和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PACU期间记录躁动发生情况,采用小儿苏醒期烦躁量表(PAED)评价躁动程度。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患者麻醉后PACU停留时间短,躁动发生率低,躁动评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减少七氟醚复合麻醉斜视矫正术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苏醒质量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复合麻醉斜视矫正术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拟行斜视矫正术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生理盐水对照组(Ⅰ组,n=20)和右美托咪定组(Ⅱ组,n=20)。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异丙酚3 mg/kg完成诱导插入喉罩,术中吸入2%~3.5%七氟醚维持麻醉。插入喉罩即刻Ⅱ组输注右美托咪定0.2μg/(kg·h),Ⅰ组输注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手术结束时停止输注右美托咪定和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PACU期间记录躁动发生情况,采用小儿苏醒期烦躁量表(PAED)评价躁动程度。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患者麻醉后PACU停留时间短,躁动发生率低,躁动评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减少七氟醚复合麻醉斜视矫正术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苏醒质量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镇静、镇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在该院重症病房接受治疗的需使用镇静、镇痛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咪达唑仑组各43例。右美托咪定组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镇静、镇痛进行治疗,咪达唑仑组使用咪达唑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镇静、镇痛进行治疗。结果右美托咪定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唤醒时间明显短于咪达唑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恶心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的顺行性遗忘及呼吸频率下降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但心动过缓和低血压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咪达唑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咪达唑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但能引起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及顺行性遗忘等不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时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5~78岁,ASAI~Ⅲ级的PVP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D组(右美托咪定组)与M组(咪达唑仑组)各30例。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注药时间10min,术中0.5μg·kg^-1·h^-1维持;M组予咪达唑仑0.04mg/kg,术中0.05mg·kg^-1·h^-1维持。观察2组Ramsay镇静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D组患者术中镇静效果优于M组,各时间点MAP和HR均低于M组,D组SpO:均无下降,M组5例下降至90%以下。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的镇静安全有效,血流动力学平稳,患者舒适感较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七氟醚联合右美托咪定在小儿门诊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40例1-7岁的门诊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七氟醚联合右美托咪定组(SD组)。七氟醚用于麻醉诱导与麻醉维持,S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泵负荷量1μg/kg,10 min内注射完后给予维持量0.4μg/(kg·h)持续静脉泵入至手术结束;S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负荷量后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持续泵入至手术结束。记录两组患儿术中呼气末七氟醚浓度、术后躁动发生率、术后PAED评分、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结果与S组相比,SD组围术期呼气末七氟醚浓度显著降低,SD组围术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明显低于S组;两组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在麻醉复苏室后10、20、30、40 min SD组PAED评分均低于S组(P〈0.05),SD组患儿术后躁动的发生率显著低于S组(P〈0.05)。从麻醉诱导至术毕完全清醒SD组术后发生恶心呕吐和寒战的患儿例数均少于S组(P〈0.05)。结论七氟醚联合右美托咪定全身麻醉显著减少七氟醚的需要量和术后躁动的发生率,不增加留院观察时间,适合于小儿外科门诊手术。  相似文献   

9.
安丽  杨会义  邵娴  马琨 《河北医药》2016,(13):2035-2037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用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前镇静的效果。方法选择重度子痫前期孕妇102例,孕周≥34周,体重60~100 kg,年龄25~39岁,ASAⅡ或Ⅲ级,孕妇随机分为2组:右美托咪定组及安定组。右美托咪定组患者于术前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μg/kg,泵注10 min后改为0Ζ.25μg· kg-1· min-1持续泵注2 h,安定组于术前采用肌内注射安定10 mg镇静,2组均静脉输注硫酸镁。记录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30 min、2 h、麻醉前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胎心率监测,乌拉地尔用量,患者麻醉前Ramsay 镇静评分,检测患者麻醉前及手术开始时血清皮质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浓度,记录新生儿娩出1 min时的Apgar评分。结果2组治疗前、治疗后30 min、2 h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胎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治疗后收缩压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 P <0.05),安定组治疗后舒张压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 P <0.05),右美托咪定组治疗后30 min、2 h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 P <0.05),治疗后2 h舒张压低于治疗后30 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患者术前乌拉地尔用量、麻醉前Ramsay 评分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手术开始时血清皮质醇、MDA水平高于麻醉前,SOD水平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右美托咪定组麻醉前、手术开始时皮质醇、MDA水平低于安定组,SOD水平高于安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安全用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术前镇静,减少术前乌拉地尔用量,且降低患者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
罗俊  王永旺  顾恩华  薛玉良 《中国药房》2013,(44):4182-4184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对儿童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EA)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行先天性斜视矫正手术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氯化钠注射液组(S组)、咪达唑仑组(M组)和丙泊酚组(P组)。所有患儿静脉麻醉后,M组给予咪达唑仑0.05mg/kg,静脉注射;P组给予丙泊酚1mg/kg,静脉注射;S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ml,静脉注射。记录3组患儿诱导时间、麻醉维持时间、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呼吸频率(RR);记录3组患儿苏醒和出麻醉后恢复室(PACU)时间及患儿苏醒期躁动(PAED)评分;记录所有患儿镇痛评分(CHIPPs)及EA发生率;观察3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儿术中诱导时间、麻醉维持时间、MAP、HR、RR、苏醒时间、出PACU时间、CHIPP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患儿和P组患儿EA发生率及PAE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S组患儿EA发生率和PAED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可降低七氟烷麻醉患儿EA发生率和PAED评分,提高患儿复苏质量和安全,且不延长苏醒和出PACU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预先给药复合喉罩对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期间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部手术的冠心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 C组)、右美托咪啶组( D组)、喉罩组( F组)、右美托咪啶复合喉罩组( DF组),每组20例。 D组及DF组在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1μg/kg,C组及F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 C组及D组麻醉诱导后给予气管插管,F组及DF组麻醉诱导后给予喉罩。4组患者术中维持BIS值40~50。分别于患者入室后(T1)、右美托咪啶泵注结束后(T2)、插管或插喉罩前即刻(T3)、插管或插喉罩后即刻(T4)、插管或插喉罩后5 min(T5)、拔管或拔除喉罩前即刻(T6)、拔管或拔除喉罩即刻(T7)、拔管或拔除喉罩后5 min(T8)记录患者的HR、MBP、SpO2,于T2、T3、T4、T5、T6、T7、T8取血样测定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记录麻醉过程中患者心肌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D组在T2~T5时点的HR、MBP均较低( P <0.05),F组在T4、T5、T7、T8时点的HR、MBP均较低( P <0.05),DF组在T2~T5、T7、T8时点的HR、MBP均较低( P <0.05),余时刻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与D组比较,DF组在T4、T5、T7、T8时点的HR、MBP均较低( P <0.05),余时刻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与F组比较,DF组在T2~T5时点的HR、MBP均较低( P <0.05),余时刻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与C组比较,D组及DF组在T2、T3时点的E、NE浓度均较低,D组、F组及DF组在T4、T5时点的血浆E、NE浓度均较低,F组及DF组在T7、T8时点的血浆E、NE浓度均较低( P <0.05),余时刻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与D组比较,DF组T4、T5、T7、T8时点的血浆E、NE浓度均较低( P <0.05),F组在T7、T8时点血浆E、NE浓度均较低( P <0.05),余时刻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右美托咪啶预先给药复合喉罩能明显减轻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期间的应激反应,能够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心血管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更有利于围术期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2.
李刚  刘彦涛  吕小静  刘印华 《河北医药》2016,(18):2799-2801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对妇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麻醉深度及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妇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1组)、右美托咪定2组(D2)和对照组(C 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1组(D1组, n =30)于麻醉诱导前15min 泵注负荷量右美托咪定0.5μg/kg 后持续泵注维持量0.2μg/kg/h 至手术结束前40 min 停药;右美托咪定2组(D2组, n =30)于麻醉诱导前15 min 泵注负荷量右美托咪定0.5μg/kg 后持续泵注维持量0.4μg/kg/h 至手术结束前40 min 停药;对照组(C 组, n =30)泵注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采用静脉快速诱导全身麻醉,术中以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维持。记录用药前 T0,用药15 min 后 T1,气腹完成时 T2,停药后 T3及手术结束时 T4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并观察记录苏醒期不良反应(拔管呛咳、术后恶心呕吐、躁动、寒战、苏醒时间延长等)的发生情况。结果在 T1、T2、T3及 T4四个时间点,D1及D2组的 BIS 值均比 C 组降低( P <0.05);D1及 D2组的拔管呛咳、恶心呕吐、躁动及寒战的发生率比 C 组明显降低( P <0.05),但 D2组术后苏醒延迟的发生率比其他两组明显增高( P <0.05)结论静注右美托咪定可使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 BIS 值降低,术中持续泵注0.2μg/kg/h 的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减少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右旋美托咪定对小儿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七氟烷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实施神经外科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两组均为七氟烷吸入诱导。D组静脉内右旋美托咪定1μg/kg负荷并以0.4μg(/kg h)持续泵入,复合七氟烷维持麻醉;C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复合七氟烷维持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苏醒期的躁动情况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和停留PACU时问和术前躁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D组的术后躁动评分和躁动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小儿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右旋美托咪定可以减少七氟烷麻醉后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右关托咪定、咪达唑仑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患者自控芬太尼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液中的效果。方法:15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接受丙泊酚-芬太尼-罗库溴铵诱导、七氟烷麻醉维持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30例。O组加入16mg恩丹司琼,M组加入5mg咪达唑仑,OM组加入16mg恩丹司琼及5mg咪达唑仑,D组加入200μg右美托咪定,OD组加入16mg恩丹司琼及200μg右美托咪定。PCA按20μg/mL芬太尼计算共计60mL,背景输注1mL/h,bolus0.5mL,锁定时间15min。记录麻醉后恢复室(PACU)、术后6h及24h的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nau—seaandvomiting,PONV)发生率、镇静评分、VAS评分、芬太尼使用量及PCA有效按压次数、止吐及镇痛补救措施人数。结果:O组术后3个时间段PONV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4组,但术后6h及24h时点的镇静评分明显低于其他4组(P〈0.05);D组及OD组术后3个时间段PONV发生率明显低于M组(P〈0.05)。O组补救止吐药使用30人次(100%),明显多于其他4组(P〈0.05),D组及OD组补救止吐药使用次数明显少于其他3组(P〈0.05)。5组患者术后3个时间段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组及OD组术后6、24h的芬太尼PCA使用量及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少于M组、OM组及O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加入芬太尼PCA镇痛液中,止吐效果优于恩丹司琼,但两药均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右美托咪定辅助镇痛、镇吐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5.
钱莹 《中国基层医药》2014,(10):1472-147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用于减轻小儿七氟烷麻醉术后急性躁动的有效剂量。方法将105例ASAⅠ~Ⅱ级行手术的患儿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5例,患儿吸入3%七氟烷进行麻醉诱导,对照组患儿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2 mL,观察1组患儿注射右美托咪啶0.15μg/kg,观察2组患儿注射右旋美托咪啶0.30μg/kg,然后放置口咽通气道辅助通气,行骶管阻滞。麻醉维持使用1.2%七氟烷,维持其自主通气。记录患儿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的改变。在麻醉结束时记录睁眼的时间( TEO )。结果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TEO分别为(8.45±4.02)min、(9.23±5.03)min、(10.81±4.06)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1组的躁动发生率(20.00%)显著低于对照组(42.86%)(χ^2=31.42,P<0.05),观察2组(8.57%)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观察1组(χ^2=24.37、7.53,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可有效预防小儿七氟烷麻醉术后急性躁动,0.30μg/kg剂量既有效又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全麻)诱导时复合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药物效果的差异。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上腹部手术患者60例,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各30例。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入气管插管前(T1)、插入气管插管后即刻(T2)、切皮即刻(T3)、拔出气管插管后即刻(T4)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记录诱导后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降到55时丙泊酚的效应室靶浓度、苏醒期患者拔管时间、躁动情况、Ramsey镇静评分。结果 T2-T4时D组SBP明显低于M组, T2-T4时M组SBP、DBP明显高于T0时(P〈0.05);T1-T4时D组HR明显慢于M组, T1-T3时D组HR降低程度大于T0时, T1、T4时M组HR明显快于T0时(P〈0.05);BIS值降到55时丙泊酚的效应室靶浓度和拔管时间D组与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躁动D组明显低于M组, Ramsey镇静评分D组高于M组(P〈0.05)。结论在行上腹部手术中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应用效果相比,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复合麻醉斜视矫正术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拟行斜视矫正术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生理盐水对照组(Ⅰ组,n=20)和右美托咪定组(Ⅱ组,n=20)。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异丙酚3 mg/kg完成诱导插入喉罩,术中吸入2%~3.5%七氟醚维持麻醉。插入喉罩即刻Ⅱ组输注右美托咪定0.2μg/(kg·h),Ⅰ组输注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手术结束时停止输注右美托咪定和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PACU期间记录躁动发生情况,采用小儿苏醒期烦躁量表(PAED)评价躁动程度。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患者麻醉后PACU停留时间短,躁动发生率低,躁动评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减少七氟醚复合麻醉斜视矫正术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苏醒质量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对小儿心导管术麻醉维持和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进行心导管术的1~11岁儿童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复合七氟烷组(DS组)41例和七氟烷组(S组)43例。所有患儿均于入室后,静脉注射氯胺酮1 mg·kg-1。DS组静脉泵持续10 min输入复合量的右美托咪啶1μg·kg-1,术中再予维持量2μg·kg-1·h-1,S组用0.9%氯化钠代替。2组术中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麻醉深度,通过调节七氟烷吸入浓度使BIS值维持在55~65之间。记录2组患儿入室时(T0)、喉罩置入即刻(T1)、喉罩置入后20 min(T2)、喉罩拔除即刻(T3)各时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BIS值、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及呼气末七氟烷浓度,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后镇静药使用情况及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 T1~T3各时点的DS组心率明显低于S组(P<0.01)。T2、T3时点,DS组呼气末七氟烷浓度明显低于S组(P<0.01)。DS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长于S组(P<0.01)。初醒时点,DS组镇静躁动评分明显低于S组(P<0.01)。术后,DS组躁动需加镇静药例数(12例)明显少于S组(37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右美托咪啶能优化小儿心导管术的麻醉维持和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药科学》2016,(19):142-14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苏醒质量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8月我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C、D四组,分别采用异丙酚、七氟烷、右美托咪定复合异丙酚、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麻醉,比较四组患者手术结束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并比较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术后疼痛及镇静。结果 B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其余三组,A、B两组心率均高于C、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D三组拔管及苏醒时间均短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后疼痛评分高于C、D两组,镇静评分低于C、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麻醉在阑尾切除术患者中应用对血压控制效果最佳,并增强术后镇痛及镇静效果,并不延长拔管及苏醒时间,具有显著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全麻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30例( 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 D组),每组15例。 C组麻醉诱导静脉给予咪达唑仑0.1 mg/kg,丙泊酚2 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 mg/kg,舒芬太尼0.3μg/kg,3 min气管插管。 D组麻醉诱导前10 min内泵入右美托咪定2μg/kg,继之以0.5μg· kg -1· h-1泵入至手术结束前15 min。记录麻醉开始前10 min (T0),手术结束即刻(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10 min(T3),4个时间点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并分别于上述4个时间点抽取2 ml动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肾上腺素(E)以及去甲肾上腺素( NE)的浓度。观察并记录手术结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2组T1、T2、T3 MAP和HR水平均显著高于T0( P <0.05)。 C组T2时HR水平高于T1、T3( P <0.05)。 D组T2MAP水平高于T1、T3( P <0.05),HR水平T1、T2、T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D组T1、T2 MAP水平低于C组,T2 HR水平低于C组( P <0.05)。 C组T1、T2、T3血清E和NE水平均高于T0( P <0.05),T1、T2、T3血清E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T2血清NE水平显著高于T1、T3( P <0.05)。 D组T0、T1、T2、T3血清E、NE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D组T1、T2、T3血清E、NE水平均低于C组( P <0.05)。 C组T1、T2、T3躁动评分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D组不同时间躁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D组T1、T2、T3躁动评分明显低于C组( 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有助于维持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应激反应,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提高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