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与妊娠期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孕妇117例,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43例(甲减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74例孕妇(甲亢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孕妇5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甲状腺功能指标促甲状腺激素( TSH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以及围生儿结局。结果妊娠期间甲减组血清TSH高于对照组,FT3、FT4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甲亢组TS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FT3、FT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组与甲亢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甲减组与甲亢组妊娠期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甲亢组高于甲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甲亢组与甲减组围生儿出生体质量均低于对照组,甲减组体质量低于甲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组和甲亢组不良围生儿结局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异常是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威胁母婴健康,妊娠期间需注意定期检测甲状腺激素指标,早期识别,加强治疗,以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患者血清尿酸水平(BUA)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8例为观察组,80名体检非卒中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BUA,研究BUA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尿酸浓度(375.93±42.67)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260.43±24.78)mol/L,P〈0.01;轻、中及重度病情患者血尿酸水平逐渐增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异常患者病情未愈及死亡38例,比例为59.3%,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者(P〈0.05)。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脑卒中患者病情及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李洁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1):1650-1651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3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实验组,并按照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四组。选择健康体检者300例作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所有试验者的甲状腺素总量(TT4)、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甲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和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总量(TT3),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FT3、TT3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HbAIc〈6.5%组患者的Fr3、Tr3明显高于GHbAl(6.5%-7.5%)组、GHbAle(7.6%-10.0%)组、GHbAlc〉10.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的TT4、FT4、T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准确检测患者的甲状腺激素代谢指标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丹红注射液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血脂及血尿酸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血脂及血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85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43例)、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疗程15~20d,观察两组治疗后血脂及血尿酸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脂、血尿酸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可以降低老年慢性病患者血脂及血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5.
王卫民 《中国医药》2012,7(12):1527-1529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患者血脂、血尿酸水平变化及其可能原因。方法收集2008年2月至2011年6月诊断为甲状腺功能减低(甲减组)患者21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亚甲减组)患者25例,体检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对照组)20例,同时测定各组TC、TG、LDL—c、H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血尿酸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甲减组及亚甲减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减组TSH较亚甲减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甲减组及亚甲减组患者的TG、TC、LDL、ApoB、尿酸升高,HDL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亚甲减组比较,甲减组患者HDL、ApoA减低,TG、TC、LDL、ApoB、尿酸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③TsH与TC、TG、HDL、LDL、ApoA、ApoB、血尿酸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81、0.686、0.648、0.341、0.429、0.519、0.351,均P〈0.01),FT3与TC、TG、HDL、LDL、ApoA、ApoB、血尿酸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23、-0.641、-0.716、-0.327、-0.415、-0.571、-0.368,均P〈0.01),n与TC、TG、HDL、LDL、ApoA、ApoB、血尿酸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42、-0.-675、-0.697、-0.317、-0.403、-0.537、-0.324,均P〈0.01)。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血脂异常及血尿酸改变的原因可能与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及其功能,TSH水平均有关系,因此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阶段,合理的应用甲状腺素对于防治心血管事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检测对老年脂肪肝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老年脂肪肝患者177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健康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尿酸的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血尿酸异常发生率为50.3%,高于对照组的10.0%(X^2=7.43,P〈0.05);观察组血尿酸为(473.21±56.85)μmol/L,高于对照组的(349.1462.73)μmol/L(t=9.63,P〈O.05)。结论脂肪肝可引起血尿酸异常,应对老年脂肪肝患者定期检测血尿酸水平,对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及预防其他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丙基硫氧嘧啶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甲亢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丙基硫氧嘧啶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局部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两组均以8周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甲状腺体积、总三碘甲状腺原氮酸(TT3)、总甲状腺激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的症状缓解时间、各指标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基硫氧嘧啶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甲亢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献梅 《海峡药学》2010,22(7):166-167
目的确器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罗格列酮4mg,po,qd。两组治疗16周后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①治疗组治疗前后FBG、2hBG、HbAlc、FINS、2hPl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FBG、2hBG和HbAle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INS、2hPlns和IRI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对照组治疗前后TC、TG、HDL—C和L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治疗前后TG和HDL-C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TC和LDL-C治疗前后比较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等作用,且治疗后不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是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江淑 《首都医药》2009,16(16):33-34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检测确诊的冠心病患者65例与57例健康体检者的血尿酸(UA)、血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并将冠心病患者分成三组:稳定型心绞痛(SAP,n=22)、不稳定型心绞痛(UAP,n=23)、急性心肌梗死(AMI,n=20);对上述观察指标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他生化指标BUN、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SAP、UAP、AMI三组间血尿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SAP组BUN水平显著低于UAP、AMI组(P〈0.05);SAP组Cr水平显著低于AMI组(P〈0.05),与UAP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升高预示着冠心病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10.
陈华峰 《海峡药学》2015,(4):144-145
目的:探讨氯沙坦和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4年8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采用氯沙坦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及血尿酸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用药后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治疗前后两组之间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尿酸经治疗后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血尿酸治疗后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对照组为31.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4,P<0.05)。结论依那普利和氯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时对血尿酸和血压水平均有显著改善效果,但氯沙坦尿酸改善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獉獉: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男性患者心肌酶活性及血尿酸变化情况。方法獉獉:应用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男性患者279例,分别于新入院及入院治疗4周后测定其心肌酶(CK、AST、LDH)及血尿酸(SUA)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獉獉: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男性患者的血清心肌酶活性及血尿酸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新入院血尿酸增高的男性患者组心肌酶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P〈0.01)。结论獉獉: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男性患者伴有心肌酶活性及血尿酸异常,其中血尿酸增高的男性患者心肌酶活性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的男性患者。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血尿酸水平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春香  龚辉 《医药世界》2009,(8):385-386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相关因素,探讨高血尿酸与原发性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2007-02/2008-08住院的高血压患者306例,按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组及正常尿酸组,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情况,分析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尿酸与三酰甘油、血压等呈正相关(P〈0.05);颈动脉病变、视网膜病变与血尿酸呈正相关,合并左心室肥厚、脑血管意外、肾脏损害者,血尿酸值也显著升高。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尿酸与多因素相关,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表明高尿酸血症在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慢性尿酸性肾病致肾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52例慢性尿酸性肾病致肾功能损害患者,采用降尿酸方法,控制血尿酸至正常水平,定期观察肾功能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治疗1年后进行疗效统计分析.结果 52例接受治疗的患者,血尿酸(SUA)均显著降低(P < 0.05),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等肾功能指数明显改善(P < 0.05),蛋白尿、血尿亦明显改善(P < 0.05).结论 降低血尿酸至合适水平,可有效控制慢性尿酸性肾病致肾功能损害的进展,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引起的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肝功能有无损害,将患者分为甲亢性肝功能损害组(A组)和甲亢无肝功能损害组(B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肝功能指标,探讨甲亢性肝损害的相关因素。结果①甲亢性肝损伤的发生率为31.6%;②甲亢性肝损伤与甲亢病程、年龄密切相关(P<0.05),与性别无关(P>0.05);③甲亢性肝损伤患者血清三碘甲腺原酸氨(TT3)、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腺原酸氨(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明显高于甲亢无肝功能损害组,而促甲状腺素(TSH)两组则相差不大(P>0.05);④甲亢性肝损害最常见的异常肝功能指标是碱性磷酸酶(ALP)。结论甲亢较易引起肝损伤,ALP是肝功能最常见的异常指标,甲亢性肝损伤与甲亢患者的年龄、病程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相关,而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分级与高尿酸血症及颈内动脉内径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0例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按不同血压水平(1、2、3级)进行分组,分别测量每组的血尿酸(SUA)、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颈总动脉内径并进行比较。结果各组SU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血压升高SUA升高;各组血生化比较,TG、TC(P<0.01)以及LDL(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APOA1、HDL、APOB及颈总动脉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组间比较,Ⅰ,Ⅱ组间:TG(P<0.05)、LDL(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Ⅲ组间:SUA和颈总动脉内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Ⅲ组间SUA、TG和颈总动脉内径(P<0.01)以及TC、LDL(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患者SUA水平升高的程度与高血压的临床分级及脂质代谢有关,与颈总动脉内径有相关性,但不密切。  相似文献   

16.
王跃 《中国医药科学》2014,(13):188-191
目的:探究分析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及甲状腺腺瘤患者采取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4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及1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甲状腺全切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及部分甲状腺腺瘤患者采取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加快患者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酸结石形成的相关因素及机制。方法选择T2DM合并尿酸结石患者50例纳入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诊治的未合并尿酸结石的T2DM患者5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SBP、DBP、TC、FBG、2hPB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BMI、尿pH值、HOMA-IR、SUA、TUA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pH值、HOMA-IR是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结石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高尿酸排泄、胰岛素抵抗、超重或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在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结石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尿pH值、HOMA-IR是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结石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刘爱学  王小娟  吴颖  于常英  梁晓慧 《河北医药》2009,31(23):3197-3199
目的观察阿法骨化醇对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血尿酸(BUA)、补体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22例老年高血压合并CAS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65例口服阿法骨化醇加常规药物治疗3个月。对照组:57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3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肾功能、CRP、C3、C4和BUA值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RP、C3和BUA的测定值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RP、C3和BUA的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法骨化醇能够降低老年高血压病合并CAS患者的CRP、C3和BUA水平,可能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