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麻疹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自1965年广泛推行麻疹疫苗以来,发病率显著下降,麻疹流行也得到了控制。但近年来我国麻疹疫情有明显上升趋势,且麻疹流行规律发生改变。为应对麻疹疫情,研究麻疹控制策略,本文对麻疹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高质量麻疹疫苗接种是消除麻疹的主要策略,我国自1978年将麻疹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尤其是1986年实施2剂次麻疹疫苗接种程序以来,麻疹发病率大幅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宣汉县麻疹检测工作情况,进一步加快消除麻疹进程,为麻疹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捕获法检测麻疹IgM抗体或风疹IgM抗体,分析病例个案。结果255例麻疹疑似病例共采样213例,麻疹IgM抗体阳性135例,阳性率为63.38%,风疹IgM抗体阳性50例,阳性率为23.47%。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中,97例未接种或未复种麻疹疫苗;农村发病68例,流动儿童发病43例,共占发病的82.22%;0~14岁发病105例,发病占80.75%。结论农村边远山区和流动儿童麻疹发病较高,麻疹疫苗接种率和复种率低是麻疹发病重要原因,进行麻疹强化免疫是控制麻疹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加速麻疹控制策略,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西安市1951—2007年麻疹三个阶段流行病学特征和控制策略,采用对重点高危人群干预、麻疹监测系统的建立、麻疹剂量与麻疹免疫策略调整等综合措施,控制麻疹发病。结果西安市2005年后麻疹发病率下降至5/10万以下,其中2~14岁组儿童麻疹发病得到有效控制,使麻疹流行强度迅速减弱,改变了麻疹的流行特征。结论根据西安市麻疹流行三个阶段特点和干预效果分析,提出适宜的麻疹疫苗初种年龄和控制院内感染,重点人群的强化免疫和薄弱环节的环状免疫,以及加强麻疹监测等综合措施是加速消除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徐汇区2001~2005年麻疹疫情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静  刘敏 《上海预防医学》2006,18(7):317-318
麻疹是具有高度感染性的急性病毒性疾病,它可引起严重的肺炎、腹泻、脑炎和死亡。为了解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影响麻疹发病率的因素,预测麻疹流行趋势,进一步完善麻疹控制政策,提高麻疹疫苗保护率,有效地降低麻疹的发病率,现对上海市徐汇区2001~2005年麻疹发病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对实施计划免疫后广西壮族自治区几个少数民族的麻疹发病状况做了分析,结果显示少数民族中麻疹暴发或流行的特点是二低一高,即麻疹疫苗接种率低(49.9%),血凝抑制抗体(HI)阳性率低(78.8%),麻疹发病率高(148/10万)。少数民族麻疹疫苗接种率低是造成麻疹流行的重要原冈。加强对少数民族的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卫生意识,强化麻疹疫苗免疫,提高接种率,是控制少数民族地区麻疹流行的首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一、麻疹 麻疹的前世今生 麻疹是小儿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目前在我国传染病法规定的上报传染病中,被定为乙类传染病。在生活困难时期,由于疾病的防治不到位,不光麻疹患儿发病率高,甚至麻疹患儿的死亡率也高,因此在百姓中常有一种恐惧心理,人们谈“疹”色变。 麻疹之谜被破解 那么,这可怕的病到底有什么秘密呢?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而患病,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密切接触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由于目前我国计划免疫中包含麻疹疫苗接种(出生后8个月),所以,按时进行麻疹疫苗接种的宝宝中,麻疹患病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速我国麻疹控制进程,探索适合我国国情与消除麻疹策略相适应的麻疹监测工作经验,卫生部与WHO及美国CDC合作在我国开展麻疹监测试点合作项目。安庆市是安徽省2001年1月首批进入该项目的地区。为进一步完善麻疹监测系统总结经验,通过该市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找出薄弱环节,掌握麻疹发病动态,现将安庆市2002~2006年麻疹发病情况和监测系统运转状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奉贤区2003-2008年249例麻疹发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文美 《职业与健康》2009,25(16):1752-1753
麻疹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传播快,严重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人类是麻疹病毒的自然宿主。但可以用接种麻疹疫苗(MV)来预防。自从实施计划免疫以来,麻疹发病率逐年下降,但近年来麻疹发病率却有所回升。为探讨发病的原因,制定预防措施,降低麻疹发病率,现将2003--2008年我区249例麻疹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965年我国自制麻疹减毒活疫苗广泛使用以后,麻疹发病率和病死率显著降低,但近年来麻疹发病率又有所回升,其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有了新的特点。我院2008年1~3月确诊麻疹103例,其中婴儿麻疹37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及时对本地区的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人群抗体水平进行分析,是麻疹监测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可预测人群麻疹流行强度,评价麻疹抗体水平,为麻疹的控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绍兴市越城区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以及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后引起的急性全身性出疹性疾病,他除出现全身皮疹外,尚可引起腹泻、脑炎,严重病例可导致死亡。在麻疹疫苗问世前,除婴儿短时期内受母传抗体保护外.人人易感,麻疹至今仍然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儿童健康的常见病。尽管20世纪60年代国内外成功研制了麻疹疫苗,但麻疹仍是疫苗可预防疾病中对儿童危害严重的疾病之一。特别是2005年我国所在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所有国家承诺2012年消除麻疹。近几年,我省麻疹发病有上升趋势,防治形势不容乐观,现将我省2004--2007年麻疹流行病学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3.
麻疹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随着麻疹疫苗广泛使用,昭通市麻疹发病率、病死率大幅度下降;但横向比较,昭通市麻疹发病率仍较高,局部地区还有爆发。为实现消除麻疹目标,结合疫情探讨麻疹的控制策略及措施。  相似文献   

14.
麻疹是通过接种麻疹疫苗可以预防的传染病。自从1984年我市实行计划免疫按月接种以来,麻疹发病率已降至较低水平,1988--2002年发病率均在5/10万以下,但2003年开始麻疹发病有所上升,2008年发病率更高达38.65/10万。为了解本市麻疹发病特征,探讨麻疹防控措施,现将2008年奉化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麻疹是扩大免疫规划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海宁市通过麻疹疫苗接种,其发病率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是依然处于不稳定状态。为了解海宁市麻疹流行特征,进一步探讨加速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策略与措施,现对海宁市2005—2009年麻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04-2006年玉林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2004--2006年玉林市麻疹疫苗局部强化免疫的实施对控制麻疹发病的效果,为加速控制麻疹工作提供对策依据。方法利用2004--2006年疫情网络直报资料、人群麻疹抗体监测资料、麻疹高危县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探讨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效果。结果2004--2006年玉林市麻疹高危县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快速评估接种率均〉90%。经过3a的局部地区强化免疫,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几何平均滴度(GMT)均显著升高,与局部强化免疫前的2001—2003年相比,麻疹发病锐减。结论玉林市2004--2006年麻疹高危县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显著,已建立了麻疹免疫屏障,但强化免质量有待提高,在提高常规免疫覆盖率及服务质量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开展麻疹疫苗局部强化免疫是控制麻疹暴发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德阳市52年麻疹发病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德阳市麻疹长期疫情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消除麻疹措施。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德阳市52年麻疹疫情、计划免疫、麻疹监测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使用麻疹疫苗免疫前,麻疹持续高发,年发病率最高达2324/10万,1966年开始使用麻疹疫苗接种后,麻疹发病逐年下降,特别是1985年实施计划免疫后,麻疹发病大幅下降且持续稳定地保持在低发病率水平,年发病率均在10/10万以下。1990年最低为0.14/10万。90年代以来,全市麻疹发病呈区域性局部集中,病例的97.51%发生在计划免疫工作相对薄弱的中江县,其流动儿童及时接种率也较低、发病较多,散发与暴发共存。结论 麻疹疫苗计划免疫是控制麻诊发病的有效手段,加强计划免疫工作管理,针对薄弱环节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免疫接种质量,完善麻疹监测系统,能进一步有效地降低麻疹发病率,达到加速控制麻疹目标,为消除麻疹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宝鸡市2003~2006年麻疹疑似病例实验室确诊情况。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麻疹IgM抗体,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23例疑似麻疹病例中,麻疹IgM抗体阳性者182例,阳性率为56.35%,20~29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为71.11%,其次是〈1岁儿童,为63.64%。性别及不同麻疹疫苗接种史间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宝鸡市麻疹发病水平较低。麻疹实验室的规范管理在麻疹监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该例输入性成人麻疹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患病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并对其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实验室测定麻疹IgM。结果确诊麻疹病例1例,麻疹IgM阳性。密切接触者5人,未发病。结论继续认真贯彻2006年卫生部下发的《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提高麻疹疫苗接种覆盖率,加强流动人口麻疹的预防控制,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2003年~2005年商洛市麻疹IgM抗体检测及流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发热、呼吸道卡他和遍及全身斑丘疹为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人类是麻疹病毒的自然宿主。它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染,是危害儿童生命健康极其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我国在1965年开始应用麻疹疫苗,特别是1984年开展强化计划免疫工作之后,麻疹发病率急剧下降,年发病率在10/10万左右,但是,麻疹具有高度的传染性,较高的常规覆盖率能降低麻疹的发病率,但不能阻止易感者的积累。如果人群中易感者积累到一定数量并有病毒输入时将会发生麻疹爆发。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仍有4500万例麻疹,其中100万婴儿和儿童死于麻疹,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