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了解南宁市兴宁区居民死亡率和主要死因的分布及其变化趋势,为开展当地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导出2008~2010年南宁市兴宁区死亡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死亡率、死因顺位等指标.结果2008~2010年当地居民年粗死亡率分别为459.14/10万、482.04/10万和587.63/10万,标化死亡率为442.99/10万、465.26/10万和562.75/10万.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导致居民死亡前5种因素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4种,占全死因构成的78%,主要病种有: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的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结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中国居民2000—2019年因饮酒导致的死亡及寿命年损失情况,为我国控酒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和政策依据。方法收集2019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9)中2000—2019年中国不同性别和年龄居民归因于饮酒的疾病别死亡及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情况,采用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我国居民2000—2019年因饮酒导致的死亡及YLL变化趋势。结果中国居民因饮酒导致的死亡标化率和YLL标化率分别从2000年的35.30/10万和955.84/10万下降到2019年的26.98/10万和715.84/10万,我国居民2000—2019年因饮酒导致的死亡标化率和YLL标化率总体均呈下降趋势(均P 0.001);其中男性和女性居民因饮酒导致的死亡标化率分别从2000年的67.62/10万和7.52/10万下降到2019年的54.72/10万和4.44/10万,YLL标化率分别从2000年的1 759.04/10万和166.69/10万下降到2019年的1 370.77/10万和95.07/10万,我国男性和女性居民2000—2019年因饮酒导致的死亡标化率和YLL标化率总体均呈下降趋势(均P 0.001)。15~49岁居民因饮酒导致的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分别从2000年的1.06/10万和9.17/10万下降到2019年的0.35/10万和8.38/10万,YLL率分别从2000年的53.15/10万和438.82/10万下降到2019年的17.02/10万和395.73/10万,我国15~49岁居民2000—2019年因饮酒导致的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和YLL率总体均呈下降趋势(均P 0.001);50~69岁居民因饮酒导致的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死亡率分别从2000年的6.10/10万、73.75/10万和5.49/10万下降到2019年的1.80/10万、52.61/10万和3.96/10万,YLL率分别从2000年的176.83/10万、2 190.40/10万和171.03/10万下降到2019年的52.12/10万、1 545.58/10万和122.00/10万,我国50~69岁居民2000—2019年因饮酒导致的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死亡率和YLL率总体均呈下降趋势(均P 0.001);≥70岁居民因饮酒导致的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分别从2000年的23.03/10万和195.45/10万下降到2019年的10.48/10万和174.27/10万,YLL率分别从2000年的346.01/10万和3 004.96/10万下降到2019年的139.03/10万和2 514.83/10万,我国≥70岁居民2000—2019年因饮酒导致的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和YLL率总体均呈下降趋势(均P 0.001)。结论中国居民2000—2019年因饮酒导致的死亡标化率和YLL标化率总体均呈下降趋势,但15~49岁和≥70岁居民因饮酒导致的伤害死亡率和YLL率未见显著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为政府制定重点疾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宁夏疾病监测点2004~2005年居民死因回顾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居民总死亡率535.71/10万,男性635.81/10万,女性433.70/10万;死亡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181.49/10万)、肿瘤(117.80/10万)、损伤和中毒(83.36/10万)、呼吸系统疾病(58.72/10万)、消化系统疾病(14.91/10万),合计占全部死亡的85.17%,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为401.12/10万,占总死亡的74.88%.[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应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贵阳市2015年死因监测点常住居民死亡水平、主要死亡原因以及寿命损失情况,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死亡信息登记报告管理系统导出2015年贵阳市4个监测点的死亡个案数据,按照国际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分类,采用SPSS19.0和Excel2010软件对2015年贵阳市4个死因监测点的死亡水平、死因构成、死因顺位以及潜在减寿年数等进行分析,死亡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贵阳市2015年常住居民死亡率为519.32/10万,标化死亡率为543.61/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为611.81/10万,标化死亡率为624.23/10万;女性死亡率为420.53/10万,标化死亡率为450.26/10万。男女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0.11,P<0.01),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6.66%,伤害占10.03%,传染病、母婴疾病和营养缺乏性疾病共占2.71%。前5位死因分别是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损伤和中毒。全人群死因中损伤和中毒导致的寿命损失最大,其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结论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已成为威胁贵阳市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的危险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2013年西平县居民主要死亡水平、死因构成及变化规律,为制定疾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全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上报的死亡个案,经审核汇总后,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根本死因编码,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监测数据清洗与分析工具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西平县居民粗死亡率为620.61/10万,标化死亡率为421.37/10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粗死亡率为536.19/10万,占死亡总数的86.40%,标化死亡率为356.17/10万,略低于全国平均标化死亡率411.37/10万)。死因前五位的依次是: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伤害,前五位疾病死亡率占总数的91.99%。结论西平县居民的病伤死亡原因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为主,加强慢性病防治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的发生和死亡是今后疾病控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烟台市居民死亡率和主要死因分布情况,为制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烟台市3个死因监测点2004-2005年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5年监测点报告死亡21878例.年均死亡率为644.80/10万,男性为710.64/10万,女性为579.45/10万;年均标化死亡率为626.27/10万.男性为701.82/10万,女性为559.53/10万。前5位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9373例)、恶性肿瘤(5539例)、伤害(2689例)、呼吸系统疾病(1749例)、糖尿病及其他内分泌疾病(637例),占全死因的91.36%(19987/21878)。[结论]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伤害成为严重威胁烟台市城乡居民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贵州省全国疾病监测点居民死亡原因及其变化趋势,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2年贵州省全国疾病监测点居民死因监测数据用spss19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5年贵州省疾病监测点居民共计死亡40837例,平均死亡率为531.48/10万,标化死亡率为471.25/10万,男性高于女性。居民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伤害和消化系统疾病。不同年龄主要死亡疾病有所不同。5年来,循环系统疾病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围生期疾病死亡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伤害死亡所占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意外伤害死亡已成为贵州省疾病监测点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江门市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死因监测数据清洗与分析工具"和Excel软件对2010—2013年江门市户籍居民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比等指标。结果 2010—2013年江门市累计报告居民死亡110 408例,各年粗死亡率分别为701.16/10万、695.25/10万、700.51/10万和704.71/10万,年均粗死亡率为700.41/10万,标化死亡率为396.56/10万;男性死亡61 268例,女性死亡49 140例,男女死亡性别比为1.25∶1,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P0.01)。死因顺位前10位依次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神经系统疾病、精神障碍,前10位死因合计占全死因的93.67%。在前10位死因中,不同性别人群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死亡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年龄段死因顺位不同,0~4岁(幼儿组)以围生期疾病为首位死因,占39.13%;5~14岁(少儿组)以伤害为首位死因,占38.89%;15~44岁(青年组)和45~64岁(中年组)均以肿瘤为首位死因,分别占33.79%和43.23%;≥65岁(老年组)以心脑血管疾病为首位死因,占62.42%。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已成为江门市居民的主要死因,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的预防控制是今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08-2012年广西监测点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状况,为预防和控制呼吸系统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广西死因监测点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收集2008-2012 年的监测数据,对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广西监测点共报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12 041人, 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为78.95/10万,标化死亡率为77.63/10万。对资料进行卡方趋势检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9,P=0.006)且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男女死亡率分别为86.33/10万和70.79/10万,男女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8, P=0.167)。城乡居民死亡率分别为27.82/10万和101.91/10万;城乡粗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44, P<0.001),农村明显高于城市。主要呼吸系统疾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死亡率最高,为71.58/10万。结论 广西监测点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农村居民该病死亡率高于城市居民,因而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工作重点在于老年农村居民。  相似文献   

10.
2005-2007年西安市0~14岁儿童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西安市0~14岁儿童的死亡特点,探讨影响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为制定防制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西安市2005-2007年居民死亡监测点数据,用ICD-10进行死因分类统计.结果 西安市0~14岁儿童年均死亡率为97.91/10万,男童死亡率(114.39/10万)高于女童(79.33/10万);0~1岁婴儿死亡率最高(818.38/10万),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83.65%.伤害、围产期有关疾病和先天性疾病是引起儿童死亡的前3位死因,死亡率分别为30.07/10万,28.70/10万和25.07/10万.结论 伤害、围产期有关疾病和先天性疾病是西安市儿童的主要死因,应积极开展相应的伤害干预措施和婚前、孕产期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烟台市居民死亡水平和死亡原因,以便为政府制定有效预防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烟台市2007-2009年部分县(市、区)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2007~2009年累计调查9292588人,死亡65202人,年均死亡率为701.66/10万。居民死亡率,2007年为695.39/10万,2008年为709·78/10万,2009年为699-87/10万。20072009年年均死亡率,男性为798.37/10万,女性为603.66/10万;0岁为322.56/10万,1~4岁为18·33/10万,5~9岁为23.54/10万,10~14岁为33.24/10万,15~64岁为302.44/10万,≥65岁为4857.78/10万。2007~2009年死亡的65202例中,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伤害、慢性呼吸道疾病合计死亡55769例,占80·53%。[结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和伤害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烟台市居民的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12年江津区居民死亡原因及顺位,为制定预防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死因分类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疾病分类,用死因统计软件DeathReg200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全区2012年死亡率为664.72/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835.13/10万;女性死亡率为488.06/10万,男女比为1.71:1。②依据ICD-10-位码分类,2012年江津区死因顺位前五位主要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220.74/10万)、呼吸系统疾病(133.72/10万)、肿瘤(131.29/10万)、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55.14/10万)和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的其他疾病(41.84/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87.67%。结论江津区居民的死亡以慢性疾病为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成为威胁江津区居民的主要疾病。慢性病的预防和干预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汕头市国家疾病监测点法定报告传染病 1 990~ 2 0 0 0年的发病趋势 ,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市疫病监测点 1 1年的疫情进行动态分析。结果  1 990~ 2 0 0 0年汕头市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年均发病率为 4 80 0 5/十万 ,其中甲、乙类和丙类年均发病率分别为 2 65 74 /十万和2 1 4 31 /十万。 1 990~ 1 995年 (前期 )与 1 996~ 2 0 0 0年 (后期 )比较 ,总年均发病率由前期的 51 7 4 2 /十万降至后期 4 42 64/十万 ;肠道传染病由 1 4 9 98/十万下降至 54 64/十万 ,其中后期的甲肝和痢疾发病率分别下降了 76 59%、73 33%;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由 78 55/十万上升至 1 1 8 77/十万 ,其中淋病、梅毒分别上升 4 1 8、1 0 0 50倍 ;呼吸道传染病由 1 3 71 /十万上升至 1 1 5 61 /十万 ,肺结核上升 1 5 57倍 ;前期共爆发 7宗疫情 ,总发病例数 1 83人。 1 996年后发生 1宗疫情 ( 1例病人 )。结论 监测点肠道传染病和爆发疫情的控制措施取得成效 ,今后传染病防治重点是遏制血源和性传播传染病和肺结核的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04—2005年广东顺德居民慢性病死亡情况。方法根据ICD-10对死因分类编码,采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平均减寿年数、潜在工作损失年数及平均工作损失年数等方法分析资料。结果顺德区慢性病死亡率为533.45/10万,主要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心血管病,占慢性病总死亡数的92.24%;前五位PYLL依次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前三位WYPLL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病。结论慢性病已成为威胁顺德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其中恶性肿瘤对居民寿命造成的危害最大,因此加强慢性病的防治尤其是加强恶性肿瘤的预防应成为今后卫生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杭州市西湖区居民疾病负担中早死所致生命损失。[方法]对杭州市西湖区2002—2005年的居民病伤死亡数据进行标化死亡率、失能调整寿命年(DALY)中YLL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西湖区居民4年的年平均标化死亡率为235.83/10万,每千人疾病早死所致损失(YLL)为27.84人年。标化死亡率前4位死因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损伤与中毒。YLL前4位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结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是杭州市西湖区死亡率较高、疾病负担较重的疾病,应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2012年福建省居民的死因构成和主要疾病地区与人群分布特征。方法用ICD-10进行根本死因编码和分类,用SPSS 18.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福建省居民死亡率566.90/10万(城市526.48/10万,农村581.02/10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占81.9%。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等前10位死因占91.9%。城乡居民前10位死因相同,但顺位有所不同。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主要死因不同。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当前福建省的疾病控制重点,应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明市市区居民各类疾病死亡原因、分布特征及对居民身体健康的影响,为制订疾病预防控制措施与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进行分类。结果市区人群死亡率为335.97/10万,标化死亡率为464.42/10万,死因顺位分别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与中毒。结论重视和加强慢性病的防治已迫在眉睫,在继续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基础上,也应重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颍东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主要疾病死亡原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颍东区2010年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颍东区居民粗死亡率605.78/10万,标化死亡率为549.19/10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全死因的86.21%,前五位死因顺序依次为: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及伤害。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为颍东区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应加强和重视这些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分析老年人死亡的原因,为开展老年人慢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死因资料来自福建省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资料,用ICD-10进行死因分类和根本死因编码.结果 2010年福建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死亡率为4.351%,占全部死亡数的68.5%;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为3 704.12/10万,占85.1%;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营养代谢病、消化系统疾病、精神障碍、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传染病位居前10位死因,占死亡总数的94.7%,除城市老年人的神经系统疾病和农村老年人的传染病外,城乡老年人的前9位死因相同,但顺位有所不同;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在城乡均位居恶性肿瘤的前5位,占78.3%.急性心肌梗死居心脏病首位,占44.7%;意外跌落占损伤和中毒的56.8%.结论 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是福建省老年人的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泰州市医药高新区2013年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顺位,为疾病防控工作的决策、制定干预措施及评价干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录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死因登记报告系统中的人口死亡数据,死因分类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疾病分类,各死因构成从大到小进行顺位,将监测数据转换成DeathReg系统数据,用死因统计软件DeathReg200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泰州市医药高新区居民死亡率为664.61/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为766.54/10万,女性死亡率为563.46/10万,男女死亡性别比为1.35∶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据主要死因位置,其中,循环系统疾病占慢性病死亡构成比最高,为43.82%,肿瘤为38.07%、呼吸系统疾病为4.87%,三者合计占慢性病死亡的86.76%。结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应加强对恶性肿瘤及循环系统疾病的干预,以减少慢性病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