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目的分析高血压控制不良的原因,并探讨控制血压的对策。方法选择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血压控制不良的98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针对每一例患者的控制不良原因进行综合治疗。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对高血压知识了解甚少,存在不良生活行为方式、不合理用药等;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加强管理、采取综合治疗措施血压可得到良好控制。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加强管理和综合治疗,可使其血压达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情况和现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探讨如何更好的控制和治疗老年高血压疾病。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间收治的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析治疗期间服用降压药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和影响患者血压的相关因素。结果 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期间服用降压药,有62例高血压症状得到控制,血压控制率为68.89%。分析发现,血压控制状况不好的影响因素有不按照规范服药,合并其他慢性病、吸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体重偏重、饮酒等。结论要想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必须从影响高血压控制的相关因素入手进行综合防治,才能有效控制高血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呼吸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85例合并OSA的高血压病患者,在维持既往药物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每晚就寝后的呼吸机治疗,2周后监测24 h动态血压。结果:经过呼吸机治疗后,合并OSA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进一步控制,特别是夜间和凌晨血压的控制。结论:呼吸机治疗OSA有助于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现状,探讨血压控制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3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物进行分类调查,并观察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高血压服药率为95.78%,控制率为62.85%,血压控制不良的原因依次为顽固性高血压(30.2%)、依从性差(29.8%)、服用短效降压药(28.5%)、不良行为方式(5.1%)、白大衣高血压(2.9%).有针对性治疗后血压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不同原因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儿童高血压及高血压危象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高血压治疗的目的是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一般控制在同性别、年龄和身高儿童血压的第95百分位以下,减少不良反应,防止高血压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小儿高血压多是继发性高血压,因此首先强调病因治疗,比如:通过经皮球囊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肾动脉狭窄和主动脉缩窄,通过手术切除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腺瘤等.对于原因未明的高血压应采用减轻体重和改变生活方式等非药物治疗方法控制血压.而对于非药物治疗无效、症状性高血压、严重高血压和伴随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则应考虑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高血压患者社会支持、药物治疗依从性与血压控制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于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和药物治疗依从性,从而对高血压患者社会支持、药物治疗依从性与血压控制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血压得到良好控制的患者社会支持程度高于血压未得到良好控制的患者,对血压进行血压得到良好控制的患者药物治疗总依从率为94.04%,多于血压未得到良好控制的患者药物治疗总依从率54.34%,组间对比P0.05,差异明显。结论高度的社会支持和良好的药物治疗依从性能够促进高血压患者对血压的控制,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所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社会支持度和药物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和危险因素[1],是危害社区居民身心健康的主要原因。目前,高血压的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通过对血压的良好调控,并将血压控制达标可以改善患者的动脉硬化度[2]。采取药物治疗控制血压能明显降低高血压的并发症和死亡率,这要求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即患者对医嘱坚持执行制[3]。因此,控制高血压已成为社区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分析乌镇社区管  相似文献   

8.
社区高血压建档管理136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张改臣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9):1632-1633
目的探讨对社区高血压人群进行建档管理的效果。方法对136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分级和危险分层,建立健康档案,进行专案管理及治疗随访,从而分析建档治疗的效果。结果124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高值,1级高血压6例,2级高血压4例,2例血压不稳定。患者知道什么是高血压(96.4%)、生活方式对血压的影响(86.5%)、引起高血压的不良因素(83.3%)、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82.7%)、非药物措施在治疗高血压中所起的作用(76.3%)。结论建档管理高血压能使患者治疗正规,有连续性、系统性,随访方便,是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难治性高血压(RH)是高血压的治疗难点。准确的诊断以及合理的药物治疗是控制难治性高血压的重要手段。血压控制不佳会加重心脏、脑、肾脏等靶器官损害,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积极有效地使血压达标、预防心脏、脑、肾脏的损害是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的。本文从归纳总结RH的诊断更新、影响因素、治疗方式进展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和高血压是常见的内科疾病,二者并存是冠心病致死的最危险因素,患者常有心、脑、血管和眼底多种并发症存在,而高血压可加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两者相互作用,导致恶性循环.有效的降低血压并使血压控制目标在130/80mmHg.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包括合理的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降低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总体病死率,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严格控制血压可以使任何由糖尿病引起死亡的发生率下降.强化控制血糖治疗和严格控制血压是事半功倍的事情,而且严格控制血压比强化控制血糖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亿,其中80%分布在基层[城镇社区和(或)乡村],基层是高血压防治的主战场,基层医生是高血压防治的主力军.现在基层医院均采用诊室血压作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其实诊室血压诊断的准确性受影响、对高血压治疗疗效了解不全面、不能连续了解高血压患者血压动态变化及与各种因素的关系,存在着严重的"白大衣效应";采用动态血压可以避免"白大衣效应"、发现"隐匿性高血压"、"单纯夜间高血压"、"晨起高血压"及高血压患者控制效率,更全面的评估患者心血管风险,指导合理降压治疗.动态血压监测是诊断高血压和高血压是否得到有效控制的可靠标准.目前高血压患者对动态血压的知晓率、基层医生知识和技能的欠缺,基层医疗机构对动态监护仪器的缺乏导致高血压诊断及控制率仍低.因此,基层推广使用动态血压监测对高血压的防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服用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的服用与血压控制情况及影响患者服用抗高血压药的各种因素,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186例高血压患者的调查,分析高血压患者服用抗高血压药与血压控制的情况以及影响因素。结果:186例患者中49例(26.3%)有规律地服用抗高血压药,并有效控制血压;112例(60.2%)服用药物不规律,不能有效控制血压;25例(13.4%)从未服药治疗。56例(30.1%)能每周一次监测血压变化,其余130例(69.9%)监测血压频率均不足1次/月。服药及血压控制主要与文化程度、居住地区、并发症情况、发病时间长短、症状有无、年龄有一定关系。结论:高血压的防治情况不容乐观,提高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是重点,对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是心血管系统最常见的慢性病,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长期、甚至终身坚持治疗,这一切治疗必须由患者自己实施,是否遵守拟定的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将影响到血压控制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从临床中发现高血压患者往往因为依从性差而影响药物疗效和血压控制,因此,临床药师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担负起药学服务职责,对有效进行综合性干预血压控制,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脑出血(HICH)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得到肯定,但术后血压控制不良,诱发再出血是其严重的并发症,且躁动、谵妄均影响患者的预后。单纯应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有时并不能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随着国内外研究的不断深入,镇静、镇痛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治疗中的规范化应用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血压控制的重要性、二次出血的原因以及镇静镇痛的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吴学功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2):2603-2604
目的:评价卡维地洛对慢性肾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方法:2005年4月至2007年4月共58例使用美托洛尔联合降压的慢性肾性高血压患者,换用卡维地洛(金络)联合降压后,观察两种降压方法的血压达标率、血压波动情况,从而间接评价卡维地洛在慢性肾性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美托洛尔联合降压治疗时,有11例血压控制达标,血压控制达标率18.97%;换用卡维地洛联合降压治疗后,有19例血压控制达标,血压控制达标率32.76%。服用美托洛尔联合降压治疗时,血压波动值为(40.38±6.84)mmHg;当使用卡维地洛联合降压治疗时,血压波动值为(31.74±5.40)mmHg。结论:治疗慢性肾性高血压患者时,使用卡维地洛联合降压比使用美托洛尔联合降压治疗有更高的血压达标率和低的血压波动。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既是一个疾病,又是一个体征。医生对血压升高求治的患者一定要辨明血压升高是由于其他疾病所致,还是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对于继发性血压升高需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合理控制血压,防止血压升高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损害。原发性高血压其发病机制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目前治疗原则为改变生活方式,即低盐饮食、调节心态、注意休息、适量运动,辅以降压药物控制血压,防止高血压所致继发脏器损害。  相似文献   

17.
除了少数继发性高血压外,绝大多数高血压患均需要药物治疗.高血压患降压治疗的目的是通过控制血压,保护心、脑、肾、血管等靶器官,减少心脑血管事件,从而延长患的生命和改善患的生活质量.这就要求持续而平稳地控制血压,并且降压一定要达标(一般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老年人控制在<150/90mmHg,糖尿患控制在<130/80mmHg).  相似文献   

18.
降脂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高达1.6亿,每年因血压控制不理想致死、致残者日益增多.高血压对重要器官的损害不仅取决于血压本身,还取决于与高血压同时伴随的其它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尤其是血脂异常[1].临床研究表明,降脂降压综合治疗可使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更为理想,能大幅度地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高血压患者行门诊治疗后的血压控制达标情况展开分析,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以我院门诊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所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调查、记录,对其血压控制达标率进行统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来对影响门诊血压控制达标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所有患者的血压控制总达标率为34.16%,达标患者主要集中在心血管专科就诊患者中,该人群的钙离子拮抗剂(CCB)使用量较大,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量次之,在1级血压达标患者中,有62例患者采用单一药物来进行治疗,2种药物连用的血压控制达标率为44.17%;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CCB、心内科专科随诊是导致高血压控制达标的独立因素,高收缩压史是导致血压控制不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为了使门诊高血压药物治疗的血压控制达标,就必须定期开展心血管专科门诊随诊,并对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及时调整;最好选用药物联合应用的方式来进行治疗,且在联合用药中,最好含有CCB。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卡维地洛对慢性肾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方法:2005年4月至2007年4月共58例使用美托洛尔联合降压的慢性肾性高血压患者,换用卡维地洛(金络)联合降压后,观察两种降压方法的血压达标率、血压波动情况,从而间接评价卡维地洛在慢性肾性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美托洛尔联合降压治疗时,有11例血压控制达标,血压控制达标率18.97%;换用卡维地洛联合降压治疗后,有19例血压控制达标,血压控制达标率32.76%.服用美托洛尔联合降压治疗时,血压波动值为(40.38±6.84)mmHg;当使用卡维地洛联合降压治疗时,血压波动值为(31.74±5.40)mmHg.结论:治疗慢性肾性高血压患者时,使用卡维地洛联合降压比使用美托洛尔联合降压治疗有更高的血压达标率和低的血压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