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 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免疫表型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33例初诊ALL患者的免疫表型.结果 ①33例ALL分为B-ALL(75.76%),T-ALL(12.12%)和T/B-ALL(12.12%).②B-ALL中CD19表达率最高,占100%;T-ALL中CD7与cCD3表达率均为100%;CD20在成人及儿童组B-ALL表达率分别为23.53%、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22在成人及儿童组B-ALL表达率分别为29.41%、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33例ALL中髓系抗原表达阳性率为60.61%,髓系抗原阳性与阴性患者完全缓解率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33例ALL中CD34阳性表达率为66.67%,CD34阳性与阴性患者CR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19、cCD79a分别是B-ALL中高敏感性抗原和高特异性抗原,CD7、cCD3分别是T-ALL中高敏感性抗原和高特异性抗原;儿童组CD20和CD22表达率明显高于成人组;髓系抗原和CD34的表达与CR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CD56抗原在新发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免疫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2007年5月至2012年10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新发成人APL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根据流式细胞术测定的患者骨髓CD56抗原的表达情况,将患者分成CD56阳性组与CD56阴性组,比较2组患者的免疫特点及预后差别。结果:64例患者中CD56阳性者12例,阴性者52例,阳性率为18.75%。2组患者的CD9、CD11b、CD15、CD19、CD117、HLA-DR抗原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56阳性组CD2及CD34表达率较阴性组高(分别25.00% vs. 3.85%,P=0.042;41.67% vs. 3.85%,P=0.001)。预后方面,2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复发率、中位总生存期及3年总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56阳性组髓外复发率较阴性组高(27.27% vs. 4.55%, P<0.05),3年无病生存率也低于阴性组(54.55% vs. 86.36%,P<0.05)。结论:CD56抗原阳性是新发成人APL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免疫分型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4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免疫表型检测和分析。结果 (1)47例ALL中,B-ALL36例(76.6%),T-ALL9例(19.1%),T/B-ALL2例(4.3%)。B-ALL中cCD79a和CD19表达率均为100.0%,明显高于CD20(83.3%)和CD10(77.8%)(P〈0.01);9例T-ALL cCD3和CD7的表达率均为100%,明显高于CD5(77.8%)(P〈0.01);47例ALLcMPO表达均阴性。(2)伴髓系抗原表达阳性者(My+ALL)完全缓解(CR)率为66.7%,低于髓系抗原表达阴性者(My-ALL)(87.0%),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14例CD34+的患者CR率为64.3%,18例CD34-的患者CR率94.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表型分析有助于ALL的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4.
急性白血病的抗原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白血病(AL)的抗原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69例AL的免疫表型,结果:(1)29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率为30%,其中CD13为20.7%,CD33为10.3%,T-ALL和B-AL 系抗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367);CD34表达阳性的ALL髓系抗原表达率明显高于CD34表达阴性的ALL髓系抗原表达率(77.8%vs13.3%,P=0.036);AL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的CR率明显低于髓系抗原阴性表达的CR率(33.3%vs80%,P=0.0203);(2)40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淋系抗原表达率为30%,其中CD7为15%,CD19为12.5%,CD2为2.5%,CD7主要分布在M1,M2亚型中,CD34阳性AML的淋系抗原表达率明显高于CD34阴性AML的淋系抗原表达率(61.1%vs4.5%,P=0.000125);AML淋系抗原阳性表达的CR率低于淋系抗原阴性表达的CR率,但差异无显著性(50%vs 71.4%,P=0.126),结论:成人AL的抗原错译表达率约为30%,CD34阳性AL的抗原错译表达率明显高于CD34阴性AL的抗原错译表达率,有抗原错译表达的AL的CR率低于无抗原错译表达的AL和CR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干/祖细胞标志CD34和髓系相关抗原在B-ALL中的表达特征。方法:采用一组系列相关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术对108例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108例B-ALL,均表达CD10、CD19或CD22。CD34+前B淋巴细胞白血病在所有成人B-ALL中占77.8%。My B-ALL在所有成人B-ALL中占32.4%。髓系抗原表达在CD34+B-ALL与CD34-B-ALL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01)。CD34表达在My B-ALL与My-B-ALL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02)。结论:成人My B-ALL起源早于My-B-ALL,主要来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染色体改变在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诊断及预后的意义.方法 对4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免疫表型分析,并评估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异常核型32例(67%),其中M3患者100%检出t(15;17),M2患者中t(8;21)多见,三体8在数目异常中最为常见.45例初诊AML患者中,共13例患者CD96 (28.9%)表达阳性,15例患者CD123 (33.3%)表达阳性,CD96及CD123与染色体异常存在显著相关性(r=0.376,0.498,P<0.05).参与治疗的41例患者中首次治疗完全缓解率为46%,核型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首次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8%、43%、37%,其中参与治疗的8例t(15;17)M3患者首次完全缓解率为88%.结论 患者免疫表型与染色体核型具有较好相关性,相关检测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Pan Y  Hu WH  Xie D  Wu QL  Liu YH  Xiang J  Wu HX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5):325-329
目的分析生存素(survivin)在细胞核、细胞质中的表达与脑胶质瘤患者各临床病理学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4例胶质瘤患者中survivin蛋白质细胞核、细胞质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4例胶质瘤患者中有21例(22.3%)为survivin细胞核阳性表达,82例(87.2%)为survivin细胞质阳性表达。病理Ⅰ~Ⅱ级与Ⅲ~Ⅳ级的survivin细胞核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4.0%(P〈0.01);复发与无复发胶质瘤的survivin细胞核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9.8%、10.8%(P〈0.05)。survivin细胞核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0%、39.50%(P〈0.01),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0%、27.52%(P〈0.05);survivin浆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3.60%、13.85%(P〉0.05),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23.88%、0%(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survivin细胞核表达是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survivin细胞核表达与胶质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是胶质瘤患者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预后的不利因素;而survivin细胞质表达与胶质瘤的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E-钙粘素(E-CD)、CD44V6表达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58例食管鳞癌患者术后标本和25例正常食癌组织应用SP法检测E-CD和CD44V6的表达,对其中42例进行了术后3年随访。结果 E-CD阳性表达率与食管鳞癌患者癌细胞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显著有关(P〈0.01),与食管癌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关(P〈0.05),E-CD表达阳性组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94.12%、88.24%和58.82‰阴性组分别为83.81%、56.00%和12.00%(P〈0.01);CD44V6阳性表达率与食管鳞癌细胞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食管鳞癌患者细胞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显著有关(P〈0.01),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分期有关(P〈0.05),CD44V6表达阳性存活率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3.33%、60.00%和16.67%,阴性组分别为100%、91.67%和66.68%(P〈0.01)。结论 E-CD和CD44V6表达与食管癌转移、预后密切相关,且该两项指标表达方式相反;当E-CD阴性、CD44V6阳性时,可能说明患者预后差,有转移可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中SNAI2基因蛋白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ABC染色法对105例CIST中CD117染色阳性的101例进行SNAI2染色,观察其在GIST中的表达。结果 SNAI2在胃GIST中阳性表达率为43%(25/58)。阳性组平均发病年龄为57.04岁,与阴性组平均发病年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肠的GIST阳性表达率为58%(25/43),平均发病年龄为47.32岁,与阴性组平均发病年龄之间差异无著性(P〈0.05)。结论 在胃GIST,阳性组发病年龄较阳性组早,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肠GIST阳性组和阴性组发病年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GIST患者SNAI2阳性组与阴性组生存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D20表达与儿童急性B前体淋巴细胞白血病(BCP-ALL)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271例初诊儿童BCP-ALL,统一按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ALL 2008方案规范化分型治疗并长期随访。统计分析CD20阳性(CD20+BCP)和CD20阴性(CD20-BCP)ALL的临床特征、早期治疗反应和预后情况。结果 CD20+BCP占本组BCP-ALL的45.76%(124例)。CD20+BCP与CD20-BCP在性别构成比、初诊中位年龄、初诊外周血白细胞中位计数、泼尼松不敏感比例和临床危险度病例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D20+BCP和CD20-BCP组中≥10岁的病例分别占25.81%和14.29%(P=0.017),pro-B和pre-B病例比例分别为43.55%、59.86%和56.45%、40.14%(P=0.007),BCR-ABL阳性病例比例分别为12.20%和4.86%(P=0.03),TEL-AML1阳性病例比例分别为6.50%和18.06%(P=0.005)。两组患儿诱导化疗第15 d和第33 d骨髓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7.50%(93/120)和74.13%(106/143),95.04%(115/121)和95.83%(138/144)(P均>0.05),4年无事件生存(EFS)率分别为78.00%±4.96%和79.05%±5.40%,4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83.01%±6.13%和93.64%±2.46%(P均>0.05)。结论 CD20阳性表达与儿童BCP-ALL预后无明确相关性,尚不能作为判断儿童BCP-ALL不良预后的指标。CD20靶向免疫治疗在儿童BCP-ALL的应用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改良儿童方案治疗年轻成人费城染色体(Ph)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年轻成人Ph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5例,患者均采用改良儿童方案化疗,随访并评估患者疗效。结果:32例(91%)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其中24例维持CR,7例复发,4例死于疾病复发,1例死于感染;24个月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为68.6%,24个月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为77.1%。结论:适当减低化疗强度的儿童方案治疗年轻成人Ph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急性白血病(ALL)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变化进行研究。方法26例化疗后完全缓解的ALL患者为完全缓解组,20例初次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为初治组,另选择2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结果完全缓解组和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初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完全缓解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检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为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3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23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9例)及18例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初治急性白血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3 细胞、CD4 细胞、CD4 /CD8 比值及NK细胞下降(P<0.05),CD8 细胞略升高(P>0.05)。化疗后12例取得完全缓解,再次检测上述指标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初诊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组CD4 细胞及CD4 /CD8 比值低于初诊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组(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异常。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相比,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免疫功能更为低下。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检测在评价急性白血病疗效及判断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血浆及脑脊液可溶性L-选择素水平(sL-selectin)与急性白血病发病及病情变化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4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浆及2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脑脊液中sL-selectin,并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初治及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患者体内的sL-selectin水平较缓解者及正常对照者均显著增高(P<0.001)。且sL-selectin水平与临床过程有关,随着病情缓解和复发,sL-selectin水平也随之变化。结论:监测患者血浆和脑脊液sL-selectin水平对早期诊断急性白血病的复发及脑膜浸润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培门冬酶与左旋门冬酰胺酶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中的毒副作用和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0月-2012年1月我院100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培门冬酶治疗,观察组采用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毒副作用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用药次数和住院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门冬酶与左旋门冬酰胺酶诱导化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均有较好疗效,但培门冬酶用药次数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需在临床应用时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染色体核型检测与化学治疗疗效关系。方法采用G显带常规技术对ALL患儿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68例ALL患儿均给予长春新碱、吡柔比星、L-门冬酰胺酶和强的松联合化学治疗,按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标准,+4、+10、+17、t(12;21)及正常核型为预后良好组,11q23、复杂核型及极差染色体未列出的其他异常核型为预后差组,t(9;22)及亚二倍体核型为预后极差组,观察各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未缓解及总有效率。结果预后良好核型组完全缓解率明显优于核型差及极差组(Х^2=21.887,P〈0.001),总有效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Х^2=19.737,P〈0.001).结论染色体核型检测对ALL患儿化学治疗疗效及预后判断有指导意义,预后差组不应选用常规方案诱导治疗,而应选用疗效更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中Cox-2和Bcl-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24例完全缓解急性白血病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骨髓细胞中Cox-2、Bcl-2的表达.结果:初治组Cox-2和Bcl-2的表达率和阳性积分均高于完全缓解组和对照组(P均<0.05),完全缓解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细胞中Cox-2与Bcl-2的表达呈正相关(r=0.957,P<0.05).结论:Cox-2和Bcl-2在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的异常高表达可能与白血病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的发生率及其可能发病机理。方法 分析我院 1996年 1月~ 2 0 0 3年 11月间收治的 183例初发白血病病人的资料 ,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74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10 9例。以第 1、第 5次化疗前后进行分析 ,不足 5次选最后 1次。并对部分患者进行了细胞因子和T细胞亚群测定。结果 第 1次化疗前总计有 115例(6 2 .5 % )患者并发SIRS ,其中ALL患者并发SIRS的比率为 82 .4 % (6 1/74 ) ,显著高于AML患者的4 9.5 % (5 4 /10 9)。至第 5次化疗时存活的 181例患者总的SIRS发病率为 89.5 % ,其中ALL患者SIRS发病率为 93.1% ,高于AML患者的 87.0 % ,但两者间差异不显著。尽管并发SIRS的患者在第 1次和第 5次化疗后总CR率均低于无SIRS的患者 ,但两者间相差不显著。细胞因子检测提示急性白血病伴有SIRS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急性白血病无SIRS者和正常者 (P <0 .0 1) ,而CD3、CD4、CD8阳性T细胞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者 (P <0 .0 1)。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SIRS发生率较高 ,初发时ALL患者并发SIRS高于AML患者。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和T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白血病患者SIRS发病增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