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女,24岁,职员。因咳嗽、咳痰、气急1周于2010年1月21日入院。2009年12月26日患者因停经44天诊断为早孕行药物流产术。2010年1月14日复查B超提示药物流产不全,而后患者受凉出现畏寒、发热,咽痛,咳嗽、咳痰,渐气急,无咯血及痰中带血,体温未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肠癌手术治疗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2月至2010年10月长春市宽城区医院收治的56例结肠癌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本组56例结肠癌患者经手术治疗后,51例术后恢复效果良好,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1.07%。结论采用手术治疗结肠癌有显著疗效,术后恢复效果良好,手术治疗为结肠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摘要:<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44岁,2019年12月1日因"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6个月余"入院。患者2014年曾因横结肠癌行横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接受8个周期化疗(具体化疗方案不详),之后按期入院复查。否认家族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D3淋巴结廓清术后的早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0年6月我科29例右半结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辅助D3淋巴结廓清手术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结果本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44.6±20.8)h、首次进流质时间为(32.5±10.6)h、术后住院时间为(11.2±2.23)d。发生并发症者3例(10.4%),无手术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右半结肠癌行腹腔镜辅助D3淋巴结廓清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的良好转归。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右半结肠癌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1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右半结肠癌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的2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手术顺利,术中未出现副损伤,平均手术时间(165.14±25.79)min,术中出血(110.5±23.2)mL,术后并发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无吻合口瘘及近期肠梗阻发生,术后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与既往传统手术无明显差别,术中平均淋巴结(18.5±8.0)枚,Ⅲ期患者系膜根部淋巴结阳性率为28.57%。术后随访至今未发现局部及远处转移。结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右半结肠癌可使肠系膜淋巴结清除更加彻底,不增加手术风险,可减少术中出血,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可作为结肠癌的规范治疗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6.
1病例报告患者女,44岁,因不规则阴道流血半年,加重0.5 h于2010年12月16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则,5~6/30 d,量中等,无痛经。3年前出现性生活后阴道流血,量少,无异常阴道排液,未重视。2010年4月因结肠癌在外院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右半结肠隆起型黏液肿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与开腹式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ME)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疗效。方法选择苍南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及温州市中心医院大肠外科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结肠癌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CME手术,对照组行开腹式CME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和术后相关指标及术后1年内的复发率和转移率。结果两组在术中淋巴清扫数、患者TNM分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内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CME手术和开腹式CME手术对右半结肠癌根治效果相当,且腹腔镜CME手术出血量少,患者恢复快,能够缩短住院时间,结论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结肠癌所致肠梗阻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信丰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47例,分析其临床症状、肿瘤部位及分期、合并症等特点。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结果左半结肠切除9例,乙状结肠根治术14例,行右半结肠切除12例,肠减压,术中灌洗,Ⅰ期切除吻合3例,横结肠切除1例,短路手术3例,姑息切除2例,造瘘3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6例,切口液化1例,切口裂开1例,全组病例无吻合口瘘发生,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结论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要尽早诊断,不要被并存症所掩盖,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具体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导致急性肠梗阻I期切除吻合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共48例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这些患者均施行I期肿瘤切除吻合术。结果本组48例病人术后无死亡病例,有4例患者出现了吻合口漏,经过保守后治愈。结论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患者,行I期切除吻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结论术中125例患者均行一期切除吻合术顺利完成,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25例(20%)。术后0.5年生存率105例(84%)、术后1年生存率96例(76.8%)、术后3年生存率75例(60%)。结论手术治疗结肠癌并肠梗阻临床疗效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7月-2010年12月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42例作为治疗组,给予围手术期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将2008年1月-2009年6月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41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为7.14%,对照组为7.3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加强围手术期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预防可能的并发症,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结肠癌肝转移患者行肝移植术的临床可行性、疗效、术后化疗及靶向治疗的安全性。方法:从1例结肠癌肝转移患者行肝移植的临床病例出发,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分析结肠癌肝转移行肝移植术的临床可行性、适应证、术后全身治疗方案及安全性等相关问题。结果:该例结肠癌患者术后2年余出现肝转移,多程化疗和靶向治疗后,肝转移瘤控制7年余,出现肺转移,并且肝转移进展,导致肝功能衰竭,接受同种异体肝移植手术,术后恢复较好,并采用免疫抑制治疗、靶向治疗和化疗,疾病控制良好,截止目前无进展生存已21个月,肝功能良好。结论:结肠癌肝转移并非是肝移植手术的绝对禁忌症,肝移植术后的全身治疗安全可行,但应避免用副反应大的药物且密切监测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09年7月-2010年12月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42例作为治疗组,给予围手术期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将2008年1月-2009年6月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41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为7.14%,对照组为7.3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加强围手术期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预防可能的并发症,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本科2010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2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经过精心的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和加强营养支持、术后引流管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62例结肠癌患者均顺利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吻合口漏1例,均保守治疗痊愈,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加强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费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肠癌性肠梗阻行一期手术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月至2011年8月我院29例左侧结肠癌性肠梗阻患者行一期手术切除治疗的资料。结果本组29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无吻合口瘘及粘连性肠梗阻,术后有2例切口感染,经治疗全部康复。结论对于左侧结肠癌性肠梗阻患者行一期手术切除治疗,治疗效果明显,通过术中对梗阻结肠的清洗配合抗生素的使用及术后营养支持,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术中行肠道灌洗后Ⅰ期切除吻合的可行性。方法对桦甸市人民医院1998年1月至2008年7月收治的因左半结肠癌所致的急性肠梗阻患者25例,急诊手术行术中肠道灌洗后Ⅰ期切除吻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患者切口感染3例,切口哆开1例,无肠瘘、腹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无术后死亡病例。结论对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合理应用术中结肠灌洗行Ⅰ期切除吻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73岁。因"进食梗阻20余天"于2011年2月9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主诉于2009年9月因"进食梗阻"在某院行相关检查,诊断为:食管中段癌,遂于2009年9月23日行食管癌根治术,术后病理:(食管)鳞状细胞癌,分化中等,侵及深肌层,送检切缘及上下两切端均未见癌累及,  相似文献   

18.
目的阐述我院结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0年术后复发的42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Dukes分期B、C、D期、低分化癌、有淋巴结转移是结肠癌复发的重要因素。术后手术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7个月,化疗组为18个月。结论对于有复发风险的患者尽量做到手术的彻底性,避免术后复发。对复发患者进行判断后选择手术或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9.
38例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38例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回顾分析。结果38例患者中行Ⅰ期结肠癌根治性术共35例,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Ⅰ期切除左半结肠、横结肠造口、关闭远端结肠,术后3个月行Ⅱ期吻合3例。全部病例均治愈,术后肠造瘘口排便良好,无发生造肠瘘口回缩或坏死、腹腔感染、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结论加强对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早期诊断,选择合理手术方式和时机,可以大大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1病例简介病例1,患者,女,30岁,已婚,因"上环1年余,发现节育环嵌顿1月余"于2010年12月10日9:00入院。自诉于2009年8月13日在外院上环,于2010年10月22日发现妊娠,遂在外院行人流术,术中发现宫腔内未见节育环,行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