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改良型ACTIVATOR矫治早期反对颅颌面三维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型ACTIVATOR矫治乳牙期及替牙期前牙反 80人 ,对治疗前后的模型、薛氏位关节片及头颅侧位片投影测量进行分析。结果 ①上下颌牙弓宽度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 ;②上颌长度及突度增大 ,上切牙唇倾 ;③下颌髁突后退至正常位 ,上下颌基骨关系明显改善 ,乳牙反改变最明显 ,矫治后呈Ⅰ类骨面型 ,替牙期反矫治后仍遗留骨骼异常 ,骨面型仍属Ⅲ类 ;④下切牙舌倾及颏角变小更趋严重。结论 改良型ACTIVATOR矫治反 ,能有效促进上颌生长 ,抑制下颌生长 ,使颅颌面的生长方向趋向正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改良型ACTIVATOR矫治早期反(牙合)对颅颌面三维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型ACTIVATOR矫治乳牙期及替牙期前牙反(牙合)80人,对治疗前后的(牙合)模型、薛氏位关节片及头颅侧位片投影测量进行分析.结果①上下颌牙弓宽度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②上颌长度及突度增大,上切牙唇倾;③下颌髁突后退至正常位,上下颌基骨关系明显改善,乳牙反(牙合)改变最明显,矫治后呈Ⅰ类骨面型,替牙期反(牙合)矫治后仍遗留骨骼异常,骨面型仍属Ⅲ类;④下切牙舌倾及颏角变小更趋严重.结论改良型ACTIVATOR矫治反(牙合),能有效促进上颌生长,抑制下颌生长,使颅颌面的生长方向趋向正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乳牙及替牙期反He经FR-Ⅲ矫治后He颌面的改变。方法 选择乳牙期及替牙期反He患者64例,全部采用FR-Ⅲ治疗,对治疗前后的牙He模型、薛氏位关节片及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研究He颌面长、宽、高的改变情况。结果 上下颌牙弓宽度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上颌长度及突度增大,上切牙唇倾;下颌髁突后退至正常位,上下颌基骨关系明显改善;下切牙舌倾及颏角变小更趋严重;下面高及后面高增加。结论 FR-Ⅲ矫治器可重新调整口颌系统的肌功能,促进牙弓和颌骨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乳牙及替牙期反牙合经FR-Ⅲ矫治后牙合颌面的改变。方法选择乳牙期及替牙期反牙合患者64例,全部采用FR-Ⅲ治疗,对治疗前后的牙牙合模型、薛氏位关节片及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研究牙合颌面长、宽、高的改变情况。结果上下颌牙弓宽度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上颌长度及突度增大,上切牙唇倾;下颌髁突后退至正常位,上下颌基骨关系明显改善;下切牙舌倾及颏角变小更趋严重;下面高及后面高增加。结论FR-Ⅲ矫治器可重新调整口颌系统的肌功能,促进牙弓和颌骨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乳牙及替牙期反牙合经FR-Ⅲ矫治后牙合颌面的改变。方法 选择乳牙期及替牙期反牙合患者64例,全部采用FR-Ⅲ治疗,对治疗前后的牙牙合模型、薛氏位关节片及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研究牙合颌面长、宽、高的改变情况。结果 上下颌牙弓宽度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上颌长度及突度增大,上切牙唇倾;下颌髁突后退至正常位,上下颌基骨关系明显改善;下切牙舌倾及颏角变小更趋严重;下面高及后面高增加。结论 FR-Ⅲ矫治器可重新调整口颌系统的肌功能,促进牙弓和颌骨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改良型Activator矫治儿童安氏Ⅱ类错He.以评价矫治器对颅、颌面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改良型Activator矫治20例安氏Ⅱ类错He儿童,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并进行治疗前后的电子计算机-头影测量研究。结果:治疗组SNA角减小,SNB角明显增大.ANB角减小.下颌骨水平向生长趋向正常。结论:Activator矫治安氏Ⅱ类错牙A不仅能抑制上颌生长.减小上颌突度,还能有效地促进下颌生长。  相似文献   

7.
单侧后牙反He对儿童髁突位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琳  罗颂椒 《四川医学》2004,25(11):1233-1234
目的 研究儿童单侧后牙反He患者颞颌关节的对称性。方法 以26例替牙期单侧后牙反He患者为试验组,28例正常he替牙期儿童为对照组,分别拍摄双侧颞颌关节中位断层片进行比较。结果 双侧髁突位置不对称、非反He侧关节前间隙减小,上后间隙均增大。结论 试验组双侧髁突位置及关节间隙有明显差异,说明下颌发生功能性侧方移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Frankel功能调节器Ⅲ型(以下简称FR-Ⅲ)矫治替牙期前牙反He的效果。从而探讨FR-Ⅱ矫治替牙期反He机理。方法:采用FR-Ⅲ对42例替牙期前牙反He儿童进行矫治,通过头影测量观察其矫治前后上下颌硬组织及位置改变。结果:FR-Ⅲ能矫正上下颌基骨异常的矢状关系,主要变化是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改变下颌骨生长的方向,同时使下颌切牙舌倾、上前牙唇倾,上颌骨向前生长。矫治后前牙的反覆He、反覆盖关系变为正常。结论:FR-Ⅲ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He的理想方法之一,其机理是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舌倾下切牙,唇倾上前牙,促进上颌骨向前生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地区汉族成人正常(牙合)Ricketts分析法头影测量值范围,并分析其颅颌硬组织形态特征。方法:选取乌鲁木齐地区81例汉族成年人恒牙期正常骀拍摄头颅定位侧貌X光数字式图像,采用Ricketls分析法选取面轴角、面角、下颌平面角、颏角、下面高角、下颌弓角、Y轴角、A点突度、切牙倾斜度、切牙突距、颌面高度比等16项测量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乌鲁木齐地区汉族人群颅颌前部较平直;前、后颅底较长;纵深较窄;牙弓突度相对后缩;面后份高度增大,面前份高度较短;颏突较小。男女性别问上颌突度、下颌支倾斜度、面高比及而型生长趋势存在差异。结论:乌鲁木齐地区汉族人群牙颌、颅颌硬组织形态具有本地区特征:直面型,鼻根点较为前挺,上颌突度缩小,额部较前突。女性颅颌纵向、横向深度均小于男性,女性具有突颌趋势,下颌倾斜度女性大于男性,下颌生长趋势女性为平均生长型,中间面型,男性为水平生长型,短面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4”技术联合上颌后牙平面式[牙合]垫及颏兜对替牙期反[牙合]的矫治作用。方法选择15例替牙期反[牙合]患者,采用“2×4”技术,上颌戴后牙平面式[牙合]垫,使用改良式长拉钩颏兜对上颌进行前牵引。矫治前后柏头颅侧位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矫治后SNB角、ANB角、下颌平面角、下前面高增大,上切牙牙轴唇倾,下前牙牙轴舌倾,下颌后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凹面型明显改善。结论“2×4”技术联合上颌后牙平面式黯垫及颏兜能有效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改善面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 Frankel功能调节器 型 (以下简称 FR- )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的效果 ,从而探讨FR- 矫治替牙期反机理。方法 :采用 FR- 对 42例替牙期前牙反儿童进行矫治 ,通过头影测量观察其矫治前后上下颌硬组织及位置改变。结果 :FR- 能矫正上下颌基骨异常的矢状关系 ,主要变化是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 ,改变下颌骨生长的方向 ,同时使下颌切牙舌倾、上前牙唇倾 ,上颌骨向前生长。矫治后前牙的反覆、反覆盖关系变为正常。结论 :FR- 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的理想方法之一 ,其机理是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 ,舌倾下切牙 ,唇倾上前牙 ,促进上颌骨向前生长  相似文献   

12.
对20例采用改良式activator矫治的替牙早期安氏Ⅱ类错He病例进行矫治前、后及追踪的薛式位片的测量分析。旨在说明改良式的activator矫治安氏Ⅱ类错He各个时期颞颌关节的改变。结果发现:矫治前、后及追踪复查的比较,关节前后间隙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矫治初与后期追踪复查的比较无显著性变化(P>0.05)。提示:替牙早期主要为功能性Ⅱ类错He,改良式的activator可引导后缩的下颌及髁突前移,并稳定于正常关节位。对于矫治安氏Ⅱ类错He,防止复发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He型、骨型、软组织面型的相关表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深入了解He型、骨型、软组织面型在各类错He中的相互关系,探讨错He形成机制。方法:随机抽取12-15岁安氏各类错He患者440名及正常He者60名,采用概率计算法得出各类错He骨型与软组织面型的分布,并计算各类错He之间以及它们与正常He间13个颅面骨骼基本组分变异范围的交叉范围。结果:He型与骨型、He型与软组织面型之间不一致的现象以Ⅱ类错He最为明显,其次是Ⅲ类错He,Ⅰ类错He差别最小;各类错He以及它们与正常He间颅面骨骼基本组分的变异范围存在相当大的交叉,彼此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点。结论:为做出合理的矫治设计,达到更好的矫治效果,有必要对He型、骨型、软组织面型鉴别诊断;大部分错He不存在明显的骨面型异常,骨面型异常主要是代偿机制失调所致,垂直向的代偿能力比矢状向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Frankel功能调节器Ⅲ型(以下简称FR-Ⅲ)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的效果,从而探讨FR-Ⅲ矫治替牙期反()机理. 方法:采用FR-Ⅲ对42例替牙期前牙反()儿童进行矫治,通过头影测量观察其矫治前后上下颌硬组织及位置改变. 结果:FR-Ⅲ能矫正上下颌基骨异常的矢状关系,主要变化是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改变下颌骨生长的方向,同时使下颌切牙舌倾、上前牙唇倾,上颌骨向前生长.矫治后前牙的反覆()、反覆盖关系变为正常.结论:FR-Ⅲ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的理想方法之一,其机理是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舌倾下切牙,唇倾上前牙,促进上颌骨向前生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改良型Activator矫治儿童安氏Ⅱ类错牙合 ,以评价矫治器对颅、颌面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 :改良型Activator矫治 2 0例安氏Ⅱ类错牙合儿童 ,2 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 ,分别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 ,并进行治疗前后的电子计算机 头影测量研究。结果 :治疗组SNA角减小 ,SNB角明显增大 ,ANB角减小 ,下颌骨水平向生长趋向正常。结论 :Activator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不仅能抑制上颌生长 ,减小上颌突度 ,还能有效地促进下颌生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替牙期反[牙合]患者采用改良MBT与[牙合]垫式斜导联合矫治的临床效果和特点。方法对36例替牙期反[牙合]患者治疗前后拍摄的X线头颅侧住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36例替牙期反[牙合]患者,反[牙合]全部解除,面型趋与正常,覆[牙合]覆盖正常,上切牙唇倾前移,上颌骨向前生长,下切牙舌倾,下颌骨顺时针旋转,关节凹改建,下颌角变锐。结论改良MBT与[牙合]垫式斜导联合治疗替牙期反铪,效果可靠,疗程较短,是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儿童前牙反He是临床上常见的错拾畸形。反He畸形的早期矫治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的活动矫治器由于要依赖儿童的良好配合而不易取得满意效果;固定矫治器制作复杂,费用高,且不适用于乳牙期及替牙早期,有时会因延误治疗而加重畸形。本人采用上前牙光固化树脂斜面导板早期矫治儿童前牙反He,显示这种矫治方法有一定的独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替牙期反胎患者采用“2×4”技术与[牙合]垫式斜导矫治的临床效果和特点。方法通过36例替牙期反胎的患者,采用“2×4”技术与[牙合]垫式斜导联合矫治,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36例替牙期反[牙合]的患者,反胎全部解除,面型趋于正常,覆黯覆盖正常,上切牙唇倾前移,上颌骨向前生长,下切牙舌倾,下颌骨顺时针旋转,关节凹改建,下颌角变锐。结论“2×4”技术与[牙合]垫式斜导联合治疗替牙期反[牙合],效果可靠,疗程较短,结构简单,是一种新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对30例乳牙及替牙期恒前牙反He矫治后,发现9例在恒牙列期反He再发,经再度矫治3例获得稳定的颌He关系,另6例矫治后干青春生长期后因下颌骨的晚期生长再度发生严重的骨性Ⅲ类反He畸形。本对矫治后反He再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替牙期反患者采用"2×4"技术与垫式斜导矫治的临床效果和特点。方法通过36例替牙期反的患者,采用"2×4"技术与垫式斜导联合矫治,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36例替牙期反的患者,反全部解除,面型趋于正常,覆覆盖正常,上切牙唇倾前移,上颌骨向前生长,下切牙舌倾,下颌骨顺时针旋转,关节凹改建,下颌角变锐。结论 "2×4"技术与垫式斜导联合治疗替牙期反,效果可靠,疗程较短,结构简单,是一种新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