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结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急诊老年脓毒症病人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估意义。方法 收集2019年1月到2022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就诊及住院治疗的老年脓毒症病人169例。病人入急诊后给予生化全项、血气分析、全血细胞计数、降钙素原(PCT)、胸部计算机体层摄影(CT)、病原学检查等。依据以上检查结果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根据病人入急诊时合并脓毒性休克情况分为脓毒症组114例和脓毒性休克组55例。随访28 d,依据病人死亡情况分成生存组125例和死亡组44例。分别比较脓毒性休克组和脓毒症组、生存组和死亡组病人NLR、白细胞计数(WBC)、PCT、RDW和APACHEⅡ评分的区别,进行NLR、RDW与PCT及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分析;分析RDW、NLR及2个指标相互结合评估老年脓毒症病人死亡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和PCT曲线下面积的区别。结果 脓毒症休克组病人PCT、NLR、RDW和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86±1.04)μg/L、9.63±3.92、(14.95±3.49)...  相似文献   

2.
逯玲 《安徽医药》2021,25(7):1442-1446
目的 研究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对多发伤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合并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5月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收治的多发伤ARDS病人156例,根据有无合并肺部感染分为非感染组(85例)和感染组(71例).采集受试者住院后4 h外周静脉血并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sTREM-1、MIP-1α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sTREM-1、MIP-1α水平与多发伤ARDS发生肺部感染病人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及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多发伤ARDS病人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ROC分析血清sTREM-1、MIP-1α水平对多发伤ARDS病人发生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非感染组比较,肺部感染组ISS评分[(27.81±5.32)分比(21.65±4.93)分]、APECHEⅡ评分[(25.43±5.08)分比(18.16±3.74)分]、气管插管时间[(123.04±18.61)h比(86.53±15.31)h]、28 d死亡人数比例[(17.65%)比(39.44%)]、ICU住院时间[(14.84±2.16)d比(9.67±2.34)d]、白细胞计数[(17.81±5.34)×109/L比(14.27±3.63)×109/L]、降钙素原(PCT)[(10.87±2.19)ng/L比(6.96±1.22)ng/L]、C-反应蛋白(CRP)[(83.12±14.51)mg/L比(66.53±12.71)mg/L]、sTREM-1[(5.68±1.23)ng/mL比(3.45±0.74)ng/mL]、MIP-1α水平[(97.58±13.37)pg/mL比(89.46±11.21)pg/mL]显著升高(P<0.05),氧合指数(PaO2/FiO2)[(136.94±17.87)mm Hg比(181.72±20.15)mm Hg]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sTREM-1、MIP-1α水平、ISS评分、APACHEⅡ评分高均是影响多发伤ADRS病人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肺部感染组多发伤AR?DS病人血清sTREM-1、MIP-1α水平成正相关,分别与ISS评分、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血清PCT、CRP、sTREM-1、MIP-1α预测多发伤ARDS合并肺部感染发生的曲线面积(AUC)分别为0.945、0.865、0.883、0.721,灵敏度分别为85.90%、90.10%、81.70%、62.00%,特异度分别为97.60%、68.20%、88.20%、78.80%.血清sTREM-1、MIP-1α水平联合检测AUC为0.915,灵敏度为88.70%,特异度度为89.40%.血清PCT、CRP、sTREM-1、MIP-1α的联合应用对多发伤ARDS的预测价值分析AUC为0.99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20%和98.80%.结论 多发伤ARDS合并肺部感染病人血清sTREM-1、MIP-1α高表达,且与病人疾病严重程度有关,两者联合检测对多发伤ARDS合并肺部感染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在小儿重症肺炎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大冶市人民医院儿科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住院治疗的87例重症肺炎患儿病例资料, 根据患儿入院治疗28 d后是否出现死亡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死亡组22例, 男12例、女10例, 年龄(4.92±1.21)岁;存活组65例, 男37例、女28例, 年龄(4.83±1.12)岁。比较两组重症肺炎患儿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病程、基础性疾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PCT、PEWS、NLR等,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因素, 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联合指标的评估价值。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t检验。结果存活组和死亡组在APACHEⅡ评分、PCT、PEWS、NLR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8、5.93、6.05、6.32, 均P<0.05);APACHEⅡ评分≥21.53分, PCT≥3.42 μg/L, PEWS≥2.24分, NLR≥4.76均为影响重症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病原菌感染的重症肺炎患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的差异,以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49例重症肺炎且痰培养阳性患者,按照痰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阴性菌组(21例)及革兰阳性菌组(28例)。观察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比较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患者PCT、CRP、APACHEⅡ评分;比较两组不同病情转归患者PCT、CRP、APACHEⅡ评分。结果49例重症肺炎患者中,革兰阳性菌占57.14%(28/4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阳性占42.86%(21/49),以肺炎克雷伯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阴性菌组患者PCT(105.23±70.91)mg/L、CRP(6.93±12.99)ng/L及APACHEⅡ评分(17.68±5.24)分均高于革兰阳性菌组的(58.76±79.21)mg/L、(0.62±0.81)ng/L、(14.25±5.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阳性菌组、革兰阴性菌组死亡患者的PCT、CRP及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好转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CRP及APACHEⅡ评分有助于区分革兰阴性菌感染与革兰阳性菌感染;PCT、CRP及APACHEⅡ评分对重症肺炎预后的判定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翠萍  王胜武  李丽 《中国医药》2012,7(9):1173-1175
目的 研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量在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139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根据肺损伤程度分为4组:无肺损伤组(35例)、轻度肺损伤组(26例)、中度肺损伤组(18例)、重度肺损伤组(60例);根据治疗结果不同分为3组:治愈组(86例)、3d内死亡组(22例)、3d后死亡组(31例).重度肺损伤组60例患者又分为3组,重度肺损伤治愈组(8例)、重度肺损伤3d内死亡组(22例)、重度肺损伤3d后死亡组(30例).统计分析第1、3、5、7、9天各组患者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结果 中毒后第1天,重度肺损伤组患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升高,与无肺损伤组、轻度肺损伤组和中度肺损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白细胞总数:(9.2 ±3.0)×109/L、(9.6±3.6)×109/L、(10.3±4.7)×109/L比(18.6±7.6)×109/L;中性粒细胞数:(7.1±2.8)×109/L、(7.5±3.7)×109/L、(8.0±3.8)×109/L比(16.1±6.9)×109/L,均P<0.05].3d内死亡组和3d后死亡组患者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高于治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毒后第1天:(9.8±3.8)×109/L比(24.0±7.1)×109/L比(16.0±6.2)×109/L,(7.7±3.5)×109/L比(20.9±6.3)×109/L比(13.9±5.7)×109/L;中毒后第3天:(9.6±3.9)×109/L比(22.0±7.2)×109/L比(16.2±6.6)×109/L,(7.5±3.4)×109/L比(19.0±6.4)×109/L比(13.9±5.7)×109/L,均P<0.05].中毒后第3天,重度肺损伤治愈组患者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下降,与重度肺损伤3d内死亡组和重度肺损伤3d后死亡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2.0±7.2)×109/L比(16.4±6.5)×109/L比(9.5±4.7)×109/L;( 19.0±6.4)×109/L比(14.2±5.6)×109/L比(7.8±4.5)×109/L,均P<0.05].结论 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肺损伤程度越重,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目越多;如果患者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在3~5d内很快下降至正常范围内,且停药后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则可能提示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C反应蛋白(CRP)、血浆白蛋白(ALB)水平联合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用于判断重症医学科(ICU)肺部感染重症病人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德阳市人民医院ICU发生院内肺部感染重症病人139例,其中114例存活病人为存活组、25例死亡病人为死亡组;病人均于发生肺部感染后24 h行血清CRP、ALB检测及APACHEⅡ评分,比较两组血清CRP、ALB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差异,并分析肺部感染后28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进一步绘制ROC曲线,分析肺部感染后24 h血清CRP、ALB及APACHEⅡ评分单独及联合评估对感染后28 d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原发病、合并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00%比43.86%,P<0.05).死亡组肺部感染后24 h血清CRP水平[(93.41±33.32)mg/L比(54.55±17.64)mg/L]、APACHEⅡ评分[(26.84±7.17)分比(21.26±4.91)分]均高于存活组,ALB水平低于存活组[(27.39±4.81)g/L比(30.56±5.49)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RP、ALB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是ICU肺部感染重症病人28 d内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CRP、ALB水平、APACHEⅡ评分单独预测及三者联合预测ICU肺部感染的重症病人感染后28 d内死亡的AUC分别为0.841、0.652、0.736、0.906,三者联合的预测效能更高、敏感度及特异度更加均衡.结论 重症病人肺部院内感染后行CRP、ALB水平检测联合APACHEⅡ评分,有助于早期对病人预后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休克患者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蛋白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的浓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人选ICU内38例危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动态检测血浆中NGAL浓度,同时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及序贯性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并记录预后.血浆NGAL浓度的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血浆NGAL水平对死亡的预测作用,计算ROC曲线下面积及其95%置信区间(CI).结果 38例危患者入ICU时出现休克10例(休克组),未出现休克患者28例(非休克组);住院期间恶化17例(恶化组),好转21例(好转组).入ICU时,休克组血浆NGAL浓度、血清肌酐、血糖和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均高于非休克组[分别为(147±113) μg/L比(59±64)μg/L,(201±93) μmol/L比(132±106)μmol/L,(13.5±6.1)mmol/L比(9.0±3.0) mmol/L,(1.23±0.33)比(1.00±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HCO3-和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非休克患者[分别为(18±5)mmol/L比(25±6) mmol/L,(115±61)× 109/L比(161±57) ×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化组血浆NGAL浓度、APACHEⅡ和SOFA评分均明显高于好转组[分别为(113±105) μg/L比(51±35) μg/L,(26±7)分比(19±6)分,(10.2±3.0)分比(6.6±3.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浆NGAL水平、APACHEⅡ和SOFA评分对患者死亡预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7(95%CI为0.550 ~0.884,P<0.05)、0.770(95%CI为0.616~0.925,P<0.01)和0.796(95% CI为0.650 ~0.937,P<0.01),以NGAL=79.56 μg/L作为预测死亡临界点,其敏感度为52.9%、特异度为90.5%.结论 联合血浆NGAL水平和APACHEⅡ或SOFA评分可能有助于评价休克患者病情严重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血小板计数比值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辽宁省金秋医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诊断为重症肺炎治疗的具有完整数据资料的老年患者147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87例,女60例,年龄65~85岁,以治疗28 d为观察期,根据治疗后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其中生存组118例,死亡组29例。收集并记录入组患者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疾病史等。检测患者体内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绝对数(NEUT)、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并计算NPR(NEUT/PLT)。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基础资料、病史、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价Ⅱ(APACHE Ⅱ) 评分、WBC、CRP、PCT、PLT、Lac、NPR×100等指标,单因素筛查有意义指标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对NPR×100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t检验。结果 生存组PLT水平明显高于死亡组[(157.73±16.99)×109/L比(120.48±14.06)×109/L],同时生存组NPR×100、PCT、Lac、APACHE Ⅱ评分明显低于死亡组[(9.00±4.08)比(15.78±6.26)、(12.20±3.09)ng/L比(14.06±3.04)ng/L、(1.04±0.27)mmol/L比(1.73±0.27)mmol/L、(22.25±5.17)分比(29.79±4.9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916、7.139、2.913、12.330、7.107,均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示PLT、NPR×100、Lac是监测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P=0.003、0.007、0.008),患者入院24 h内NPR×100值对重症肺炎预后判断价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8,NPR最佳界值为12.960,灵敏度0.729,特异度0.887,约登指数为0.616。结论 高APACHEⅡ评分、高NPR、高PCT、高Lac及低PLT均可提示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不良,对疾病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PLT、NPR及Lac可作为预测患者28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NPR在预测重症肺炎患者死亡风险方面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重症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02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后24 h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情况,将其分为两组:低中危组(APACHEⅡ评分≤20分)54例、高危组(APACHEⅡ评分 20分)48例。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吸烟史、合并基础疾病、APACHEⅡ评分、临床肺部感染严重程度评分(CPIS)]和实验室指标数据[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NLR、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血乳酸]。比较不同严重程度组间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比较不同预后组间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死亡组NLR水平与APACHEⅡ评分、CPIS评分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NLR水平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不同严重程度组间年龄、性别、吸烟史、WBC、血乳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严重程度组间合并基础病、APACHEⅡ评分、CPIS评分、PLT、NLR、PCT、CRP、IL-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预后组间年龄、性别、吸烟史、合并基础病、WBC、CRP、血乳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预后组间APACHEⅡ评分、CPIS评分、PLT、NLR、PCT、IL-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死亡组NLR水平与APACHEⅡ评分、CPIS评分呈正相关(r=0.141,0.201,P 0.05)。ROC曲线显示:NL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0(95%CI:0.744~0.936),敏感度为76.67%,特异度为70.00%(P 0.05)。结论 NLR对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与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老年重症感染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 102例ICU老年脓毒症患者,均于入院24 h完成PCT、CRP检测及APACHEⅡ评估,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单纯脓毒症组(45例)、重度脓毒症组(34例)、脓毒性休克组(23例);根据预后结局分为存活组(81例)和死亡组(21例)。比较单纯脓毒症组、重度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与存活组和死亡组PCT、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分析PCT、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与重症感染严重程度、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脓毒性休克组PCT(8.35±2.02)ng/ml、CRP(85.63±15.96)mg/L、APACHEⅡ评分(22.49±3.05)分和重度脓毒症组PCT(5.68±1.14)ng/ml、CRP(52.49±13.04)mg/L、APACHEⅡ评分(19.87±3.67)分均高于单纯脓毒症组的(3.61±0.92)ng/ml、(35.78±8.67)mg/L、(15.02±3.15)分,差异具有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考察头孢他啶对奈替米星在受试者体内药动学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12例受试者在单剂量静脉滴注奈替米星(单用组)或奈替米星加头孢他啶(联用组)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间接光度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清及尿液中奈替米星浓度,计算其药动学参数及尿药回收率. 结果 单用、合用头孢他啶后奈替米星的体内过程均符合二房室开放模型,其药动学参数单用组AUC0-t,t1/2β,CL与0~24 h尿药回收率分别为(52.93±5.58) mg&#8226;L-1&#8226;h、(3.68±0.33) h、(4.49±0.53) L&#8226;h-1与72.22%,联用组分别为(71.81±8.03 )mg&#8226;L-1&#8226;h、(5.06±0.57) h、(2.95±0.37) L&#8226;h-1与59.20%.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奈替米星与头孢他啶联用后,其消除过程减慢,连续应用可能导致药物体内蓄积,二者合用时应适当减少奈替米星的剂量.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氨茶碱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12例新生儿血中茶碱浓度,氨茶碱剂量按5mg/kg恒速静脉滴注。经时采样,测得数据,经分析药时曲线拟合呈一室模型,平均清除速度常数0.037±0.008h ̄(-1),平均消除半衰期19±4h,平均表观分布容积0.82±0.14L/kg,平均清除率30±5ml/(h·kg)。消除半衰期最大相差2.1倍,显示明显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3.
头孢唑林对阿米卡星在兔体内的药动学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微量微生物法对阿米卡星(AMK)单用及与头孢唑林(CEZ)合用后兔体内AMK血药浓度进行测定,药时数据用MCPKP软件经IBM 计算机处理,并对两组药动学参数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CEZ对AMK的药动学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甲硝唑对头孢噻肟钠蛋白结合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甲硝唑对孢噻肟钠蛋白结合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超滤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出游离药物浓度,比较未加和加入甲从后头孢噻肟钠的蛋白结合率。结果:头孢噻肟钠的超滤回收率为99.1%,未加及加入甲硝唑后头孢噻肟钠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32.2%和30.8%。结论:甲硝唑对头孢噻肟钠的蛋白结合率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半胱氨酸对抗坏血酸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线性升温法研究半院氨酸对抗坏血酸稳定性的影响,紫外检测波长为243.5 nm。实验结果表明,半胱氨酸能增加抗坏血酸的稳定性。在 20℃,PH 2.0的条件下,含有 2%和 3%的半胱氨酸的抗坏血酸溶液降解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 84.814 kJ/mol和 102.834 kj/mol,有效期分别为1. 015 a和 3.154 a。  相似文献   

16.
张斌  汪华蓉  康纪平  李秋波  冯晓科 《中国药房》2008,19(16):1224-1225
目的:研究碳水化合物饮食对犬加替沙星药动学的影响。方法:8只Beagle犬随机交叉空腹或摄取碳水化合物后单次口服加替沙星胶囊17mg·kg-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用3p97软件计算两者的药动学参数,并评价碳水化合物饮食对加替沙星药动学的影响。结果:空腹组、摄食组的药-时曲线符合口服吸收一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ke(4·00±0·84)、(3·98±1·10)h,tmax(2·29±1·08)、(3·45±2·00)h,Cmax(6·06±0·87)、(4·46±2·10)μg·mL-1,AUC(0~t)(56·74±10·80)、(45·99±6·47)μg·h·mL-1(P>0·05)。结论:碳水化合物饮食对犬加替沙星药动学参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卡波姆对炉甘石洗剂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捷  单伟光 《中国药业》2010,19(4):32-33
目的筛选各种助悬剂,以提高炉甘石洗剂的稳定性。方法采用沉降体积比法、絮凝度法、重新振摇分散法、黏度法比较各种助悬剂的助悬效果。结果F值和B值的大小顺序为海藻酸钠〉卡波姆〉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CMC—Na+枸橼酸钠。沉降后,重新摇散次数为卡波姆〈CMC—Na+枸橼酸钠〈CMC—Na〈海藻酸钠。对炉甘石洗剂稳定性的综合评估中,卡渡姆对炉甘石洗剂稳定性的综合影响优于其他助悬剂。结论0.003%(g/g)卡波姆作为助悬剂,可以提高炉甘石洗荆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绒毛钩藤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绒毛钩藤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理作用。方法小鼠自主活动实验观察其镇静作用;戊巴比妥钠阁下催眠实验观察其催眠作用;士的宁致小鼠惊厥实验观察其抗惊厥作用。结果自主活动试验中.绒毛钩藤提取物(0.16g·kg^-1)灌胃给药后,小鼠60min时的自主活动计数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明显减少(P〈0.01)。在戊巴比妥钠阁下催眠实验中,绒毛钩藤低(0.16g·kg^-1),中(0.32g·kg^-1)剂量灌胃给药后,小鼠翻正反射消失的个数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明显增多(P〈0.01)。士的宁致小鼠惊厥实验中。绒毛钩藤提取物灌胃给药后.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中(0.32g·kg^-1)剂量组小鼠死亡数目明显减少(P〈0.01),高(0.64g·kg^-1)剂量组小鼠死亡数目明显增多(P〈0.01)。结论绒毛钩藤在低剂量和中剂量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在高剂量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  相似文献   

19.
MTT分析法检测沙立度胺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沙立度胺对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设置溶剂对照及沙立度胺不同浓度组、时间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和生长情况,分析量效关系、时效关系。结果①在10—200μg/ml浓度范围,沙立度胺对MCF-7和MDA—MB-231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在药物作用48h后各组的细胞抑制率均达到高峰,48h时又以100μg/ml浓度组抑制率最高。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沙立度胺对MCF-7和MDA—MB-231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微量微生物法对阿米卡星(AMK)单用及AMK与头孢唑林(CEZ)合用后,健康者体内AMK血药浓度进行测定;药时数据用MCPKP软件经IBM计算机处理,并对两组药动学参数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CEZ对AMK的药动学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