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局部结节增生三例误诊为肝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厚上  李涛  艾力 《临床误诊误治》2005,18(12):891-891
1病例资料【例1】男,41岁。体检时B超检查发现肝方叶占位性病变。CT、MR I检查均示肝方叶有一3 cm×2 cm大小的实质性占位病变,考虑为小肝癌。查肝功能正常,甲胎球蛋白(AFP)阴性。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肝方叶有直径2 cm突出肝面的肿物,表面光滑,边界清,质地中等,无包膜。行肿物切除。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示肝良性病变。石蜡切片镜检示肝小叶结构正常,局部汇管区小胆管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术后病理诊断: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痊愈出院。【例2】男,38岁。体检发现肝右叶占位性病变3个月。B超、CT检查均示肝右叶占位性病变。考虑为肝癌。…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75岁。肝区胀痛半年来诊,超声检查:肝右叶增大,表面光滑,实质内见约12cm×10cm的强弱不均的实性占位,边界尚清,后方回声偏强(图1)。B超提示:肝右叶实性不均质占位,考虑为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后病理诊断:肝右叶囊肿出血。讨论肝囊肿出血较少见,B超声像图表现与海绵状血管瘤相似,应用彩色多普勒及CT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T:肝囊肿出血形成的肿块图1肝右叶囊肿出血声像图肝囊肿出血超声表现1例@刘霞!134000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市中心医院电诊科 @王婉$吉林省通化市防疫站 @王姣!134000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市中心医院电诊科…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39岁。1年前于外院体检B超发现右肝后叶占位,未治.近来B超复查见右肝占位进行性增大.行CT检查提示肝癌不能除外,遂入院。发病以来无发热、黄疸、体质量减轻,入院查体、血生化检查、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99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4.
作者现将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B超误诊小儿肝外肿物为肝脓肿的3例报道如下。 例1 男,7岁。主诉间歇性发热,并右上腹不适,疼痛一年。体查,肝大,有压痛,疑肝内炎症。曾4次B超检查,皆诊断为肝右叶囊性占位病变(肝脓肿?),在儿内科以肝脓肿诊断间断住院治疗近一年,无好转。胃肠钡剂造影:十二指肠被推挤向前,十二指肠窗弧形开大。临床诊断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行囊肿切除,胆道重建。病理报告囊肿为慢性炎症改变。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 ,49岁 ,体检时 B超发现肝内见大小不一多个实性强回声占位 ,边界较清 ,较大的 2 .2 cm× 2 .0 cm,较小的 1.0 cm× 1.0 cm或更小 (图 1) ,肝脏大小形态正常 ,肝内管道走行正常。B超诊断 :肝内多发实性占位病变 ,良性病变可能性大 ,不除外多发性血管瘤。 CT诊断 :肝内多发占位 ,边界较模糊 ,多考虑恶性肿瘤。PET诊断 :肝内多发占位 ,代谢较低 ,多考虑良性病灶。血标本 :AFP、CEA均在正常范围内 ,总胆固醇 4.9mol/ L ,甘油三酯 0 .97mol/ L。后患者在 B超引导下行肝内占位穿刺活检 ,并负压抽吸少许血性液涂片 ,送细胞学检查。…  相似文献   

6.
为了比较和评价B超、MRI对肝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我们对38例肝内占位性病变进行了B超和MRI对比检查,并均经手术或病理学证实。其中肝癌23例,肝血管瘤10例,肝囊肿5例。年龄为26—74岁,男27例,女11例。结果表明B超对肝癌诊断准确率为91.3%,MRI为95.7%;B超对肝管瘤诊断准确率为80%,MRI为90%;B超对肝囊肿诊断准确率为100%,MRI为80%。本组病例在B超上的图象特点为:肝癌分为:强回声、低回声、混合回声和弥漫回声四种;肝血管瘤分为强回声和混合回声;肝囊肿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41岁。因右上腹慢性疼痛就诊。查体未见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肝肾功正常。B超检查:右肝前叶S5段门静脉前方见一大小约1·8cm×1·3cm类圆形低回声占位,边界清晰,无包膜,内部回声均质。CDFI:团块内未见彩色血流信号。余肝内回声正常。超声提示:右肝内实质占位(图1)。作经皮经肝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提示为肝正常组织,穿刺后声像图未见明显变化。经非正规抗炎治疗后分次B超复查,声像图同前。于10个月后作剖腹探查手术。术中见病变区肝脏颜色略不同于正常肝组织,触摸与正常肝组织硬度一样。术中B超见该处仍为中低实性回声团块。术中…  相似文献   

8.
肝小脂肪瘤比较少见,多无临床症状,近年来由于影像检查技术的发展,报告病例有增加,本文报道我院近年来经B超(US)与CT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诊断5例,同时与含脂肪及不含脂肪的小肝占位性病变作比较分析,讨论US与CT二者之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9.
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的探讨江西省肿瘤医院邮政编码330029万淑华现将我们在工作中碰到的几例少见肝脏占位予以介绍。1.原发性肝肉瘤1例,本例为10岁女性患者。B超检查右肝为巨大多房性囊实性占位,囊内实质部位可随体位的改变而流动。手术所见:肝右叶为一巨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肝硬化并肝脏畸胎瘤诊断水平,减少误、漏诊。方法回顾分析1例乙肝肝硬化并肝脏畸胎瘤误诊为肝癌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以右上腹痛伴尿黄入院,经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查诊断乙肝肝硬化,根据B超及CT检查显示肝右叶占位及甲胎蛋白(AFP)1320.00μg/L,诊断原发性肝癌。患者拒绝手术,经保肝、降酶及抗病毒治疗,肝功能及AFP改善,3个月后恢复正常。随访20个月,肝脏占位病变无变化,行手术治疗,经病理检查确诊肝脏畸胎瘤。结论乙肝肝硬化并肝脏占位伴AFP增高者,易误诊,条件许可情况下,应尽早手术确诊。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36岁.查体:一股情况良好,心肺未见异常,肝功能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B超检查肝右叶可见3.9cm×4.1cm大小囊性异常回声有包膜,腔内容物有一较明显的分界线,上层呈密集点状强回声,堆积成片,下层为无回声区.在腹部加压或体位改变时上层点状回声可漂动,为典型“脂液分层”表现.B超诊断:肝右叶囊性占位性病变:考虑囊性畸胎瘤.后经B超引导下穿刺细胞学检查:上层为粘稠脂类物质;下层为稀薄浆液.证实  相似文献   

12.
病例:男性,49岁。1989年5月曾因肝右叶脓肿在当地医院行脓切开引流术,痊愈出院。1990年5月因周身无力,干咳流涕,体温39℃,到原手术医院B超检查,示肝右叶占位性病变。5月11日到我院检查,B超见肝右前叶有4.8×3.2cm强回声团,周边似有声晕。CT提示肝右叶占位性病变,血管瘤可能性大。数日后二次作B超见肝右前叶有5.4×3.2cm中等强回声团,界清,CT复查肝右前叶有一低密度影,仍考虑血管瘤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3.
例1,患者女,56岁。自述身体状况良好,单位健康体检时行超声检查,B超见右肾上腺4.6cm×3.0cm不均质偏高回声区,轮廓线清晰,边缘回声高而平滑(图1)。超声提示:右肾上腺占位。后在301医院手术,病理结果为嗜铬细胞瘤。RK:右肾;RL:右肝;箭头:肿瘤图1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声像图例2,患者男,40岁。近日血压突然升高达26.7/20.0kPa(200/150mm Hg)伴头疼、恶心、呕吐来我院检查。B超检查:左肾上腺处见3.3cm×3.5cm内部呈分布均匀的点状偏低回声区(图2)。超声诊断:左肾上腺占位,经手术后病理诊断为嗜铬细胞瘤。LK:左肾;箭头:肿瘤图2左肾上腺嗜铬细胞…  相似文献   

14.
李书宝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2):1352-1352
患者男,43岁,2004年1月30日因发热2d入我院消化内科。持续发热(38~39℃)伴畏寒、呕吐,无腹痛,脉搏、呼吸、血压均正常,意识清,心、肺、腹体查无异常。门诊B超检查肝右叶内占位病变(肝脓肿),同时右肾囊肿、左肾结石。诊断为发热待查,肝脓肿。入院后给予抗感染、补液、护肝等治疗...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43岁。CT发现肝肾间一占位半年,近日自觉右腰部酸胀。检体无异常。B超诊断:肝肾间高回声占位,考虑肾周来源脂肪瘤可能大;肝脂肪浸润。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37岁。发现右肝占位1个月。无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皮肤搔痒症状。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胸腹未见异常。B超检查发现右肝占位,直径约10cm。增强CT示肝右后叶巨大肿物,考虑为恶性,转移癌可能性大。肝功能各项检查正常,肝炎病毒指标(-),AFP(-)。行右半肝切除术。4年前曾行颌下腺混合瘤切除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李安敏  周石 《上海医学影像》2001,10(3):F003-F003
肝动脉化疗肝癌致脑碘油栓塞是一种罕见的介入治疗并发症,我们遇见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51岁。因上腹部疼痛伴消瘦二月余,B超发现右肝占位性病变而住院治疗。实验室检查AFP 352μg/L,CT增强检查发现右肝肿块(5×5.5×4.5cm)呈轻度不均匀强化,CT值40-60HU,无腹水,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胆囊、胰腺、脾脏均无异常CT征象(图1)。经临床、生化、B超、CT诊断为肝癌,遂行肝动脉灌注化疗碘油栓塞治疗。 治疗方案:常规插管至肝动脉造影示肝右叶肿块明显染色,可见粗大、紊乱的肿瘤血管、经导管灌注5  相似文献   

18.
4例肝病术前B超检查,2例提示肝占位病变,1例肝均质性肿块,1例疑小血管瘤。这4例中,1例肝动脉造影诊断转移性肝癌,1例CT提示肝癌,2/4例同位素提示肝占位。手术及病理均诊断为肝硬化,分别介绍各例。 例1,男,52岁。原发性肝癌术后三月。AFP持续(+),火箭电泳300~10万ng,血凝1:1000(++++)。超声显示4×3.3cm相对低  相似文献   

19.
【病例】男,52岁。因右上腹部疼痛3月余到我院就诊。腹部B超检查示:肝右叶见6.0 cm×4.0 cm肿块,考虑原发性肝癌(PLC)。查肝功能正常,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甲胎蛋白(AFP)正常。行腹部CT扫描示:肝右叶下段不规则低密度影,边缘不清,内缘凹陷不平,增强后病灶均匀强化,腹主动脉旁未见增大淋巴结。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考虑PLC)。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均正常,行肝右叶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肝右叶肝细胞癌。患者恢复良好,术后8 d出院。因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报告例 1 男 ,72岁。腹胀、乏力、消瘦 3个月。X线胸片示右侧胸水 ,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 ;抗痨治疗后胸水减少 ,近日症状加重 ,查体 :消瘦、慢性病容 ,听诊右肺呼吸音低 ,右胸第 4前肋以下叩诊浊音 ,肝剑下 5 cm,B超显示肝右叶实性巨大占位、脾大 ,诊断为巨块型肝癌。CT扫描 :右膈下肝右外上方可见巨大椭圆形肿瘤 ,边界清晰 ,肿瘤大部分为软组织密度 ,其间散在斑片状低密度影。肿物前缘与肝交界呈锐角 ,右肝外缘受压内移至脊柱旁 ,增强扫描示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 ,坏死区无强化。 CT诊断肝右叶巨块型肝癌。 DSA检查显示肝动脉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