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卒中后排泄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卒中后出现的排泄功能障碍包括尿便和汗液排泄障碍。排泄障碍与脑卒中的程度、部位、年龄、性别和精神障碍有关,根据受累部位的不同而异。尿失禁在脑卒中后排泄障碍中的发病率中占首位,可通过膀胱功能训练、生物反馈和小剂量的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排便失禁是排便障碍的常见表现,排便训练、饮食控制可改善症状。重视脑卒中后排泄障碍的防治,有助于降低残疾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正>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绝大多数是由脑动脉瘤引起,SAH患者出血后7~14 d为纤维蛋白酶活性最高峰,易使破裂口的血块溶解,任何能使血压增高的因素均容易诱发颅内再出血[1]。颅内再出血是SAH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81%发生在SAH后的1个月内,所以SAH患者要求在出血后4~6周内绝对卧床休息,必须床上排尿、排便[2]。临床上患者常常因过早下  相似文献   

3.
开塞露辅助排便预防脑出血患者急性期便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先菊 《护理学报》2006,13(8):88-88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4 ̄6周内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但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弱,加上活动障碍,饮食结构改变,不习惯床上排便等易导致便秘。便秘后因用力排便、腹压增高可致颅内压升高发生再出血,危及患者生命。我科2005年3月-2006年3月收治脑出血患者170例,采用开塞露辅助排便预防脑出血患者急性期便秘,取得理想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70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全部经CT或MRI确诊为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急诊入院收至监护室,其中脑出血15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9例,男123例,女47例,年龄40 ̄82岁,平均年龄58岁,入院时无意识障碍66例,有意识障碍104…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解决卧床清醒患者不习惯在床上大小便问题,防止并发症发生.方法 人性化改造病床,适度摇高床头和床尾,实施改变排便体位的护理操作,并对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卫生方便病床操作简便、快捷、卫生,使护理人员劳动强度减小,患者舒适度增强.结论 卫生方便病床在临床排便护理中的应用,能有效维护患者自尊,降低因便秘引起的并发症和医疗纠纷的发生,为卧床清醒患者的护理开辟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解决卧床清醒患者不习惯在床上大小便问题,防止并发症发生。方法人性化改造病床,适度摇高床头和床尾,实施改变排便体位的护理操作,并对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卫生方便病床操作简便、快捷、卫生,使护理人员劳动强度减小,患者舒适度增强。结论卫生方便病床在临床排便护理中的应用,能有效维护患者自尊,降低因便秘引起的并发症和医疗纠纷的发生,为卧床清醒患者的护理开辟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老年人和残疾人由于肢体、躯干乏力等原因给沐浴、如厕带来诸多的困难,常常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一个病人的沐浴、如厕等,给护理人员、家人、病人带来诸多不便。传统的沐浴椅结构复杂,使用时由于老年人和残疾人都难以保持正确的姿势而辅助效果不佳,故需要加以改进。设计一种简易安全的沐浴排便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后排泄障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脑卒中后出现的排泄功能障碍包括尿便和汗液排泄障碍。排泄障碍与脑卒中的程度、部位,年龄、性别和精神障碍有关,根据受累部位的不同而异,尿失禁在脑卒中后排泄障碍中的发病率中占首位,可通过膀胱功能训练,生物反馈和小剂量的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排便失禁是排便障碍的常见表现,排便训练,饮食控制可改善症状,重视脑卒中后排泄障碍的防治,有助于降低残疾程度,改善患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一级护理昏迷患者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清醒患者所需基础护理时间进行对比,为合理调配护理人员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医院科学化管理.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7月—2012年6月一级护理中昏迷和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清醒患者各90例,对其晨间护理、晚间护理、卧位护理、排泄护理、床上温水擦浴所需时间进行测量及比较.结果昏迷患者在卧位护理与排泄护理所需时间比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清醒患者所需时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晨间护理、晚间护理与床上温水擦浴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昏迷和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清醒患者同属一级护理范畴,但前者基础护理时间比后者长.每名责任护士每日最多负责3例一级护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清醒患者,或2例一级护理昏迷患者.为了保证优质的护理质量服务,建议管理者在护理人员的配置时酌情考虑昏迷患者较多的病区其床护比>1∶0.4.  相似文献   

9.
<正>便秘是由于粪便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过久,使得毒素积聚、粪便干燥且硬结致使排便发生困难或者排便的频率降低[1-2]。便秘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有资料[3]显示其发生率高达30%~60%。脑卒中患者发生便秘时,患者用力排便可使腹内压力升高,同时使血压和颅内压升高,严重者可使病情加重,导致再出血等,甚至可引起猝死[4]。因此,安全、有效地为脑卒中患者解除便秘是相关护理人员应关注的问题,而有效的护理  相似文献   

10.
<正>众所周知,老年人和残疾人由于肢体、躯干乏力等原因给沐浴、如厕带来诸多的困难,常常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一个病人的沐浴、如厕等,给护理人员、家人、病人带来诸多不便。传统的沐浴椅结构复杂,使用时由于老年人和残疾人都难以保持正确的姿势而辅助效果不佳,故需要加以改进。设计一种简易安全的沐浴排便椅,现报告如下。1设计与制作简易安全的沐浴排便椅包括由椅面、椅架、椅背,以及扶手组成的椅体。椅面上方中央开有一个圆形通  相似文献   

11.
医院病区的卫生间与病室存在一定距离,虽然卫生问常备有坐便器,但现有坐便器必须搁置在卫生间使用,存在没有靠背和扶手、造价昂贵等缺点,这使得危重、下肢行动不便的中老年患者如厕困难。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危重患者应在床前借助坐便椅取坐位排便,坐位时肛门直肠角度变大伸直可达到有效的排便角度,同时借助重力作用易于大便通过,提高卧床患者排便舒适度。因此,我科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1月研制了一种经济实用型医用坐便椅(以下简称坐便椅),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患者的护理资料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与用力排便、高血压、不良情绪、剧烈咳嗽、过早下床活动等密切相关。结论用力排便、高血压、不良情绪、剧烈咳嗽、过早下床活动等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有影响,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如厕困难的比例与智力残疾水平相关,而且在重度智力残疾者中更加常见。笔者回顾了如厕困难在分类、流行程度、后果和成因等方面的基本概况,探讨对智力残疾儿童如厕困难进行治疗的行为理论和具体程序。  相似文献   

14.
脑外科术后患者用力排便可使颅内压升高引起脑水肿,或者造成二次出血,及时帮助患者解决便秘是巩固手术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心理护理及时了解患者心态,予积极疏导和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尽量营造相对独立、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对不习惯床上排便的患者,向其反复强调床上排便的必要性、方法及注意事项,使其减轻心理负担及顾虑,能够放松、自然地面对现实。保持床单位整洁,被服污染及时更换,以减少负面刺激,必要时在陪护人员的帮助下床边使用坐便器,屏风遮挡,嘱其他患者、陪人尽量回避。2饮食护理嘱多食新鲜蔬…  相似文献   

15.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排便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阐述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排便问题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以护理程序为指导 ,通过评估影响患者排便的因素 ,制定护理目标、护理计划 ,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 ,如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行按摩通便法、温水泡足疗法、指导正确的排便方法等 ,并及时进行效果评价 ,有效地防止了便秘的发生 ,且蛛网膜下腔再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6.
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处理具有一定困难,而下消化道出血往往不如上消化道出血易为人们所重视,老年人的下消化道出血因其出血部位、原因、自行止血以及防治措施均有一定的特点,尤须有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刘永忠  王玉英  李侠 《临床荟萃》1999,14(15):716-717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胰腺、胆道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上段空肠等部位的病变引起的出血。由于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繁多,出血的程度和部位各异,诊断有时较困难,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程序。通常首先确定是否上消化道出血,然后迅速判断出血的性质和程度、继续出血和再出血的危险性,当全身状况基本稳定时及早的进行相应检查,以明确病因和确定出血的部位,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银华  蒋永明  曾春 《华西医学》2009,(8):1917-1919
目的:探讨住院期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再出血的相关因素和对策。方法:对42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住院期间引起再出血的各种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再出血危险因素:34例持续高血压,14例情绪激动,7例下床排便用力,6例剧烈活动,7例睡眠不佳烦燥后出血,4例再出血发生在术前8小时,4例患者在腰穿时出血。结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住院时高血压和和各种引起血压升高的诱因是引起再出血最主要原因.同时出血时间间隔和住院期间不适当的腰穿也是引起再出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陈市芳 《护理学报》2005,12(10):56-57
报道经双侧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及对策,本组23例患者,存在焦虑、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出血倾向、排便习惯改变等护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协助患者正确移动躯体及为患者解决排尿不方便的难题.术后本组3例患者穿刺处出现轻度出血,2例发生术后低血压,1例因不习惯床上排尿致排尿困难需留置导尿,经及时处理无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20.
便秘是指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1].消化道出血病人常由于疾病、饮食、药物、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出血停止后会出现排便时间延缓,导致便秘.本科自2002年1月开始对消化道出血控制后的病人,常规采取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降低便秘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