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替诺福韦(TDF)与恩替卡韦(ET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8年6月于我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随机分为TDF组(n=40)和ETV组(n=40)。TDF组应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ETV组患者应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随访48周。分析治疗24和48周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结果:在治疗24周后,ETV组及TDF组患者的血清ALT复常率分别是55%和50%、HBV-DNA转阴率分别是70%和57. 5%,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是2. 5%和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 654、0. 245和0. 556);在治疗48周后,ETV组及TDF组患者的血清ALT复常率分别是82. 5%和75%、HBV DNA转阴率分别是85%和82. 5%,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是10%和12. 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 412、0. 762和0. 723)。结论: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周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替比夫定组25例,恩替卡韦组23例,疗程均为72周。观察两组治疗4,12,24,48,72周时ALT复常率、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值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治疗4,12,24,48,72周时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12,24周时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8周及72周时两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36.0%、40.0%和8.7%、13.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均具有强效抗病毒作用,近期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均无明显差异,但治疗48,72周时替比夫定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于恩替卡韦组。两药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刘春 《当代医学》2022,28(2):64-66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126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年龄、性别组间具有可比性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予以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予以替诺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结果治疗后,两组AST、ALT、TBiI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ALB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HBeAg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恩替卡韦治疗,替诺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有效改善肝功能,提高HBV DNA阴转率及HBeAg阴转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患者,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一般的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和抗纤维化等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再加用替比夫定600mg,1次/日,口服,基本疗程为12个月,6个月无治疗应答者停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清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结果:治疗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95%、85.3%、30.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措施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替比夫定能够强效、快速抑制HBV-DNA复制,耐受性较高,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共入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替比夫定组30例,拉米夫定组30例。治疗4、12、24、48周时观察患者HBV-DNA定量检测不到、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的比例。结果:替比夫定组治疗后4、12、24、48周与拉米夫定组ALT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比夫定组在治疗4、12、24、48周时HBV-DNA阴转率及HBeAg阴转率均高于拉米夫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比夫定较拉米夫定具有更强的抑制HBV-DNA复制能力,有较高的HBV-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62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口服替比夫定600 mg/d,对照组30例口服拉米夫定100 mg/d。治疗12、24、48周时观察患者HBV DNA PCR检测不到的患者比例、ALT复常率、HBeAg转阴患者的比例。结果:替比夫定组治疗后12、24、48周与拉米夫定组ALT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比夫定组在治疗第12、24、48周时HBV DNA转阴率及HBeAg阳性患者阴转率均显著高于拉米夫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比夫定可迅速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有较高的HBV DNA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常庆华  姜锡平  吴迪 《安徽医学》2015,36(10):1254-1256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和恩替卡韦两种药物治疗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差异及HBeAg血清转换预测因素,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48例 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其中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的22例患者为 A组,恩替卡韦治疗的26例患者为 B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12、24和48周的 HBeAg定量和HBV-DNA定量检测结果,治疗第48周 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V-DNA转阴率及 ALT复常率,同时在 ROC曲线下分析各组基线、12周、24周指标对48周时 HBeAg血清学转换水平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入院 HBeAg、HBV-DNA及 A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48周的治疗后,B组 HBV-DNA转阴率显著高于 A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患者治疗24周 HBeAg下降率对48周 HBeAg血清学转换具有预测价值。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 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较恩替卡韦具有更高 HBeAg血清学转换率,但 HBV-DNA转阴率较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24周 HBeAg水平较基线下降超过97.74%为其48周出现 HBeAg血清学转换最佳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与特异性免疫疗法联用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4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慢性乙肝患者1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6例,对照组予以替比夫定治疗,试验组予以替比夫定联合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 Ag血清学转阴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试验组ALT复常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转阴率以及HBe Ag血清学转阴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试验组的ALT复常率与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HBe Ag血清学转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试验组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以及HBe Ag血清学转换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替比夫定与特异性免疫疗法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比单用替比夫定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参仙乙肝灵联合恩替卡韦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诊治的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与恩替卡韦口服,观察组加用参仙乙肝灵片口服,两组均治疗12个月,观察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时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率、HBeAg转阴率及血清转换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结果 两组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率、HBeAg转阴率及血清转换率在治疗6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个月时观察组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率、HBeAg转阴率及血清转换率分别为85.00%、47.50%、42.50%,高于对照组65.00%、25.00%、2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个月、12个月时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参仙乙肝灵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能提高抑制病毒复制的能力,促进HBeAg转阴率及血清转换,提高了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0.
王琪 《吉林医学》2023,(1):157-160
目的:恩替卡韦及替诺福韦酯初始治疗高病毒载量(HVL)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疗效分析。方法:选取88例HVL HBeAg阳性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4)与观察组(n=44),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联合替诺福韦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V DNA转阴率],治疗前后血清ALT水平、血清HBV DNA水平,治疗前后肾功能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 w,两组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V 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 w,两组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BeAg转阴率、HBV 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w、48 w,两组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V 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ALT水平、血清HBV 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教师和绿化队员工两类职业对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分别入选参加体检的教师232例及绿化队员工158例,对其进行自身疾病认知情况调查及常规体格检查。结果:教师组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患病率均高于绿化队组,而两组体检血压、血糖结果无显著差异;教师组对高血压及糖尿病的认知率和治疗依从性优于绿化队组。结论: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和治疗依从性影响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又称昔布类药物,国内临床应用过的有塞来昔布(西乐葆)、罗非昔布。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在治疗剂量下不抑制COX-1,相比于传统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在保证抗炎镇痛的疗效的同时,具有更好的胃肠道安全性。塞来昔布和罗非昔布虽同属COX-2抑制剂,心血管安全性却各有不同,近几年来关于两者的心血管安全性的多项研究证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例分析不同网站上的Medline数据库的特点及使用方法的差异,分析这些差异对检索结果的影响,指出使用不同站点上的Medline数据库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房室传导径路中由于不同水平(如近端和远端)受损程度不同,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复合性房室阻滞,使心电图变得复杂.本文报道两例复合性Ⅱ度房室阻滞,分别表现为PR间期延长的文氏周期和交替下传的文氏周期,并简要讨论机制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血链球菌在厌氧和需氧体内抑菌物质的差异。方法运用超声破碎技术将菌体内抑菌物质释放出来,运用定量培养技术,比较菌体内抑菌物质。结果在厌氧培养条件下,菌体内的抑菌物质高于需氧条件下培养的血链球菌,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不同粉碎度对人参皂苷3种不同单体提取率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考察不同粉碎度对人参皂苷不同单体提取率的影响.方法 以人参皂苷Rb1、Rg1、Re为考察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参须粗剪、粗粉、超微粉提取物中人参皂苷不同单体的含量.结果 人参皂苷Rb1、Re粗粉的含量最高;而Rg1则是超微粉的含量最高.结论 粉碎度对红参须有效成分提取含量有影响,但对不同单体的影响不一.  相似文献   

17.
作者研究了不同透析膜、不同透析方法对尿毒大、中、小分子毒物的清除情况。发现铜仿膜(CUP)做血液透析(HD)、聚砜膜(PS)作血液透析滤过(HDF)及高流量透析(HFD)对小分子物质清除均佳;TACurea均小于50mg。HD对中分子物质(MMS)有一定清除作用,对β2m无清除效果。HDF对MMS及β2m清除最佳。HFD对MMS及β2m清除较HDF及血液滤过(HF)差。HF对MMS及β2m有良好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雌激素受体(ER)表达不同的乳腺癌组织中肿瘤抑制基因Maspin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检测40例乳腺癌组织中Masp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Maspin蛋白在ER阳性表达的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45.8%(11/24),在ER阴性表达的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12.5%(2/16),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ER表达不同的乳腺癌组织中Maspin蛋白的表达亦存在显著差异,Maspin也可作为判定乳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不同采收期、不同初加工方法、不同药用部位南板蓝根中腺苷的含量,为最佳采收期、最佳初加工方法和最佳药用部位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对南板蓝根中腺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南板蓝根于7月采收,加工方法为烘干(60℃),以根中腺苷含量最高。结论:不同采收期、不同初加工方法、不同药用部位南板蓝根中腺苷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渗漉法提取物(Ⅰ)和使用索式提取器提取的提取物(Ⅱ)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方法:用腹腔注射四氯化碳致小鼠肝脏损伤模型,比较Ⅰ和Ⅱ对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Ⅰ和Ⅱ均能显著提高动物模型中肝脏SOD活性和降低MDA含量,Ⅱ的作用更强。结论:使用索式提取器提取的提取物具有更强的抗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