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湖北省荆州市是全国血吸虫病重疫区之一,属湖沼水网型流行区。2006年调查显示.该地区血吸虫病人占全国血吸虫病人的18%.其湖沼水网的地理环境极适宜钉螺的孳生和扩散,给控制血吸虫病疫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钉螺控制也成了血吸虫病预防与控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当前,国内钉螺控制以药物杀灭、修建阻螺设施和改造钉螺孳生环境为主,但不论采取哪种方法.都要以了解钉螺在自然环境下的生成状态为前提。本次研究选取荆州市常年有水、常年无水和季节性有水3种自然环境中9—10月钉螺的自然情况进行调查,为环境改造控制钉螺及药物灭螺的效果考核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长江如皋段江滩钉螺孳生可能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长江江苏省如皋段江滩能否孳生钉螺及该地区的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方法 采集长江如皋江滩及长江扬州江滩的水、土样,分析两者的理化性质;调查分析两者水文、植被、气象因子有无差异;用两者的水、土在室内饲养钉螺,比较两者的钉螺存活率及雌螺产卵率、螺卵孵化率;在如皋段及内河环境人工控制现场饲养钉螺,比较两者仔活率。结果 如皋段江水的Ca^2 、总硬度、Mg^2 、氯化物和土样的SO^2-4均显著高于扬州段;两者钉螺半年、1年存活率及雌螺产卵率均无显薯差异;如皋段通过人工控制能孳生钉螺。结论 因长江潮汐顶托和江滩无植被钉螺难以向下游扩散,长江如皋段以东江徘无需查螺或只需用少量经费监测,以减少卫生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峡库区洪水外包线内钉螺孳生环境形成的可能性。方法采用类比法、生态实验和现场调查 ,并利用三峡水库论证期间得到国家认可的洪水预测资料 ,取其血吸虫病研究可利用的部分 ,对洪水外包线内区域钉螺适宜孳生环境的形成进行了探讨。结果洪水外包线内存在大面积临时淹没区 ,其中主要危险环境有三类 :海拔 1 75m以上的洲滩边滩环境、支流开阔河谷环境和库周凹陷台地。观察表明 ,这些地方的土壤、植被、耕种利用和生态特征与钉螺孳生环境非常相似。结论钉螺在这些环境孳生的可能性极大 ,是库区将形成的主要的潜在钉螺适宜孳生地 ,且环境范围较大 ,应加强监测 ,以防止钉螺在库区孳生、蔓延 ,防止血吸虫病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上高县钉螺孳生环境分布现状,为今后螺情监测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全县钉螺孳生环境;用GPSmap76采集环境空间数据,结合Google Earth绘制钉螺孳生环境图。结果调查的67个环境均为山丘型流行类型。孳生钉螺环境总面积516. 51 hm^2,历史累计有螺面积为232. 56 hm^2,未发现有螺面积。Ⅱ类环境数和面积分别占10. 45%和6. 49%,Ⅲ类环境数和面积分别占89. 55%和93. 51%。有60个环境局部或全部有人为改变,占总环境数的89. 55%,主要方式以农业结构调整或血防林为主,其次是田地整治,再次是沟渠硬化或护坡,城镇化建设最少。结论上高县历史有螺环境改造呈中等局部程度,仍存在钉螺孳生的基本条件,尚需开展持续的螺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5.
巢湖无钉螺孳生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巢湖无钉螺孳生的原因。方法通过收集巢湖流域与钉螺孳生繁殖有关的基本资料,包括气象、水文、土壤、植被、水质状况和巢湖地区钉螺分布资料等,结合现场调查,论证巢湖无钉螺孳生的原因。结果与巢湖相通的东岸丘陵有螺水系,水流缓慢,方向非直流,难以造成钉螺扩散至湖内;尽管巢湖与长江有螺段相通,且多次发生长江水顶托现象,但江水并非直接流入巢湖;巢湖土壤沙化严重,植被覆盖面小,土质板结,滩面相对较小,水质状况差。结论周边地区的钉螺很难扩散至巢湖及巢湖局部环境不适合钉螺生存可能是巢湖无钉螺孳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改变钉螺孳生的生态环境是消灭钉螺的一项重要措施。结合农业水利项目对有钉螺分布的沟渠进行硬化,改变或改造钉螺孳生环境,能达到药物灭螺等方法难以达到的灭螺效果,且时间持久效果稳定,是实现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关键手段之一,已在日本和我国部分地区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7.
改变钉螺孳生的生态环境是消灭钉螺的一项重要措施。结合农业水利项目对有钉螺分布的沟渠进行硬化,改变或改造钉螺孳生环境,能达到药物灭螺等方法难以达到的灭螺效果,且时间持久效果稳定,是实现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关键手段之一,已在日本和我国部分地区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掌握江西省钉螺孳生环境时空分布特征,建立以行政村为单位的钉螺孳生地数据库和环境空间数据库。方法 采用查阅资料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全省历史有螺环境、现有螺环境和可疑钉螺孳生环境时空分布。结果 江西省钉螺孳生环境有湖沼型和山丘型两种类型,主要集中在鄱阳湖区,占总孳生地面积的66.97%。现有潜在钉螺孳生环境204 745.48 hm2,其中湖沼型和山丘型分别为146 548.58 hm2和58 196.90 hm2,分别占71.58%和28.42%;实际有螺面积83 234.50 hm2,其中湖沼型和山丘型分别为80 890.81 hm2和2 343.69 hm2,分别占97.18%和2.82%;压缩有螺面积114 253.30 hm2,有螺面积压缩率为57.85%,其中湖沼型和山丘型有螺面积压缩率分别为46.51%和94.97%;Ⅰ、Ⅱ、Ⅲ类环境和Ⅳ类环境分别占总有螺面积的55.77%、25.75%、13.91%和4.57%。结论 全面、系统地建立了江西省钉螺孳生地数据库和环境空间数据库,实现了对各地钉螺孳生环境螺情、环境和植被情况的动态更新与追踪管理,可为螺情监测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对血吸虫病的传播、控制和消除具有重要影响。浙江省已于2016年通过了国家“维持血吸虫病消除状态”的联合考核,但目前仍存在一定数量的残存钉螺,且分布环境极为复杂。如何通过因地制宜地开展有螺环境综合改造等科学防治,长效控制钉螺的孳生和扩散,减少血吸虫病传播与流行的潜在风险,巩固已取得的防治成果,是血吸虫病防治地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浙江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情况,并就血吸虫病流行区结合“五水共治”总体规划落实重点有螺环境综合治理,改变钉螺孳生环境,确保全省维持血吸虫病消除状态、巩固防治成果等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 钉螺的分布与血吸虫病的分布一致。温度是钉螺孳生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研究气候变暖对钉螺的孳生和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气候变暖对钉螺的生长繁殖和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 以及相关研究技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Results of repair of tetralogy of Fallot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A total 89 fish and lamprey species has been recorded from Polish freshwater habitats. Twenty-seven of them (30.3%) have not been surveyed for parasitic helminthes. Some of the latter fishes are either rare or not easily accessible. Other live only in specific habitats in scattered localities. An important obstacle for studying parasite faunas of some fishes may be their status on an endangered species. Among the non-surveyed fishes, are those which have been relatively recently introduced to Poland or migrated there on their own. The present paper attempts to review all hitherto not studied helminthologically fish species, their habitats, localities and current protection status.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