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芪冬润肺汤治疗气阴亏虚型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气阴亏虚型慢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给予西医止咳平喘等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芪冬润肺汤口服。观察治疗前、后日间、夜间咳嗽及兼症积分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日间、夜间咳嗽及兼症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日间、夜间咳嗽及兼症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冬润肺汤能明显改善气阴亏虚型慢性咳嗽患者咳嗽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衰患者水停证与超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冠心病心衰患者357例,以水停证为自变量,以超声指标为因变量,进行二值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非水停证相比,水停证患者LA、LVIDs明显增大,FS、EF显著减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以超声心动20项指标为自变量,水停证为因变量,进行二值Logistic回归分析。CO进入回归方程(P<0.05)。水停证与超声心动指标的回归分析结果为水停证患者CO回归系数为2.864(P<0.05),OR值为17.525,冠心病心衰出现水停证的可能性较大。结论:冠心病心衰患者水停证与超声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芪灵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气阴两虚型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心率变异的影响。方法将60例气阴两虚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予西医常规疗法联合中药芪灵方。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房颤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心率变异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房颤、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均为100.0%,对照组分别为90.0%、76.7%;治疗组房颤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DNN均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SDANN显著增加,而对照组显著减少,组间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rMMSD、PNN50有上升趋势,而对照组呈下降趋势。治疗后治疗组LF/HF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LF/H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灵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阵发性房颤,可明显减少房颤发作,改善气阴两虚症状,同时可升高心率变异指标SDNN、SDANN、LF/HF水平,使房颤患者交感-迷走神经系统平衡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律宁颗粒治疗气阴两虚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气阴两虚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西医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在西医规范化治疗基础上加用复律宁颗粒,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心脏超声指标[包括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B型脑钠肽(BNP)、6分钟步行试验、中医证候积分、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MLHFQ)、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价两组心功能疗效及心律失常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心功能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0.00%,对照组为55.00%)及心律失常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70.00%,对照组为42.50%)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6分钟步行距离、MLHFQ积分、HAMA积分、HAMD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BNP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脏超声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律宁颗粒治疗气阴两虚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减少患者的早搏发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肾温心汤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且中医辨证符合心肾阳虚证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西医规范治疗,治疗组在西医规范治疗基础上予自拟补肾温心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4周)心功能疗效(NYHA)、心衰疗效(Lee氏)、超声心动图LVEF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超声心动图指标(LEVF指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心功能疗效(NYHA)、心衰疗效(Lee氏)、超声心动图指标(LEVF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温心汤结合西医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有较好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衰症状、体征,提高心功能,改善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拟丹芪补心汤治疗阳虚型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6例符合中医阳虚型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丹芪补心汤治疗,治疗1疗程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心衰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功能显效率为66.67%,对照组显效率为27.2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V、EF均有改善,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SV、EF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芪补心丹治疗阳虚型慢性心衰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全真一气汤合并失笑散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全真一气汤合并失笑散,日1剂,早晚分服,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心绞痛程度、硝酸甘油停减率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疗效、心绞痛疗效及硝酸甘油停减率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真一气汤合并失笑散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证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心衰结合中西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慢性心衰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AngⅡ(血管紧张素)含量、BNP (脑钠肽)水平、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SV、LVFS、LVEF水平有所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AngⅡ与BNP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TNF-α与IL-6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老年慢性心衰结合中西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6,(3):539-540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BNP)水平与中医证候的关系,以指导辨证分型,并探讨其机制,为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测定其BNP水平,观察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同时对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归纳,找出BNP水平变化与中医证候分型的关系。结果:心衰病急性加重期组BNP水平与慢性缓解期BNP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心衰病慢性缓解期组内比较:阳气亏虚、血瘀饮停组和肾精亏虚、阴阳两虚组分别与心肺气虚、血瘀饮停组和气阴两虚、心血瘀阻组BNP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心肺气虚、血瘀饮停组与气阴两虚、心血瘀阻组BNP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阳气亏虚、血瘀饮停组与肾精亏虚、阴阳两虚组BNP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衰病急性加重期组内比较:阳虚水泛组、阳虚喘脱组、痰浊壅肺证组BNP水平相互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NP水平与心衰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存在内在联系,其水平高低可为临床辨证施治用药提供一个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生脉益心方治疗难治性心衰气阴两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难治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应用西医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益心方,两组疗程均为4W。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症状体征、NT-proBNP水平等,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在改善难治性心衰的中医疗效的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的NYHA心功能分级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0.05);治疗后,两组的NT-proBNP水平均优于治疗前(0.05),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生脉益心方能改善气阴两虚血瘀型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等,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芪冬颐心口服液治疗气阴两虚型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2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予标准的西医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芪冬颐心口服液治疗,疗程为4周。对比2组患者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92.31%(36/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2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中hs-CRP及LDL-C的含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SAQ评分明显提升,相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冬颐心口服液能抑制慢性炎症反应,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显著改善气阴两虚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五参口服液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对气阴两虚型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气阴两虚型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予西医常规疗法联合中药五参口服液。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中医证候疗效、自主神经功能指标(心率变异性、心率减速力)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88.6%,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SDNN、SDANN、rMMSD、PNN50水平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SDNN、rMMSD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SDNN、SDANN、rMMS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心率减速力值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心率减速力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参口服液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改善气阴两虚型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候,升高心率变异指标SDNN、SDANN、rMMSD,趋势性升高心率减速力,从而使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并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另给予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14天。观察两组NYHA心功能疗效、临床疗效、氨基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水平、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NYHA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8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衰总积分和中医证候总积分显著降低(P0.05)、6分钟步行距离增加(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VEF、SV和CO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治疗组LVEF、SV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收缩力,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充血性心衰(CHF)临床疗效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纳入观察的127例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接受西医抗心衰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脉散合真武汤加减,均治疗4周后对比疗效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3.8%,高于对照组的8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EF、CO和CI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EF、CO和C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HF能更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N端B型钠尿肽(NT-proBNP)水平及超声心动参数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评价NT-proBNP、超声心动参数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客观指标的可行性。方法160例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Ⅳ级的CHF患者入院后行中医辨证分型,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行超声心动检查。检验不同中医证型与NT-proBNP及超声心动参数的相关性及中医证型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心功能分级越高,NT-proBNP值越大(r=0.498,P〈0.05);NT-proBNP水平与中医证型亦有相关性,即NT-proBNP水平按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水停证→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顺序增加,两者呈正相关关系(r=0.416,P〈0.05)。超声心动左室射血分数(EF)在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与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Ⅱ级的患者中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56.2%)〉气虚血瘀水停证(37.0%)〉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6.9%);心功能Ⅲ级患者中气虚血瘀水停证(52.5%)〉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34.4%)〉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13.1%);心功能Ⅳ级中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65.4%)〉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19.2%)〉气虚血瘀水停证(15.4%)。结论NT-proBNP、超声心动EF值可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能反映中医证型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中医证型由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水停证→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转化,心功能呈现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心舒胶囊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患者症状及证候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在西医规范化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服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加服益心舒胶囊,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对照组和治疗组中医证候的变化,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在改善患者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硝酸甘油停减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尤其针对属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患者,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衰超声指数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评价心衰超声指数、血浆N端B型钠尿肽(NT-proBNP)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客观指标的可行性。方法:167例CHF患者入院后行中医辨证分型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心衰超声指数,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T-proBNP与心衰超声指数呈正向相关关系,心衰超声指数升高,NT-proBNP也会升高(r=0.634,P0.01)。NT-proBNP按心肺气虚、血瘀饮停→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肾气亏虚、血瘀水停→肾精亏损、阴阳两虚证型转化递增,两者呈正相关关系(r=0.82,P0.01)。心衰超声指数也按心肺气虚、血瘀饮停→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肾气亏虚、血瘀水停→肾精亏损、阴阳两虚顺序递增,两者呈正相关关系(r=0.658,P0.01)。结论:心衰超声指数、NT-proBNP与CHF中医证型存在明显相关性,可用于指导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医证型分型。  相似文献   

18.
胡倩倩  冯源  王峰  程锦国 《新中医》2019,51(9):129-132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益气养阴方水煎剂治疗,2组连续治疗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肾功能、尿红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及安全性指标,并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间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及尿红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24 h尿蛋白定量及尿红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且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及尿红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 0.05);2组SCr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为6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益气养阴方可有效降低气阴两虚型IgA肾病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尿红细胞计数、蛋白尿,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芪冬润肺汤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迁延期)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例,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应用西药方法进行临床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芪冬润肺汤中药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14天后检测两组患者肺功能,并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全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后FVC、FEV1、PEF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养阴中药芪冬润肺汤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迁延期)患者,可明显改善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疗效显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黄羊白鹿饮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黄羊白鹿饮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冠心病心衰Ⅱ-Ⅲ级阳气虚衰、血瘀水停证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基础上加黄羊白鹿饮,8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中医证候总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后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比较两组LVEF改善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无改变,表明此药安全有效.结论:黄羊白鹿饮是临床上治疗冠心病心衰阳气虚衰、血瘀水停证的一个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