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清热肃肺方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肃肺方,日1剂,分2次服,两组疗程均为10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检测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4 (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8 (interleukin-8,IL-8)],细胞免疫(CD3+、CD4+、CD8+,CD4+/CD8+)、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等。结果:对照组显效率为73. 33%,治疗组显效率为90. 00%,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第7天、第10天治疗组的病情程度分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0天中医证候总评分与治疗第1天比较明显降低(P 0. 05);治疗组治疗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0天中医证候总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6、IL-10水平均降低(P 0. 01),治疗组治疗后的TNF-α、IL-6、IL-10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P 0. 01);两组患者治疗后IL-8水平均升高(P 0. 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4+、CD4+/CD8+水平均上升(P 0. 05),CD8+水平均下降(P 0. 05),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WBC、N%、CRP、ESR、PCT水平均降低(P 0. 01或P 0. 05),治疗组治疗后WBC、CRP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 0. 05)。结论:清热肃肺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以改善CAP痰热壅肺证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病情程度分级,改善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2.
从技术理性角度分析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对社会、家庭、个人的伦理挑战;从医学目的的层面分析说明人工辅助生殖技术是一种医学本体实践方式,有其自身的伦理价值;从对生命伦理的思考中总结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确证与规制,需要保持适度的宽容、遵循伦理原则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机制、用“善”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芪灵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气阴两虚型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心率变异的影响。方法将60例气阴两虚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予西医常规疗法联合中药芪灵方。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房颤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心率变异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房颤、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均为100.0%,对照组分别为90.0%、76.7%;治疗组房颤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DNN均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SDANN显著增加,而对照组显著减少,组间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rMMSD、PNN50有上升趋势,而对照组呈下降趋势。治疗后治疗组LF/HF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LF/H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灵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阵发性房颤,可明显减少房颤发作,改善气阴两虚症状,同时可升高心率变异指标SDNN、SDANN、LF/HF水平,使房颤患者交感-迷走神经系统平衡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研究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我国南北气候存在明显地域差异,辨证分型、辨证治疗也存在区别,COPD研究中的地域和研究中心较为单一,缺乏多中心联合的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2COPD的研究水平参差不齐,对临床方药缺乏统一筛选,试验的选择、疾病的诊断、辨证分型、疗效的判定缺乏统一标准;缺乏符合中医药特色的COPD动物模型。3中药作用机制复杂,但目前中药毒理学研究、机理探讨缺乏针对性,对引起气道慢性炎症的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作用的研究罕见。4研究方法比较单一,临床疗效评估停留在对短期症状改善的观察水平上,缺乏终点指标(如再住院率、生存率等)的统计。今后努力方向:1进一步提高COPD的中医药防治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社会经济负担。对研究中药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个体化治疗COPD提供更强大的理论依据。2明确COPD疾病诊断及分期分型标准,加强疾病分期分型与中医主证的研究,对古代文献关于COPD类似疾病的资料进行尽量全面的整理,建立符合中医特色、更接近临床病例特点的动物模型,进一步深化中医关于COPD病因病机的认识。3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采用多中心、盲法、大样本研究,除了要观察短期症状改善,更要重视中药在治疗COPD再住院率、生存率等方面的作用,认真探索本病的中医病机转化规律,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科学制订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疗效评定标准,筛选出有效的方剂或药物,制定合理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