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无色、带有鱼腥味的液体,沸点153℃,既能溶于水又能溶解于一般有机溶剂。DMF是萃取乙炔和制造聚丙烯腈纤维的良好溶剂,同时可广泛应用于仿皮制造和树脂等工业。因其用途广泛、用量大,且能经呼吸道、皮肤和胃肠道吸收而中毒,因此国内外学者对其健康危害效应、吸收途径和作业场所职业接触限值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笔者就DMF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选择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formamide,DMF)职业接触人群99人,不接触DMF及其他有机溶剂的人员22人,测定尿中甲基甲酰胺(NMF)水平。比较DMF职业接触人群不同车间、DMF接触水平、工种、年龄、性别等因素对尿中NMF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DMF职业接触水平的增加,尿中NMF浓度明显升高(P0.01)。尿中NMF可作为反映DMF职业接触的生物监测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液中N-甲基氨甲酰加合物作为二甲基甲酰胺(DMF)职业接触标志物可行性.方法 选择不同生产部门、不同DMF接触水平的职业人群87人,不接触DMF等有机溶剂的人员22人作为对照.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N-甲基氨甲酰加合物经过一系列降解后的产物3-甲基-异丙基乙内酸脲(MVH)浓度.结果 各类DMF职业接触人员血...  相似文献   

4.
二甲基甲酰胺生物接触限值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我国二甲基甲酰胺(DMF)的生物接触限值(BEI)。方法:实验室建立“车间空气中的DMF”、“尿中甲基甲酰胺(NMF)”气相色谱的监测方法,对浙江省某腈纶厂接触DMF作业现场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及车间空气中DMF浓度与班末尿中NMF含量相关性研究,动态观察职业接触者尿中NMF排泄量。结果:DMF接触者尿中NMF浓度与车间空气中的DMF浓度有密切正相关(Y=0.296X-0.241,r=0.984,P=0.01),脱离接触后尿中NMF衰减方程为Y=3.704e^-0.323t,排出速率常数平均为-0.32/h,半排期为1.29h。当尿中NMF≥10mg/g Cr时,肝生化指标异常率为50.0%;当尿中NMF<10mg/g Cr时,与对照组比较,肝生化指标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DMF接触者BEI:班末尿中NMF为10mg/g Cr。  相似文献   

5.
朱玮  浦静霞  吴小英 《职业与健康》2006,22(14):1063-1064
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formamide,DMF)是一种良好的溶剂,被广泛应用于纤维、皮革、染料、制药等工业生产,它能引起实验动物和人的肝损害,本文报告1例DMF中毒致肝硬化的调查情况。  相似文献   

6.
一起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formamide,DMF)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纤维、皮革、染料、制药等工业生产,属亲肝性毒物,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主要引起消化系统尤其是肝脏损害。自1977年以来,国内即有DMF职业病危害与急性中毒报道,近年来DMF急性中毒事故不断增多。本文通过对某市一皮革面料服装加工厂发生的一起急性DMF中毒事故调查,进一步探讨其危害及其防护。  相似文献   

7.
某公司工人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发现肝功能轻度异常,从事接触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formamide, DMF)作业半月,发生急性肝衰竭。急性肝衰竭是一种严重而复杂的肝脏疾病,表现为肝功能急剧恶化、意识障碍和凝血功能紊乱等,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对于DMF中毒,临床上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严格筛查职业禁忌证对DMF中毒的预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二甲基甲酰胺对合成革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二甲基甲酰胺(DMF)对合成革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对某合成革厂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并对作业工人进行健康体检,对其调查及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合成革厂作业场所空气中的DMF与作业者尿中的甲基甲酰胺(NMF)呈明显相关,相关方程式为Y=0.7593X+22.8122(r=0.9737)。合成革作业工人头痛、恶心、腹痛、腹胀、酒量下降、皮肤痒、咽痛、肝功能指标异常率等明显高于对照组,其肝功能损害与作业环境中DMF浓度呈明显的剂量一反应关系。结论DMF对合成革作业工人的健康有一定影响,其症状和体征均与肝功能损伤有关,涂头及制浆工段是合成革厂职业危害的关键控制点。  相似文献   

9.
职业性二甲基甲酰胺急性中毒诊断标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研究二甲基甲酰胺(DMF)急性中毒诊断标准。方法 对DMF作业工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104名DMF急性中毒病例,进行动物实验研究。结果 DMF接触工人和急性中毒病人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腹痛、上腹部压痛、肝区叩痛等。动物实验染毒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与对照组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尿蛋白升高、肾小球充血、肾小管浊肿等,表明肝、肾有一定的损害。结论 DMF是以消化系统尤其肝脏为主要靶器官的毒物。初步提出了DMF急性 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初步探讨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formamide,DMF)是否通过线粒体通路致H9c2心肌细胞凋亡及可能机制。方法 H9c2心肌细胞体外培养,分组给予不同处理:正常对照组,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4 mmol/L)组,DMF(200 mmol/L)组,NAC(4 mmol/L)+DMF(200 mmol/L)组,24 h后使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immune-fluorescence cytochemistry,IFC)检测细胞内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定位,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胞浆Cyt-c、Bcl-2、Cleaved caspse-3水平。结果 IFC观察发现,正常对照及NAC组Cyt-c呈点状或斑块状分布于胞浆,DMF作用24 h导致Cyt-c弥散分布于胞浆,而NAC可抑制DMF的这种作用;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表明,Cyt-c蛋白水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6.14,P<0.001),与对照组相比,DMF组Cyt-c水平升高,NAC+DMF组较DMF组Cyt-c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Bcl-2蛋白水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8.92,P<0.001),与对照组相比,DMF组Bcl-2蛋白水平降低,与DMF组相比,NAC+DMF组Bcl-2蛋白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8.98,P<0.001)),与对照组相比,DMF组Cleaved caspase-3水平上升,NAC+DMF组较DMF组Cleaved caspase-3水平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结论 DMF可以通过线粒体通路诱导H9c2心肌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可能参与该通路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