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焦循是清代经史小学总纂 ,将其《孟子正义》与赵岐《孟子注》相比较 ,可以知见赵氏注疏的方法与成就。仅就《孟子题辞》而言 ,焦疏有而赵注无者之20余例 ,为研究古代传注家书序体裁和古代逻辑思想及其晚明后新见提供了理据 ,对俗字、通假字、词组、名物词的训释平实而不妄牵 ,体现了宗汉之说的汉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继承孔子学说,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与其门徒公孔丑、万章等疑难答问,又自撰其法度之言,著书立说名曰《孟子》。其学术思想大都见于《孟子》一书,宋代朱熹将《论语》《中庸》《大学》《孟  相似文献   

3.
宫廷医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仅清官医药档案留存于世。陈可冀院士及其同事对清代宫廷医药档案的整理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30年来,陆续出版了《清官医案研究》、《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清代宫廷医话》、《清宫代茶饮精华》、《清官药引精华》、《清宫外治医方精华》等6部著作,  相似文献   

4.
对立互补趋于融通─—《列朝诗集小传》、《静志居诗话》对读三则同林,利民明代诗坛,派别纷呈,争论不休;而到了清代,尽管也出现了不少,但总的来说,则是在明代文学发展的基础上,对立互补,趋向融合,进而达到诗论文学的集大成。所以,有人说,“清代诗论的最基本的...  相似文献   

5.
历代注释<难经>的概况(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的注本清代莫《难经直解》,徐大椿《难经经释》,沈德祖《越人难经真本说约》,郭大明《难经本义摘注》,丁锦《古本难经阐注》,黄元御《难经悬解》,熊庆笏《扁鹊脉书难经》,邹汉璜《难经解》,王廷俊《难经摘抄》,袁崇毅《难经晰解》,周学海《增辑难经本义》...  相似文献   

6.
名方“一贯煎”,出自清代名医魏之瑗的《柳州医话》,堪称滋阴疏肝的良方妙药。今临证新用,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对《内经》清代研究性作进行类归,并研讨其治学特点。清代《内经》研究作可分为医经普及类、医家注解类、经学家注解类与专题类四种。清朝前期,宋明理学遗风使医家注解类作占据主要地位,医多基于各自临床所得对《内经》进行医理诠释;乾嘉时期,汉学日渐兴盛,以音韵、考据研究为方法的经学家注解类作成为此期《内经》研究的特点;清末道光以后,字的古音、古义已较为明朗,因而诞生了几部较有影响的《内经》校勘作。清代乾嘉时期兴起的音韵、考据研究开辟了治学《内经》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膏摩之名,始见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后在武威出土的汉代医药简牍以及西晋王叔和《脉经》、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清代赵学敏《串雅内外编》、清代吴尚先《理瀹骈文》等历代医著以及推拿专著中均有记载。是将中药膏剂涂于体表的治疗部位,再施以推拿手法,借以药物的治疗作用来共同防治疾病的推拿方法,因叠加效应故膏摩疗法甚得临床医生推崇。  相似文献   

9.
《医碥》以《证治准绳》为参照,存在大量的直接或间接引用,一方面反映了《证治准绳》在清代岭南地区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清代医学传播和学习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和比较两者,可以甄别出何梦瑶医学思想的渊源,并呈现其创见。  相似文献   

10.
介绍日本江户中后期医家对《伤寒论》的研究概况,特别列举了大师们学习运用清代朴学训诂考据方法,对《伤寒论》的文字训诂、校勘以及名物方面进行的研究。作为例证,简介了有关《伤寒论》中“似”“几几”、“钱匕”、“微除”、“喘冒”等的考证,同时也指出日本学者研究《伤寒论》中存在繁琐考据的缺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人类文化的诞生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私学完全利用自有资金为国家培养精通六艺的劳动技能人才。深入阐述了孔子、孟子、荀子和宋明代民间教育与官学的兴起。清末年间外资在中国举办私立大学,当时清政府甲午战役惨败,弱肉强食。中国留学生和爱国人士自费创建了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中国公学,既后爱国人士马相伯、张伯苓、严修等人又相继兴办了复旦、南开大学。本文旨在倡导办学人敢为社会承担责任,节约教育成本、科学理财、做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奠基人。同时建议政府转变观念加快教育改革、改制,允许自主招生与专业设置,提倡教育公平,防止教育腐败,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的合理化建议。以西方大学案例为衬托,防止教育盲目扩张、合并、建大学城,人为造成教育资源闲置与浪费。倡导高校要为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承担责任,培养新农村建设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2.
新安药店始于宋,成于明,至清末一度达到鼎盛。较有代表的宋有“陆氏保和堂”,明有“徐保元堂”、“正田药店”、“胞与堂”等,清有“胡庆余堂”、“胡咸春”、“种德堂”等。这些药店明多为医家兼营,清多为徽商经营。新安药店作为集医疗、生产、经营一体的传统手工业,至今不少成为著名药厂,如“武汉健民制药厂”、“胡庆余堂”等。其在生产、经营、管理上积累了许多经验,同时在方剂学以及药物炮炙、贮藏、采集、加工、成方制作等方面皆有不少成就。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历史上的明末清初时期,文人结社和戏曲都很繁盛,并且出现了二者的融合。由于以往的研究者大多将文人结社视为一种纯政治或文学运动.因此对于结社活动的娱乐性关注不够。本文即由此入手,描述了这一时期内结社过程中的演剧活动,阐述二者结合的必然性,进而揭示它们对明清戏曲繁荣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揭示清末至1949年间我国的中医药文献资源情况。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分析我国清末至1949年中医药期刊中的文献情况。结果:发行期刊种类最多的地区是上海,刊载文献量最大的期刊是《光华医药杂志》,95%的文献为单一作者撰写,内容主要关注经方和验方的研究、食疗保健、疾病治疗、育儿知识等,伤寒、霍乱、疟疾等传染性疾病为研究较多的疾病。结论:清末至1949年中医药期刊文献多关注中医药知识的应用,较少关注中医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依据徽州府县志书研究明清徽州官办医疗和新安地方医官,发现明初新安地方医官以救治贫病军民和应对瘟疫为主要事务。但其自明嘉靖逐渐废弛,清以后除婺源县外,均逐渐淡退历史舞台,随之而来的是民间多种力量崛起,并取而代之成为徽州社会医疗保障的承担者。  相似文献   

16.
祖国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源远流长,《内经》中即有“喘呜”等称呼,《金匮》奠定了哮喘辨治的基础。元代朱丹溪首提“哮喘”病名,明清对哮喘的病因病机和治疗逐步发展完善,明代医家提出哮有“宿根”,反复发作,治疗宜“扶正祛邪”,并对哮与喘进行鉴别。清代医家总结有外邪、起居、饮食引发宿痰而致哮喘,也有遗传因素的“幼稚天哮”。治疗要分发作期和缓解期,要辨寒热虚实,和分肺脾论治,并倡导内外兼治和天灸疗法。  相似文献   

17.
作为近代中国的杰出人物,张謇在晚清社会变迁中充当了重要角色。他由实业而教育,由教育而政治。几乎参与了晚清社会的重大活动。无论是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还是“东南互保”,清末宪政,抑或辛亥革命,乃至民主共和政治的创建、清帝退位等等,无不看到他的身影和他所起的重大作用。他追踪时代’,顺应潮流,与时俱进,致力于谋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不失为近代中国的一位爱国政治家。张謇的人生事业是近代社会变迁的留痕,带有强烈的民族特性。他的政治理念及其实践活动直到今天仍不失其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自先秦到明清外感病因学理论经历了数个不同发展时期。《内经》《难经》这两部经典著作总结当时及以前的医学理论,为外感病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医外感病因学在仲景之《伤寒杂病论》中迅速发展,并在隋唐年间有所变化,但此时以伤寒为病因的地位仍未改变。外感病病因学的发展突破于宋金元,对传染病有了部分认识。明清时期,随着疠气学说的提出,外感六淫说和疠气学说共同构成了中医外感病因学,令中医外感病因学全面完善。  相似文献   

19.
清代的中药店老字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先秦时期已开始有医药商业活动,其后民间医药渐有发展,至清代中药业已达相当规模,各地开设的中药店为数不少,其中有一些至今仍在营业。本文对清代的中药店老字号加以简述。并对其所以能历久不衰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叙述明末郑成功驱逐荷兰人及清朝统治台湾之经过与其历史背景;考察郑成功之死 在,明郑以迄清代台湾疫病流行史;清代鸦片烟毒及禁烟措施及清朝的恤政。亦论及荷兰医学撤离台湾前后,大陆中医师之移入及台湾中医师之形成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