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研究测定了82例正常妊娠妇女和35例妊高征妇女血清中脂类过氧化物及抗氧化剂VE的水平。结果发现,正常妊娠期妇女血清脂类过氧化物和VE水平明显高于非孕组(P<0.001,P<0.05),而重症妊高征者与同孕龄正常妊娠组相比,血清脂类过氧化物浓度均值明显升高(P<0.05),VE水平明显下降(P<0.01)。这表明体内氧化与抗氧化反应失衡可能与妊高征的病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的妊高征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尿酸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检测妊高征患者及正常妊娠妇女的血清尿酸水平.结果 妊高征组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组<子痫组(P<0.05);妊高征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与妊高征的严重程度呈明显正相关(r=0.423,P<0.05).结论 血清尿酸水平升高与妊高征病情有关,可作为判断妊高征病情及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史娅萍  吕时铭 《浙江医学》2003,25(4):200-201,211
目的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血清α1-抗胰蛋白酶(α1-AT)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正常妊娠孕妇(正常妊娠组)和未孕妇(未孕组)血清α1-AT、纤维蛋白原(FIB)、全血粘度(WBV)、血浆粘度(PV)和红细胞压积(Hct).结果妊娠期妇女血清α1-AT水平随孕周的增加而降低,而FIB的水平则随孕周增加而增加.重度妊高征孕妇与正常妊娠组孕妇α1-AT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妊高征患者血清α1-AT水平与全血粘度高切比(HsWBV),全血粘度低切比(LsWBV)及Hct呈显著负相关,与PV无相关性.结论血清α1-AT水平可作为妊高征患者病情变化的一项辅助指标;妊高征与血液粘度关系密切,予抗凝治疗是治疗妊高征高粘血症的一个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胎盘泌乳素(HPL)水平及新生儿出生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02例正常妊娠妇女与102例重度妊高征妇女血清β-hCG及HPL水平,并对两组新生儿出生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妇女血清β-hCG为12.04±5.62μg/L,妊高征妇女血清β-hCG为30.29±15.12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妊高征组新生儿头围、体重及身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和P<0.05.B-hCG异常升高易引起妊娠并发症,影响新生儿预后.正常妊娠妇女血清HPL水平为6.18±3.27mg/L,与妊高征妇女(6.08mg/L±4.06mg/L)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度妊高征时血清中β-hCG水平可反映胎盘功能受损,并且与新生儿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瘦素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发病中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4例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的外周血清瘦素及TNF-α水平,并以2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正常妊娠组)为对照。将血清瘦素水平与TNF-α、肌酐、尿酸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妊高征组血清瘦素水平为32.85±11.46ng/m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18.92±3.03ng/ml,P<0.05);轻度妊高征组血清瘦素水平为21.98±4.83ng/ml,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重度妊高征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分别31.13±5.18ng/ml,41.84±10.90ng/ml,与轻度妊高征及妊娠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轻、中、重度妊高征患者之间血清瘦素水平差异明显(P均<0.05)。妊高征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与肌酐、尿酸正相关(r分别为0.46、0.59,P均<0.01)。(2)妊高征组血清TNF-α水平为22.65±11.48fmol/m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9.21±2.14fmol/ml,P<0.05);轻度妊高征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为11.51±4.12fmol/ml,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重度妊高征患者血清TNF-α水平分别为19.46±7.41fmol/ml和32.89±8.31fmol/ml,与轻度妊高征及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轻、中、重度妊高征患者之间血清TNF-α水平差异明显(P均<0.05)。(3)妊高征组血清瘦素水平与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56,P<0.01)。结论妊高征患者血清TNF-α水平增高可能是导致血清瘦素水平升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156例妊高征患者(其中轻度71例,中度33例,重度52例)及220名同期正常晚期单胎妊娠孕妇的血清β-hCG、HPL.结果(1)轻、中、重度妊高征患者血清β-hCG分别为14.29±6.25μg/L、18.07±12.44μg/L、21.59±13.67μg/L;正常晚期妊娠组为12.89±5.97μg/L,妊高征组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轻、中、重度妊高征妇女血清HPL分别为4.58±1.01μg/L、4.33±1.21μg/L、4 29±0.93μg/L;正常晚期妊娠组为4.29±0.84μg/L,妊高征组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表明,妊高征患者血清β-hCG水平显著升高,且随妊高征病情程度加重而升高;β-hCG可作为妊高征病情的监测指标之一,HPL水平的变化不能作为妊高征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孕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妊高征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红霞 《河北医学》2007,13(3):332-333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妊高征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患有妊高征妇女30例,正常孕妇20例,正常非妊娠妇女30例,分为妊高征组、正常孕妇组和正常妇女组.测定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正常孕妇组Hcy显著低于正常妇女组(P<0.05).妊高征组Hcy水平高于其他两组(P<0.05).血清Hcy浓度顺序为:正常孕妇组<正常妇女组<妊高征组.结论:孕妇血清Hcy水平增高与妊高征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妊娠妇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维生素B12(VitB12)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5例正常妊娠、32例妊高征妇女以及20例正常非妊娠妇女的血清Hcy、FA、VitB12水平。结果妊娠妇女血清Hcy、FA、VitB12水平均显著低于非妊娠妇女(P<0.01)。妊高征患者血清Hcy水平显著增高,其血清FA、VitB12含量与正常妊娠妇女无显著性差异(P>0.05)。妊娠和妊高征组Hcy与血清FA、VitB12含量间均呈负相关。结论妊娠后妇女血清Hcy、FA、VitB1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0.01),Hcy与FA、VitB12水平呈负相关;妊高征妇女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非妊娠妇女;血清Hcy可能与妊高征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正常非妊娠妇女、正常妊娠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浆内皮素、神经肽Y及瘦素含量变化并探讨其在妊高征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运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非孕妇女(正常组,23例)、正常妊娠妇女(妊娠组,60例)及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66例)血浆内皮素、神经肽Y及瘦素的含量。结果:妊高征组血浆内皮素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显著(P<0.01)。而妊高征组神经肽Y的水平较高于正常妊娠组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显著(P<0.01)。瘦素的水平在妊高征组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和正常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妊高征患者血浆内皮素、神经肽Y及瘦素含量上升,提示神经体液因素在妊高征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且瘦素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有密切关系。是引起妊高征病理生理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VCAM-1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病人血清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妊高征发病的关系.②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49例妊高征病人(其中轻度15例、中度16例及重度18例),35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血清VCAM-1浓度.③结果妊高征组血清VCAM-1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别有显著性(t=2.185,P<0.05).中、重度妊高征组VCAM-1浓度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8.675,q=4.723,6.084,P<0.05,0.01),轻度妊高征组VCAM-1浓度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q=2.046,P>0.05).④结论血清中VCAM-1的升高参与了妊高征血管内皮损伤过程,VCAM-1可能和妊高征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探讨不同时间段给予抵挡汤干预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高脂饲料喂养大鼠12周时尾静脉注射STZ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抵挡汤早期组、抵挡汤中期组和抵挡汤晚期组分别于8周、13周和16周给予抵挡汤灌胃,辛伐他汀组和罗格列酮组大鼠于13周分别给予辛伐他汀和罗格列酮灌胃,上述各组给药均至实验24周时结束.观察抵挡汤对糖尿病大鼠体重、血糖、血胰岛素的影响,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 RT-PCR)检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和蛋白激酶C(PKCβ2)-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实验第13周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明显升高(P<0.01),大鼠视网膜VEGF-mRNA与PKCβ2-mRNA表达量也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抵挡汤给药干预的3组大鼠视网膜VEGF-mRNA与PKCβ2-mRNA表达有显著降低(P<0.05);与抵挡汤晚期组和抵挡汤中期组比较,抵挡汤早期组VEGF-mRNA与PKCβ2-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辛伐他汀组和罗格列酮组大鼠视网膜VEGF-mRNA与PKCβ2-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 抵挡汤早期干预可延缓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发展,这与抵挡汤降低大鼠视网膜VEGF和PKCβ2基因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2.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脂代谢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脂代谢特点。方法 :选择健康未孕妇女 30例 (对照组 ) ,正常孕妇 5 0例 (正常妊娠组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 30例 (GDM组 )。后两组分别于孕 2 4周、2 8周、36周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各项血脂值 ,3组妇女均测空腹静脉血浆总胆固醇 (TC)、甘油三脂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 ,正常妊娠组孕 2 8周、孕 36周以及GDM组各孕周的TC、TG、LDL C血脂测定值及TG/HDL C比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0 1) ;(2 )正常妊娠组与GDM组随着孕周的增加 ,TC、TG、LDL C测定值及TG/HDL C比值明显升高 ;(3)GDM组不同孕周的TC、TG、LDL C测定值及TG/HDL C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不同孕周的测定值 (P <0 0 0 1) ,HDL L测定值降低 (P <0 0 5 )。结论 :妊娠后各血脂值均随孕周增加而升高 ,孕晚期各值明显高于孕早、中期 ,更高于非孕期 ;GDM组不同孕周的血脂值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的不同孕周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存在血脂增高 ,血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3.
薛艳春  朱伟  沈丽  刘云艳 《中外医疗》2012,31(21):38-39
目的探讨孕妇血游离雌三醇(FE3)与早产的关系。方法选取150例检测不同孕周血清游离雌三醇水平。对正常孕妇及先兆早产、早产孕妇血游离雌三醇进行分析。结果早产组与足月组之间血清游离雌三醇水平有显著差异,早产组游离雌三醇较足月组明显升高。结论动态检测孕妇血游离雌三醇能有效预测早产的发生,早产发生前3~4周血清游离雌三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6):58-60,63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围生期母婴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分娩的121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A组)与同期121例正常孕妇(B组)围生期母婴结局。结果 A、B两组患者的羊水情况比较,其羊水过多、羊水过少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产妇产后出血进行比较后,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胎膜早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A、B两组顺产及剖宫产率比较,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早产儿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肺炎、黄疸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孕妇更易发生巨大儿及新生儿低血糖,同时低体重儿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孕妇胎膜早破、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低体重儿较正常孕妇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孕中期超声宫颈管长度(CL)联合血清白蛋白(ALB)检测对双胎妊娠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2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定期产检的113例双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早产分为早产组和非早产组,分别有31和82例。对比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超声CL、血清ALB水平。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双胎妊娠早产的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超声CL、血清ALB及两者联合预测双胎妊娠早产的价值。结果 两组孕妇年龄、孕前BMI、检查孕周、孕产史、受孕方式、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Hb、WBC、PLT、TC、TG、Scr及BU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早产组胎膜厚度大于非早产组(P <0.05),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占比高于非早产组(P <0.05)。早产组超声CL短于非早产组(P <0.05),血清ALB水平低于非早产组(P <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膜厚度厚[O^R=2.901(95% CI:1.047,8.039)]、超声CL短[O^R=0.299(95% CI:0.108,0.828)]、血清ALB水平低[O^R=0.309(95% CI:0.112,0.857)]是影响双胎妊娠孕妇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超声CL、血清ALB及两者联合对双胎妊娠早产预测的敏感性分别为83.87%(95% CI:0.655,0.939)、87.10%(95% CI:0.692,0.958)、80.65%(95% CI:0.619,0.919),特异性分别为87.80%(95% CI:0.783,0.937)、71.95%(95% CI:0.608,0.810)、98.78%(95% CI:0.925,0.999),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6(95% CI:0.825,0.946)、0.811(95% CI:0.726,0.878)、0.910(95% CI:0.841,0.955)。结论 孕中期超声CL、血清ALB联合检测对双胎妊娠早产的预测效能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正常妊娠妇女、妊娠高血压疾病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变化.方法选择正常未孕妇女48例,正常孕妇101例,妊娠高血压疾病68例,妊娠期糖尿病48例,分别测定其血脂水平.结果正常妊娠及妊娠期糖尿病的各项血脂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A,ApoA)和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B,ApoB)均比正常未孕妇女升高(P<0.05),差异有显著性.妊娠高血压疾病组除HDL-C外,其余各项均比正常未孕妇女升高(P<0.05),妊娠高血压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前者HDL-C和ApoA降低(P<0.05).妊娠期糖尿病和正常妊娠组比较,ApoA降低(P<0.05),子痫前期HDL-C较妊娠高血压降低,而ApoB较妊娠高血压升高(P<0.05).结论血脂代谢异常可能在妊娠高血压疾病和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妊娠期脂质代谢异常与早产之间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5年6月~2017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建档、定期产检并分娩146例,其中自发性早产50例、医源性早产47例及足月产49例。分别收集基本临床资料、胎盘组织、母体外周血及脐带血。用油红O染色法检测胎盘组织中脂质含量,用酶标法检测血液中的脂质水平;血脂水平检测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结果 3组患者的年龄与体重指数(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发性早产组胎盘组织中脂质含量明显低于医源性早产及足月产组(P<0.05),而医源性早产及足月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发性早产组母体外周血中脂质含量明显低于医源性早产及足月产组(P<0.05),脐带血中除甘油三酯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自发性早产组母体脐带血中脂质含量明显高于医源性早产及足月产组(P<0.05),而医源性早产及足月产组之间无论是外周血还是脐带血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患者母胎之间胆固醇的代谢存在紊乱现象,母胎间脂代谢异常可能是早产发生的一个诱发因素,在早产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浆线粒体偶联因子6(mitochondrial coupling factor6,CF6)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方法:43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晚期妇女,放免法测定血浆CF6和前列环素I2(PGI2)的浓度,并与正常晚孕妇女及正常未孕育龄妇女相比较。结果: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产前血浆CF6浓度高于正常晚孕组(t=9.25,P<0.001),而PGI2的浓度(t=4.23,P<0.001)及PGI2/CF6(t=5.66,P<0.001)低于正常晚孕组,差异均有显著性。产后1周,两组产妇血浆CF6与PGI2水平均接近于正常未孕妇女,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PGI2/CF6比值仍然低于正常晚孕组(t=3.02,P<0.05)。⑵分娩前血浆CF6浓度及PGI2呈负相关(r=-0.59,t=5.8,P<0.001)。结论:CF6可能通过抑制PGI2合成,参与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陈芬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9):158-160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2012年3~12月于我院定期产检的孕妇,葡萄糖筛查确诊为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组)140例,妊娠期糖尿病(GDM组)99例,选择同期住院无合并症的正常孕妇2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GIGT、GDM和正常孕妇的母婴结局.结果 GIGT组和GDM组孕妇中妊高症、早产、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及产前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生儿中低血糖、巨大儿、感染、新生儿窒息、畸形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IGT与GDM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相似.结论 GIGT和GDM均影响孕妇及围生儿结局,导致母婴近期远期严重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对所有孕妇及时进行糖尿病筛查,及早发现、治疗,控制血糖于正常水平,能有效地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经会阴超声测量宫颈长度预测早产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会阴超声测量宫颈长度对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北海市人民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的孕28’~36’周正常产查孕妇60例、先兆早产孕妇45例,经会阴超声测量宫颈长度并追踪妊娠结局,分析宫颈长度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0)60例正常产查孕妇正常分娩(正常顺产组),45侧先兆早产孕妇13例早产(早产组),32例足月分娩(先兆早产组)。正常顺产组、早产组宫颈长度平均值与先兆早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按宫颈长度≤20、≤25、≤30、≤35mm预测早产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发现宫颈越短,预测早产的特异度越高,而灵敏度越低;宫颈长度≤30mm时发生早产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之和为最大值,此时阳性预测值为52%、阴性预测值为95%。③先兆早产孕妇宫颈长度≤30mm及〉30mm早产的发生率分别为52.2%及4.5%,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会阴超声测量宫颈长度对早产的预测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先兆早产孕妇宫颈长度≤30mm时,早产发生率较高,可作为预防早产的警戒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