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眼眶骨折临床上分四型:眶缘骨折、眶顶骨折、爆裂性骨折及复合骨折。其中以爆裂性骨折较为常见,爆裂性眼眶骨折是指眼眶受到钝挫伤后,眶压突然增高,眶内软组织嵌顿,造成眼球内陷移位,眼球运动障碍和复视及眶下神经感觉丧失等一系列综合征。该病的诊断并不困难,经CT扫描后均可明确。但由于该病的发病率低且通常患者以眼外  相似文献   

2.
眼眶爆裂性骨折是由于钝性外力作用眼眶部,造成眼眶缘、眼眶壁骨质破坏,眶内容嵌塞,出现眶腔扩大,眶内出血,复视,眼球运动障碍,眼球破损、内陷及眶下神经感觉丧失等症状。眼眶爆裂性骨折手术治疗主要是复位嵌塞、疝出的软组织,眼眶植入材料,修复眶壁缺损、矫正扩大的眶容积。作自2001年6月以来手术治疗13例,获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眼眶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整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眼眶爆裂性骨折是指钝性物体打击眼眶软组织和眶缘,导致眶压突然增高和眶壁塌陷,眶内容物嵌入骨折处,造成眼球内陷和移位、眼球运动障碍和复视及眶下神经感觉丧失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特殊类型的骨折,常发生在眶下壁和内侧壁 [1].目前,眶爆裂性骨折的发生率逐渐增多,若不及时治疗,可造成终身复视及眼球内陷,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手术目的是消除复视及矫正眼球内陷.作者将我院自 2001年 5月~ 2002年 10月所做的 5例眶骨骨折修复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单片Medpor植入治疗爆裂性眼眶骨折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爆裂性眼眶骨折,是由间接外力所造成的一种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的眼眶外伤,常累及内侧及眶底壁,其特点在于眶缘完整,眶内骨质薄弱处发生断裂,并伴有软组织如眼外肌、脂肪、韧带、筋膜等结构嵌顿其中,从而引起复视、眼球内陷、眼球运动受限等临床症状的出现。我科2006年10月-2008年4月共收治爆裂性眼眶骨折患者39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了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眶窦联合入路治疗眼眶爆裂性骨折2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眼眶爆裂性骨折伴眶内容嵌顿,必须通过手术达到理想的眼位及消除复视.而眶窦联合人路是严重眶下壁骨折最佳术式。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协助医生做好术前检查及准备;术后加强病情观察,教会患眼球运动的训练方法,特别是观察眼球突出度和复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爆裂性眼眶骨折致眼球内陷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爆裂性眼眶骨折是外力作用于眼眶及眼眶周围区域,使眶内压突然升高引起眶壁薄弱处骨折,而眼球内陷是眼眶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眼球内陷一直被认为是该区域创伤畸形矫正的重点和难点,随着眼部整形、美容外科的发展和对眼球内陷认识的深入,通过手术矫正眼球内陷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作者于2005年4至6月在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眼科共收治单侧眼眶爆裂性骨折致眼球内陷45例,经手术治疗眼球内陷得以矫正,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郑粉善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6):1514-1515
眼眶爆裂性骨折是有直径大于眶口的物体钝性打击眼眶软组织和眶缘,导致眶压突然增高和眶壁坍塌,引起眶壁最薄弱处击出,眶内软组织嵌顿疝入到副壁窦内,造成眼球内陷和移位、眼球运动障碍和复视及眶下神经感觉丧失等一组综合征[1].眼眶暴裂性骨折最多发生于眼眶下壁,在全部颜面骨骨折中占第二位,其次为内壁、眶顶、外壁,而内侧壁的骨折常伴有眶底骨折[2-4].眶内容向下突出较多,可能与重力以及上颌窦空间较大有关[5].现将68例爆裂性眼眶骨折病人行Medpor填充术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面部爆裂性骨折多见于眼眶及颌骨面多发骨折。眼眶爆裂性骨折是眼眶挫伤所致眶壁骨折,导致眶内软组织嵌顿到鼻窦内,造成眼球内陷和移位,由Mackenzie提出,Smith和Regan命名[1]。在病情稳定、面部组织缓解、排除颅脑及全身重要器官损伤下,应尽早处理[2]。涉及口腔科和眼科联合手术,难度系数增加,专业性强,现将护理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病人,男,31岁,因面部摔伤5d入院。行颅脑+眼眶+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眼眶爆裂性骨折合并眼球内陷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眼眶爆裂性骨折合并眼球内陷患者19例(19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眼球内陷2.3~5.1(3.7±1.2)mm,13例以Medpor为充填物,6例以钛网为充填物;按手术时机分为早期手术组(12眼)和延期手术组(7眼),评估2组术后眼球运动、复视及眼眶外观。结果早期手术组术后眼球内陷矫正度、眼球运动、眼眶外观及复视恢复情况优于延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眶爆裂性骨折合并眼球内陷早期手术治疗有助于患者获得良好眼位、眼球运动功能及复视的消除。  相似文献   

10.
眼眶爆裂性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眶爆裂性骨折是有直径大于眶口的物体钝性打击眼眶软组织和眶缘,导致眶压突然增高和眶壁坍塌,引起眶壁最薄弱处击出,眶内软组织嵌顿疝入到副壁窦内,造成眼球内陷和移位、眼球运动障碍和复视及眶下神经感觉丧失等一组综合征[1],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48例,男29例,女19例,年龄11~58岁。致伤原因:拳脚击伤36例,车祸伤12例。CT发现眼眶壁骨折48例,外伤引起出现复视者10例,病史长于0.5 a,且伴有眼球内陷者3例。48例中单一眶下壁骨折有12例,眶内壁骨折有20例,眶内壁和眶下壁骨折有16例。早期经CT发现眼眶壁骨折缺损面积>2 cm…  相似文献   

11.
手术治疗128例注射后臀肌挛缩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收集并分析我院从2001年2月至2009年5月对128例臀肌挛缩症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大部分患者获得满意疗效,并发症少。所有病例均随访6个月至8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6个月。按黄耀添等制订的臀肌挛缩症肢体功能评价标准评价,优87例,良35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95.3%。结论臀肌挛缩症经手术治疗及术后合理功能锻炼,可最大限度地恢复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The following article from the Journal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ic Nursing, “Treatment of Trauma‐ and Abuse‐Related Dissociative Symptom Disorder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by Scott Weber, published online on 3 February 2009, in Wiley Online Library ( http://www.onlinelibrary.wiley.com ), has been retracted by agreement between the journal Editor‐in‐ Chief, Elizabeth Poster, and Wiley Periodicals, Inc. The retraction has been agreed due to references that could not be verified.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综述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研究现状以及最新的临床应用试验,展望未来的研究和发展趋势与方向.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www.ncbi.nlm.nih.gov/pubmed).检索时间:2002-01/2009-04.检索词:"drug eluting stents,.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coronary disease".计算机初检得到154篇文献,通过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排除研究目的与本研究无关的74篇,内容重复的研究53篇,保留27篇英文文献进一步分析.结果:理想的药物洗脱支架由支架平台,药物载体及药物3者协调构成.随着支架材料学和新型药物的开发,更加有效的支架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最近,大量临床研究数据鼓励临床工作者将其应用于更多的挑战性冠状动脉病例,如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多支血管病变等.然而,部分临床研究结果使药物支架引起的晚期血栓而造成的支架安全性问题更加受到关注和重视,因此在药物支架的开发和应用中力求做到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平衡.在新型的药物支架中,可降解支架,促进内皮愈合涂层支架更具发展前景.结论:心脏支架置入治疗给冠心病的治疗带来了很多益处,尤其是减少了再狭窄和再次血运重建,但随着对其远期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视,药物支架的研制将朝向高效低危发展,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治疗疗效及支架断裂的预防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全面收集近年国内医院外科系统医院感染文献进行数据提取与分析,以了解国内综合医院外科系统医院感染的一般性特征,为进一步建立外科系统医院感染预警数据模型提供参考。方法以医院感染、交叉感染、院内感染、预防、控制等为检索词,计算机检索CBM、CNKI、VIP、WanFang Data等数据库在2001~2009年期间发表的相关文献,主要纳入二、三级综合医院报告数据,并进行分类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4篇文献,1 990 929例住院病例。统计结果显示,该64所医院的平均医院感染率为4.46%,平均例次感染率为4.73%;内科总感染率为23.28%,外科总感染率为17.33%,但内、外科医院感染发生例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革兰阴性菌感染占47.71%,革兰阳性菌感染占21.31%;平均抗生素使用比例为60.59%;医院感染平均漏报率为12.42%;医院感染高发于2~5月份。结论我国现有医院外科系统医院感染现状研究大多为证据强度不高的回顾性调查和横断面调查,且报道数据分类多不全面和不一致;内、外科间的医院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漏报率较高导致原始调查数据失真将影响未来预警数学模型的建立;医院感染率存在周期性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肌损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2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50例创伤性膈肌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者均为闭合性损伤,其中交通事故伤23例,高处坠落伤19例,挤压伤8例;术前经X线检查明确诊断23例,经CT检查明确诊断20例,7例经剖胸或剖腹探查时确诊;伤后24 h内手术34例,24 h~48 h手术6例;术前给予抗休克治疗并同时紧急行手术治疗,经胸手术38例,胸腹联合切口手术10例,经腹手术2例。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死亡3例,其余47例手术治疗出院,随访疗效满意。结论早期采用胸部X射线、CT检查结合临床表现综合诊断创伤性膈肌损伤是可行的,及时和正确地给予手术治疗是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容积CT观察颧颞管的解剖特点.方法 对50例(100侧)成人眼眶容积CT图像进行标准化处理,观察颧颞管的显示率、形态、分支、平均长度、内孔起源位置、外孔(颧颞孔)至眶内缘距离、内外孔数量及孔径.结果 颧颞管显示率为96.00%(96/100),为管状或纡曲形,共有46侧颧颞管发出返回眶内的分支.颧颞管根据走行分4型,分别为单支型(39支)、两支型(8支)、分叉型(36支)、单支+分叉型(13支).内孔位于眶下裂(55/115,47.83%)或眶外侧壁(60/115,52.17%),外孔开口于颞窝(100/119,84.03%)或颧骨面(19/119,15.97%).颧颞管长度为(12.4±4.9)mm.外孔距眶边缘(6.5±2.7)mm.颧颞管内孔、外孔可分为1孔或2孔型.内孔直径为1.0mm(0.8~1.2 mm),外孔为0.8mm(0.7~1.0mm),男性内、外孔的孔径均大于女性.结论 颧颞管是眼眶外壁内常见的神经血管通道,其走行及开口变异多样.  相似文献   

17.
The above article from Nursing & Health Sciences, “Identifying patient readmission subtypes from unplanned readmissions to hospitals in Hong Kong: A cluster analysis” by Moon‐fai Chan, Frances K. Y. Wong, Katherine Chang, Susan Chow, Loretta Chung, Wai‐man Lee and Rance Lee, first published online on 10th February 2009 on Wiley Online Library (wileyonlinlibrary.com), has been retracted by agreement between the lead author, the journal's Editor in Chief, Teresa Stone, and Wiley Publishing Asia Pty Ltd. The retraction has been agreed due to unattributed overlap with previously published work (Chan, M.‐f., Wong, F. K. Y., Chang, K. K. P., Chow, S. K. Y., Chung, L. Y. F., Lee, R. P.‐L. and Lee, W.‐m. (2008), A study on investigating unplanned readmission patterns.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17: 2164–2173.).  相似文献   

18.
连续胸外按压结合除颤对室颤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连续胸外按压结合除颤对室颤猝死患者的复苏效果.方法 2005-02~2009-02室颤患者行除颤加连续胸外按压,而2001-06~2005-01收治的室颤患者行连续电除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 与连续除颤者相比,连续性胸外按压加除颤组自主循环恢复率较高;除颤次数少;入院率增加;自主循环恢复所需时间缩短.结论 连续性胸外按压结合除颤可提高室颤猝死患者的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总结肺隔离症(PS)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2月2009年10月确诊的27例PS患者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结果 27例PS患者均经影像学和手术确诊,其中叶内型22例,叶外型5例,行左下肺切除17例,右下肺切除10例;全部手术切除。术后并发胸腔积液1例,肺不张2例,分别给予穿刺抽液、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等积极治疗后痊愈,其余患者恢复较好,随访6~60个月无复发。结论 PS手术前误诊率高,诊断方法主要为X线平片、CT及CT增强血管照影(CTA)检查。CTA可显示异常供血动脉,是诊断PS的首选检查方法。一经明确诊断应尽早给予治疗,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手术和螺圈栓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气道异物的诊断、治疗及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以减少误诊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一2010年8月经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胸部X线检查或CT扫描)初诊为气道异物的31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支气管镜检查,明确有异物者行异物取出术,对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和处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患者中有105例(33.1%)患儿曾被误诊为支气管肺炎或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经支气管镜检及异物取出术后,出现并发症者共35例,包括:喉痉挛8例(22.8%),支气管痉挛6例(17.1%),支气管黏膜出血12例(34.3%),皮下气肿8例(22.8%),死亡1例(2.8%)。结论儿童气道异物-经确诊或高度怀疑,应尽快行支气管镜检查,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手术操作应轻柔准确,并注意观察患儿全身状况,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