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描述汶川地震后重灾区丧子者孤独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了解丧子者孤独感和家庭功能的关 系,为丧子者灾后心理和家庭重建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关怀度指数 量表、UCLA孤独量表和感情与社交孤独量表于汶川地震18个月后对重灾区的190名丧子家庭进行调查。结果:丧子 者孤独感、情感孤独和社交孤独得分分别为24~69(43.58±9.61)分,5~24(11.95±3.60)分和6~24(13.99±3.69)分。丧子者 家庭孤独感、情感孤独和社交孤独水平均比非丧子的丧亲者高,且两者情感孤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 回归分析显示,丧子者的再生育状态和家庭功能是其孤独感的影响因素。丧子者家庭功能与孤独感、情感孤独和社 交孤独呈负相关(P<0.05)。结论:汶川地震丧子者孤独感较高。丧子者的再生育状态、家庭功能是其孤独感的影响因 素。在后期干预中需更加关注丧子者群体,帮助丧子者学会改善和提高家庭功能及情感交流的有效技巧,同时提供 医疗技术支持帮助丧子者重新孕育后代,以减轻其孤独感,更好地促进丧子者的灾后心理和家庭重建。  相似文献   

2.
张春林  张国兵  李志  伍业光 《吉林医学》2012,33(19):4140-4141
目的:调查农村壮族留守老人的心理孤独状况。方法:随机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巷贤镇留守老人160名,使用广西卫生厅立项课题《农村壮族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中的一般访问卷,UCLA孤独量表进行调查。结果:151名完成调查,农村壮族留守老人UCLA孤独量表得分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0,P﹤0.05),单人留守家庭老人的孤独分高于夫妻留守家庭老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P﹤0.05),子女支持留守家庭老人的孤独分低于非支持留守家庭老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P﹤0.05),隔代留守家庭老人的孤独分与非隔代留守家庭老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49,P﹥0.05),贫困留守家庭老人的孤独分与非贫困留守家庭老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63,P﹥0.05)。结论:农村壮族留守老人有强烈的孤独感,子女支持有助于减轻老人的孤独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孤独感、社会支持与生命质量的现状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F-12生命质量量表、UCLA孤独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蚌埠市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实际得分为16~53分,平均得分(33.6±7.9)分。老人孤独感得分为(43.53±3.776)分。生命质量得分最高的维度是生理功能,最低的是躯体疼痛。三者之间相关性系数为-0.332~0.126(P<0.05~P<0.01)。社会支持在老年人孤独感与生命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不仅要关注老年人的孤独感,更要关注社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状况,采取长效措施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水平是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上海市社区老年人孤独感现状,并分别从社交孤独和情感孤独两个维度对影响老年人孤独感的因素进行探究。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在2021年3—6月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黄浦区、静安区3个区对65岁及以上的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依照上海市居民年龄、性别比例,浦东新区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黄浦区及静安区采用方便抽样。最终纳入研究对象635人。采用De Jong Gierveld孤独感量表测定老年人孤独感,包括社交孤独和情感孤独2个维度。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社交孤独和情感孤独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在635位社区老年人中,仅有53位(8.4%)老年人报告不孤独。女性(OR=0.46,95%CI:0.31~0.70)、较高的自我效能得分(OR=0.97,95%CI:0.94~1.00)、较高的社会支持总分(OR=0.96,95%CI:0.93~0.99)与较低的社交孤独显著相关。较高的受教育水平(初高中或中专,OR=0.56,95%CI:0.34~0.95;大学及以上,OR=0.30,95%CI:0.11~0.83)、较高的自我效能得分(OR=0.96,95%CI:0.93~0...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孤独感与其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的关联,为提升MSM人群心理健康良性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7年12月—2018年3月100名MSM开展问卷调查,使用UCLA(unive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s)孤独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和社会支持量表对其孤独感、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状况进行测量。结果 研究显示84%的MSM处于中高孤独感,孤独感得分平均为45.56分、标化得分为56.95分。不同人口学MSM孤独感比较显示各年龄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t=3.69,P<0.001),16~25岁年龄组MSM孤独感明显大于26~53岁年龄组,其他变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t=0.28、0.26、-0.84、-0.01、1.08、2.45、1.82,均P>0.05)。MSM孤独感和与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均呈负相关关系(客观支持r=-0.223,P=0.026;主观支持r=-0.278,P=0.005;支持利用度r=-0.621,P<0.001;家庭适...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农村壮族留守老人的心理孤独状况,分析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巷贤镇农村壮族老人320名,其中留守老人(A组)160名,非留守老人(B组)80名,五保老人(C组)80名,使用一般访问卷和UCLA孤独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A组UCLA孤独量表单项阳性率前3位的是:爱好想法与别人有不同(69.54%),缺乏亲密感(65.56%)和信赖感(61.59%).A、B、C组的UCLA孤独量表得分分别为(52.44 ±7.29)分、(32.16 ±9.01)分、(39.65 ±8.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8.97,P<0.05),两两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发现,A组UCLA孤独量表得分与一起居住的曾孙子女人数成负相关,与子女或其配偶回家探望老人的间隔时间成正相关.结论 农村壮族留守老人具有明显的孤独感,建立综合性养老体系,子女孝顺,家庭和睦等有助于减轻农村壮族留守老人的孤独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病人的心理弹性、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和孤独感的相关性。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106例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肿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调查病人的一般资料,采用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CD-RISC)评价病人的心理弹性水平,并使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IICV)及孤独感自评量表(UCLA)进行调查问卷。结果: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病人孤独感量表得分为(40.01±8.63)分,心理弹性量表得分为(61.79±14.54)分,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得分为(116.32±18.80)分;不同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孤独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心理弹性得分和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6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肿瘤病人的孤独感量表得分和心理弹性量表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912,P<0.01),心理弹性量表得分和家庭亲密度与适应...  相似文献   

8.
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长沙市某社区203名60岁以上老年人,分别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韦氏记忆量表中国修订版(WMS-C)、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测量老年人的认知和睡眠状况。结果睡眠障碍和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55.8%、11.8%;白天过度嗜睡风险较大者占11.3%;PSQI得分与MMSE得分呈负相关(r=-0.120,P=0.044);除入睡时间外,PSQI其余6个维度的得分与MMSE的注意力及计算力维度得分的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主观睡眠质量外,PSQI其余6个维度的得分与MMSE的语言得分的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得分与联想记忆得分之间存在负相关(r=-0.158,P=0.012);ESS得分与顺背数字得分之间存在负相关(r=-0.142,P=0.021)。结论老年人的睡眠质量越高,认知功能越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大学生人际容纳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人际容纳量表(IASCS)和UCLA孤独量表对510名大学生的人际容纳和孤独感状况进行测量、统计与分析.结果 大学生人际容纳的整体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2.78±0.25)分;(2.65±0.27)分]、年级差异[(2.73±0.28)分;(2.84±0.25)分;(2.78±0.31)分;(2.66±0.24)分,(P<0.01],女生得分低于男生,大二学生的得分高于其他年级;大学生人际容纳与其孤独感基本上呈显著的负相关(r总=-0.131,P<0.05),即人际容纳程度越高的大学生,其孤独感就越低;大学生高人际容纳组的孤独感得分显著低于低人际容纳组(P<0.01);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大学生人际容纳对其孤独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P<0.05).结论 大学生人际容纳与孤独感显著相关,人际容纳是影响孤独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预防早期老年性痴呆症的作用。方法调查社区老年人早期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情况,共计60名,所有老年人均给予常规的健康指导,并对患者实施饮食、行为、心理、家庭护理等方面的护理干预。结果所有患者在康复程度及智力提高方面均有显著的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预防早期老年性痴呆症有显著的作用,需要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孤独感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以及社会支持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对1219名初一至大四的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层次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在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后,孤独感在抑郁上的标准回归系数为正,且达到显著水平(β=0.246,P <0.01);家庭支持在抑郁上的标准回归系数(β=-0.253,P <0.01)和朋友支持在抑郁上的标准回归系数(β=-0.178,P <0.01)均为负,且均达到显著水平;孤独与家庭支持的交互作用(β=-0.199,P <0.01)、与朋友支持的交互作用(β=-0.422,P <0.01)以及与其他支持的交互作用(β=-0.357,P <0.05)均为负,且均达到显著水平,表明随着家庭、朋友和其他支持水平的提高,孤独感在抑郁上的影响强度逐渐降低.结论 孤独感显著影响青少年抑郁,家庭支持和朋友支持显著调节孤独感对抑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农村老年人孤独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对121例农村老年人进行UCLA孤独量表测评,并诊断高血压,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孤独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UCLA孤独量表评分是老年人高血压危险因素(OR=1.21,P<0.001)。结论:孤独感是老年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感有助于预防和减轻老年人的高血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弹性特点及与抑郁的关系.方法 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老年抑郁量表(GDS)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对620例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1)社区老年人心理弹性得分为(60.17±14.28)分,与中国社区人群(65.4士13.9)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不同社区性质、婚姻状况、居住方式的社区老年人心理弹性总分及三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健康状况、慢性病、应激事件、身体锻炼、家人关系的社区老年人心理弹性总分及三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的社区老年人心理弹性总分和力量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乐观性维度除在经济状况和家庭关系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其余变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心理弹性及三因素与抑郁呈负相关(r=-0.28~-0.14,P<0.001);不同抑郁程度其心理弹性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社区老年人心理弹性偏低,其心理弹性与抑郁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长春市社区空巢老人家庭关怀度与述情障碍现状,探讨二者相关性,为提高家庭关怀度及降低述情障碍水平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长春市538名社区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家庭关怀度量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t检验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 结果 长春市社区空巢老人家庭关怀度得分为(6.81±2.15)分,空巢时间较长、同城无子女、独居的老年人家庭关怀度得分较低(F=6.280,t=3.884,t=3.012,均P<0.01);述情障碍得分为(59.05±5.67)分,无述情障碍64人(11.89%)、可能发生述情障碍304人(56.51%)、有述情障碍170人(31.60%),年龄较大、同城无子女、独居、对社区卫生服务不满意的老年人述情障碍得分较高(F=44.400,t=11.104,t=8.066,t=3.875,均P<0.01);社区空巢老人家庭关怀度与述情障碍呈负相关(r=-0.279,P<0.01)。 结论 长春市社区空巢老人家庭关怀度有待提高,述情障碍水平较高,提高家庭关怀度可以降低社区空巢老人述情障碍水平。   相似文献   

15.
背景 伴随我国人口老龄日益严重,养老问题日渐突出,社区养老可有效解决当前社会养老问题。 目的 运用决策树与Logistic回归模型探析老年人社区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 方法 2020年8—12月,依据便利抽样原则选取大庆市某3个社区为研究现场,方便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500例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涵盖老年人一般资料、身心健康水平、家庭及社会支持等方面。采用决策树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社区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8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8%。其中,159例(32.5%)社区老年人愿意选择社区养老。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养老观念、社区养老了解度、孤独感得分、代际关系得分是老年人社区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决策树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社区养老了解度、养老观念、孤独感得分、社会网络、健康自评、教育程度、居住方式为老年人社区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模型与决策树模型筛出的前3位关键影响因素均为社区养老了解度、养老观念及孤独感得分。Logistic回归模型的灵敏度为94.34%,特异度为95.7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985(0.974,0.996);决策树模型的灵敏度为88.05%,特异度为97.87%,ROC曲线下面积为0.980(0.968,0.992)。两个模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25,P=0.268)。 结论 决策树与Logistic回归模型相结合,在老年人社区养老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中具有较高的运用价值。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社区养老意愿偏低,提示未来可通过改变老年人传统养老观念、关注老年人身心健康、改善老年人家庭关系等方法提高老年人社区养老意愿。 该文的微信推文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上海市徐汇区癌症生存者孤独感现状并分析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5月-10月上海市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个病友团体的癌症生存者,用一般资料问卷、癌症孤独量表及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进行调查。单因素分析、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癌症生存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孤独感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1 065份有效问卷,仅有13.1%的被调查者表示从无孤独感,其余生存者都报告了不同程度的孤独感,癌症生存者孤独感得分为(15.20±5.49)分,生活质量得分为(71.82±15.51)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孤独感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r=-0.517,P<0.001)。采用分层回归控制人口社会学因素和疾病治疗因素后,结果显示,孤独感对癌症生存者的生活质量存在显著的影响,可解释生活质量变异的16.3%(F=53.545,P<0.001)。结论 上海市徐汇区癌症生存者具有普遍孤独感;在控制人口社会学因素、疾病治疗因素后,孤独感与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相关。护理人员应关注癌症生存者的孤独情况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减轻其孤独感,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流浪救助老年人的心理情况。方法对485例流浪救助老年人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焦急自评量表、老年抑郁量表与孤独量表进行调查。结果396例流浪救助老年人完成调查,其中感到焦虑254例(64.14%),感到孤独388例(97.98%),感到抑郁314例(79.29%)。结论流浪救助老年人存在比较严重的孤独感和焦虑、抑郁情绪,需要给予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8.
周开玲 《吉林医学》2010,31(3):336-337
目的:通过对社区老年人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调查,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方法:对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100名,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脂质代谢异常)的调查,并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干预措施。结果:在体重、心理指导、戒烟、限酒、限制脂肪、食盐摄入、增加活动量七项干预项目中,仅体重无明显变化,其他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方面的积极干预,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居民消毒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 and practice,KAP)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消毒健康教育和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等比例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西城区北片943名18~79岁常住居民进行传染病消毒知识、态度及行为面访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居民消毒知识平均得分为(6.32±2.15)分,女性平均得分高于男性(t=-2.516,P=0.031),专业技术人员高于其他职业者(t=-3.257,P=0.001),文化程度越高平均得分越高(t=-5.838,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社区居民消毒态度平均得分为(12.70±1.69)分,文化程度越高平均得分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2,P=0.042)。社区居民消毒行为平均得分为(15.18±3.52)分,女性平均得分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95,P=0.000)。社区居民消毒KAP平均得分为(34.19±5.00)分,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均提示性别和文化程度是消毒KAP得分高低的影响因素。结论 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居民对消毒重视程度较高,但消毒知识欠缺,在消毒行为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和隐患。应加大社区消毒知识宣传力度,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需求情况,并分析其与人口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6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马斯洛5个层次的需求,采用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对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需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身体需求、心理需求、精神需求、自尊需求和对医务人员的护理需求得分分别是(3.70±0.62)分、(3.21±0.52)分、(3.59±0.61)分、(3.85±0.56)分、(4.08±0.45)分;文化程度越高病人身体需求[B=0.096,95%CI:0.006~0.186)]、对医务人员需求[B=0.082,95%CI(0.017~0.146)]及总需求[B=0.075,95%CI(0.014~0.136)]得分越高,经济支持来源于自己的病人心理需求得分[B=-0.249,95%CI(-0.407~-0.092)]更高,年龄越小病人自尊需求得分越高[B=-0.128,95%CI(-0.242~-0.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病人对医务人员的护理需求最高,需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