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在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价值。方法:对21例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腹腔镜组)和27例开放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开放手术组)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8例手术均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后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P < 0.01),2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引流管、导尿管拔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安全、微创、效果确切,可作为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与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探讨更实用有效的方法。方法:将12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66例)和输尿管组(62例),分别采用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口取石术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取石成功率比输尿管镜组高(P<0.05),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取石术和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是腹腔镜取石成功率更高,术后残余结石少,更具优越性,更适合于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6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56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分为试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给予试验组患者应用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应用开放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取石成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流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经腹与后腹腔镜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腹腔镜技术行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100例,其中40例采用经腹腔途径手术,60例采用经腹膜后途径手术。结果:1例因结石移入肾脏改行开放性手术。余99例取石成功。手术时间为42~170分;其中经腹腔组与经腹膜后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经腹与后腹腔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是安全有效方法,可代替传统开放性手术,是嵌顿输尿管上段结石首选治疗方法,损伤小,康复快。  相似文献   

5.
骆八强  陶志兴 《中外医疗》2012,31(29):50-5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在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价值。方法该次实验以该院收治的60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34例接受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26例接受开放性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后住院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等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次实验结果表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操作安全等特点,是一种十分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曹宇   《中国医学工程》2012,(7):91+93-91,93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对于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使用价值。方法本次试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60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试验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患者采取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取开放性的手术治疗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为7.13±0.72d,导尿管拔除时间为5.51±0.32d,引流管拔除时间为3.17±0.45d,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15±0.32d,手术时间为97.67±34.56min,术中出血量为25.48±13.67mL,术后下床时间2.15±0.34d;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8.23±1.27d,导尿管拔除时间为5.45±0.81d,引流管拔除时间为3.45±0.73d,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75±0.72d,手术时间为88.79±24.38min,术中出血量为46.38±22.69mL,术后下床时间5.03±1.24d.两组患者的试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对于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与输尿管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46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79例)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对照组(67例)采用输尿管碎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输尿管碎石术相比,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手术风险不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与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70例单侧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分别采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腹腔镜组,34例)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输尿管镜组,36例)。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输尿管镜组(P〈0.05)。输尿管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腹腔镜组(P〈0.05或P〈0.01)。腹腔镜组术后发生漏尿1例,输尿管镜组术后发生并发症8例,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输尿管镜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输尿管镜组(P〈0.05)。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结石清除率高,可作为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选择。方法:将10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分别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相关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和经皮肾镜组术后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6.88±3.24)ml和(74.49±11.24)ml,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和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都是有效的微创治疗策略,经皮肾镜组术后并发症显著高于腹腔镜组,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安全性高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采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63例.结果:63例患者均1次取石成功,手术时间50~210min,平均90min;术中出血量10 ~50ml,平均25ml;术后住院4~8d,无漏尿等严重并发症;58例获随访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肾盂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57例肾盂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27例。研究组行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性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病患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组手术均取得成功,并未出现中转开放手术的情况,其手术时间略微高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上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随访均未发现输尿管切口狭窄。结论采用后腹腔镜下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肾盂输尿管上段结石,创伤少、术后疼痛少及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实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5年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三病区采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72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26例;平均(47.5±11.5)岁;结石大小15 ~ 28 mm,平均(21.3±6.7) mm.结果72例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40~ 110) min,平均(65.3±12.1) min.术中无明显出血,一次手术无石率100%.术后住院时间3~9d,平均(5.1±1.8)d.随访3~16个月,结石取净,无输尿管瘘尿及输尿管狭窄发生.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可作为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一种有效选择,其优点为具有较高的手术无石率和较少的手术并发症.对于无嵌顿的输尿管上段结石,不推荐常规采用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经后腹腔镜下与开放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合并输尿管畸形的临床疗效,探讨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及合并症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2012-2015年本院收治的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合并同侧输尿管畸形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行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及输尿管整形术,对照组行开放手术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及输尿管整形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所需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所需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行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及输尿管整形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时间少、术中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方法:2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选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观察手术时间、并发症、结石残留及恢复情况.结果:2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75~ 125 min,术中出血10 ~50 mL,术后均恢复好,复查腹部平片无结石残留,术后5~6d出院,随访半年无结石复发及重大并发症.结论: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输尿管镜组和后腹腔镜组各50例,分别实施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输尿管镜组较后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次数均较少;而后腹腔镜组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相对较高,并发症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均有一定疗效,前者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而后者治愈率较高,并发症少,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16.
李湘辉   《中国医学工程》2014,(4):114-115
目的探析临床经皮肾镜微创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抽选我院收治的96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8例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治疗为对照组,其余48例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一般情况,术后3 d内以及1月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石3 d、1月结石清除率为87.5%、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89.6%;并发症发生率12.50%明显略高于对照组8.33%,比较差异不显著(χ2=0.4465,P=0.5040)。结论临床上应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相比于经尿道输尿管碎石术具有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势,但其仍存在手术时间长、住院时间长等不足,可广泛推广于临床,做为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7.
王碧琼  杨晓秋 《西部医学》2012,24(2):398-399,402
目的探讨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影响。方法总结48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其对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结果所有病例术前均能消除焦虑心理,顺利接受手术,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病情恢复良好。结论掌握和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手术安全性和促进病人康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RLU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43例,观察其疗效。结果结石均全部取出,结石均取净,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为60~120min,手术中出血量10~50ml。血红蛋白下降值为(4.52±3.00)g/L;腹膜后引流管留置2~3d,无液体引流后拔出;术后住院时间6~10 d,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5个月,腰部不适症状消失,B超检查示肾脏积水减轻或消失,未出现输尿管狭窄。结论 RLU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微创、安全有效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部分替代传统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与输尿管镜碎石术(URL)三种手术方式,在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最大径>1.5 cm)中的实际效果,探求更合理化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期间,198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患者,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杨元映 《大家健康》2013,(6):100-101
目的:研究分析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期间患者所接受得治疗方式不同,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经皮肾取石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结石清除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天合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解释清除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术后观察组发生高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是临床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