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中药牵正散温服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中药牵正散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比较两组面瘫Portmann评分、治疗疗效及疗程。结果 治疗前两组面瘫Portmann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面瘫Portmann评分比较,P<0.05。两组疗效及疗程比较,P<0.05。结论 针刺联合中药牵正散温服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具有疗程短、疗效确切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超短波、电针、补阳还五汤、牵正散及斑蝥外敷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3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和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超短波、电针、补阳还五汤、牵正散及斑蝥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H-B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6.67%,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B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治疗组H-B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短波、电针、补阳还五汤、牵正散及斑蝥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牵正散加麻黄、生石膏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周围性面瘫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给予牵正散加麻黄、生石膏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20天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经疗效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正散加麻黄、生石膏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用牵正散加味结合面神经肌肉分布取穴与传统取穴电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牵正散加味结合面神经分布取穴与传统取穴电针治疗,治疗4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76.47%,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治愈率50%,总有效率70.59%,二者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牵正散加味结合面神经肌肉分布取穴电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取穴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激素和中药(加味牵正散)在早期及后期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中的疗效。方法:146例确诊为急性周围性面瘫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A组)和激素治疗组(B组)。患者被观察了2期,分别为早期(起病之日起的后10天)和后期(早期后20天)。患者治愈率和好转率的数据搜集在每个观察期末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尽管激素在早期治疗中疗效比中药(加味牵正散)治疗好,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期治疗表明中药(加味牵正散)比激素治疗更有效,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在早期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中疗效不如激素效果好,但后期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激素疗法。  相似文献   

6.
电针加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琴 《吉林医学》2010,31(22):3681-3682
目的:观察电针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95例患者分为电针加中药组(治疗组)50例,针刺加中药组(对照组)45例,对照组针刺患者太阳、阳白等穴,并服用加味牵正散,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针。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对照组有效率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刺加中药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就诊先后顺序选取患者8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行牵正散治疗,观察组在运用针刺配合牵正散,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对照组有效率为90.69%,观察组有效率为93.02%;2个月后随访对照组有效率为95.35%,观察组有效率为97.67%,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周围型面瘫的治疗中应用针刺配合牵正散的临床疗效更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靳三针配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靳三针联合常规中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明显低于对照组77.5%(P0.05)。结论靳三针配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牵正散配合温针灸治疗风寒阻络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4年2月—2016年5月于我院确诊为周围性面瘫的79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采用地巴唑抗病毒,醋酸泼尼松抗炎消肿,维生素B1片及甲钴胺营养神经;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牵正散配合温针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面部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症状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79%,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2.50%,差异显著(P<0.05).结论 牵正散配合温针灸治疗风寒阻络型周围性面瘫效果显著,可更好地改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丁培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268-2269
目的观察巨刺法配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与对照组64例,分别给予巨刺法配合电针治疗与常规刺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为73.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巨刺法配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疗效优势明显,值得优先选择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味地黄汤治疗男性乳房肥大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男性乳房肥大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中药加味地黄汤治疗,对照组给予他莫昔芬片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乳房肿块、硬度、缓解疼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1个疗程后,观察组愈显率为40.00%,有效率为88.33%,停药2个月后复发率13.33%;对照组愈显率23.07%,有效率为66.67%,停药2个月后复发率34.61%;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雌二醇、睾酮、泌乳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地黄汤治疗男性乳房肥大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75例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联合牵正散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周围性面瘫的病程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结合临床疗效,对各期病程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75名病患者中痊愈36例(48.0%)、23例好转(30.7%)、有效11(14.7%)、无效5例(6.7%)。结论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分期治疗联合牵正散加减,可以提高针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俞秉虹 《包头医学》2012,36(3):168-169
目的 :探讨针刺配合加味牵正散治疗面瘫的疗效。方法: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将单侧面瘫的42例患者进行针刺加口服加味牵正散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痊愈38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治愈率90.48%。结论:针刺配合加味牵正散治疗面瘫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方法6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针刺翳风、合谷,配辅穴风池、下关、颊车、地仓;对照组33例内服强的松加牵正散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3%和81.8%(P〉0.05)。结论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可使口眼喝斜复正,疗效优于传统名方牵正散。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全程艾灸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1:1的比例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发病一周后针刺结合全程艾灸的方法,针刺15次后观察疗效;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针刺穴位、方法及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治愈26例,显效2例,愈显率为93.33%;对照组治愈21例,显效3例,愈显率为80%。两组对比,治疗组疗效显著(P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结合全程艾灸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结合电针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以70例住院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再给予电针治疗,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痉挛发生率及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B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面肌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没有出现不良事件。结论:地塞米松结合电针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可改善面部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泼尼松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治疗组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加味牵正散治疗。两周为1个疗程,患者接受2个疗程后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在痊愈率、总有效率[(83.33)%、(91.67)%]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0.41)%、(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面神经炎的治疗,西药联合加味牵正散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透刺法联合麦粒灸治疗周围性难治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周围性难治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电针联合红外线治疗,治疗组给予透刺法联合麦粒灸治疗,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2周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加味牵正散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穴位,加味牵正散口服;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痊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联合加味牵正散治疗面神经炎效果优于单一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牵正散加减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牵正散加减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7例采用牵正散加减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用针灸治疗,两组均治疗20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7.5%,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牵正散加减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