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南京市2020年登革热病例输入风险和蚊媒本地传播风险,为登革热本地传播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5-2019年南京市登革热流行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实验和现场调查等方式收集南京市登革热蚊媒密度、抗药性和控制效果数据并用定性方法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结果 6-11月为南京市登革热发病高峰期,登革热蚊媒幼虫和成蚊密度高峰期分别为7月和9月,白纹伊蚊对5种常用杀虫剂均已出现抗药性,蚊媒应急处置点平均处置次数10.3次,规范化处置达标率为55.56%。结论 南京市2020年仍会出现输入性登革热病例,7-9月是本地传播和流行的高峰期,要加强口岸和医院管理,科学、规范地使用杀虫剂开展登革热蚊媒应急处置,建立动态分级预警系统,科学防控登革热疫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17—2022年眉山市报告的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蚊媒监测情况,为登革热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WPS 2022及SPSS 21.0软件对2017—2022年眉山市报告的登革热病例资料及蚊媒监测数据汇总整理及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7—2022年眉山市报告的19例登革热病例均为柬埔寨输入;发病时间集中在7至8月;发病群体多为外出务工的中青年农民工;发病到就诊时间间隔为0~17 d,中位数为7.5 d;农村居民就诊及时性较差(Z=-3.67,P<0.001)。蚊媒监测结果显示,布雷图指数及帐诱指数在2019年最高,高峰期在6至8月。结论 眉山市登革热病例为东南亚疫区输入,蚊媒监测结果与疫情发展趋势相吻合。病例分布和就诊及时性均提示农民及农村地区登革热防控薄弱,应加强防控工作,避免因输入病例引起本地疫情传播。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 2003—2020 年栖霞区疟疾流行特征和 2009—2020 年传疟媒介季节性消长规律,为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 2003—2020 年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上报的栖霞区疟疾疫情数据、疟疾血检统计年报、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以及 2009—2020 年蚊媒监测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分析。 结果 2003—2020 年栖霞区累计报告疟疾病例 51 例,年平均发病率为 0. 44 / 10 万。 报告病例中,间日疟占 68. 63% ( 35 / 51),恶性疟占15. 69%(8 / 51),卵形疟占 5. 88%(3 / 51),未分型占 9. 80%(5 / 51)。 本地感染病例占 23. 53%(12 / 51),输入性病例占 76. 47%(39 / 51)。 2011 年报告最后 1 例本地感染病例。 2009—2020 年共捕获中华按蚊 85 只,未捕获其他种类按蚊,按蚊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2016 年未再捕获到中华按蚊。 结论 虽然栖霞区 2015 年已经通过省级消除疟疾 考评,但仍然有输入性疟疾病例,疟疾传播风险依然不容忽视,需进一步加强输入性疟疾疫情的监测和处置。  相似文献   

4.
云南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2013年1起登革热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登革热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所有登革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疑似病例血清标本采用登革病毒NS1抗原法进行检测,用RT-PCR进行登革热病毒型别鉴定,采用布雷图指数法进行蚊媒密度监测。结果本次疫情流行历时35d,共发现病例44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34例,输入性病例10例(景洪市7例、缅甸2例、老挝1例);病例主要集中在勐腊县城区,共28例,占63.64%(28/44);男女性别比为1.44:1,发病年龄最小4岁、最大75岁,以20~49岁年龄组为主,共33例,占75.00%;职业以农民、商业服务和家政及待业居多;共检出3个登革血清型(Ⅰ型、Ⅱ型和Ⅲ型),其中老挝输入病例为登革病毒Ⅱ型,缅甸输入病例为登革病毒Ⅰ型,其余为登革病毒Ⅲ型。结论该起疫情属于以登革病毒Ⅲ型为主,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并存的暴发疫情。提示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登革热输入病例的监测和蚊媒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中越边境地区河口县一起登革热疫情特点,为制定当地登革热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登革热诊断标准进行病例诊断,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病例主动搜索,并采用布雷图指数法及双层叠帐法开展伊蚊幼虫和成蚊应急监测,采用RT-PCR检测疑似登革热病例标本,鉴定登革病毒血清型,综合评价防控效果。结果本次疫情历时49 d,累计报告登革热112例,其中本地病例110例,输入病例2例,主要分布在河口镇,共105例,占93.75%;男性77例(占68.75%),女性35例(占31.25%),男女之比为2.2∶1;发病年龄以20~59岁发病者较多(94例,占83.93%);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38例,占33.93%),其次家务及待业(19例,占16.96%)。捕获白纹伊蚊4只,BI为12.54,HI为7.72%,CI为15.94%。登革病毒血清型为登革病毒1型。结论该起登革热疫情为登革病毒Ⅰ型引起,白纹伊蚊为主要传播媒介,应进一步加强登革热监测和蚊媒控制工作,阻断登革热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简称新冠疫情)期间云南省登革热流行特征,为优化该病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20—2022年云南省报告的登革热病例个案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云南省登革热的地区、时间、人群分布及境内外来源等流行特征。结果 2020—2022年,云南省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845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9例(占3.43%),本地病例816例(占96.57%)。本地病例主要来自德宏州(98.53%,804/816);境外输入病例主要来自东南亚国家(89.66%,26/29)。时间分布上,本地病例报告高峰期为9—11月(91.30%,745/816);输入病例全年散在报告。人群分布上,男性病例稍多(55.62%,470/845),性别比为1∶0.80;病例年龄集中在20~59岁(81.07%,685/845);职业以商业服务居多(34.79%,294/845)。2020和2022年各报告1起暴发疫情,均发生于瑞丽,累计报告本地病例785例。2020年暴发疫情历时126 d,报告病例245例;2022年暴发疫情历时85 d,报告病例540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上海市松江区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为登革热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获得2014—2020年松江区登革热病例信息,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的发病时间、空间、人群分布等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4—2020年松江区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20例,均为输入性病例,无本地病例发生;无死亡病例。主要来自东南亚,占所有报告病例的95.0%(19/20)。时间分布呈单峰,以7—8月为高峰。男女性别比为4[∶]1,发病年龄中位数37岁,以青壮年为主(65.0%)。职业以公司职员(35.0%)、商业服务人员(20.0%)和工人(20.0%)为主。全区15个街道(镇)中7个有登革热病例报告。20例病例发病到确诊的时间间隔中位数为6 d。实验室检测检出DENV-1型和DENV-2型,以DENV-2型为主(71.4%)。结论    上海市松江区登革热疫情以输入性病例为主,有明显的季节性。登革热疫情防控的重点是严防输入,控制本地疫情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08—2022年福建省南平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为科学防控流行性腮腺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收集资料并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8—2022年南平市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资料,利用季节指数法分析疫情变化规律。结果 2008—2022年南平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5 178例,无死亡病例;以2011—2012年为高峰年,年均发病率为12.72/10万,年均降幅14.09%;总体疫情呈先升后降趋势,近3年疫情处于低位且年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4)。总体疫情分布呈现明显单峰型,4—7月为高峰(占53.61%),且以6月最高(15.30%);总体疫情4—7月季节指数高于100%和第二季度季节指数高于100%,属于流行季。各地年均发病率在5.67/10万~43.46/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837.110,P<0.001),年均发病居前3位的地区分别为光泽县、邵武市、延平区。男女性别比为1.68∶1,男性年均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0.001,P<0.001...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重庆市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收集2009-2019 年重庆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疫情资料,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9 年重庆市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共359 471 例,死亡14 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10. 10/ 10 万,年报告发病率在69. 75/ 10 万~156. 76/ 10 万间,报告发病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χ2趋势= 986. 165,P<0. 001)。每年呈现7-9 月和11 月-次年1 月两个高峰期。年均报告发病率位居前三位的地区为沙坪坝区(354. 89/10 万)、南岸区(260. 31/ 10 万)和垫江县(205. 11/ 10 万)。人群分布方面,男性报告发病例数(200 968 例)和发病率(121. 10/ 10 万)均高于女性;年龄上以5 岁以下人群报告病例数占比最高(68. 53%,246 347/ 359 471);职业上以幼托儿童(66. 01%,237 279/ 359 471)和农民(12. 09%,43 455/ 359 471) 占比较高。感染的病原体以病毒为主(占98. 29%);病毒和细菌型病例分别以轮状病毒感染(占94. 05%)和沙门氏菌感染(占52. 31%)为主。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聚集事件189 起,报告发病数4 363 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重庆市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形势较为严峻,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有效控制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2016—2020年甘肃省白银市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特征,为制定流感防控策略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流感病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暴发疫情监测和病原学监测资料,采用EXCEL 2010和SPSS 25.0统计分析数据。结果 2016—2020年白银市共报告流感病例3 051例,年均发病率为35.35/10万,发病率2019年最高(56.63/10万)、2020年最低(27.47/10万);报告数1月最多(636例、占20.85%);年均发病率白银区最高(58.28/10万)、景泰县最低(4.89/10万);男性病例(1 625例、占53.26%)、女性病例(1 426例、占46.74%);职业分布前四位依次为农民、散居儿童、学生和托幼儿童。2所哨点医院共报告ILI病例30 946例,12月最多(4 229例、占13.67%),年均ILI%(ILI与急门诊就诊数的比值)为4.23%;ILI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为17.14%,各年ILI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984,P<0.05);各亚型中,甲型H1N1(470份、占39.17%)、甲型H3N2(451份、占37.59%)、BY型(145份、占12.08%)、BV型(131份、占10.92%)。13起ILI暴发疫情中,11起发生在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园。结论 2016—2020年白银市流感呈现冬春季节高发,流感病毒以甲型为主,BY和BV交替出现,流感暴发主要发生在幼儿和中小学生群体。应进一步加强流感监测,及时处置聚集性疫情,提高人群流感疫苗接种水平等综合性防控措施,有效降低白银市流感发病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泉州市洛江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探讨和制定洛江区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数据,收集2011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洛江区手足口病资料,应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病例的时间、地区、人群等流行分布特征。结果 2011—2020年洛江区报告手足口病病例7 319例,重症病例1例,无死亡病例,发病率为25.00/10万~493.27/10万,年均发病率为324.14/10万,发病率呈现逐年降低趋势(χ^(2)_(趋势)=118.98,P<0.05);病例高峰主要出现在春夏季,秋季次之。各街道(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其中万安街道(26.55%,1 943/7 319)、马甲镇(25.55%,1 870/7 319)、双阳街道(18.66%,1 366/7 319)病例分布较多,占总病例数的70.76%。男性病例4 721例,女性2 598例,性别比为1.82∶1;发病人群主要为散居儿童(69.95%,5 210/7 319),其次是幼托儿童(27.18%,1 989/7 319);5岁以下年龄组报告病例较多,占总病例数的91.57%。结论 洛江区手足口病疫情具有周期性、季节性变化特征,5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要加强对儿童手足口病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泉州市土源性线虫的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根据《全国肝吸虫病和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试行)》和《福建省重点寄生虫病监测方案(试行)》的要求,2017—2021年选取泉州市安溪县、晋江市、南安市、石狮市、永春县、泉港区等6个县(市、区)的30个行政村作为土源性线虫病流动监测点,收集监测点3岁以上常住居民的粪便。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二检)检测粪便中虫卵并计数,计算感染率,用试管滤纸培养法鉴定钩虫种类。3~9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结果 2017—2021年共调查6 021人,粪检检出土源性线虫感染者共32人,总感染率为0.53%,钩虫、鞭虫和蛲虫的感染率分别为0.35%、0.03%和0.15%,无混合感染,无蛔虫感染。不同地区、性别、年龄组及职业人群的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552、5.170、18.551、18.073,P均<0.05),其中女性、60岁以上年龄段人群以及农民感染率较高。不同文化程度人群中,文盲或半文盲人群感染率较高,大专及以上人群未检出感染者。肛拭法检测3~9岁儿童1 042名,检出蛲虫感染者62名,蛲虫感染率为5.95%;不同地区和年龄的儿童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5.122、16.950,P均<0.05),其中晋江市感染率较高,永春县未检出感染者;6岁儿童感染率较高,9岁组未检出感染者。结论 泉州市土源性线虫病总体呈较低水平流行,儿童和60岁以上留守老人是泉州市土源性线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应持续加强对其监测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湖南省岳阳市城区小学生血吸虫病防治知识、行为现状及健康教育需求情况,为制定科学有效的小学生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岳阳市城区洞庭湖湖畔学校和中心城区学校各2所,每所再从五、六年级分别抽取2个班的学生,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小学生血吸虫病相关知识、预防行为及健康教育需求,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湖畔小学353人、中心城区小学363人,两组学校小学生年龄、性别、年级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4,χ2性别=1.615,χ2年级=2.152;P均>0.05)。学生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42.60%(305/716),其中,湖畔学校小学生血防知识知晓率(52.97%)高于中心城区(3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661,P<0.05);学生行为正确率为76.68%(549/716),血防知识知晓组行为正确率(81.31%)高于不知晓组(7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84,P<0.05)。学生血防知识主要来源于老师(47.49%);91.90%的学生愿意了解更多的血防知识,最喜欢的血防知识学习方式是参加课外活动(50.42%)。结论 岳阳市城区小学生的血防知识知晓率及行为正确率偏低,对血吸虫病防治健康教育需求较高。建议针对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血防健康教育,以增强学生的血吸虫病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延续护理在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 抽取 2018 年 4-7 月在本站医院集中救治的 52 例出院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26 例)。 对照组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及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按照延续护理模式进行护理,6 个月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依从率分别为 88. 46%(23 / 26)和 46. 15%(12 / 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5. 95, P<0. 05);观察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状态功能 4 项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t= 23. 411~ 62. 682, P均<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 96. 15%(25 / 26)和 65. 38%(17 / 26),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3. 03,P<0. 05)。 结论 对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闽江流域部分地区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溪蟹囊蚴感染情况,为闽江流域并殖吸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在闽江上游、上游周边和闽江中段等3个区域设置调查点,开展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溪蟹囊蚴感染情况调查,鉴定所捕获溪蟹,双筛法收集囊蚴,镜检后计算溪蟹囊蚴感染率、感染度和感染指数。结果 捕获溪蟹595只,囊蚴感染率为36.81%,闽江上游、上游周边及闽江中段3个区域溪蟹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分别为54.93%(78/142)、44.03%(59/134)、25.71%(82/319),不同区域溪蟹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6,P<0.05)。总体感染指数为5.90,3个区域感染指数分别为13.47、7.80、2.17,均为高度风险疫源地。查获溪蟹8种,除沈氏华南溪蟹未检出囊蚴外,其余7种均有感染,其中将乐华溪蟹和尤溪博特溪蟹感染率较高,分别为65.25%(77/118)和64.58%(31/48);不同蟹种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86,P<0.05)。共检出囊蚴3种,分别为卫氏并殖吸虫、斯氏并殖吸虫和三平正并殖吸虫囊蚴。结论 闽江流域部分地区溪蟹并殖吸虫感染率较高,应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人群的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深圳市盐田区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特征,预测其流行趋势,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 2016—2020 年盐田区流感样病例(ILI)监测数据、辖区内流感暴发疫情数据和病原学检测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20 年深圳市盐田区哨点医院共报告 ILI 1 563 例,其中男性 898 例,女性 665 例;年龄以 0~ 15 岁人群为主,占 67. 31%(1 052 / 1 563)。 2016—2020 年共采集 ILI 样本 1 563 份,检出阳性样本 302 份,总阳性率为19. 32%。 2016—2020 年 ILI 样本阳性率分别为 23. 79%、21. 39%、16. 23%、31. 11%和 2. 42%,各年度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87. 829,P<0. 05)。 2016 年主要流行病毒株为甲型 H1N1 和 B 型 Victoria 系,2017 年为甲型 H1N1和 A(H3N2),2018 年为甲型 H1N1 和 B 型 Victoria 系,2019 年为甲型 HINI、A(H3N2)和 B 型 Victoria 系,2020 年仅 有 A(H3N2)检出。 2016—2020 年深圳市盐田区共报告 ILI 暴发疫情 82 起,采集样本 451 份,阳性 314 份,阳性率为 69. 62%。 暴发疫情全部发生在学校,以小学为主,中学次之。 结论 深圳市盐田区不同监测年份各流感亚型交替流行,0~ 15 岁人群为重点关注人群,学校是盐田区流感防控重点场所。 应提高重点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率,加强学校流感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调查延安市宝塔区幼儿园儿童的蛲虫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该地区幼托儿童的蛲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1年9—11月,按照随机整群抽样法,在宝塔区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分别随机抽取一所幼儿园,调查该园全部儿童。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儿童蛲虫感染情况,并结合问卷调查获取幼儿个人卫生习惯、家长文化水平和工作情况、居住条件等基本情况,分析儿童感染因素。结果  调查儿童1 166人,检出蛲虫感染32人,蛲虫总感染率为2.74%。男童、女童感染率分别为2.49%(14/562)和2.98%(18/6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1,P>0.05)。公立、私立幼儿园感染率分别为3.24%(30/926)、0.83%(2/240);小班、中班及大班感染率分别为0.52%(2/388)、2.56%(10/390)和5.15%(20/388);个人卫生习惯“良好”“中等”及“较差”者感染率分别为1.32%(12/910)、4.20%(10/238)和55.56%(10/18);家长中专及以上且工作稳定、中专以下且工作稳定及中专以下且无稳定工作者感染率分别为1.85%(8/432)、2.69%(18/670)及9.38%(6/64);居住条件楼房、平房及窑洞组感染率分别为0.89%(8/898)、4.20%(10/238)及46.67%(14/30);不同学校类别、年级、卫生习惯、家长文化水平和工作情况及居住条件的儿童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35、15.629、77.022、11.840、230.285,P均<0.05)。结论  2021年延安市宝塔区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率较以往有所下降,且感染率与学校类别、年级、个人卫生习惯、家长文化水平和工作情况、居住条件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平顶山市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为土源性线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照《河南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要求,于 2016—2019 年分别对平顶山市叶县、鲁山县、新华区和卫东区 4 个省级流动监测点开展调查。 各监测点按地理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 5 个片区,每个片区抽取 1 个乡镇(街道)的 1 个行政村(社区),每个行政村整群抽取 3 周岁以上常住居民 200 人,每个监测点不少于 1 000 人。 收集调查对象粪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两检)开展土源性线虫检测;3 ~ 9 周岁儿童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加测蛲虫虫卵。 结果 2016—2019 年,共调查 4 167 人,总感染率为 0. 55%。 感染虫种为蛔虫、钩虫、蛲虫 3 种,感染率分别为 0. 19%、0. 10%和 0. 26%,均为轻度感染。 3 ~ 9 周岁儿童蛲虫肛拭感染率为 2. 22%。 各年龄组均有土源性线虫感染,总感 染率最高为 50~ 59 岁年龄组(1. 34%);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16. 952,P<0. 05);不同文化程度人群中以文盲感染率最高(1. 67%),各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14. 557,P<0. 05);职业分布上,总感染率居前三的分别为学生(0. 83%)、农民(0. 71%)和工人(0. 58%),不同职业人群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10. 752,P<0. 05)。 结论 平顶山市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但综合性防治工作不能放松,应当加强儿童蛲虫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