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了解武汉市学龄前儿童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患病现状,并分析引发AD的危险因素。 方法 于2020年5—6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从武汉市新洲区幼儿园抽取3 489名2~6岁的学龄前儿童,调查其AD患病情况,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 AD 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3 489例,儿童AD209例,患病率5.99%。其中男童患病率为6.21%,女童为5.75%,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5,P=0.568);经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时营养状况差(OR=1.228,95%CI:1.031~1.462)、过敏性哮喘史(OR=2.532,95%CI:1.302~4.923)、过敏性鼻炎史(OR=1.672,95%CI:1.095~2.554)、父母过敏史(OR=2.015,95%CI:1.386~2.929)、父母AD史(OR=1.852,95%CI:1.356~2.530)、住房中有霉斑(OR=1.627,95%CI:1.163~2.276)、家中饲养宠物(OR=1.306,95%CI:1.039~1.642)、接触毛绒玩具(OR=1.508,95%CI:1.399~2.377)均为学龄前儿童患AD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学龄前儿童AD影响因素较多,应进行早期健康教育干预,加强孕期妇女的营养摄入,促进均衡饮食,有家族史和自身过敏史的儿童父母应加强对儿童的健康护理,保持居住环境干燥清洁,尽量避免接触宠物、毛绒玩具并定期干燥杀菌,以降低AD在儿童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健康体检者中冠心病检出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流行病学调查表对2017年6月—2019年6月浙江医院健康管理中心4 186名年龄≥60岁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统计冠心病检出情况,并采用单因素χ2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冠心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4 186名老年健康体检者中检出冠心病193人,检出率为4.61%。男性94人,检出率为5.90%,女性99人,检出率为3.82%,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34,P=0.002)。年龄≥75岁老年人检出率高达7.05%,但不同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380,P=0.061);经单因素χ2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高血压(OR=62.013)、糖尿病(OR=9.994)、血脂异常(OR=33.683)、肥胖(OR=48.521)、饮酒(OR=4.689)、吸烟(OR=15.831)、高脂饮食(OR=22.465)、高糖饮食(OR=31.375)、高盐饮食(OR=7.257)及家族病史(OR=13.229)是老年冠心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浙江医院老年体检者冠心病检出率较高,应采取社区综合干预以降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饮酒、吸烟、高脂饮食、高糖饮食和高盐饮食等危险因素水平,以控制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刘莹  张奕星 《实用预防医学》2020,27(9):1106-1108
目的 探讨丽水市儿童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儿童OME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丽水市9所幼儿园及小学的1 457名儿童为调查对象,并由耳鼻喉科的专业医生进行体格检查和OME诊断,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OME的影响因素。 结果 1 457名儿童中OME的患病率为7.82%,2~3岁组儿童患病率(15.61%)最高。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年龄(2~3岁)(OR=5.749 ,P<0.001)、居于农村(OR=1.879 ,P<0.05)、合并过敏性疾病(OR=4.855 ,P<0.001)、反复上呼吸道感染(OR=2.883 ,P<0.001)、经常流鼻涕(OR=3.158 ,P<0.01)、硬腭高拱(OR=2.743 ,P<0.01)、鼻炎(OR=2.44 ,P<0.01)、腺样体肥大(OR=2.173 ,P<0.05)、鼻咽部淋巴增生(OR=1.881 ,P<0.01)为危险因素;母乳喂养(OR=0.491 ,P<0.05)为保护因素。 结论 丽水市儿童OME患病率位于中等水平,建议加强健康教育,警惕儿童呼吸道炎症,宣传母乳喂养,同时健全儿童体检政策,降低儿童OME的患病率和反复发生的可能性,降低社会的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海口市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海口市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出生的22 860名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妇幼卫生信息监测网络收集新生儿出生缺陷情况,并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出生缺陷影响因素。 结果 本次调查22 860名新生儿中共有出生缺陷291人,发生率为127.30/万;2016—2019年发生率分别为106.00/万,120.98/万,136.73/万,145.42/万,不同年份间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总体呈上升趋势(χ2趋势=4.273,P=0.039);前三位的病种为先天性心脏病(25.37/万)、无脑儿(22.31/万)和脑积水(16.19/万);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上升最明显,2019年发生率为35.95/万,2016年为14.91/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P<0.05);农村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52.10/万,城镇为110.78/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5,P<0.05)。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孕妇年龄(OR=2.977)、有不良孕产史(OR=1.771)、孕期有高血压(OR=1.914)、孕期有饮酒史(OR=1.471)、孕期有感冒史(OR=1.454)、孕早期有服用抗生素类药物史(OR=1.692)、叶酸服用时间<3个月(OR=1.732)和孕周<37周(OR=1.443)是新生儿缺陷的影响因素。 结论 海口市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对重点人群和地域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开展孕妇健康咨询和产前检查,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曲靖地区0~14岁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科学实施三级预防策略提供支撑。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曲靖地区妇幼保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0~14岁1 332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0~6月龄婴儿采用Graf超声筛查DDH,7月龄~14岁儿童采用X线检查筛查DDH。分析0~14岁儿童DDH流行特点及危险因素,根据结果制定疾病三级防治策略。 结果 1 332例儿童中,DDH检出22例,检出率为1.65%;各年龄段DDH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46,P>0.05);女性DDH检出率高于男性(χ2=7.090,P<0.05),左侧髋关节DDH检出率高于右侧(χ2=4.583,P<0.05);经单因素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羊水过少(OR=3.851)、臀位产(OR=2.064)、臀纹不对称(OR=2.776)和有家族史(OR=3.560)为0~14岁儿童DDH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0~14岁儿童DDH以女性和左侧髋关节多见,其中羊水过少、臀位产、臀纹不对称和有家族史为DDH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DDH预防遵循三级防治策略,主要包括孕期监测羊水量、胎位,疾病初期对高危儿童筛检、家庭指导以及疾病期间对症治疗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兰州市2000-2018年5岁以下儿童营养性疾病患病情况,探讨可能影响因素,对未来制定儿童保健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0-2018年兰州市妇幼卫生年报资料,通过SPSS 20.0软件经χ2检验、趋势χ2检验、Spearman相关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运用动态数列描述结果。结果 2000-2018年兰州市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平均患病率为2.57%,且呈下降趋势(χ2趋势=159.200,P<0.05),城区县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5,P>0.05)。2014-2018年兰州市5岁以下儿童平均低体重率(1.65%)、生长迟缓率(0.69%)、超重率(2.21%)和肥胖率(0.05%)均呈下降趋势(P<0.05)。新生儿访视、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6个月以内母乳喂养以及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都与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的发生呈负相关(r=-0.712,-0.663,-0.784,-0.750,-0.909,P<0.05)。结论 兰州市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率呈下降趋势,城区县区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目前兰州市出现城区儿童以超重肥胖为主、县区儿童以低体重、生长迟缓的营养性疾病的双重负担,但其患病率在全国范围处于较低水平,应继续加强儿童保健工作,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西安市1~4岁学龄前幼儿的营养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及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本市6个区县,每个区县抽取3个社区及所辖幼儿园的1~4岁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体格发育评估与问卷调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结果 调查的7 907例儿童中,营养不良儿童303例,营养不良患病率3.83%。多因素分析发现,导致儿童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有早产(OR=1.629,P=0.001)、低出生体重(OR=1.632,P=0.001)、经常吃零食(OR=1.495,P=0.005)、爱喝甜饮料(OR=1.529,P=0.004)、喜食膨化食品(OR=1.478,P=0.008)、偏食挑食(OR=1.561,P=0.002)、进食速度慢(OR=1.501,P=0.004)、每天睡眠时间≤10 h(OR=1.369,P=0.028),保护因素有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OR=0.707,P=0.028)、每天奶量>500 ml(OR=0.704,P=0.027)、辅食合理添加(OR=0.694,P=0.019)、定期营养监测(OR=0.728,P=0.041)。结论 积极开展营养知识宣传和普及,提倡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定期营养监测是预防儿童营养不良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3~6岁儿童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URTIs)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435例为研究对象,依据rURTIs诊断标准分为病例组(rURTIs患儿)221例和对照组(非rURTIs患儿)214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患儿及家庭一般情况,同时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患儿血清铁、锌的含量,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结果 出生低体重(OR=1.584)、年抗生素使用次数(≥3次)(OR=2.519)、贫血(OR=2.275)、家庭成员吸烟(OR=3.781)是影响儿童rURTIs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OR=0.540)、户外活动时间(≥2 h)(OR=0.429)、血清锌水平(≥79.2 μmol/L)(OR=0.688)是儿童rURTIs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引发儿童rURTIs为多因素共同作用,临床上应积极治疗贫血,补充膳食锌摄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不合理抗生素使用,避免儿童直接或间接接触烟草烟雾,采取多渠道综合管理措施,才能有效控制rURTIs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6~10岁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发病状况,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运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广西壮族自治区6~10岁儿童5 245名,采用调查组编制的注意力和多动问题调查表进行相关调查,对可疑ADHD患儿进行行为评估及家长进行访谈,通过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ADHD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ADHD总体患病率为3.85%,男童和女童的ADHD患病率分别为4.92%和2.8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91,P<0.001),各年龄组患儿ADHD患病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14.332,P=0.001),其中8~9岁年龄段患者患病率最高达4.54%;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儿童性别(OR=26.180,95%CI:17.177~39.901)、儿童年龄(OR=1.430,95%CI:1.153~1.775)、父母管教方式(OR=10.612,95%CI:6.565~17.153)、母亲文化程度(OR=0.131,95%CI:0.065~0.261)是影响儿童ADHD患病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6~10岁儿童中ADHD总体患病率较低,但8~9岁年龄段儿童患病率不容忽视,其中儿童性别、母亲文化程度、以及父母管教方式对 ADHD患病率存在显著影响,对以上影响因素予以重点关注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儿童ADHD 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0.
余莉  刘泳秀  侯铭  李萍 《实用预防医学》2021,28(9):1076-1079
目的 调查新疆和田地区初治肺结核患者低体重营养不良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规范的营养支持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2020年1—5月在新疆和田地区某医院住院的342名初治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其低体重营养不良状况进行调查,用SPSS 20.0软件进行χ2检验,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低体重营养不良现状及影响因素。 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342份,其中男174名(50.9%),女168名(49.1%)。在调查对象中,共有162例(47.4%)发生低体重营养不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95%CI):3.380(1.681~6.793)]、饮酒[OR(95%CI):4.060(1.696~9.719)]、有合并症[OR(95%CI):1.596(1.053~2.901)]是初治肺结核患者低体重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元[OR(95%CI):0.531(0.215~0.947)]为保护因素。 结论 和田地区初治肺结核患者低体重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年龄、饮酒、合并症、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初治肺结核患者低体重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重视其营养风险的评估及筛查,早期进行有针对性的营养干预,预防或减缓肺结核患者低体重营养不良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后发生过敏性疾病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对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初诊的137例NEC患儿进行3年随访,调查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继发过敏性疾病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37例NEC患儿中50例(36.5%)发生过敏性疾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被动吸烟(OR=2.833,95%CI:1.066~7.532)、直系亲属过敏史(OR=4.637,95%CI:1.652~13.013)为NEC患儿发生过敏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母乳喂养(OR=0.152,95%CI:0.042~0.547)、大便隐血阳性(OR=0.338,95%CI:0.141~0.811)为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 NEC后过敏性疾病与较多因素有关,其中被动吸烟与直系亲属过敏史可增加NEC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需尽量避免和预防,提倡母乳喂养是减少过敏性疾病发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142例学龄前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特点及其危险因素,以期为哮喘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学龄前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142例为病例组,选取与病例组性别、年龄匹配的非哮喘住院患儿142例为对照组。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调查对象基本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次纳入调查的病例组患儿男83例,女59例;129例患儿是因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感染病原体包括:支原体46例,呼吸道合胞病毒37例,流感病毒33例,腺病毒14例,副流感病毒5例。多因素分析显示出生孕周≥37周(OR=0.792,95%CI:0.357~0.948)、出生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OR=0.320,95%CI:0.107~0.479)为学龄前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的保护因素,有家族过敏史(OR=1.513,95%CI:1.206~1.742)、有变应性鼻炎史(OR=1.304,95%CI:1.182~1.549)、有食物过敏史(OR=1.815,95%CI:1.492~2.203)、家庭1年内装修(OR=1.328,95%CI:1.102~1.591)、家庭成员吸烟(OR=2.115,95%CI:1.628~2.499)、长期接触毛绒或泡沫制品(OR=1.480,95%CI:1.173~1.772)、学校或家庭邻近大马路(OR=1.815,95%CI:1.692~2.203)是危险因素(P<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支气管哮喘多由呼吸道感染所引起,主要受出生孕周、家族过敏史等因素的影响,临床上可针对上述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学龄前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宫内暴露于妊娠期糖尿病是否增加儿童3岁内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为预防儿童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自2014年9月—2015年8月从北京市16个社区入组符合标准的儿童2 275名,从新生儿期随访至3岁。结果 宫内暴露于妊娠期糖尿病的儿童在1、2、3岁时的BMI均高于非暴露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时为巨大儿(OR=2.01,95%CI:1.40~2.89)、母亲孕前体重指数较高(OR=1.09,95%CI:1.06~1.13)、母亲孕期体重增加过多(OR=1.01,95%CI:0.99~1.03)是儿童1岁内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家庭人均收入较高(OR=0.83,95%CI:0.71~0.98)是儿童1岁内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P<0.05)。出生时为巨大儿(OR=1.66,95%CI:1.07~2.58)、母亲孕前体重指数较高(OR=1.14,95%CI:1.09-1.18)、母亲孕期体重增加过多(OR=1.02,95%CI:1.00~1.04)是儿童2岁内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家庭人均收入较高(OR=0.61,95%CI:0.49~0.75)和纯母乳喂养持续6个月(OR=0.61,95%CI:0.45~0.84)是儿童2岁内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P<0.05)。出生时为巨大儿(OR=1.89,95%CI:1.23~2.91)、母亲孕前体重指数较高(OR=1.14,95%CI:1.09~1.18)也是儿童3岁内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家庭人均收入较高(OR=0.66,95%CI:0.54~0.81)和纯母乳喂养持续6个月(OR=0.55,95%CI:0.40~0.75)是儿童3岁时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P<0.05)。辅食添加时间与3岁内儿童超重肥胖无相关性。结论 为了减少儿童在3岁内发生超重肥胖,应严格控制孕妇孕前和孕期的体重,尽可能地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0~14岁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为疾病的预防提供临床指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33例哮喘儿童为病例组,同期在本院就诊的44例非哮喘儿童为对照组,采用自制哮喘问卷调查分析高原地区儿童哮喘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高原地区哮喘儿童发病季节不定(12例,36.4%)或9~11月高发(11例,33%),容易在午夜(12例,36.4%)发病,发病诱因主要是呼吸道感染(13例,39.4%)和接触冷空气(7例,21.2%)所致,哮喘限制了儿童的体育活动(26例,78.8%),且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既往诊断为哮喘(OR=3.660,95%CI:1.498~6.549)、呼吸道感染史(OR=2.660,95%CI:1.409~7.291)、早产儿(OR=2.413,95%CI:1.380~4.356)、有家庭成员吸烟(OR=2.834,95%CI:1.501~5.487)和早期应用过抗生素治疗(OR=4.328,95%CI:3.384~8.645)是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P<0.05)。而生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OR=0.057,95%CI:0.008~0.411)为儿童哮喘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在氧气稀薄的高原地区,家长应积极避免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婴儿期尽量使用纯母乳喂养,对预防和控制高原地区儿童哮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兵团”)2014—2019年7岁以下户籍儿童保健和健康情况,为今后兵团儿童健康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对2014—2019年全国妇幼卫生年报管理系统中7岁以下儿童保健和健康情况进行统计学描述和推断。 结果 2014—2019年间兵团户籍活产共81 838人,男女比例为1.08∶1,7岁、5岁、3岁以下儿童数分别为704 480、517 053、311 964人。5岁以下儿童、婴儿、新生儿死亡率指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27.47、13.32、11.74,P<0.001),6个月内婴儿母乳喂养率和纯母乳喂养率(χ2=13.57、442.29)、7岁以下儿童保健服务情况中的新生儿访视比例、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比例、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比例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415.88、2 481.97、3 393.64,P<0.001),5岁以下儿童营养评价中的低体重、生长迟缓、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22.68、24.55、132.82、29.66,P<0.001),而经血红蛋白检测的贫血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中重度贫血患病率呈下降趋势(χ2=94.93、66.13,P<0.001)。 结论 兵团的儿童保健服务情况逐步完善,儿童健康的总体状况逐步提升,但需注意儿童中存在的贫血问题。应制定适合当地个性化的儿童保健卫生政策以进一步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中学生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当地中学生营养状况并制定科学有效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永宁县3所中学,共1 091名中学生进行体格测量和问卷调查。使用体重指数(BMI)评价营养状况,并对可能影响营养状况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091名中学生营养不良、正常、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是13.75%、77.18%、9.07%。男生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率(16.67%、14.23%)均明显高于女生(11.35%、4.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超重肥胖率(13.70%)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 回归显示,女生(OR=0.611,95%CI:0.422~0.883)、母亲职业为个体工商户(OR=0.242,95%CI:0.093~0.626),不挑食(OR=0.602,95%CI:0.420~0.862)是营养不良的保护因素,而无家族肥胖史(OR=2.513,95%CI:1.059~5.959)则是该地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另外,女生(OR=0.263,95%CI:0.159~0.433)、非独生子女(OR=0.432,95%CI:0.257~0.727)、无家族肥胖史(OR=0.138,95%CI:0.079~0.241)是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而睡眠时间超过10 h(OR=13.154,95%CI:1.468~117.850)则是该地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 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中学生营养不良与超重肥胖现象并存,男生和独生子女的营养问题较为突出。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及时扭转当地营养状况的不良局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农村0~3岁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异常的影响因素,为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利用2016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教育项目”定量调查数据中3岁以下儿童信息进行分析,调查了全国12个省27个贫困县3 249例0~3岁留守儿童样本。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测量采用“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预警征象筛查问卷”,影响因素通过自编的调查问卷获得。结果 农村留守儿童整体可疑心理行为发育异常检出率为9.48%,其中男生(10.94%)显著高于女生(7.75%),0~18个月儿童(12.20%)显著高于19~36个月儿童(8.1%);留守儿童家庭存在看护人年龄偏大、学历普遍偏低的情况,亲子分离情况仍十分严峻;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亲子互动良好(OR=0.604,95%CI:0.417~0.876,P=0.008),与兄弟姐妹一起生活(OR=0.664,95%CI:0.473~0.932,P=0.018),较高的家庭经济水平(OR=0.609,95%CI:0.414~0.897,P=0.012)和每日互动时间>30 min(OR=0.467,95%CI:0.230~0.948,P=0.035)是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保护因素。从未母乳喂养(OR=2.071,95%CI:1.334~3.216,P=0.001)、纯母乳喂养时间>8个月(OR=1.793,95%CI:1.089~2.952,P=0.022)、存在照顾不周现象(OR=1.833,95%CI:1.047~3.211,P=0.034)是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危险因素。结论 农村0~3岁留守儿童在养育环境上存在劣势,影响心理行为发育因素较多,应针对性加大关注和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母乳喂养对儿童口腔不良习惯的影响,为儿童口腔不良习惯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及Pubmed等数据库,收集2000-2020年之间关于母乳喂养和口腔不良习惯关系的中英文研究,应用Stata14.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OR值和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最终纳入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早期防治和改善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计算机系统收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和Embase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5月31日关于中国儿童哮喘急性发作危险因素的研究。由双人独立对资料进行初步筛选和信息提取以进行质量控制,使用Cochrane官方提供的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病例对照研究定性分析,其中7篇进行定量分析评价,病例组1 170例,对照组882例。经Meta分析发现,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呼吸道感染史(OR=1.68,95%CI:1.20~2.35)、被动吸烟史(OR=1.99,95%CI:1.47~2.69)、哮喘家族史(OR=2.11,95%CI:1.57~2.84)、患儿过敏史(OR=3.84,95%CI:2.27~6.48)和未规范用药(OR=2.83,95%CI:1.69~4.75),而母乳喂养则是其保护因素(OR=0.48,95%CI:0.31~0.72)。结论 引起中国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较多,其中患儿过敏史是首要危险因素,其次是未规范用药和哮喘家族史,而母乳喂养则能够降低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第二代独生子女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为儿童行为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12—2014年在重庆市2所普通幼儿园整群抽样,行为评估采用气质量表及儿童行为量表(CBCL),统计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结果 二代独生子女96人,年龄(4.67±0.69)岁。内化性行为问题、外化性行为问题与总的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分别是25.0%、37.5%、37.5%。Logistic回归分析行为问题相关危险因素有男性(OR=1.613,95% CI:1.021~2.549)、难养型气质 (OR=7.111,95% CI:3.028~16.701)、母亲看重生育对婚姻的作用(OR=9.379,95% CI:4.321~20.358),保护性因素包括核心家庭结构(OR=0.366,95% CI:0.209~0.643)、母亲与父亲大学以上文化(母亲OR=0.491,95% CI:0.265~0.910; 父亲OR=0.427,95% CI:0.192~0.948)、母亲产后情绪稳定(OR=0.294,95% CI:0.158~0.550)、父母重视幼儿园的社交作用(OR=0.402,95% CI:0.225~0.721)、父母关注儿童行为(OR=0.084,95% CI:0.013~0.551)。结论 二代独生子女总的行为问题发生率不比对照组高。二代独生子女的行为问题与性别、年龄、家庭环境有关,与独生子女身份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