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 研究康复护理干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0例进行康复护理,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4 w后,采用藤岛一郎摄食吞咽障碍等级法进行分级,评定患者摄氏食吞咽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经过康复护理干预4 w后,与干预前比较无效率5%,有效率43.22%,显效率41.75%.结论 康复护士作为康复团队的一部分,通过积极地开展康复护理工作并配合临床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后摄食吞咽障碍患者的摄食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摄食吞咽障碍的康复评价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饮水试验(日本洼田俊夫1982)及相应地采用摄食吞咽障碍康复的训练方法。结果8例摄食吞咽障碍患者都得到不同程度地改善。显效3例(33%),有效5例(56%),无效1例(11%)。结论进行摄食吞咽障碍的训练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 国际上有三大著名的学会与吞咽障碍的临床与研究有关,即美国吞咽障碍研究会(Dysphagia Research Society,DRS)、欧洲吞咽障碍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Swallowing Disorder,ESSD)和日本吞咽障碍康复学会(Japanese Society of Dysphagia Rehabilitation,JSDR)。三大学会每年都会召开各自的吞咽障碍年会,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吞咽障碍临床与研究团队参加了2019年在日本新泻召开的第25届JSDR年会和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第9届ESSD年会。这次吞咽障碍会议释放了哪些值得中国同道们学习和借鉴的信息?请阅读他们参会的所见所闻及感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摄食训练结合改良康复护理吞咽操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5月1日~2020年5月1日东莞市康复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摄食训练结合改良康复护理吞咽操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4周、8周及12周时改良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反复唾液吞咽试验次数及摄食-吞咽功能等级评定结果。结果:干预8周、12周时,实验组改良洼田饮水试验评级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反复唾液吞咽次数多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摄食-吞咽功能评级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摄食训练结合改良康复护理吞咽操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金玲  吕桂玲  宋剑  胡毅平  蔡娜  王晶晶 《临床荟萃》2011,26(21):1889-1890
摄食-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急性脑卒中患者在脑卒中早期常存在不同程度的摄食-吞咽障碍,造成进食困难,影响营养的摄入。还可因摄食-吞咽障碍引起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可因窒息而危及生命。在脑卒中早期有计划地根据病情对意识清楚的摄食-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综合神经康复训练与指导,对疾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60例急性脑卒中摄食一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神经康复训练与指导,  相似文献   

6.
摄食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红  敖丽娟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9):2890-2890
目的:探讨摄食吞咽障碍的康复评价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饮水试验(日本洼田俊夫 1982)及相应地采用摄食吞咽障碍康复的训练方法。结果:8例摄食吞咽障碍患 都得到不同程度地改善。显效3例(33%),有效5例(56%),无效1例(11%)。结论:进行摄食吞咽障碍的训练能够有效地改善患的吞咽功能,提高患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早期摄食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12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按入院序号分单数为康复护理试验组60例和双数神经科常规护理组60例。采用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和才藤提出的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为观察标准。康复护理试验组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训练。结果早期康复护理试验组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平均得分和才藤吞咽障碍分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摄食功能训练,使患者恢复了经口吞咽进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梁芳 《当代护士》2004,(9):80-81
对28例摄食-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包括:基础训练,对有关摄食-吞咽障碍的各个部位进行训练,增加其协调能力.摄食训练,注意选择适宜患者进食的体位,食物的形态及进食的一口量,有效的防止误咽.结果患者摄食-吞咽功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及时地为患者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增加了机体抵抗力,提高了生存质量.结论对脑卒中摄食-吞咽障碍康复护理训练越早越好,是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同时要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增加患者的信心,对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近年来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的康复护理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吞咽障碍筛查及评估、摄食评估、康复训练方法、进食安全管理、心理护理、延续护理等,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卒中摄食-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对 96例摄食 -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 ,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方法①基础训练 :对摄食 -吞咽障碍的各个部位进行训练 ,增加了其协调能力 ;②摄食训练 :注意选择适于患者进食的体位 ,食物的形态及进食的一口量 ,有效的防止了误咽。结果 :患者摄食 -吞咽功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及时的为患者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 ,增加了机体的抵抗力 ,提高了生存质量。康复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1)。提示 :对脑卒中摄食 -吞咽障碍康复护理训练越早越好 ,是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 ,同时要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 ,增加患者康复的信心 ,对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美国是全世界康复医学高度发达的国家,康复教育、康复科研和康复医疗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受香港理工大学的资助,笔者作为中国内地与香港的唯一代表,于2007年9—10月参加了第68届美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AAPM&R)年会,第84届美国康复医学会(American Congress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ACRM)年会及第14届美国神经康复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Neurorehabilitation)联合年会。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早期康复护理的研究现状,包括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生机制、早期康复护理开展的意义、多学科合作干预模式及康复护理内容。认为早期吞咽障碍筛查与评估、吞咽-摄食管理、运动型言语障碍训练、营养支持护理、心理护理及照顾者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相结合,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张玉兰  卢梅  刘丹丹 《护理研究》2011,25(12):1073-1074
[目的]研究摄食干预在神经内科吞咽障碍高龄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0例吞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摄食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有效率达9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无一例发生吸入性肺炎。[结论]摄食干预是简单易行的护理方法,能有效改善病人的吞咽功能,预防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康复管理模式在吞咽障碍老年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入院66名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指导,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通过专家小组制定的摄食康复锻炼联合膳食管理的模式进行,3个月后评估吞咽障碍改善情况、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状况。结果 干预后患者吞咽功能状况、生活质量、营养状况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 采用康复管理模式对提高吞咽障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改善吞咽功能、改善营养状况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星状神经节阻滞在颅脑外伤患者吞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摄食-吞咽障碍如肢体功能障碍一样,日渐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积极治疗吞咽障碍可明显改善吞咽功能,其有效率达70%[1]。但目前康复治疗摄食-吞咽障碍仍存在不足,具体表现为疗程较长,对有认知障碍的患者治疗效果欠佳。针对上述情况,我科把星状神经节阻滞首次引入摄食-吞咽障碍的治疗,显著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病程、扩大了治疗范围。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01年5月—2002年4月我科收治的64例颅脑外伤患者,全部由神经外科转来,每位患者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64例患者中男性44例,女性20例;年龄9—65岁,平均年龄(33.5±5)岁;病程1…  相似文献   

16.
小组工作模式对吞咽障碍评价与治疗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探讨小组工作模式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的评价及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用改良的摄食吞咽评价表评价40例有摄食吞咽障碍的患者。根据患者存在的问题,以包括医生、OT治疗师、ST治疗师、护士、护理员(助护、家属)等成员共同参与的小组工作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间接和直接训练,经训练2周—1个月后再作评价。结果:40例吞咽障碍患者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重视吞咽障碍的早期评价,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以小组工作模式进行干预,包括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的处理,可明显提高患者整体康复效果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赋能教育模式下的水凝胶摄食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自我效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0月1日~2022年5月1日收治的94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摄食训练干预,观察组实施赋能教育模式下的水凝胶摄食训练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采用吞咽障碍生活质量量表(EDQOL)]、自我效能[采用自我效能量表(GSES)]及吞咽功能康复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EDQOL、GSES评分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吞咽功能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赋能教育模式下的水凝胶摄食训练干预,能够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脊髓损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国际脊髓学会中国脊髓损伤学会主办,贵州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贵州省康复医学会、贵州省人民医院承办,贵州省骨科医院协办的第25届全国脊柱脊髓学术会议暨2013年贵州省骨科年会将于2013年7月26日~7月28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112例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体会。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做好心理护理,保持口腔清洁,进行摄食前训练和摄食训练。认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吞咽困难患者恢复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摄食—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杨红艳  黎频 《现代护理》2003,9(12):978-979
吞咽障碍是急性脑卒中常见的症状 ,患者可因吞咽障碍引起误吸、误咽和窒息 ;也可因进食困难而引起水、电解质及营养物质摄入不足 ,影响患者康复。对脑卒中摄食、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训练是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1 吞咽障碍的评估入院 2 4~ 4 8h以内即对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估。1.1 临床评估1.1.1 患者或家属对患者吞咽障碍的描述 吞咽障碍发生的时间、频率 ;在吞咽过程何阶段发生 ;症状加重的因素 (食物的性状 ,一口量等 ) ;吞咽时的伴随症状 (梗阻感、咽喉痛、鼻腔返流、误咽等 ) [1] 。1.1.2 临床表现 进食、喝水过程中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